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工业霸主> 正文 557 疯狂的竞争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正文 557 疯狂的竞争

    557疯狂的竞争

    &n但对于杜向阳来说接受这种善意比拒绝这种善意更艰难。

    杜向阳知道在许多人的眼睛里自己就是一只白眼狼愧对于林振华多年来的照顾也愧对于国家对自己的培养。面对着众人的质疑他可以替自己辩白说自己只是希望有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可以说技术是无国界的还可以说国家仅仅是一个符号爱国没什么必要。但站在林振华的面前他知道所有这些话都是苍白的他没有脸为自己辩护。

    林振华从来没有要求过杜向阳什么事情在杜向阳表示自己毕业后想留在美国的时候林振华也表示了理解。但就因为林振华如此宽容大度才更让杜向阳觉得内疚。

    由于在卡特公司工作杜向阳拥有了较为丰厚的收入。他一直都没有结婚一个人生活的开销也不大所以手头比较宽裕。他开始学着林振华的样子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那些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他试图用这样的方法来减轻自己内心的那种歉疚感让自己在朋友们面前能够抬起头来。

    这一次的事件给了杜向阳一个沉重的打击它彻底摧毁了杜向阳对于美国的良好印象也让他对自己当初选择留在美国的决策感到了懊悔。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欠林振华的不仅仅是那些留学经费还有那真诚的规劝。他突然明白了林振华希望他回国去工作并不只是出于为汉华公司着想更是为他杜向阳的前程着想。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杜向阳觉得自己更是无脸去见林振华了。

    怕什么就来什么杜向阳万万没有想到林振华这个时候居然会在美国而且会专门前来探视他同时还为他找到了辩护律师。()这种不计前嫌的帮助让杜向阳如何能够坦然接受?

    但是在这一刻杜向阳也知道自己不能拒绝林振华的帮助也没有资格拒绝林振华的帮助。在林振华面前他如果为了那点可怜的自尊心而拒绝对方的好意的话那只能是错上加错。

    “林哥我有愧啊。”杜向阳说道。

    林振华道:“向阳不必这样说。既然你称我一声林哥那你就是我的小弟。你和马杰都是小芳的同窗好友虽然你最终没有成为我的妹夫但在我心里从来都是把你当成自己的亲人的。亲人之间还需要说什么愧不愧的?”

    杜向阳道:“林哥在我心里也一直都是把你当成自己的哥哥的。我们同学三人现在马杰和小芳都已经成了你的左膀右臂不但为汉华做了大量的贡献也为国家做了大量的贡献。唯有我一点事情都没有替林哥做过。林哥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你要帮我可是我自己……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祖国是一个人最后的庇护所。”

    “知道这点就行了。”林振华不想继续刺激杜向阳他说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向阳我在美国呆不了几天在此我就把你托付给西赛先生了。如果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你可以请西赛先生帮你联系汉华在美国的办事处他们会尽全力帮助你的。”

    “我明白了。”杜向阳点头应道。

    杜向阳的案子不是一两天就能够有结果的林振华自然不可能在美国一直等着毕竟国内还有一大摊子事要他去处理。他向西赛支付了一笔律师费让西赛全权代理杜向阳的辩护随后又给霍恩比、贝琳达等人分别通了个电话拜托他们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他能够做的事情也就是这些了至于杜向阳最终会收到什么样的判决这已经超出了林振华的知识范围他只能是拭目以待。

    在离开美国之前林振华又去看望了杜向阳一次。在交谈的时候林振华委婉地问起来如果这一次的官司结束了杜向阳能够免于牢狱之灾的话是否有意回国去工作。杜向阳只是笑了笑给了一个不置可否的回答。

    林振华的这一趟美国之行除了杜向阳这件事还悬而未决之外可以算是大有所获。通用公司在经过方案的比较之后正式通知汉华赢得了四条冲压生产线的生产合同合同总金额达到了35亿美元。

