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毒妇不从良> 第二卷 257 浮出水面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卷 257 浮出水面

    从狱中出来萧珺玦直奔大理寺府衙“将荣侯府荣老太太被杀案的卷宗拿给本王。”

    大理寺少卿于秋水沉吟一下垂首道:“圣上有旨楚王殿下不得插手此案恕下官不能照做。”

    夜鹰举剑“让你拿就去拿哪那么多废话少搬出圣上来吓唬我们!”

    “夜鹰不得放肆!”萧珺玦喝令住他。

    夜鹰不甘心重声道:“王爷!”

    萧珺玦皱眉“放下!”

    夜鹰咬咬牙不情不愿放下剑。

    于秋水也是无奈他朝着萧珺玦拱手“请王爷见谅下官也是奉旨办事。此案涉及王妃为避嫌疑王爷查看案卷着实不妥。”

    大理寺卿也是因为与护国公家为亲家关系孝景帝下旨不让他负责此案现在这件案子都是由于秋水负责。

    “王爷放心下官一定会查清此案若王妃不是凶手下官绝不会冤枉她。”

    于秋水在官场的风评不错从他手中过的案子从未有冤萧珺玦对他印象不错。

    沉思了下萧珺玦道:“若是查案过程有什么难处尽管找楚王府帮忙。”

    “是一定一定。”

    出了大理寺大门夜鹰道:“王爷您不管王妃了吗?大理寺能查出个什么来咱怎么能指望他们哪?”

    “当然不能不管。”萧珺玦脚步一停回头望了他一眼“不让咱们明着查就暗着查。本王就不信凶手杀了人就一点证据都留不下。”

    夜鹰点点头又皱起眉“对了当日指证王妃那个丫鬟昨日死了。”

    “死了?怎么死的?”

    “具体原因不明但荣侯府那面说是失足落水。”

    “又是落水?”萧珺玦笑的冷凝“荣侯府的风水是多不好总是有人落水。”

    “王爷是说——”夜鹰眼睛一瞠“有人杀人灭口?”

    “你跟在本王身边这么久难道脑子越来越不好使这么明显的事情都看不出来吗?”

    “属下这几日为了王妃的事着急这脑子里蒙蒙的什么都转不过来。”夜鹰懊恼“早知道我就应该抓住她或许还能引出来杀人灭口的人哪。”夜鹰拍着脑子。

    “多亏你没这么做不然若是她死在你手里更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萧珺玦微微眯起双眼回想着刚才在狱中荣昭说过的话深深思索着。

    夜鹰话锋一转道:“夜枭说王爷遇刺了可受了伤?”

    萧珺玦此次是为孝景帝探访昱州临走时却突然闯来一群刺客他虽然没有受伤但送他一程的昱州太守却枉了性命。

    “本王没事。”萧珺玦回一回神迎面夜枭骑马过来。夜枭下了马道:“王爷捉到的那名刺客招认是听从昌盛伯府的蒋大少爷致使。”

    夜鹰一惊“蒋伯坚?蒋伯坚现在可是晋王的人。”他遽然视向萧珺玦“难道是他奉了晋王的命刺杀王爷?”

    夜鹰气愤不已“一定是他!他可真是卑鄙!王爷一定要将这件事告诉圣上。”

    “不会是晋王!”萧珺玦却是言之肯定“此时我出事所有人都会想到他。他那个人做什么都要图好名声不利于他名誉的事他不会做。”

    萧珺玦心里的拧团在一点点展开“蒋伯坚这个人虽然现在残废了但他心机深沉以他的心智他不会做这样的事。本王遭刺杀所有人首当其冲就想到是晋王所为他应该早就想到所有人前面才是按理不应该这么做。”

    夜枭沉思片刻道:“可他偏偏这么做了刺杀成功圣上必然怀疑是晋王所为如果不成功也会怀疑上晋王。其实属下在事发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晋王。”

    两虎相争一方死了必然别人就会认为是另一方做的。

    “晋王没那么笨蒋伯坚也没有那么蠢。”萧珺玦道。

    “那蒋伯坚这么做是为何?”夜枭问道缓一缓他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瞳目瞬间亮起来。

    萧珺玦看向他“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夜枭道:“有人想坐山观虎斗看着王爷和太子斗就像是当初晋王和废太子争一样。”

    “挑拨本王和晋王?”萧珺玦沉住气“如果是这样蒋伯坚就不是晋王的人。”

    夜鹰和夜枭对视一眼再齐看向他。

    那蒋伯坚为什么要刺杀王爷?又会是谁的人哪?

