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都市藏真>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文章 宗主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文章 宗主

    故事虽然是假的但说的人物品性却是真的本章献给一直被人冤枉的反清英雄钱谦益。求月票。

    还有一个事本人生日就要到了有空的兄弟到本书首页点个祝福免费的位置在书评区上面一点每人能送一次免费礼盒。感谢milk布衣和消逝δ回忆兄弟的一个生日红包。

    据说绛云书楼起火时钱谦益指挥烈焰上大叫:‘天能烧我屋内书不能烧我腹内书。‘

    事后又痛心疾首地说:‘甲申之乱古今书史图籍一大劫也吾家庚寅之火江左书史图籍一小劫也。”

    这次绛云楼之火很出名所以广为流传但现在看来这次大火也许是钱谦益故意为之。

    因为他清楚的说出了九国志是在那次大火中烧毁了的可现在那本留有钱谦益藏书印的九国志正在韩孔雀的背包之中。

    从这里也可以证明那次的大火也不过是钱谦益为了转移大量藏书玩的小把戏罢了。

    看了这封书信高大山等人自然也想通了这一点但他们想不明白的是这里的藏书都到哪里去了。

    看到了高大山的疑惑韩孔雀道:“这里的藏书后来应该是被真水观的道人得到了但真水观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人的炮火毁了。

    所以一部分藏书毁于战火而剩下的一部分被钱家角的村民分的了。

    如果那些书籍一直藏在这里还没什么其出世了更是多灾多难由于村民根本不知道那些古籍的重要所以被毁了一部分。

    幸亏村子里一位老人喜爱书籍所以收藏了一部分但建国之后又损毁了一部分留到现在的也许只有那一本九国志了。”

    “九国志?钱谦益收藏的那本路振的九国志?”高大山道。

    韩孔雀道:“对。就是那本今天上午我给村子里的村民鉴定一些古物九国志就是其中一件当时因为上面的钱谦益印我还怀疑那是高仿之作不过因为是四十九卷的版本我才花费了高价买下。没想到会是真的钱谦益收藏的那本路振的九国志。”

    “那其他书呢?钱谦益可是明末藏书大家如果他要转移过来书籍最少也有几万本难道都毁了?”高大山有点不能接受的道。

    韩孔雀道:“这就要问钱村长了就算有些保存了下来也只可能在钱家角的村民手里。”

    在墓室之中的钱家角的村民。全都面面相觑他们家里不要说古籍就算是小孩子的书本都被他们当破烂卖了家里不能说片纸不存但也绝对没有什么古籍善本。

    “你们不会是合起伙来骗我们吧?钱谦益会有一座衣冠冢埋在这里?你们当我们都是傻瓜啊?”跟高大山一块来的一个老头道。

    江林此时也凉凉的道:“我大学选修过历史那钱谦益可是个地道的汉奸。他会遇到什么危险?还在这里立个衣冠冢你确定这里钱姓一族是钱谦益的后人?”

    韩孔雀无所谓的道:“只要这封信是真的那就有可能但是不是钱谦益的后人又有什么关系反正现在这座衣冠冢里什么都没有。”

    “肯定是被你们藏起来了现在做的这一切都是演戏吧?”还是那个老头道。

    韩孔雀笑道:“你们不用冲着我来就算这里有再多的东西。也不是属于我的也落不到我的手里所以这件事情跟我没关系。”

    “我们出去就申请对这里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希望你们能够配合。”高大山道。

    韩孔雀道:“考古发掘?你来发掘什么?这里什么都没有如果钱村长愿意你们可以把这座石棺抬出去。只要不耽误我的水厂建设你们怎么考古怎么发掘都跟我没关系。”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一个老头。从石棺旁边站起来道:“我们还真要研究一下这座石棺这个石棺的历史绝对要超过五百年所以它不是元末制作的就是明初制作的只是看这座石棺就跟钱谦益没有多少关系。”

    “韩先生难道这封信是假的我们的祖上真的不是钱谦益?”钱种树居然开始向韩孔雀询问起来了。

    韩孔雀道:“我只能说墓室的第一代主人肯定不是钱谦益至于钱谦益怎么来这里弄出一个衣冠冢那我就不知道了。”

    钱种树道:“那钱谦益有没有可能在这里立一个衣冠冢?还有那本九国志到底是不是钱谦益藏书?”

    韩孔雀道:“如果能够再找到一本有记载的在那次绛云楼大火之中被烧毁的钱谦益藏书那就能证明这里真是钱谦益的衣冠冢。”

    “绛云楼大火确有其事但问题是钱谦益为什么要那么麻烦把书藏在这里要知道当年他可是开城投降了满清在满清那里也当了大官的。”江林道。

    韩孔雀看了他一样道:“你还真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大?你挑事呢?”

