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工业霸主> 正文 629 微电子公司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正文 629 微电子公司

    数以千计的销售人员在世界各地忙着跑马圈地在浔阳的云梦湖畔一座崭新的电子城也在以令人炫目的速度拔地而起。这是由汉华集团牵头联合了国内上百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汉华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厂区。在这里负责技术开发工作的是刚刚从美国回来的电子学博士江杰和苗小琼。

    十几年前林振华到贫困的寒山乡去招工在寒山中学偶遇了这两个孤儿。可能是因为拥有共同的身世也可能是由于林振华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倔强的光彩他认领了这两个生活困苦的孩子出资帮助他们完成了从中学到大学的学业。

    这两个孩子并没有给林振华丢脸他们先是以浔阳市第一和第二名的成绩双双考上了华青大学大学毕业时又拿到了美国两所名牌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远赴美国攻读电子学的博士学位。

    在完成学业之后两个人相约回到了浔阳加盟林振华的企业。此时正值汉华微电子公司开始兴建两个人便接受了研发总监和副总监的任命带领着一群从五湖四海招募来的工程师开始了雄心勃勃的研发计划。微电子行业是年轻人的行业江杰和苗小琼所带领的团队平均年龄也只有25岁清一色都是朝气蓬勃的新人。

    林振华建立微电子技术公司目的在于摆脱在工业控制芯片方面对国外的依赖。随着机床产品的全面数控化国内对工控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多长期地把工控芯片的供应放在外商的手上既流失了利润又存在着安全和竞争方面的隐患。建立属于自己的芯片企业这是林振华早在20年前就已经立下的宏愿。

    在此前无论是汉华集团还是整个国家经济水平都不足以支撑起有“吸金兽”之称的微电子产业。中国的集成电路工业尽管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起步但由于受到国外的技术封锁而国内的配套能力又十分有限因此长期以来集成电路生产处于一种分散化、半手工化的状态。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集成电路工业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20世纪的最后10年通过被称为“908”和“909”的两个工程我国建成了能够生产6英寸和8英寸、技术档次最高达到024微米级的芯片生产线初步具备了追赶国际主流水准的基础。

    909工程的投入前后达到100亿元人民币以当时的国力来衡量这绝对属于花费血本的大工程了。汉华在那一时期正忙于占领数控机床的市场哪里分得出资本和精力来涉足这一领域。

    如今汉华在化工设备、机床等领域的发展形势喜人手上也拥有大量可供使用的资金。林振华不失时机地启动了微电子工业建设的计划准备用几年时间首先解决工控芯片的供应问题随后再适时进军其他的芯片领域。

    一套完整的集成电路生产设备价格高达10亿美元如果再算上基建和配套设施的投入前后需要100多亿人民币。汉华一家要拿出这么多钱来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林振华利用自己在行业中的影响力说服了几十家机床企业和几十家家电企业入股大家共同出资利益均沾。

    对于这些机床企业和家电企业来说入股汉华微电子公司也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数控机床和智能家电都需要工控芯片的支持拥有一家自己参股的芯片公司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另外各企业也都看中了电子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谁都相信这家微电子公司未来必然能够发展成为一个比现在的汉华还要壮观的庞然大物届时自己能够在这样的超级企业中拥有股份该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啊。

    至于微电子公司被冠予了汉华的名字大家也没什么意见汉华本来就是最大的股东未来微电子公司的经营和管理也还需要依靠汉华成熟的经营经验。再说汉华这个品牌现在可以说是举世闻名把这个新公司挂在汉华的旗下也有助于它的发展。

    厂房早已建设起来了但拟议中准备从美国进口的成套设备却还杳无音讯这让新公司的管理层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林振华按照与福特商定的方案以假合资的方式让美国泰戈公司的霍恩比老头向美国商务部提交了采购一套最新的集成电路设备运往中国安装的申请。正如预先估计到的一样美国商务部以这样的设备属于对华限运的高技术装备为由驳回了这一申请。

    霍恩比立即提出了申诉而福特与美国农业协会的拉德卡等人也闻风而动开始向美国商务部施压要求放行这套设备。美国商务部启动了一套复核程序开始重新审议霍恩比的申请。到目前为止这个程序还没有走完美国商务部尚未给出最后的答复。

    “林总你觉得美国商务部最终能批准出口这套设备吗?”

