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国色江山> 【391】 敌情近城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391】 敌情近城

    次日清晨潞州守将见城外空空如也派人出城打探知是汉军已全部撤走了但自量兵力有限也不敢派兵追击只是派人上京报捷说是已“击退来犯之敌”便了。??     ?

    世宗见晋阳退兵潞州无事也得暂时心安。但深、任、冀、德等各州官员却又频频来报说道自石晋以来河北一带并无藩篱界限如今辽国游骑屡屡入犯如入无人之境。每遇周兵彼胜则大肆抢掠不胜则呼啸而去苦无对策。

    世宗得报即召朝臣商议。范质奏道:“自石晋降辽以来河北已无疆界之分。如今辽人频频侵扰分明是配合河东进犯我潞州分我兵力而已陛下可宣河北诸州守将入朝共议对策。”

    世宗听了深以为然当即下诏令深任冀德四州守将立即上朝金殿献策。

    四州守将议论道:“……冀州东北有李晏镇唐李嗣源时曾筑城设军如今若在该处重新屯军可与各州为?脚之势互为呼应庶几可以联防。”

    德州刺使张藏珍道:“臣在堵截辽兵时曾到四处察看看到在深冀两州之间有葫芦河等河流横穿其间连绵数百里若能浚通河道凭河筑堤其结果无异一条长城既可消弭水患更可阻截辽骑冲突。若在李晏镇筑城屯军最好还是在当地募集精壮青年农垦以备一者可以节省朝庭军需二来因为他们熟人熟地易与辽人周旋。倘若如此则辽人难再侵扰我河北一路矣。”

    世宗听了觉得颇切实际。就令藏珍即时画图讲解详细说明。

    张藏珍领旨当即在案上铺陈纸张绘图画形一边画图一边解说说得有板有眼头头是道诸将俱深以为然周帝心下大喜当即就委张藏珍为沿边巡检招收都指挥使领本部士卒前往李晏镇一面募集新兵一面筑城屯军另一面仍负责浚河筑堤。又下诏令王彦韩通各派遣士卒二千前往李晏镇协助筑堤。又令王彦定期前往巡视监督工程进度。

    张藏珍手下本来兵卒不足千人来到李晏镇后立即招募了一千余人把哪些农村中的精壮后生社会上的彪悍游民一律都搜罗到麾下以百人为伍设一伍长。由原来本部老兵带领分散于各处无人居住的村落垦荒练兵忠武彰信两处节度的士兵则分散沿河浚河筑堤。

    恒、定辽军见周兵沿河筑堤分明是对付自己的便又派出游骑觅得没有周兵的地段进行抢掠。谁知这些散落垦荒的农夫正是新编的垦屯人马他们本来就对这些辽兵恨之入骨早已有备今见他们又来侵扰一声号令丢下犁锄便执起刀枪一涌而上。哪些来犯辽兵不过是三五成群七八结队的。而这些垦屯周兵却是百人为伍人多势众前堵后截围而攻之。这些辽兵哪里是对手走得快的便冲出重围逃之夭夭走不快的便尸横田野马归周兵。几天下来倒折了百余人马。

    辽军头目见下面的人吃了这个亏气不打一处上派出五百人马悄悄靠近葫芦河附近打算伺机偷袭阻挠筑堤。这天刚好正遇着王彦奉旨前来视察浚河工程一路沿河而上渐渐离开了大队靠近辽兵埋伏的范围辽兵看到来者前呼后拥罗伞遮阳定必是个不小的官员一声呼啸蜂涌而上直奔王彦杀了过来。

    这王彦可是个在沙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人物这种场面是见得多的不慌不忙指挥身边的卫队上前迎击。这些卫队虽然只有五六十人但也都是千挑万拣选出来的勇士见有辽人来袭主将哪敢怠慢便一字儿排开迎了上去。

    再说那边近处的浚河工地上看见前面的巡察天使遇袭一声喊四处响起一片锣声哪些正在浚河筑堤的士兵听到锣响都纷纷丢下锄头抄起枪刀直奔出现了辽兵那边去了。原来这锣声是张藏珍近日定下的暗号一但现有辽兵来袭便立即鸣锣示警其它工段的人听到锣响也必须立即响应拿起武器前去参战。

    那五百辽兵刚刚冲了向前正要与王彦的卫队交锋突然到处响起锣声接着四面八方人声鼎沸似有千军万马蜂拥而来也不知道周军布下了什么天罗地网吓的心惊胆战各各拨转马头回身就跑。幸亏还算知机快跑待到四面八方周军合围时辽兵大队早已跑出圈外只损了三几十人马。这一趟虽是损失不大但却吃惊不小往后也不敢再下葫芦河来犯险了河南百姓这才得到暂时安宁。

    王彦当即把这事奏禀皇上皇上听了开怀大笑道:“好!好!好个张藏珍想的好主意把葫芦河作长城使了朝廷花费的不多国家得益却挺大的。好主意!好主意!”

