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铁十字> 铁十字 第一百四十二章 1944:捷与闪电(13)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铁十字 第一百四十二章 1944:捷与闪电(13)

    深夜时分61岁的堀悌吉不顾年老体弱和北太平洋海面的风高浪急坚持搭乘交通艇去一艘又一艘航母上看望即将出征的飞行员。陪同前往的松田千秋劝他不必这么辛苦有什么交代通过各舰舰长和飞行队长转达就是了。

    堀悌吉摇摇头:“松田君如果你只当自己是长官他们是手下这么做当然可以。可这批年轻人很多不过20岁个别甚至不满18岁比我孙辈大了没几岁……我只是坐几公里的交通艇他们却要开几百公里的飞机去进攻说不定粉身碎骨再也回不来如果你送自己的子孙辈出征你还会觉得辛苦么?”

    身后一干很不理解的参谋们顿时皆默不作声。

    松田千秋感慨:“长官爱兵如子我受教了!”

    当堀悌吉转了一圈吃力地爬上最后一艘航母笠置号上时所有要出征的飞行员都已在甲板上列队等候。

    “长官亲自来看望我们了!”

    “哗”地一下飞行员全部站得笔笔直直。

    “诸君辛苦了!”堀悌吉一边和飞行员们握手、敬礼一边把写有“必胜”、“七生报国”的白布条分给他们甚至还亲自帮最年轻的几个缠上每个人都恭恭敬敬地还礼。

    看到整支舰队中最年轻的飞行员、18岁还差2个月的佐藤近信看着他一脸绷紧的严肃样堀悌吉拍拍他的肩膀:“佐藤君执行夜袭任务有点紧张吧?”

    “报告长官不紧张!我在学校里夜飞是第一名教官都夸我长了猫眼睛!再说还有铃木长官带我们他说只要跟紧他就好了他来打过珍珠港一次有经验!”

    堀悌吉笑道:“真羡慕你们还有熟悉情况的长官带我也第一次来都没长官肯带我……”

    众人一愣随即都笑了起来。

    支援舰队舰战队长新乡英城中佐道:“我们搭好了台子能不能请长官和我们一起合影?”

    “好!”堀悌吉大步流星地过去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几十名飞行员立即上去排好队摄影师镁光灯闪过堀悌吉、松田千秋和全体飞行员一起留下合影。

    “出发前我们把最喜欢的歌献给长官感谢长官为我们拍电影更感谢长官为我们送行!”

    在新乡英城指挥下近90名要出击的飞行员(舰攻、舰爆每架飞机有2人)一起唱起了嘹亮的《若鹫之歌》:

    “年轻热血预科练七颗钮扣樱和锚;

    今日飞翔伴彩霞梦幻希望冲云霄;

    燃起活力预科练腕是锚铁心火焰;

    成翼出师越狂洋敌前奋战直捣去;

    仰慕前辈预科练屡闻战功热血涌;

    必胜信念练攻击大和魂兮本无敌;

    不惜生命预科练胜利之翼意志翼;

    轰沉敌舰仗壮烈想给母亲送相片!”

    (注:还有一个更文艺范的翻译感兴趣可自行百度;另外吐糟国内的抗战剧点名批评《我的团长我的团》不懂日本军歌就不要搞赛歌还把海军的歌全放在陆军马鹿上看得我一脸尴尬)

    为扩大飞行员招生日本海军在原甲飞(军官班)之外扩充招募乙飞(基础班)、丙飞(速成班)、特丙飞(基础转速成班)——不满18岁的佐藤就因为表现突出直接从乙飞变成特丙飞。为鼓励更多年轻人报考东宝公司接受军方委托在1943年拍摄《太空决战》用作海军飞行员招募宣传电影内容反映的全是太平洋海战场景。

    样片在堀悌吉从欧洲返回前就已拍好只想再补充几个联合舰队西征的场景就推出但堀悌吉看后认为拍得不够深刻场面尤其不行没拍出浩大气势然后美军飞机要么是随军记者拍摄的一闪而过的模糊镜头要么是用陆军或德国飞机假扮的飞机他认为太假要求重拍——希望3个月内完成并承诺给予全力支持。

    联合舰队西征拿到了一大批美军飞机不但f4f\f6f\sbd\tbf甚至b-17\c-54等都有在堀悌吉全力支持的声明面前重新拍摄起来的场面就宏大、真实多了堀悌吉还出面请部分德国飞行员扮演美国人又挑了一批美军战俘出演其他场景所有航空队、航空学校全力配合联合舰队各飞行尖子包括清扫三重奏、赤松贞明等都在影片中表演了绝技。在“天诛国贼”后权势顶天的堀悌吉又通过航空生授军衔的改革法案然后电影把这一段也吸收了进去。

