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铁十字> 铁十字 第一百零六章 轴心的进攻(完,6900票加更)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铁十字 第一百零六章 轴心的进攻(完,6900票加更)

    ps:4月成绩果然比上月差不少唉求点月票吧……

    9月19日以巴顿阵亡和谷地守军投降为标志这场前后持续2个多月融陆、海、空等多兵种、多战场、多维度交手于一体的大型战役终于缓缓落下帷幕。因整场战役基本发生在巴西境内而被称为巴西战役或更精确地称呼为“南大西洋-巴西战役”

    整场战役的始作俑者其实是巴西人如果不是巴西当局派遣第一远征师试图一举消灭德军美洲派遣部队和美洲共和国战役开端可能会截然不同但巴西人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后就再也关不上了:巴西远征军覆灭、绍肯集群出击、德军克兰克分舰队策划登陆与里约政变等一连串事件将德美对抗推到白热化程度尼米茨的反击、隆美尔大举进攻及萨尔瓦多战役则是其中最为高潮的部分。

    实事求是地说美军虽然在整场战役中呈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但如当初在个别关键节点上发生不同变化很难说德军一定能笑到最后最起码不可能像目前赢得如此轻松。

    第一个关键节点是德军潜艇埋伏阵饱和雷击废掉了尼米茨舰队不少力量使其最后只能勉强与克兰克打出航母2:3的交换比如没有这场预设性埋伏双方战果很可能是1:3且tf48舰队在海战结束后依然能保有相当实力甚至有可能抢在德军主力舰队抵达南美前先发起一场登陆战役这将平添不少变数;

    第二个关键点是德军舰载火箭攻击这次饱和攻击重创了萨尔瓦多的空中实力给守军造成极大混乱德军主力舰队掩护部队在萨尔瓦多强行登陆成功。如果没有火箭先发制人的饱和洗地德军夺取萨尔瓦多制海权和制空权绝没有那么容易——毕竟美陆航在该地实力不弱。

    正因为两个关键节点上德军占了先手和优势使战役越到后面越呈现势如破竹的局面。

    德国为此得到的经验教训是:xxi和xxiii型潜艇作用非凡应大力建造其他潜艇都彻底过时了;火箭航母是威慑性武器但液体燃料现场灌装太麻烦亟待改成固体燃料提高效率并缩小体积另外还希望火箭承载舰艇速度更快、防御更强。

    海军现在脑筋很灵活承担发射任务的导弹航母还未返回立马牵头设计以希佩尔级为蓝本稍加放、全新的导弹巡洋舰:

    该舰总体规划标准排水量175万吨满载排水量22万吨装备12门128mm高平两用火炮和其他中小口径高射炮用于舰艇防空主要攻击武器为导弹:要求拥有6座4联装反舰、反地弹道导弹(共48枚)8座四联装巡航导弹(共64枚)、6座双联装防空导弹(共48枚)。

    并进一步提出升格为六位一体火箭打击力量:水面舰艇、潜艇、重型轰炸机、地下发射井、公路机动发射、铁路机动发射暗示还准备让导弹巡洋舰发射超级炸弹。

    更疯狂的设计师从霍夫曼提出的防空战列舰中受到启发希望以日本大和级和h44型战列舰为蓝本建造超级导弹战列舰代号h50型导弹战列舰。

    该舰排水量至少10万吨速度30节续航15万海里原则考虑常规动力(如超级动力成熟也可考虑使用)防空依然还是128mm、40mm高射炮+密集阵的组合浑身上下却林林总总有近800枚各类导弹(含备弹)希望一口气建设4艘打造全球独一无二的超级火箭编队直接把敌人“炸回石器时代!”

    霍夫曼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们在“邪路”上越走越远却还不得不违心地表示赞同进行探索设计甚至“忍痛”把“武库舰”名头都交了出去包括邓尼茨和施佩尔在内的一堆高层欢天喜地用上了这个名字一堆火箭、造船专家和统帅部参谋奉承元首“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推进了全球战争学说是“亚历山大大帝以来最伟大的军事家!功绩远超拿破仑皇帝!”

    霍夫曼知道他们深怕自己在战后大刀阔斧地削减海军军费一定要找点事出来搞好在图纸归图纸、经费归经费这是两回事。

    至于美国从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和德军基本相同杜鲁门在参联会上拍了桌子:“大威力火箭和超静音潜艇美利坚一定要有!没这些东西合众国生存就无法保障就谈不上有影响、有作为的大国地位!”

