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工业霸主> 正文 587 腾笼换鸟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正文 587 腾笼换鸟

    林振华呵呵笑道:“洪省长咱们江南省在招商引资方面向是长江中游各省做得最好的怎么在你眼里反而是落后了呢?你这不会是爱之深、痛之切吧?”

    洪予安道:“小林你这段时间可能一直在荆西没有关注外面的事情。自从长江大桥拆除以后沿长江一线的开发可是如火如荼啊。咱们过去的确算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这两三个月以来咱们的招商成绩反而不如兄弟省份了这事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有这样的事情?”林振华诧异道“洪省长我离开荆西之后是特意坐船沿长江返回浔阳的。一路上我倒的确看到兄弟省份在大力建设开发区。不过咱们浔阳的区位条件也不差而且发展得更早基础比兄弟省份那些新建的开发区要好得多为什么反而在招商上缺乏竞争力呢?”

    “林董事长你有所不知。”现任的浔阳市长姚念贵插话道“咱们整个浔南工业带的硬件条件在长江中游各省建立的开发区中间是首屈一指的。咱们浔阳港有四个集装箱码头四个散货码头浔阳机场的规模在全国来评也就仅次于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可是问题也就出在这了。因为咱们这里开发得早地价、劳动力价格等等各方面的价格都比那些新建的开发区要高得多这样一来可就是把那些投资者给吓跑了。”

    “原来如此。”林振华恍然大悟其实这一点是他早就应当想到的。

    在真实的历史中直到21世纪的前10年江南省的经济在长江中游各省仍然是垫底的。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浔阳其良好的区位条件根本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然而在这个虚构的故事中由于林振华这样一个穿越客搅动了大局浔阳俨然已经成为长江中游的一颗明珠。仅浔阳一地年产值在10亿以上的大企业就有几十家其中还包括汉华重工这样全国闻名的巨无霸至于中小型企业更是数不胜数。整个浔阳港一年的货物吞吐量高达多万吨集装箱20余万标箱这还是在长江运力受限的情况下所达到的。如今长江航道已经疏通未来的发展更是不可限量。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土地、劳动力价格的上升汉华的人力资源部曾经做过调查发现浔阳的劳动力价格几乎与几个沿海开放城市差不多。以往为了降低劳动力价格汉华经常到江南省南部的一些山区市县去招收工人但如今连从山区来的工人的工资水平也已经无法再降低了这就是进入了所谓发展的瓶颈期吧。

    “地价高劳动力成本高这都是好事啊说明咱们已经是发达省份了。”林振华笑着对洪予安说道。

    洪予安大摇其头:“小林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国家评价各省工作的好坏不光要看你的绝对水平还要看你的相对水平。的确江南省的人均收入目前已经排在全国的前五名了但我们的发展速度已经快要垫底了。大家都说江南省是发达省份可是你一年才增长人家增长20%你让我这个省长的脸往哪放啊?”

    “呃······”林振华真心被洪予安给噎着了这一刻他开始怀念谢明诚真该把谢明诚找来给洪予安讲一课如何拒绝gdp崇拜的课。在荆西这样经济落后的地方谈什么破除gdp崇拜完全是痴人说梦。但对于江南省这种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省份其实真的没必要再去追求更高的速度了。

    不过林振华也只是在脑子里这样想一下而已他知道中国依然是一个穷国所以从最高层的头脑中就有大干快上的意图这就决定了经济增长在未来若干年内仍然是评价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洪予安对江南省的发展速度不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更多武动乾坤请进入】

    林振华说道:“洪省长刚才姚市长已经说明了原因以浔阳市为例我们发展得比其他地方要早所以工业用地已经严重不足了。不过在这我要特别感谢一下姚市长虽然整个浔阳市的工业用地非常紧张但我们汉华每次申请要土地姚市长都是一路绿灯的从不为难。”

    “那是当然。”姚念贵笑着说道“谁不知道你林董事长是我们浔阳的一杆旗帜啊而且你们汉华每一次申请用地都是为我们浔阳带进一个新的产业你看汽轮机芯片这都是人家想找都找不来的产业我们还舍得往外推吗?”