    最终片子杀青时共耗资3900万度日元相当于一艘轻巡洋舰造价动用联合舰队全部主力可谓绝无仅有的大片了。但拍得非常成功比着急赶工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在艺术上强很多为加强宣传重拍后的《太空决战》不但引入更多明星演员还在堀悌吉建议下修改了故事主线:

    影片主要讲述一穷一富两个年轻学生一起加入海军担任飞行员的故事穷的叫松下富的叫高桥。高桥和松下从小就不太对付家境好的高桥经常欺负松下松下偶尔也会恶作剧报复高桥。两人怀着不同的目的报考海军飞行预科:高桥渴望刺激、希望成为英雄当了战斗机飞行员;松下渴望出人头地希望成为军官当了攻击机飞行员。

    两人在飞行学校依然不和不但四处别苗头在剑道、柔道、运动等科目中不断擦出火花甚至到飞行队还为争功劳、争提拔机会而互相闹腾;即便两人的共同长官和学长一再教育他们要团结两人还是面和心不和。但在一次出击时长官为掩护众人脱险率先坠毁松下飞机完成攻击后受伤准备艰难归队但被美军战斗机紧追不放耗完弹药的高桥明明可选择独自返航但最终毅然选择与美机同归于尽掩护松下撤退。回来后的松下拿到了勋章、当上了军官而高桥却连遗体也找不回来只有遗书和一些遗物。墓地里松下把自己的勋章和军衔肩章一起放在高桥的墓碑前又义无反顾地归队踏上新征程成为军官后面对新补充进飞行队的预科生第一天就教育他们要“团结!”……

    这部片子堀悌吉让拍摄方感到尴尬之处的地方其实不少:

    一来是他大刀阔斧地削减了“报效天皇”的场面除很少几个环节外大多略过不提;

    二来是要求展现美军飞行员非常勇敢且不怕死、但自由主义强烈的作风隐喻不够团结——但这与日本一贯宣传美军贪生怕死是相违背的;

    三来是在影片中明确展现了美军强大的工业实力——美国舰队出场时总是跟着浩浩荡荡的补给船、运输舰大兵们从来不用走路全都是吉普车或者卡车还能吃上冰激凌(其实是美军俘虏吃上了大和旅馆的冰激凌)日本舰队出场时军舰很少补给也很困难士兵们包括飞行员在内全靠两条腿战时别说冰激凌连汽油都不一定能保证隐喻日本国小力弱、无法长期坚持——而这与日本一贯宣传本国将最后胜利的思想又有所违背;

    四是长官在布置任务时多次要求飞行员注意安全要尽可能平安归来——这与日本通常宣扬决死报国也是有冲突的。

    即便有这么多在新闻界、电影界看来的尴尬之处但堀悌吉点头放行就没人敢说不行于是片子推向全国公映不但公映还要求去每所中学、大学播映让学生免费观看而《若鹫之歌》(西条八十作词他也创作了《同期的樱》)不但成为青年学生中传唱最广的歌曲也成为乙飞、丙飞、特丙飞等一切海航预科生的共鸣曲。

    由于陆航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宣传片再加上陆航预科生没机会当军官(陆军依然从士官学校选拔军官不是陆军不想改而是因为如果陆航可成为军官那装甲兵、炮兵、骑兵、工兵等专科都有资格成为军官再加陆士招生比海军兵学校多得多所以陆军军衔体制就不改)所以想要当飞行员的年轻学生第一选择全部是海航。

    《太空空战》播出后志愿加入海航的报名人数多达27万年龄跨度从14岁一直到20岁最后淘汰年龄尚小的申请者以16岁为门槛按10:1的比例吸收了其中近12万预练生。像佐藤这样不满18岁的特丙飞毕业生本来不允许加入一线飞行队更不必说是舰载机飞行队但因为他有天赋不但夜飞表现特别突出其他舰载能力也以极快速度掌握除年龄不达标其他都达标了所以把他列入了一线。堀悌吉出发前看到花名册后只叹了口气但没说什么。

    听完他们唱完歌松田千秋发现堀悌吉眼里已全是泪水走到飞行员队列前深深一鞠躬“诸君一路顺风!”

    “长官保重!”

    凌晨3点半所有攻击群已全部起飞带队的新乡英城通过电台发布命令:“绕旗舰飞行一圈整队向长官做最后告别!”

    夜幕下堀悌吉带着司令部全体军官在甲板上立正敬礼目送机群离去……所有人包括飞行员们都清楚堀悌吉这次给第一攻击波下达的是“决死攻击”命令——死也要完成任务!

    这种命令他通常不下但这次为了珍珠港他只能下了……

    ps:月中了求几张月票吧……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