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工业霸主> 正文 143 五叶风扇模具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正文 143 五叶风扇模具

    “小林你们怎么越玩越大了万吨水压机的主意都想打了?”刘向海呵呵笑着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指着刘向海道:“老刘这事要说起来和你还有关系呢你是始作俑者。”

    “此话怎讲?”刘向海问道。

    林振华道:“你记得你临走之前给我设计的那个五叶风扇吗?”

    “记得啊我回来以后又重新算了一遍发现给你的设计没有问题你按那个设计图生产绝对是世界一流水平。”刘向海自信地说道。

    “没错老刘实不相瞒我一开春就要开始生产五叶风扇了。”林振华道“但是风扇从三叶变成五叶之后叶片变窄了要达到相同的强度就要求钢板更厚一些。此外你设计的叶面形状比原来的复杂用50吨的压力冲压无法成型必须开到200屯的压力才行。”

    刘向海点点头:“这倒是我记得你不是从严元和那里淘了一台旧的200红吨冲床吗你们过去只当50吨的冲床用现在开满负荷了吧。”

    林振华道:“问题就出在这了。我们生产普通风扇的时候叶片的模具是用铸铁制作的在50吨压力下问题不大。但现在开到200吨压力以后模具就吃不消了冲一两百个叶片模具就损坏了。

    我们现在决定改换成锻造模具我们初步计算了一下冲床压力是200吨锻造模具的压力怎么也得到2000吨吧这样模具才能在高压下不变形。”

    “哦看来始作俑者”还真的是我了。”刘向海笑道。

    “怎么样老刘你在信里说已经帮我们协调好了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开锻?”林振华急切地问道。

    刘向海道:“我们基地倒是有一台2000吨的模锻机不过最近实验任务比较多不可能腾出机时给你们用。我给你们联系一下两家造船厂江南厂有一台万吨水压机你们也都知道的是1962年的时候咱们国家依靠自主力量建造的。不过他们目前业务也很忙而且收费也比较高我考虑了一下觉得你们也不一定需要这样大的压力白白浪费钱也没必要。”

    林振华笑着说:“老刘这可不对我还真想用万吨水压机来压这套模具别的不说将来当成一个文物也能卖不少钱呢。江南厂的万吨水压机那可是新中国举世瞩目的自主创新成果啊。”

    刘向海说道:“这倒不假像万吨水压机这样的利器都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的象征啊。”

    “怎么你同意了?”林振华问道。

    刘向海摇摇头:“算了意义归意义没必要用这么大压力的时候非要浪费万吨机的机时”也太可惜了。我已经替你们联系了沪东造船厂他们有一台捷克产的5000吨的锻机帮你们开模足够了。”

    “这倒也是。”林振华道。

    “模具锻压之后我们还要做机加工”需要租用一台立式车床还要一台龙门铁。”彭刚在一旁提醒道。

    刘向海点点头:“放心吧彭师傅这个已经联系好了”也用沪东厂的设备就可以了。你们只要按标准付费就行。”

    林振华问道:“老刘这都是你的面子吧?要不”凭我们一个小厂人家哪肯把设备借给我们用。”

    刘向海摆摆手道:“我们和沪东厂算是一家人前后工序。我们设计他们制造多少年的合作关系了。其实我们有时候也会租他们的设备做一些实验品也是一样交钱的。不过嘛这次给你们做民品的确需要一点人情在里面。”

    林振华笑道:“哈哈想不到老刘也学会讲人情、走后门了。”

    刘向海瞪了他一眼道:“这不还是让你小林给逼的。这么多年的朋友了你好不容易开一回口我也没脸回你啊。你泰大姐没事还给我吹风呢说你当年帮了我们那么多我们就算稍微违反一点原则帮你一下也是应该的。”

    众人在刘向海家里吃了一顿午饭秦漠是一个念日的人见到老同事来午饭做得十分丰盛让大家都十分感动。人家现在也是师级干部的夫人了亲自下厨去帮一群工人做饭的确很不简单。在招待所休息了一夜之后次日一早刘向海亲自带着林振华一行坐着中巴车来到了沪东造船厂。锻模的过程很长林振华把具体交流沟通的任务交给了彭刚和孙长远让他们呆在锻造车间里等待锻模的结果。杨文勇自然也是与彭刚他们呆在一起小伙子长这么大还没见过锻机的样子现在一看就是5000吨级的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平常人们总爱说什么如钢铁一般坚强但在5000吨的锻机下钢铁就像是面团一样柔软能够被轻而易举地锻造成各种形状。

    汉华公司需要的锻件的图纸在此前已经由刘向海交给沪东厂了现在要做的只是把它锻造出来而已。众人站在安全线外看着巨大的卡钳把加热到1200摄氏度的钢坯送到锻锤底下然后锻锤便呼哧呼哧地开始锻打着钢坯把它铁成指定的模样。

    在锻造成形工艺完成后锻件还要再送回加热炉里去缓慢地降温以消除内部残余应力降低表面硬度便于未来的切削加工。这些具体的热处理工艺在沪东厂都是非常常规的做法不需要汉华公司的人们操心。

    刘向海和林振华没有留在现场观看锻模过程而是走出了车间在厂区里闲遥聊着这几个月来发生的事情。林振华先是介绍了汉华公司这边的发展情况让刘向海啧啧连声。接下来便轮到刘向海向林振华说自己的事情了。

    “怎么样”老刘你们的大型螺旋桨加工开始了没有?”林振华兴致勃勃地问道问完之后觉得有些不妥连忙又说:“哦对了这是不是涉及到军事秘密不能说的?”