    在微电子公司新建的实验楼里江杰和苗小琼忧心忡忡地对前来视察工作的林振华问道。

    林振华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笑着答道:“你们放心吧美国商务部肯定会放行的而且估计时间拖不了太久了。”

    “林总我们离开美国的时候美国国内对中国威胁论炒作得挺厉害的我担心美国商务部会迫于这种压力而不肯放松向中国的高技术装备出口。”江杰提醒道。

    林振华道:“这个情况我们早就考虑过了。美国国内对中国的态度也是摇摆不定的一会是遏制中国的声音占上风一会是与中国友好的声音占上风。我相信等到后一种声音占上风的时候美国商务部就该让步了。”

    “可是……”苗小琼欲言又止。她和江杰虽然接受过林振华长达10年的资助但那时候他们都还是学生真正与林振华在一起平等对话的机会并不多所以至今她在林振华面前还有些怯意。她心里觉得林振华的乐观似乎没什么根据但当着面又觉得不便直接说出来。

    “小琼你就放心吧我看的事情还很少有不准的时候。”林振华看出了苗小琼的心思安慰她道:“首先一点我敢赌美国国内很快就会出现亲华的声音。其次就算美国商务部最终没有批准这项出口咱们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何飞他们也在和日本、德国的相关企业进行接洽最不济从它们手里买一条生产线回来也是有可能的。”

    “这样比较好。”江杰道:“我觉得还是做两手准备为好吧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美国身上。”

    林振华道:“江杰你这可不像是从美国回来的海归哦我见过的一些海归对美国可是充满着崇拜的谁敢说美国一个不字他们恨不得跟你刺刀见红的。”

    江杰道:“没有吧?咱们集团的项总、胡总不都是从美国回来的吗?我怎么觉得他们算计美国人的时候比谁都狠呢。”

    “他们是另类。”林振华笑着说道。他细想了一下好像在汉华工作的这些海归像这样的另类还真是挺多的这也许就是汉华的文化氛围决定的吧。在汉华大家平常谈的都是如何发愤图强诸如日本、德国、美国之类的都是作为假想敌而存在的。

    “设备的问题你们先不要担心关键是新产品的设计要尽快推进。一旦设备到位你们就必须拿出像样的产品来。”林振华吩咐道。

    苗小琼道:“林总你放心吧大家干劲都非常足你看现在都已经是晚上了可是大家还在机房里加班的。我们的设计团队现在完全没有作息时间的概念的什么时候熬不住了才去睡觉睡醒了又回来接着干。”

    “还是要注意一下大家的身体吧不要拼得太狠了。”林振华道。

    三个人正聊得热闹办公室主任毕敏找上门来了随着她一起来的居然是安雁。

    “雁子你怎么来了?”林振华好生诧异他看看墙上的挂钟此时已经是快到晚上10点了安雁居然在这个时候赶到浔阳来莫非有什么急事?

    “我是来找小黑的。”安雁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刚从金陵赶过来到家里见了一下杨欣她说你到这里来了这不我就请毕敏带我过来了。”

    “小黑?”林振华更纳闷了“他不是去京城上学去了吗?怎么会跑到浔阳来?”

    今年小黑兰翔已经参加了高考。虽然成绩并不算很拔尖但由于他在计算机领域的杰出才能在陈天的推荐下他被录取到了华青大学的计算机系。上星期安雁亲自把他送到了京城去报道这件事林振华是知道的。怎么时隔几天安雁又跑到浔阳来找小黑来了?

    安雁佯作嗔怒的样子说道:“这得问你这个当伯伯的才对啊他难道不是跑到你这里来了?”

    “我这?”林振华大摇其头“没有没有他没有到我这里来。”

    “咳咳林总……”江杰满脸尴尬地出声了。

    林振华扭头看看江杰迟疑着问道:“怎么江杰小黑莫非在你这里?”

    江杰用手指指机房的方向说道:“他现在就在咱们机房呢……他不让我告诉你。”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