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极品地主> 正文 【438章】 细水长流(求订阅!)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正文 【438章】 细水长流(求订阅!)

    汪家在镜湖景区玩了三天汪晓丹等人这才恋恋不舍地带着孩子们离开留下两位老人在银杏村住下了。

    小虎和若彤自然是舍不得新认识的小伙伴尤其是几只可爱的宠物回海州之后可就见不着了。在爸爸妈妈答应暑假的时候再带他们来玩之后两个小家伙这才泪眼汪汪地和妮妮、彤彤、小浩宇挥手告别约定暑假再见。

    其实不光两个孩子舍不得大人们也是有点乐不思蜀毕竟在银杏村呼吸最新鲜的空气吃最绿色的食物还有绝美的风景可惜欣赏还能观赏到珍稀的动植物日子可要比在海州惬意得多了。

    不过工作还是要继续的因此汪晓丹等人也只好带着孩子们离开了!

    对于两位老人在银杏村的生活汪晓丹倒是一点担心都没有因为银杏村方面提供了一座青石小院给两位老人生活起居方面非常周到;而且银杏医院的条件并不差虽然规模小了点但是应付一般的状况还是绰绰有余的。

    徐老将军都可以在银杏村养老其他人更没有问题了!

    萧风这几天也是忙前忙后帮助汪老在银杏村安家倒是让汪晓晙等人看得有些意外毕竟他这种表现和一名亿万富豪不太一样。

    汪晓晙并不知道萧风刚刚成为富豪不久很多时候不会摆架子更何况因为严宽、朱明理两位老爷子的关系他把汪老视为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应该的。

    在银杏村原来在湖边的一片荒滩上如今伫立其近百座小院这些院子带着浓浓的滇西北民族风格成为了湖边的一道风景线。

    这些小院隶属于银杏村村委会的资产也是银杏村今年春天正式推出的一项服务那就是‘农家小院租赁’项目!

    随着镜湖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银杏村休养的老人也是越来越多不过总是住在客栈里也不是个办法因此不少有钱的游客提出了在村子里购买地皮盖房子的建议。

    不过这个建议第一时间就被村委会更确切地说是被萧风拒绝了!

    在萧风看来银杏村因为依山傍水可以利用的平地并不多大量的耕地还需要作为‘萧家农场’的蔬菜生产基地自然不可能大规模的改成宅基地盖房子。

    银杏村之所以能够吸引游客是因为这里安静的氛围和清新的空气若是把村子的规模扩大无数倍显然会破坏银杏村原有的风貌得不偿失。

    为此银杏新区可以对外出售各种商品房但是外地户口要想在银杏村拥有房子那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若不是朱明理和严宽是‘镜湖景区’的股东他们也不可能在银杏村拥有一座小院这也是银杏村的回报之一!

    虽然萧风和银杏村委会拒绝了不少游客的要求但是随着游客们的身份越来越高开价也日益攀升萧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在镜湖边修建一批小院租给愿意在银杏村养老的老人们房子的产权属于村委会而把房子租赁出去又可以为村民增加一份收入!

    从去年雨季结束后开始动工一百零八座小院经过紧张的施工之后在开春后全部竣工汪洋老两口也成为了入住的第一个家庭。

    这些小院的规格都是一致的三间房子再加上竹篱笆墙围起来的院子可以让老人们在院子里种菜、养鸡养鸭等等体验农家生活!

    当然了看似简陋的院子里都已经开通了水电、网络、太阳能热水等等租客们只需要购置被褥之类的就可以轻松入住了。

    这些小院的租金可不便宜每年4万块的租金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算小数目也只有一些家财丰厚的老人才能享受得起!

    不过即便是这样当‘镜湖公司’官网开始对着一百多座小院进行公开租赁之后有意向租住的人是络绎不绝。

    根据‘镜湖公司’掌握的信息目前绝大部分小院已经被预定了下来只待4月1日正式开放的时候前来签订租赁合约!

    因为严宽和朱明理的关系汪洋倒是获得了提前入住的待遇在其他租客还没有来到银杏村之前住进了位置最好的几个小院之一。

    在这里打开院门不足十米处就是碧波荡漾的镜湖而远处则是白雪皑皑的碧落雪山主峰镜湖边上的小山丘上五颜六色的高山杜鹃形成了绚烂的花海美不胜收。

    在院子里栽种了一株只有一人合抱粗细的银杏树郁郁葱葱的枝叶让人简直不敢相信它是去年秋天才移栽过来的!