    刘向海道:“这些事对别人算是秘密对你小林也无所谓保密了。如果连你都不能相信”我还能相信谁?”

    “真的?”林振华挺高兴他在前世的时候也算是个军迷加军盲对于军事上的事情兴趣不少”“对了老刘我一直没敢问你你搞的那个模型是什么型号上的螺旋桨宋级还是元级要不就是核潜艇吧?”。

    刘向海摇摇头:“这可不能告诉你。不过这事现在还没纳入日程呢真正动工开始生产起码也………唉连我都说不好时间了。”

    林振华惊问道:“不会吧?老刘”你回来也有三个多月了吧?现在都提倡时间就是生命你手上掌握了五轴加工这样牛的技术怎么到现在还没有纳入日程?”。

    刘向海叹道:“小林说出来你不相信这三个多月我真正能坐下来搞研究的时间不超过10天。…”

    “老刘你开始搞唐败了?…”林振华道”“是不是到了上海这个花花世界天天吃吃喝喝去了?有没有搞潜规则?”。

    刘向海被林振华气乐了:“你说什么呢!什么潜规则。我回来以后”被任命为推进器系统工程所的所长结果就卷进了一大堆行政事务。所里在动乱年代受过迫害的人很多有一些也像我这样隐姓埋名被保护到一些小厂子去了。现在这些人陆续都回来了都需要落实政策。”。

    “我看你的政策不是落实得挺好吗?”林振华椰偷道。

    刘向海道:“没错我的政策是由张智方部长亲自过问的军委的首长也发了话所以直接就一步到位了。其他一些同志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有此本身还有一点政治问题还有的在过去十几年中彻底荒废了专业人是回来了可是顶不上用场只能吃饭不能干活。可是这些人过去都是有过功劳的而且在那十年中也受了一些委屈组织上总不能不管。我每天就是应付这些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林振华愤然道:“这不是瞎闹吗让你一个科研人员去搞行政什么政策。…”

    刘向海道:“也亏了是我在搞行政。不管怎么说在推进器所论专业水平没人敢和我叫板。所以有些事情我说了话别人也不太敢反驳。如果换成一个纯粹的政工干部估计知识分子们也不会服他们的。…”

    “可是你自己不能亲自搞科研指导手下人干总是可以的吧?上次去汉华厂的那两个什么常清波、于文正的我觉得他们技术也不差啊。你给他们一些提示难道他们还搞不出来?”林振华献计道。

    刘向海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他说道:“这倒不至于。我这一段时间里做得最成功的事情就是把我在汉华厂的时候琢磨出来的复杂曲面加工原理教给了相关的研究人员。你给我的那些英文书在我们这里可派上大用场了。到目前为止有关新型螺旋桨机加工的理论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了电子工程部那边也帮助完成了四轴联动的设计。说句你不爱听的人家搞出来的控制系统可比你和老常搞的要强得多呢。”

    “那是好事啊我有什么不爱听的。…”林振华道“既然设计都已经完成了那为什么不尽快开始制造呢?”。

    刘向海道:“道理很简单:没钱。”

    “没钱刁”林振华瞪大了眼睛。

    “可不是。机加工的理论已经完成了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制造了。比如说吧材料那边的研究还没完成你拿什么加工?材料室给我打了十几份报告核心就一个字:钱。新型螺旋桨用什么钢材什么样的锻造工艺什么样的热处理工艺都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知道吗光是为了验证一套热处理工艺的效果就需要做几百次实验。他们每次要用掉一块瓦片那么大的试样这块试样的制备成本是200块钱几百次实验就是差不多10万块钱啊。”。

    “才10万块钱?。”林振华真有些不理解了“老刘你不会告诉我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连10万块钱都没有吧?”

    以他的想法当时就恨不得王八之气迸发说一声:缺多少钱我出吧。以现在林振华的身家掏10万块钱出来也并非不可能。

    这是涉及到国防安全的事情10万块钱算得了什么?

    刘向海道:“怎么你不信?国家一年拨下来的钱看起来不少有十几个亿。可是每个部门都要用钱发动机、雷达、火炮、导弹你说说看哪一样不需要花钱的?分到我们推进器所一年也就是一两百万热处理工艺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能拿出10万块钱给他们用吗?”

    林振华目瞪口呆他还真是没有算过这样的账。在他心目中军工肯定是重中之重有什么技术难题肯定是要不惜重金去解决的。在前世他与同学有时候聊起中国科技中的一些短腿时也是抱怨不已。明明投入几百万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却始终不能解决。这么大一个国家从哪挤不出几百万呢?

    听完刘向海的介绍他才明白一个道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个国家挤出几十万或者几百万的确不难但一个国家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又岂止几千几万个?如果每一个都想着挤出钱去搞桥到最后必然也是无钱可挤的。

    他林振华当然能够拿出10万块钱帮助解决一个热处理工艺问题但随后呢?这个工艺只是整个螺旋桨制造中的一个环节而已。而螺旋桨又只是舰艇建造中的一个部分而已。难道每一个问题都要靠他拿出自己的财产来支持吗?

    以1981年来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4800亿元人民币按发达国家科技投入占gdp约4%的比例来算中国可以用于科技研究的经费只有不到200亿元。而这200亿元还需要分配在数十个学科门类里科研经费之短缺可以想象。

    今天的人们一说起来就拖腕说当年为什么不搞发动机不搞先进机床不搞微电子…………所有这些在发达国家都是要砸进去数以千亿计的美元研发的而我们国家一年只能拿出区区200亿来覆盖整个科研休系。

    你想用三五个亿就搞出发动机来?这得竖起一根多粗壮的金手指啊。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话真是一点也不假啊。(未完待续。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