    “反正有好处也落不到我手里我就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大?不过我也是真的好奇啊!一个第一个带头剃发的汉奸他怕什么?难道满清还会抄他的家?所以他处心积虑的把自己的藏书转移到了这里到底是为什么?”江林道。

    韩孔雀道:“你这样说可就冤枉路钱谦益钱谦益这个人在历史上是个十分有争议的人物但说他是汉奸就有点过了。”

    江林道:“过了?当兵临城下时柳如是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拉住最后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多铎迎降。

    你要说柳如是是好人那我们都没有什么话说但说到钱谦益这个人可真是个汉奸。

    虽然我历史学的不好但钱谦益这个人还是知道的。钱谦益推说水凉不肯再去投湖自尽柳如是只好退让二步说:隐居世外不事清廷也算对得起故朝了。

    钱谦益唯唯表示赞同不长一段时间过去后。钱谦益从外面回来柳如是发现他竟剃掉了额发把脑后的头发梳成了辫子这不是降清之举吗?

    柳如是气愤得说不出话来钱谦益却抽着光光的脑门解嘲道:这不也很舒服吗?

    其实。钱谦益不但是剃了发他当时已经答应了清廷召他入京为官的意图而他后来也确实在清廷为官这样的人难道不能称为汉奸吗?”

    韩孔雀道:“你说的这些是事实但钱谦益是位很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既是封建士大夫又是学术宗伯;既率先降清。又寄望毫无前途的南明小朝廷。

    既心仪做官为宦的显赫与荣耀又不愿放弃江左盟主的学术地位;既藏书富甲东南又不能悉心编一部与其收藏相匹配的藏书目录。

    既崇尚儒家思想及经史百家又倾心诗文乃至奉佛信道凡此种种在钱谦益身上都交织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位非常难以研究和把握的历史人物。

    前面的功过我们不去评说最主要的是。后来钱谦益可是一位坚定的反清志士如果说钱谦益反清你不知道那顾炎武你可知道?加上吕留良、黄宗羲等人都十分佩服钱谦益他们会佩服一个汉奸吗?”

    南京城破之日钱谦益的夫人柳如是劝他自杀殉国“以副盛名”。年逾六旬的他也许真的老了碰了碰湖水觉得太凉不敢跳进去。

    不敢好死就要赖活着。他以之前奉承阮大铖那样的暧昧心态向清朝举起双手献上了自己的忠诚。

    很多南明大臣都死了活下来的人论辈分和资历数得上的就是钱谦益了。

    清政府看中了这一点于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下诏封他为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并兼任《明史》副总裁。

    在清朝中央供职的时间里钱谦益目睹了满人的嗜杀本性和无数汉人志士的宁死不降再加上别人对他绵绵不断的羞辱和耻笑使他内心所剩不多的良心开始觉悟。

    当年六月他就称病回家秘密投身于反清复明的洪流之中。

    譬如顺治三年冬好友黄毓祺反清起事急需钱粮希望他能慷慨解囊。

    钱谦益二话没说马上照办不料事情败漏钱谦益被捕入狱。

    出狱后他“贼心不死”又从顺治七年起多次冒险赶赴金华策反总兵马进宝此间他多次入狱但始终不改其志。

    在行动之外他还用自己的笔鞭挞满人咒骂其为“奴”、“虏”、“杂种”等等大力颂扬抗清志士的英勇事迹与之前那个贪生怕死的钱谦益判若两人。

    这种现象看上去很难理解其实总结出来就两个字—本性。

    就如同钱谦益当年背叛东林党、背叛自己的信仰一样他始终追求的无非是心灵上的一种安慰和平衡。

    当初他一身正气投入官场为的是实现人生理想居相位成就一番兴国安邦的事业为此他苦苦等了30多年最后一刻他为了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交代所以抛弃了做人的底线投靠奸党。

    但钱谦益骨子里是个文人血液中时刻流淌着文人的名节和清高当他做过宰相满足了虚荣心之后他的良心开始极度空虚。

    同乡的指责、世人的鄙夷他无法做到充耳不闻因此晚年的他明知有杀头的风险依然奋力抗争不仅多少安慰了自己的良心也赢得了吕留良、黄宗羲等人的原谅。

    公元1664年钱谦益病死家乡身后留下《初学集》、《有学集》等多部著作被黄宗羲、顾炎武等尊为“文章宗主”说到底钱谦益最在行的还是做学问但他的这些著作全都在清代被禁毁。

    现代人一提起钱谦益往往就是一副奸猾老朽怕死媚敌的形象但那不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钱谦益也不过是一步行差踏错。

    所以说钱谦益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转移到钱家角韩孔雀还真是相信的而且他也真的知道钱种树可没有跟他串通能够在这里发现了钱谦益的遗书足可以说明问题。

    都韩孔雀把钱谦益的一生述说清楚江林傻眼了。

    “你这历史还真是学的不怎么样。就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你没见其他人都没有怀疑钱谦益的人品就你拿这点说事?没文化真可拍。”韩孔雀故意讽刺江林道。

    江林直接恼羞成怒道:“你一个中学都没毕业的文盲居然敢看不起我正宗的大学毕业生?谁知道你说的是真的是假的?”