    接着下旨:把李晏镇划为静安军屯垦区张藏英仍任沿边巡检招收都指挥使外更升任为静安军节度使负责葫芦河第一线防务。

    此前汉帝刘承钧在潞州吃了个软钉子不敢轻举妄动了晋阳那边暂时相对平静:如今辽人在葫芦河又碰了个硬钉子河北一路也暂时安宁了。朝臣们均歌颂升平但周帝深知这种平静只是暂时的他更由于高平一役因军需不足而致功败垂成甚觉遗憾更萌生了尽快一统天下的雄心但又知道以范质等为的一班文臣均恐怕连续战争会导致国家经济困乏因而他们大多是希望暂缓动战争也可以说他们是“主和派。”朝廷上“主和派”居多皇帝的一统大计就很难实现因此必须起用一些“主战派”。周帝想了个办法:一日坐朝与几位宰相论政周帝道:“朕经常思考治国之方一直未得最佳良策寝食难安。自唐晋以来尤其是东吴西蜀与幽州辽人更是屡屡与我中国对抗致令国家分裂难成一统宜令近臣出谋划策各尽才智每人写两编文章一编题为:为君难、为臣不易论。一编题为:开边策。呈朕阅览亦乃集思广益的好办法也。”

    皇上此话一出这话就等于如今说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般的宰相们当然不能反对。于是朝中大臣纷纷开动脑筋写了起来。但大多是引经据典博古谈今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中皇上之意。唯有比部郎中王朴的文章最是适合皇上的心意他写道:

    “前朝之失吴、蜀、幽、并诸州皆由当时执政者失道。如今应先找出当时失的原因再找出取回来的办法。当初失的时候都是因为君暗臣邪兵骄将惰?党内炽武夫外横如今吾皇内修朝政外肃武备历朝兵骄将惰之风一扫而光……

    接着他又论到用兵必先要:财用丰盈士民归附。更又论到用兵应先易后难。哪里是易呢?他认为南唐的淮河一带为易。他说:南唐江北与我接壤边境二千里我可选其防备薄弱之处以轻兵侵扰袭击之。他若在此处增设防备我又在另处侵扰袭击唐人懦怯闻有警报必兴大军以援救如此经多次侵扰唐人定必民恐兵疲财竭到时我再以大军攻取则江北之地必为我所有矣。既得江北则以江北之民行我之政以江北钱粮养我之兵。我可广备舟舰操练水军唐人必定惶惶不可终日待我水兵练成之日即可大举南下金陵唾手可得。若得江南则江南巴蜀闻风震慑不劳皇师传檄可定。

    东南既平然后回师西北。河东刘氏自经高平之败早已力竭气沮军民丧胆我若以得胜之师北伐无异泰山压卵各州县定必望风归降……既平晋阳则辽东势孤无能再扰我河北则幽云十六州亦自必重归中国。如今士卒精练甲兵有备群下畏法将士归心以臣愚见从现在始养精蓄锐一年之后即可用兵矣。”

    周帝览表大喜就令王朴当廷对策详细叙述文章中的细节。那王朴神峻气劲有谋有识从容不迫一一道来凡所规划皆合皇上之意。周帝觉得这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更是自己一统大业的好帮手。立即把他升为左谏议大夫过了不久又升兼知开封府事。

    边陲无事周帝正打算休兵整训今年暂不征伐。可是西蜀哪边却来招惹麻烦了……

    且说那西蜀国主孟昶听得周帝郭荣秣马厉兵有鲸吞四海之志。只恐周师前来犯蜀便派了一个亲信近臣赵季札前往检查边备以防周兵。

    那赵季札本是一介书生凭着写得几诗词歌赋得到孟昶赏识得以位列朝堂。他本来就是志大才疏偏偏又夜郎自大。自谓文才武略当世无匹。常以周郎6逊自栩。他去到秦州凤州巡视得知对方周兵部署疏落人数不多就生了个贪功邀赏之心便命守将出兵突袭。那秦州节度使韩继勋是个稳健持重的老将因见皇上既不是有意###大梁如今何故又妄挑边衅?奈着他是个奉旨前来巡边的使臣不好拂逆便派一员偏将领了五百人马前往周营邀战。周兵见蜀兵来的不多又都懒洋洋只远远的在阵前喧哗并不冲杀上前来不象是来拼命的于是也只是多备弓箭紧守城寨就是了。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