    今天的汉华几亿美元的大合同也签过不少了尤其是化工设备那边的订单动辄就是几亿甚至十几亿美元。但拿下这四条生产线对于汉华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此前汉华拿到的订单主要来自于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这一回却是承接了发达国家知名企业的订单这其中的象征意义是无与伦比的。

    林振华是一个擅长于借势的人对于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他当然不会无动于衷。早在离开美国之前他就吩咐汉华的驻美国办事处开始炒作此事花了一笔不小的公关费用让几家大新闻集团拿出黄金版面和黄金时段宣传中国企业拿下通用公司订单的事情。

    新闻学上有一句话说的是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放到汉华这件事情上也是适用的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提供生产线那的确不算新闻但如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开始为发达国家企业提供生产线这可就是天大的新闻了。

    中国汉华为美国通用提供生产线这件事情自然也触动了那些“中国威胁论”者的敏感神经有政策砖家以及什么学者之类的开始撰文大谈这一事件如何反映出中国实力的上升如何会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等等。更有人翻出当年日本收购美国帝国大厦的事例来证明武动乾坤最新章节这种潜在的竞争者是如何可怕。

    在林振华的暗示下以西赛为代表的另一派势力也活跃起来在各种场合反驳中国威胁论者的论调讽刺他们是杞人忧天指责他们的言论主要是为了哗众取宠以便捞取选票。

    有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美国公众也就陷入了糊涂之中他们无法判断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只能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在一旁看热闹。结果什么中国威胁之类的观念没有传播开来中国汉华的形象倒是在美国人心里逐渐高大起来了。

    借着这样的舆论东风负责海外销售的褚红阳、舒曼、左治义雄等人开始发起了一场新的推销攻势以通用公司为案例向全球的汽车企业推销汉华重工设计的冲压生产线。不得不说通用公司的示范效应是非常大的那些巴西、印度、南非的汽车厂商本来就对发达国家的生产线那高昂的价格腹诽颇多如今看到汉华提供的物美价廉的生产线如何能够不心动。

    西乎公司早在丢掉通用的订单之时就意识到了这不仅仅一个订单的问题而是有可能带来全球市场的洗牌。田中永嗣一行回到日本之后立即敦促公司抓紧巩固传统客户避免被汉华撬了墙角。为了与汉华的产品相抗衡良濑昭二苦干了几个月拿出了一套全新的设计方案。松下永三和其他的销售人员就拿着这份方案以及足以令西乎公司赔得吐血的低价飞往全球各地阻击汉华的进攻。

    两家企业这种挥泪大甩卖一般的竞争得益者自然是全球的汽车厂商而其中又尤其以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上的厂商为主。在松下永三等人的努力下西乎公司争取到了一些汽车厂商的订单但每拿到一份订单松下永三的心就抽搐一下因为他知道这样的订单对于公司来说完全就是鸡肋工作量不小利润却微乎其微。

    汉华拥有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在销售时不但能够压低生产线本身的价格还能够承诺提供丰富的售后服务。西乎公司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跟进给予客户以同样的承诺。松下永三暗中捏着一把汗他根本就不知道公司能不能支撑得起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负担。

    除了冲压生产线这样的成套设备之外在单件的机床产品方面西乎公司也被中国企业带进了泥潭。大量廉价的中国机床充斥着市场拉低了整个市场对于机床价格的心理预期。诚然多数中国机床的性能和质量与西乎公司提供的机床根本无法相比但你架不住人家的价格低得惊人。客户直接拿着中国人的报价单找西乎公司的人侃价:中国人一台机床是3万美元你们一台是30万这样的价格合理吗?你敢说你的报价里面没有暴利?

    没办法那就只好跟着降价吧。30万一台的设备卖不动了就降到25万20万。回收研发成本之类的事情已经不敢想了西乎公司的高层只能盯着眼前的毛利同时暗暗地计算着中国厂商到底还能支撑多久。

    他们哪里知道中国厂商的潜力还没有全部展现出来呢。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