    “不信你问高老他肯定知道。”韩孔雀笑呵呵的道。

    等看到高大山点头江林才道:“难道这真是钱谦益留下的一条后路?不如你把那本九国志拿出来我们共同研究一下。如果那真是钱谦益被烧的那本藏书说不定我就相信这里是钱谦益的衣冠冢了。”

    韩孔雀鄙夷的道:“你相信了有什么用?就算你们全都不信又有什么用?这里什么都没有争论这个一点用处也无。”

    “好了我们还是出去说话这地方不安全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这时李信道。

    “塌方?”江林看了一眼四周的石壁道:“这地方怎么可能塌方?”

    李信道:“下面都被抽空了看看地面就知道了。”

    江林用手电照了照地面。地面之上有些不平并没有什么一样。

    李信一看就知道这些人都没有发现异常所以他接着解释道:“地面上有不少断层还有很多裂缝原来这地面应该是很平整的现在却变得凹凸不平究其原因应该是裂缝和断层形成的。”

    韩孔雀没有多少什么他直接回身向外走去。既然这里没有任何价值又那么危险那再留在这里的就是傻子。

    走出暗室高大山还是有点不死心:“小韩拿出你那本九国志我们看一看研究一下到底是不是钱谦益的收藏。”

    “你们不是不信钱谦益会在这里立衣冠冢吗?”韩孔雀道。

    “看看我们又没有损失你也没有损失。不要吝啬毕竟我们这些老东西的眼光还是可以的正好帮你补充一下不足。”高大山道。

    韩孔雀也不为己甚他小心点掏出那本九国志。放在了一边工人休息时喝茶的桌子上。

    几个明显是江林找来的老头一起围着那本九国志研究了起来。

    其实韩孔雀现在已经认定这就是钱谦益收藏的那本九国志了除了证明钱谦益转移了那批绛云楼古籍之外还有钱谦益的藏书印和这本九国志本身。

    路振的《九国志》是一本有关五代时南方九国的总体史书宋版的路振《九国志》为世家38列传136大概是在宋真宗时路振编撰的、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才算是真正是宋本后面的一些抄录或者整理的九国志都是不全的。

    “就算有这本钱谦益藏书也不能证明绛云楼的藏书被转移到这里了。”还是那个老头梗着脖子不想承认这里的古墓是钱家祖先的。

    “说的也是如果能够再找到一本绛云楼藏书那就好了一本可能是意外如果有两本那就只能是故意转移出来的了。”高大山也道。

    “现在还研究这个有什么用?反正转移没转移出来这批书记都毁了还有就算这座古墓不是钱家祖先的你们能够得到些什么?”韩孔雀笑着道。

    “你小子就不要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了如果这里真有一批钱谦益的藏书我们怎么也要收集整理一下万一还有沧海遗珠我们要不保护很可能就真的失传了。”江林道。

    韩孔雀道:“这种好事就不用你们来完成了今天上午我已经扫荡了一遍如果有好东西自然也轮不到你们了。”

    “我怎么最近做什么的都慢你一步?你小子的运气也太好了。”江林有点郁闷的道。

    韩孔雀鄙夷的道:“我现在才发现你小子最不是东西了你说你是不是最近一直派人盯着我呢?我这里才有了点风吹草动你就窜来了。”

    江林道:“不要把我想象的那么下流我可没有派人盯着你只不过我让人盯着了这里没想到我只是稍微有点事情耽搁了一下好处又让你全划拉了去了。”

    “这就是好人有好报。”韩孔雀得意的道。

    江林鄙视的道:“就你?还好人?你说你坑了多少人了?”

    韩孔雀道:“那你就说说我坑过谁?”

    江林一时语塞韩孔雀道:“没话说了吧?”

    “我还真不信了既然好人有好报你是好人那你就给我报一个看看如果现在要是老天回报你了我立即脱了衣服从这里来裸奔回魔都。”江林最后又是恼羞成怒开始口不择言了。

    韩孔雀还没有说话外面传来一个有点熟悉的声音:“韩先生在这里?韩先生我找了你很长时间了。”

    韩孔雀一看是那个钱大妞看到她韩孔雀有点心虚一套医书花了三百万还算是公道可那本九国志宋版孤本他用二百万明显是捡漏了。

    “大嫂找我有事?”本来还心虚的韩孔雀看到钱大妞手中的一本书之后立即兴奋了。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