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入仕> 正文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奇葩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正文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奇葩

    马小溪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道:“人太多了我根本挤不进去问外头那些看热闹的人他们也不清楚我怕您等太久所以就先回来向您汇报了要不我再去打听一下……”

    段昱却直接打开车门下了车挥挥手道:“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马小溪跟着段昱再次来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望着这黑压压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马小溪有点犯愁了这可怎么进去啊段昱可不是一般人这要是在人群中给挤伤了事情可就大条了连忙道:“老板要不然您先在外头等着我挤进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段昱突然问道:“你记者证带身上了吗?”

    马小溪当初是从日报社借调到市委的所以记者证并没有注销而他因为多年养成习惯了加上有时候出去不好暴露身份记者证都一直随身带着愣了一下道:“带着呢!”

    “那就行了待会你在前面开路就说你是记者他们一准让我们进去!……”段昱拍了拍马小溪的肩膀呵呵笑道。

    马小溪虽然当了多年记者但是这种情形还真是第一次遇到心里就有些犯嘀咕这能行吗?一张记者证有这么大排面吗?他刚才可是看到有几个围观群众因为挤来挤去差点打起来呢!

    但既然段昱说了马小溪只能硬着头皮掏出记者证向人群中挤去一边挤一边拍着前面人的肩膀赔笑道:“老乡借过借过我是记者过来采访的……”

    让马小溪感到惊奇的一幕发生了本来他拍前面的人的肩膀的时候那人脸上就露出了警惕和恼怒的目光转头就准备骂人可是当听马小溪说是记者的时候那人马上眼睛就亮了不仅给他让了路还兴奋地拍着身边的同伴的肩膀道:“记者来了快让他过去!……”

    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反应本来水泄不通的人群居然让出了一条通道让马小溪和段昱轻松就进入了人群的内圈。

    此时马小溪也想通了其中的关窍这些人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巴不得事情闹得越大越好而记者来了无疑说明事情已经扩散得越来越大了所以他们才会显得那么兴奋才会主动给马小溪他们让路想到这里马小溪越发佩服段昱只有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人才会知道这样做会有这样的效果自己也算是跟段昱又学了一招。

    原本马小溪以为事情闹这么大堵门的老百姓肯定不少挤到人群内圈一看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原来真正堵门的其实就一家人一老人两大人还带两小孩总共才五个人其余的全是吃瓜的围观群众。

    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围观呢?主要是这堵门的一家人确实有点“奇葩”首先扮相就有点“画风新奇”一人额头上系了一根白布带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赔钱”两个字。

    再就是他们的做派也非常吸引眼球五人中应该是婆媳关系的一个老年妇女和一个中年妇女一屁股坐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在那里拖长音调哭诉搞得跟“哭灵”一样却完全听不清楚她们哭诉的什么内容。

    两小孩都还不大一身脏兮兮的还流着青鼻涕懵懵懂懂地站在那里眼睛骨碌碌地东看看西看看显然他们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最吸引人注意的却是五人中唯一的成年男子他身材精瘦看起来并不是很强壮但气势却很足一手拿着一个农药瓶一手指着几个正苦口婆心给他做工作的镇干部叫嚣道:“我不管那么多总之要不给我赔偿我就喝了这瓶农药死在镇政府门口!……”

    好嘛这简直比唱戏还热闹怪不得会引起这么多人围观把路都给堵了。段昱和马小溪看到这场面都有些愕然连忙向旁边的围观群众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内圈的围观群众有不少还是知道内情的而且大多都认识那个手拿农药瓶的精瘦男子所以段昱他们很快从内圈围观群众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搞清楚了事情的大致原委。

    那精瘦男子叫袁守财是涞水镇袁家山村的村民袁家山村也是这里的重点贫困村原本袁家山村村民都住在深山里因为交通不便所以十分落后而且住的条件也很差都是那种十分破败的泥砖木头混搭的老屋还曾发生过因连降暴雨房屋垮塌整家人被活埋的惨剧。

    所以县里为了改变袁家山村的落后贫穷状况决定让袁家山村的村民整体搬迁出来不过为了照顾村民各自不同的意愿县里提供了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两种方式让村民自己自由选择集中安置就是由县里统一建好房子村民们只要进去住就可以了分散安置呢则是由村民自己选址自己平整地基政府按照人平2500元的标准给予平地基补助待村民自己平整好地基之后政府花十万元左右把房子建好再提供给村民居住。

    如果是图省事的村民自然就会愿意选择集中安置的方式可这袁守财却是一个小九九比较多的人按照政府给的人平2500元的标准他家五口人可以得平整地基补助12500元他觉得自己平整地基肯定花不了这么多钱所以就选择了分散安置的方式。

    结果在他自己平地基过程中因为他想省钱舍不得请专业的泥水匠全是自己和老婆两个人弄买的也是劣质水泥等材料结果地基培坎裂了缝还出现了沉降不得不请专业的泥水匠来返工这样一来回折腾结果平地基的费用就超了花了近20000元。

    袁守财就不干了“理直气壮”地到镇政府反复大闹要政府给他“赔”钱理由也很奇葩说是政府要他脱贫要他修屋才会有地基问题出现所以这钱就该政府来出!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