当前位置:首页>书库>铁十字> 正文 第二十一章 D日(4)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正文 第二十一章 D日(4)

    “要铁道炮?不是说赶不上印度战役么?”

    “山下大将只是发发牢骚而已这次是梅津大将要。”

    “要多少?”多田骏以为关东军只想要1-2门装点门面没想到随后专门来汇报的关东军参谋长笠原幸雄中将下一句话把他吓了一跳。

    “我们计算过了长期来看需要24-32门短期至少要16-18门。”

    “这么多?”

    “阁下这可不多这么漫长的国境线需要守卫呢这已是精简之后再精简的最低要求了。我知道您牵挂印度战局可关东军您不能一点不管啊满洲每年提供几百万吨钢铁几千万吨煤炭大量的枪支弹药、装甲车辆都是在满洲生产的还提供了上千万吨粮食……没有关东军帝国怎么有实力去打印度?”

    多田骏脸色一僵笠原幸雄的话当然不错但怎么看都有点持宠而娇的味道。

    “这么多铁道炮要买可不便宜哪怕用海军舰炮改造也不是件容易事。”

    “下官明白所以来之前特意找德国特使打听了他说32门铁道炮德方可以提供口径包括170mm、210mm、280mm和305mm不等包括配套炮弹全部是完好可用的打包一口价1亿马克。”笠原幸雄显然有备而来不慌不忙道“我又咨询了几个工厂和技术专家他们估价自己改造的话绝对不止这价码而且缓不济急。”

    对德国来说1亿马克确实连成本都不到但这些都是白来的战利品马上要跨入导弹时代放手里全是浪费还不如便宜点处理掉。1亿马克再怎么样也值350辆虎式(对日本而言是175辆)。

    多田骏追问道:“能买到那种能打60多公里的k5列车炮和800mm的超级列车炮么?”

    这两样东西都是日本考察团郑重其事考察过的k5在威慑英国海岸线上有奇效古斯塔夫列车炮在塞瓦斯托波尔和直布罗陀攻坚战中都有惊艳表现所有人都蠢蠢欲动。

    “可以买全部打包价2亿!”

    多田骏一阵肉痛:“好贵!”

    “下官也这么想但那32门列车炮连炮弹只要1亿马克绝对便宜!要不是欧战眼看着快结束德国人也不会这么便宜处理给我们。”笠原幸雄得寸进尺地说道“德国特使还表示到年底还有大量二手军火处理我们要先打个招呼届时可以先挑不然就处理给其他盟国了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阿根廷等都表示抢着要特别是伊朗、伊拉克这几个国家仗着手里有点石油财大气粗得不得了。”

    “这件事我说了不算要商量商量。”

    “自然自然。”笠原幸雄一边鞠躬一边道“下官这次来还给您带了一点土特产烦请笑纳。”

    满洲有什么土特产多田骏都是知道的不外乎人参、貂皮、鹿茸之类可都快夏天了送这些东西干什么?但等接过盒子他就感觉不对沉甸甸的差点拿不住打开一看里面的东西瞬间就亮瞎了他的眼——赫然是一块比拳头还大的狗头金。他不敢拿起来仔细看连忙“砰”地一下把盒子关上了。

    “这怎么好意思?”说是这么说但并没有把盒子还回去的动作。

    笠原幸雄微笑着告辞:“一点心意不成敬意关东军的事还请阁下费心了。”

    笠原幸雄走后多田骏再次把盒子拿出来把玩、观赏还试图咬一口——果然是上好的狗头金。

    当然他理解梅津美治郎的意思关东军不光是盯着那点铁道炮还有更要紧的东西——北萨哈林岛岛上的那100万吨原油为这100万吨原油如何分配各方吵得不可开交。

    这可不是简单100万吨石油的问题这是最靠近日本本土的石油产地不但距离近而且安全据说还有增产到200万吨的潜力。一旦将来美军在南洋反攻掐断中东、婆罗洲石油供应这就是日本最后的救命油。

    现在的日本可不是历史上的日本随着飞机、坦克大幅度增加耗油量大增而联合舰队虽然军舰数量没突破历史规模但2艘大和级自堀悌吉上任之后总在外面浪浪一次就1万吨重油没了所以石油需求更加迫切。