    回到楚王府萧珺玦将自己关在书房里现在整件事太复杂太乱他需要好好梳理一下。

    他将整件事摊开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都用一张纸描绘下来看着那一张纸他慢慢豁然开朗起来。

    两日后继荣侯府老太太被杀案之后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名不经传的丁家一夜之间全家灭门。

    若是以前在长歌城这样的地方一个小小的丁家说出来都没人知道。但这段时间这家人却是出尽风头家人的姑娘死了硬说是楚王妃几句话逼死的还将棺材摆在楚王府的大门。还有一点荣侯府那死了的老太太是这丁家的姑奶奶。

    众人都以为这是楚王为了泄愤所以对丁家痛下杀手但经刑部和大理寺两司一查却指向了昌盛伯府。

    丁家每具尸体身上都没有挣扎的痕迹只有心脏部位一箭穿心杀手的手法相当干净利落这么利落的手法也只有出自蒋家的横冲剑法能够做到。

    要说昌盛伯府与丁家根本没什么来往但为何又要将丁家灭门哪?

    而在这个大理寺审核荣侯府老太太被杀一案中又查出新的破绽。

    在荣老太太的衡暮斋有一个地方被所有人忽略。在荣老太太的内室里有一扇后窗户这扇后窗户几乎不会打开。

    但后来查案的人才发现窗户有明显打开的痕迹不但如此他们还惊人的发现在这个常年不打开的窗户后面还留下了一串脚印。

    因为在事发之前一天下雨土地泥泞所以连凶手都没有在意自己会在逃走的时候留下这等重要的证据。

    那脚印是一深一浅很明显是一个腿瘸的人留下的。

    而那一天在荣侯府腿瘸的人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蒋伯坚。

    但这仅仅只是猜测并无确凿证据没有圣上的旨意无人敢因为猜测去搜查一座军伯府。

    但因为丁家灭门之事却有了一个契机大理寺刑部将两件案子并在一起明面上调查丁家灭门案但另一方面也是找寻蒋伯坚杀人的证据。

    他们在蒋伯坚的房间里找到他当日所穿的鞋子和现场留下的鞋印进行对比分毫不差。

    而且因为老夫人爱花愿意闻花香所以四周窗户下都种着各种花。或许是老夫人在天有灵他的鞋上正好沾到一片花瓣。

    那花是醉芙蓉早为白午为粉晚为红而那一瓣颜色恰巧是粉色也就是说那一天在晌午的时候蒋伯坚曾经从老太太的房里越窗而走正好也就是老太太死亡的时间。

    一石激起千层浪蒋伯坚入狱他虽口口声声喊冤也抵不住有人出卖。

    当日给荣昭端茶水和糕点的丫鬟供出当日是奉了三姑爷的命在六小姐的茶水中放入迷魂药。

    她这一招供就彻底澄清了荣昭也将案件浮出了水面。

    至于那个失足落水的丫鬟不用想也知道她是被蒋伯坚收买偷听到荣昭和荣曜玩笑之言然后蒋伯坚就照葫芦画瓢让她从荣昭那里偷一把匕首在用这把属于荣昭的匕首杀死老太太将昏迷的荣昭弄到内室造成所有人看到的样子。等到相应的时候再由丫鬟站出来指证诬陷到荣昭的身上。

    而他为什么这么做又是掀起一层浪。日前昌盛伯府与晋王府来往甚密在所有人眼里昌盛伯府已经是站在晋王一方。

    如今楚王风头正盛晋王也与之相比也隐隐落于下风特别是这次寻访地方以前都是晋王去做如今却换成楚王。很明显圣上现在更加看重楚王。

    这对于晋王十分不利。

    楚王在朝堂没什么根基如果有也只是楚王妃带给他的一些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千丝万缕虽然不起眼也没有表态站在楚王一方但如果他们真的有此心那楚王的势力将无法阻挡。

    所以要趁着楚王羽翼未丰之前就剪掉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剪掉楚王妃。

    一场后宅女眷的纷争一下子就演说成是一场朝堂的纷争楚王妃由之前被指控为凶手现在却成了权谋纷争的受害者让百姓都大呼没点头脑都玩转不来。

    而至于丁家他们为何被灭门在一些有风没风的猜测中就演变成为丁家与蒋伯坚联合起来一起陷害楚王妃最后蒋伯坚杀人灭口将他们全家灭门。

    谁让他们去看荣老太太的时间点把握的那么好若不是提前就串通怎么就会恰恰就是那个时间点让人看到楚王妃杀人的假象。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