    至于这场战役中巴顿某些过于激进的做法如将小罗斯福集群靠前部署、萨尔瓦多不及时撤退而先去打反击等做法加速了第5集团军的崩溃但即便在这方面应对得到顶多是减少本方损失、给德军找些麻烦而不可能扭转乾坤。

    最后战果连德军自己都觉得出乎意料。

    整场战役从绍肯参与巴西政变、登陆里约热内卢开始到巴顿集群最终投降德军一共毙、伤、俘美军近15万人其中美国陆军(主要是第五集团军)13万多美国陆航7000余人美国海军近万人。

    美国陆军被重创或歼灭的师级番号5个、6个师级单位遭到中创损失一部分力量(包括大红一师和第一骑兵师);各类坦克、火炮、车辆被摧毁和缴获不计其数。

    美国海军损失120余万吨各类船舶(含军舰、货轮)光萨尔瓦多港内被德军缴获的货轮就超过20万吨损失最惨烈的是海军最后一批精锐的舰载机飞行员损失超过80%以至于大西洋舰队今后一段时间都必须从其他战场抽调熟练飞行员。。

    美军陆航前后损失各类飞机近4000架其中2800余架在战斗中损失(含被击落、重创无法使用、事故坠毁等)1100余架在地面、货轮上被摧毁或被俘其中巴顿所部最后待过的谷地内外四周遍布近千架飞机残骸(不分德美)而被称为“伤心谷”、“飞机坟墓”、“银谷”——从空中望下去因飞机铝构件残骸在太阳下闪闪发光而得名。

    整场战役直接经济损失高达近200亿美元光被德军击沉的军舰、轮船就价值不菲60多万一架的b-29虽掉得不算多但几万、十万美元左右的c-46\c-47\p-51\p-47的损失不计其数至于几万美元一辆的坦克和装甲车辆都以千为计数单位。

    为夺取战役胜利德军也付出了不小代价:克兰克分舰队2艘正规航母、2艘护航航母沉没1艘舰队航母重创其他辅助军舰和潜艇也沉没了一批3艘战列舰虽未沉没也伤痕累累。陆军前后作战累计损失逾万(阵亡4000余)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一共损失了600多架飞机和将近一半机组。

    代价虽不菲整体而言战役极为成功:

    第一扩大并捍卫了新生的美洲共和国。美洲共和国原来处于巴西虎视眈眈的威胁之下这次战役中不但成功巩固还扩大了领土范围总面积将近90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第三帝国欧洲本土面积唯独人口400余万偏少;

    第二树立了第三帝国在南美的绝对威望。从门罗主义以后南美霸主一直都是美国虽然拉普拉塔集团或其他南美各国都有反对美国的想法但没人敢付诸实施第三帝国以狂暴流的打法揍得美帝生活不能自理现在所有南美国家都知道德国不好惹宁惹美国也别惹德国。

    第三获取了极其有利的战略态势。巴西战役获胜后德国在南大西洋的势力范围从马岛、阿根廷一线一直扩张到萨尔瓦多一线。借德军这身虎皮设在里约最初只有2个州的蒙特罗巴西政府不但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东部6个州还得到中部2个州效忠控制州数量上与设在累西腓的另一个巴西政府几乎半斤八两且蒙特罗控制面积更大巴西国家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招牌已隐隐约约要打出来了。

    第四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战争意志。南美战役开始前杜鲁门确信绝不会在其任内提出媾和但巴西战役告一段落之际他愕然发现日德两路对进步步紧逼本土再不媾和就真完蛋了。现在美国内部思维已变成必须要与欧洲停战分歧在于怎么停、用什么代价停。

    “巴顿真死了?”听完凯特尔递交上来的报告霍夫曼没过多关注战事进程先问起这个。

    “真死了!坐在坦克里被打死的……”凯特尔虽不明白元首为什么专门问这件事但知道元首喜欢勇敢的将领便道“这是位勇敢的将军听俘虏们说他几次三番拒绝撤退的飞机坚持留下来和士兵同生共死听到他阵亡俘虏们都哭了。”

    他立即给戈培尔打电话:“博士您送来的资料我很满意。我演讲的题目就叫《巴顿之死与美利坚的前途》考虑9月26日对美演说让‘欧洲之声’预先造势那天也是美国总统大选辩论日?”

    “是的您没记错我会贯彻您的要求全力造势。”

    霍夫曼微微一笑:“那就是这一天了我要告诉美国人民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真相不能再让他们被政客玩弄于鼓掌之中。”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