    所以哪怕知道俄国人不好惹这100万吨原油豁出命也得去抢幸好最后也成功了俄国人最后答应了“租借”也没有出动轰炸机来轰炸。

    在大本营陆军高层会议上众人首先一致同意关东军购买列车炮的请求这让多田骏有点儿诧异——看来收到“土特产”的人不少啊这下他更加心安理得了。

    随后讨论石油问题下村定道:“海军枢密使提出了一个议案如果关东军能确实约束自身行为、不逾雷池半步海军提议对新增石油进行如下分配:关东军50万吨海军35万吨本土其他方面15万吨。20万吨粮食由关东军负责筹措运输和安保由海军负责。同时还提议用1吨粮食换3-4吨石油的比例从俄国购买石油能买多少算多少具体比例另行协商。”

    海军这次让步是比较大的连一半要求都不到。堀悌吉就怕关东军陶醉于登岛闪电战的胜利以为俄国人不过如此而要张罗着北上那就麻烦了北萨哈林有海军在俄国人不敢怎么办其他战线要打起来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在中途岛、西海岸战役紧锣密鼓展开之际他绝不想后院起火。所以宁可让关东军多分点也要绑住他们的手脚不让乱来。

    “我看可以接受不过略微做些调整。”石原莞尔道“关东军50万吨原油分解后的柴油、汽油和润滑油都归他们但船用重油和其他产品他们用不了这么多给他们保留三分之一其余交给大藏省作为弥补列车炮特别经费的开支。”

    会议最后一致通过。梅津美治郎对此很满意“土特产”还是有威力的:列车炮搞定了石油也搞定了还开了“石油换粮食”的政策口。

    他踌躇满志地传下命令:“各部谨守防线不得逾越更不得首先开火违令者一律就地枪决!”这道命令浇灭了不少马鹿蠢蠢欲动的心火。

    第二天动作麻利的关东军动用200多个车皮装了1万吨粮食交给苏联——确切地说是东俄。虽然都为轴心阵营但日本怕过分刺激斯大林老爹暂时还没承认西俄并正式提出“石油换粮食”的要求。

    日本一直都有“石油换粮食”的想法但当初石油苏联自己都不够用怎么可能拿来交换?现在情况不一样只要不打仗石油就有富余哪怕在交给德方500万吨石油也有一定富余。但粮食却成了东俄最大的问题。

    斯大林虽极度恼怒日本趁火打劫但那天库茨涅佐夫最后说的一番话打动了他:“斯大林同志饿着肚子是没法建设社会主义、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更没法打仗的今后我们的敌人是全方位的要高度注重粮食问题。”

    他给斯大林算了一笔账20万吨粮食至少可解决40万人一年的粮食问题如果省着点用50万人也能对付过去现在这种局面下这20万吨完全是救命粮而且除了日本其他国家很难给东俄提供大笔粮食。

    因为库茨涅佐夫苦口婆心的规劝甚至不惜发表一些“右派”言论斯大林最后放弃了在远东的报复想法捏着鼻子同意了“租借”。既然租借都允了那“石油换粮食”也不是大问题双方最后约定在日本如数交付20万吨粮食后就开始按4:1的比例推动石油换粮食首批交易限额预定100万吨石油。

    最近这两年由于红军不断失利斯大林一直指示加大乌拉尔山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陆续探明了坎斯克-阿钦斯克煤田甚至还发现了秋明油田的边缘油井(主力位置尚未知晓)这才保证红军在丢掉巴库、陆续丢掉伏尔加-乌拉尔油田(第二巴库)后勉强还能维持1000多万吨原油产量煤炭产量也在稳步整固。

    这个世界上只有霍夫曼知道东俄未来的潜力只要斯大林老爹不折腾作死不想着争霸天下东俄做一个三流强国(美德超一流英、法、意、日算二流)还是有把握的搞好了小日子不会比中东产油国差。

    在他看来:东西俄对立一定要平衡不能明显出现一方实力弱于对方的的情况只要双方局面都能不断提升短期内既没有覆灭的危险也没有合并的风险这对德国是件大好事——太强盛的俄罗斯不符合德国利益太虚弱的俄罗斯也不符合德国利益。

    至于将来他觉得自己管不了那么多那是第五代、第六代德国领导人需考虑的事那会儿小科勒都要退休了……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