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铁十字> 铁十字 第211章 在大不列颠(1)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铁十字 第211章 在大不列颠(1)

    霍夫曼10月份就筹划着去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一方面希望加快推动欧盟与联合国落地另一方面努力推动英德和解。孰料刚说出设想就遭到了国社党内外一致反对普遍认为元首访英操之过急最起码的安全氛围都还没有形成怎么可以去英国这种危险的地方?即便能带警卫旗队去也挡不住预谋者袭击。

    希姆莱劝道:“元首虽然我们在欧洲取得了胜利虽然我们正压制着美国人但并不是说世界就和平了谁知道美国有没有隐藏在英国的间谍和行动队?他们当初能劫持3个英**队首席军事长官可见美国对大不列颠渗透是很深的;谁知道英国人里有没有潜伏的丘吉尔分子?只要有一小部分别有用心的人串联起来您就将面临致命的威胁。您现在去英国和当时去巴黎截然不同那会巴黎完全在我军控制下可我们现在显然控制不了伦敦!”

    鲍曼先拍了一通马屁:“元首是党的灵魂是德意志至高无上的领袖是带领我们取得最终胜利的唯一大脑是开创千年帝国的不朽象征是将全德意志民族团结在一起的澎湃心脏”

    然后话锋一转说道:“有了元首德意志人民才有了光明、荣耀与胜利。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您绝不能亲历险地这是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是对国家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同样也是对同志们高度负责的态度!”

    没有一个人同意霍夫曼访问英国就连一心想去伦敦出风头的里宾特洛甫也摇头表示不认可为表达赤胆忠心也为让霍夫曼不至于下不来台他表示愿意自己先出访伦敦一趟为元首访英之行铺平道路有什么问题先沟通好再谈。

    由于面临全体高层抵制霍夫曼只能退让最终高层会议达成一致意见:由里宾特洛甫先行访问英国元首之行暂时推后视情况而定。

    ps:本书被起点屏蔽最新更新可在微信公众号“月影梧桐”上免费浏览欢迎关注

    从11月份开始在里宾特洛甫访英后英德关系便加速向缓和方向发展:

    英国根据停战协议该交付的武器装备包括最重要的半成品战列舰蛮勇号(德国准备改造成防空战列舰)均按规定予以交付;预定要裁撤、复员的本土军队同样在有条不紊清退中;从11月9日开始按规定登陆英国的15万德军陆续出发并最终在月底前完成全部入驻工作。

    英方德军入驻这一条件上曾予以了杯葛但最终敲定后依然表现出了诚意予以了极大配合:不但把清退出来的本方兵营让给德军还尽可能把德军驻地周围的英国部队都清理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摩擦。驻英集群指挥官的人选最终落在年仅51岁的赫尔曼巴尔克头上他在东线战争中素以彪悍而闻名前不久刚刚晋升大将军衔算是国防军中青云直上的人物之一深得霍夫曼赏识。

    驻英部队一共15万人包括6个陆军师、2个海军陆战旅、3个航空联队和部分后勤部队最硬的拳头当然属大德意志装甲师全套1944型部队同时驻扎在冰岛上的10万德军(含海军、后勤、空军)驻扎在北爱尔兰和爱尔兰的2万多德军也归巴尔克统一指挥统称北大西洋集群。

    北大西洋集群指挥部办公地点很有意思设在英国与爱尔兰间的马恩岛上这算是皇室领地。巴尔克认为这里既可以监控英国又不会给英国民众以镇压感还能得到爱尔兰方向援助万一英国出现不可估量的动荡设在马恩岛上指挥中枢不会第一时间被攻破英国人要夺取马恩岛就必须登陆作战现在皇家海军主力俱丧哪有什么资格打登陆战役?