    洪予安也说道:“没错我在这里当市长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这个规矩但凡是汉华要用地不管多紧张都要保障。我到省里去之后也多次向念贵同提起过这一条的。”

    “是的是的洪省长每次到浔阳来视察的工作的时候都要重申这一条。”姚念贵连忙附和道。

    林振华知道这两位官员所言不虚汉华目前在省里的确享受着vip的待遇无论是用地还是用工或者涉及到其他需要政府配合的地方省市两级政府从来没有掉过链子。

    “多谢洪省长多谢姚市长。”林振华说道“我接着说吧。由于咱们发展得早所以工业用地已经饱和了这个时候再想招商引资必然会遇到姚市长所说的那些情况。我的看法是我们不可能无限地扩大本地的产业规模当旧的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无法容纳新产业进入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采取腾笼换鸟的政策了。”

    “腾笼换鸟?”洪予安道“小林你详细说说这是什么意思?”

    林振华道:“我们江南省的工开发区主要就是浔南工业带。但目前这个地带集聚的工业企业已经非常多了不单是工业用地不足环境的承载能力也已经接近极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接受新的产业就必须把旧的产业推出去。这就像是我们有一个鸟笼子如果要养一只新的鸟就要把原来的鸟放走把笼子腾空才行。”

    “你是说让我们把旧的产业推走?”姚念贵吃惊地问道“这些企业可都是我们辛辛苦苦招来的其中也有你林总的贡献哦。怎么能够随随便便就推出去呢?”

    洪予安倒是被林振华的说法打动了他喃喃地念叨着:“腾笼换鸟……这倒是一个新提法。小林你说说看你觉得我们应当把哪些鸟腾出去又应当换成什么新的鸟呢?”

    林振华道:“咱们浔南工业带早期的发展走的是出口加工贸易的路子。在整个浔南工业带纯粹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加工、装配型企业占了80%以上产业覆盖了服装、电器、玩具、家具等十几个门类。这些出口加工型企业的利润率很低完全是以规模取胜。它们能够维持盈利的原因在于他们所使用的土地都是十几年前划拨的当时的地价很低所以他们的用地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现在他们所占的这些土地都已经升值了一亩地价值几十万元。他们占用着几十万一亩的土地生产着每件只能挣几分钱的产品这不是浪费吗?你想想看如果你把这些土地收回来出租给那些利润率更高的企业岂不是效率更高?”

    “洪省长你看林总这个想法……”姚念贵扭头看着洪予安征询着洪予安的意见。这已经不是浔阳市一个城市的政策选择而是涉及到整个江南省发展的总体思路。

    洪予安道:“小林说的这个做法我在一些沿海地区考察的时候也看到了。只不过他们没有这样系统地梳理过这个思路而已。我倒觉得小林的想法是对的既然我们的工业用地是有限的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土地优先分配给那些效益更好的企业呢?”

    “可是咱们怎么能够把这些企业挤出去呢?”姚念贵又问道“这些企业也都是咱们的纳税大户这么多年来为浔阳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咱们说一句不要了就把人家推出去这也不太合适吧?”

    林振华笑道:“其实这也是有办法的咱们可以制订一个单位面积土地收益标准按企业所占用土地面积与所交纳地方税收的比例来计算。凡是单位面积所交纳的税收低于标准值的政府有权征收土地闲置税。这些企业的利润率太低付不起这样的税收自然也就走了。”

    “林总又给我们出难题了。”姚念贵苦笑道“这征收什么税哪是我们地方政府能够决定的土地闲置税我连听都没听说过。”

    “念贵同志小林说的只是一个思路具体如何做你们可以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嘛。”洪予安不满地说道。

    “是的是的洪省长我明白了。”姚念贵连忙答应。其实他刚才也只是随口吐槽一句而已林振华提出的这个想法还是非常有创意的。至于用什么样的方法把那些占着地而又交不出多少税收的企业弄走政府从来都是不缺乏手段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感谢清林书友的慷慨打赏谢谢大家的支持。大家放心不管有什么吐槽的声音出现这本书的风格已经定型总是会按照原来的设想写下去的。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