    总而言之这座小院完全符合了汪老对疗养之地的全部幻想每年才4万块钱实在是太便宜了!

    就这样汪洋老俩口在银杏村住了下来每天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要不就到萧家老宅找几位老人下下棋、打打麻将日子惬意而逍遥。

    后来两位老人也是闲不住开始在院子里喂了几只鸡把小菜地开辟出来种了点菜更是让‘老农’的生活变得更加名符其实了。

    一段时间下来汪洋和老伴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心情都要比在海州的时候好多了脸色红润走起路来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喘气了。

    两位老人心里清楚银杏村富含负离子的新鲜空气、毫无污染的清灵山泉以及绿色食材才让他们有了这些变化。

    说来奇怪萧家农场的食材他们在海州也是天天吃但是总感觉在银杏村的味道更好是因为新鲜还是错觉呢?

    可以说汪洋老两口在银杏村的幸福养老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

    …… ……

    汪老入住青石小院之后萧风还特别拍摄了一组照片放到了‘镜湖公司’的官网也在自己的围脖上进行了更新更是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充满乡村气息的农家小院风景如画的镜湖每一个元素都让人心醉银杏村的青石小院迅速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这时候不少驻扎在银杏村的摄影家、摄影爱好者也是纷纷把落成之后的青石小院拍摄成作品放到网络上更是掀起了一股热潮。

    不少预定了小院的外地老人也是迫不及待地提前赶到银杏村想要目睹自己小院的一草一木因此镜湖景区的接待量居然有了不小的提升!

    “支书还是小风脑瓜活泛!”村委会干部对青石小院进行验收的时候一名村干笑着对萧晋旭说道。

    不少游客组团参观青石小院一百零八座院子除了预留下来应急的院子之外悉数租出去了!

    银杏村村委会的账户一下子就增加了400万的资金而且这种收入是每年都会有的细水长流对于村委会的财政来说无疑是极好的。

    虽说这些小院做工精细耗费颇大但是每座小院的造价也不过十来万三年租金就可以收回成本往后就都是纯利润了!

    而且随着‘镜湖景区’的知名度日益提升小院的租金也会水涨船高到时候村民们又多了一份收入!

    “当初我还觉得应该向外地游客开放宅基地的政策现在想想差点就把下金蛋的母鸡变成一锤子买卖了!”说到萧风萧晋旭的脸上满是自豪的神情笑着说道:“我们这些老古董以后就安心地把村子交给娃娃们了!”

    对于侄子的成长作为长辈的萧晋旭自然是最开心不过了他今年已经65在村支书这个位置上也不见得能够再干几年了。随着‘银杏新区’的规模越来越大银杏村的重要性也是日益增加村委会、村支部等等要害职位多半会成为不少官员觊觎的位置。

    若是银杏村、萧家的小辈不能顺利成长、接班萧晋旭还真的不放心把银杏村的大权交给外人。要知道如今银杏村每年的各项收入近亿又拥有着大量的优质资产不是自己人不见得能够和银杏村同心!

    萧风自不必说他的身份特殊即便不出任村委会和村支部的任何职务也能够在姚州市委市政府中说上话算是银杏村未来重要的支撑力量。萧强、萧大志、萧涛等人的成长也是有目共睹将来无论是萧家的产业还是银杏村的资产交到他们的手里也不会轻易被败光!

    对于萧晋旭的话村委会的其他干部也是极为认同频频点头萧家在银杏村立足数百年这份庞大的产业总要交给自己人才能安心。

    放在两年前村民们都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如今银杏村居然迈入了小康社会人均收入突破5万rmb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地提升之中。

    有时候想想简直就跟做梦似的!

    如今村民们无论是自家的产业还是集体的项目收入颇丰家里各种电器琳琅满目出门都有小汽车娃娃们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条件村民生病了村委会支付所有医疗费用……。

    细细算下来如今的银杏村俨然步入了书上所说的‘共-产-主义’颇有些按需分配的感觉!

    幸福的生活一点一滴积累而成!(未完待续。)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