    对他这种考虑最高统帅部予以高度认可英国方面也松了口气他们最怕德国人在伦敦外围设一个占领司令部那真是"i  lo"裸的打脸现在看来德国人还算给面子。

    其余德军各师也没驻扎在伦敦而是分散部署在爱丁堡、格拉斯哥、利物浦、诺丁汉和朴茨茅夫最后的朴茨茅夫是距离伦敦最近的兵力。

    本来巴尔克最初选择的地点包括考文垂后来听说考文垂遭遇过大轰炸为避免勾起英国人的惨痛忆临时将考文垂换成诺丁汉同样道理也适用于多佛尔附近的城市那里前不久还遭遇过列车炮和火箭轰击他可不想去触霉头最终挑选了朴茨茅夫。

    总而言之德军分布的位置大体扼住了苏格兰与英格兰间的联系同时又为欧洲大陆向大不列颠迅速投放力量准备了便利(朴茨茅夫港)从德军入驻到布防完成英国上下虽有过一阵阵骚动但鉴于德军军纪良好特别是这些精锐部队展现出来的精气神和杀气显然不同于一般英国部队自然也没人敢惹。

    英国方面这么配合德国当然也不含糊。

    停战协定签署特别是英国如约交付2艘装甲航母后大批英国战俘便迅速遣返到12月霍夫曼出访前夕90%以上的战俘已遣返完毕还有剩余的10%要么路途比较远(在非洲有一批)要么是身体状况不是特别理想。除战俘外当初一并被扣押的英国侨民、英国水手(破交作战中俘获的)也都在这个浪潮中归英国。

    相对英国本土人民因为食物问题而显得有些营养不良的情况在战俘营的英国官兵普遍吃得还不错面色看上去十分红润也没听说被虐待或者遭遇非人折磨的事(越狱被杀当然避免不了)因此英国主流媒体认为与德国的战争还算是一场体面的骑士战争德国人、意大利人还算有风度故而对与德国和解的态度更积极一些。

    在进驻过程中德军照例对英国外逃加拿大和美国的行为不加阻拦实际上阻拦不阻拦已没有意义要逃、能逃加拿大的人民已基本逃光剩下的人物即便自己想逃政府可能也不会放走比如关键领域的科研人员。

    除加速遣返战俘外德国对英国的战争物资封锁也全面解除成批生活物资从欧洲大陆输送到大不列颠。有关物质的支付能力也没让英国政府发愁德国下了一批船只建造订单然后以预付款形式为英国方面垫付了绝大多数物资费用最后又变成欧陆各国对德国的国债。

    首批建造的船只以民用为主包括一大批油轮和货轮最高统帅部准备等英国方面将剩余的4艘巨人级航空母舰完工后再委托其建造轴心级航母。

    霍夫曼已指示施佩尔尽快拟定一个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的一揽子方案由德国总牵头以欧洲开发银行的名义实施方案名字就叫欧洲复兴计划(施佩尔计划)主要利用委托贷款、统一订货、统一标准、关键行业联营等手段尽快恢复。

    在这个时空里由于德、英有过一段默契期不相互轰炸除最后阶段伦敦遭遇过火箭和闪电轰炸外其余英国城镇因战火攻击导致的破坏不大同样道理法国、比利时和荷兰的城市破坏也比较小要恢复是比较容易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顺利实现战争经济全面转型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合理就业。

    各国在战争期间普遍动员了妇女加入工业生产以便顶替加入军队的男性现在大部分军队都复员家面临着争夺就业岗位问题全面清退女工并代之以复员军人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不能保证就业就会造成社会动荡所以合理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施佩尔开出的药方是以德国为总贷款人和总协调人然后推动欧洲各国联合互助救援具体一揽子方案尚在起草之中准备等与美国的战争彻底结束后再推出但短期内很多措施可以实施。

    对英国而言第一步就是解除总动员体系废止三班制作业这样可以让社会从军事动员的紧张感中松弛下来获得平静感;

    其次德国和欧洲、中东各国大量向英国订货推动英**事工业向民用工业转型确保一段时间里的就业稳定:西俄基建恢复、铁路轨距变化需要英国的工业产品;中东石油勘探、采掘、输油乃至油轮运输需要英国的工业产品;南美各国需要用英国的工业产品和设备来发展本国经济。

    除此之外英国还签署了对日交易条约除用一堆军事产品交易巴基斯坦外还额外达成了用军工产品交易农产品和其他物资的协定这同样能稳定英国的生产体系避免因为军事订货切断而直接导致经济体系崩溃战争工业虽然是畸形的但终归还有一套逻辑体系还可以维持运转还能解决就业如果立即摧毁战争经济而又不代之以其他经济只能带来整个国家经济的毁灭。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