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军方福利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军方福利

    随着哐当哐当的火车何锡华乘坐着移民屯垦司组织的移民专列离开了土密省省府安乐城后先是沿着博格达山西部边缘地带的平原地区然后进入了准格尔盆地随后沿着准格尔盆地的南部平原绿洲继续向西穿越拉山口后进入同属于土密省的以脖府范围。

    然后再前往向南经过以脖府的府城位于巴尔喀什湖西南部平原地点的喀什城。

    抵达喀什城之后西北铁路也是到了重点接下来火车将会行使在中亚铁路线上。

    在这里他们所乘坐的火车继续向西何锡华也知道一起来的其他几辆移民列出里却是会沿着中亚铁路南线准备前往塔什干地区。

    而他们的话则是会沿着中亚铁路的西线继续西进!

    这个时候他何锡华也是充分感受到了海东省的荒凉!

    这种荒凉并不是穷山恶水自然环境有多么的恶劣而是指空无一人。

    实际上一路过来何锡华所看到的地方大多还是以平原绿地为主沙漠还是比较少看见的这一方面是铁路经过的地方都是气候环境比较好的地方大多都是属于可以开垦的平原地带太过恶劣的地方大唐也不可能把铁路修过来啊。

    毕竟铁路是为人服务的这把铁路修在沙漠上也没什么用啊。

    不过有好的地方就是很多后世是属于荒漠化的地区在这个时代里还是属于草原地区甚至都是属于水草丰盛的地方。

    毕竟这个时代里的人口数量还是很少的并没有进行过分的开垦导致水土流失植被变沙漠。

    现在偌大的大唐如今也才两亿左右的人口而已而这还是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盛世加上工商业发展更重要的还是扩张了众多的地方核心本土地区虽然人多地少但是只要跑远一点总是不愁耕地的。

    也就是说大体上来说大唐的人口虽然增长速度快不过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更快有了耕地有了粮食才能够支撑人口的爆发式增长。

    再加上没有战乱社会稳定医疗条件虽然依旧非常简陋但好歹是缓慢进步着。

    这就使得了人均寿命不断提高统一战争之前大唐帝国的人均寿命也就三十岁左右但是到了现在人均寿命大体上已经是增加到了四十岁。

    如果是在后世人均寿命四十岁肯定是非常低了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准而言这可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放眼全球也就只有大唐帝国能够做到这一点了。

    不过大唐的人口绝大部分都是集中在本土尤其是华夏人的传统生活居住的地方其中又以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江流域的人口最多。

    而其他的本土省份其实人口不怎么多。

    比如说陕西甘肃这两个地方早年作为边疆省份帝国可是下了大力气进行移民屯垦的但是即便如此人口数量也不多。

    再西边的土密省以及现在新设立的海东省那就更是纯粹的移民省份了。

    这两个地方的土著都是被鞑靼人打包带走了现在有的只是新移民过来的大唐人而已。

    偌大的一个中亚地区包括整个海东省以及西伯省的南部地区总人口也不过数十万而已。

    这种情况都不能说是人少地广了而是应该说荒无人烟了。

    火车又是跑了好几天后火车才是停了下来。

    何锡华自然是知道他们终于是到了。

    来之前他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了库里城。

    大唐帝国最西端的城市中亚铁路西线的终点西征军大本营。

    库里城往西一百多公里那就是乌拉尔河了再往西三四百公里那就是伏尔加河了。

    此地距离金陵城已经是足足有六千公里而这说的还是直线距离。

    看多了沿途的荒凉何锡华原本以为库里城也会和海东省的其他地方一样是一片荒野不过在火车即将进入火车站经过该城外围的原野时他却是发现此地平坦而且周边还是属于草原地带并且也有水流。

    而且最关键的是他竟然还看到了海!

    “这就是西海吗?”何锡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看见的是真的。

    他之前也是知道海东省的最西边是一个湖泊并且知道叫做西海。

    但是眼前的这个是湖?

    一望无尽、空气中都是带着咸咸的味道这怎么看都是像是大海啊。

    他自然是不知道这个西海其实是一个咸水海而且还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湖只是肉眼看的话误认为是海洋是很正常的事。

    要不然也不会有西海这么一个称呼出现了。

    西海大不大为什么是咸的水他不关注他只关心自己接下来会被分配到什么地方去能够分到什么样的土地。

    很快就是有移民屯垦司的官员带着他们离开了火车站然后到了城外的一大片木制营房并分配好让他们临时居住。

    听说这些临时安置的房屋还是军方的军营是为了安置移民这才腾出来的。

    不过这些何锡华就不关心了他只关心自己能分到什么样的土地。

    好好睡了一天后第二天就有个穿着官府带着胸章的官员来到他们这一片营房然后现在分发地契。

    很快何锡华也是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地契他第一眼就是看上面的名字没错是自己的名字然后再看数量也没错。

    耕地五公顷旱地一百公顷。

    看到这个数字他就是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拳头果然能分这么多的土地。

    他之所以决定来库里就是因为来这里分的土地足够多。

    虽然来海东省的移民不少但是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在沿途的一些绿洲草原上尤其是靠近巴尔喀什湖一带。

    而真正来库里的人其实并不多一方面是距离太远另外一方面此地还是属于前线呢鞑靼人就在一百多公里外。

    所以很多人是不愿意这么早跑过来的。

    但是何锡华却是不在乎因为来的早分的土地才够多啊。

    相对于一些条件好又安全距离中原还近的地方分的土地只是以多少亩来计算然而在库里这种地方分地可是直接按照公顷来计算的。

    而且除了可以直接开荒种植的耕地外还会分更大面积的旱地这些旱地其实也是可以开发的只不过没有太好的水源条件唯一。

    这么多土地他一时间都是不知道该怎么耕种了。

    然后他和其他移民一起被官员带到了他们的土地上这些土地实际上就在城外或者说就在军营外头。

    如今的库里城实际上就是一座庞大的军营呢也没有传统的城墙什么的最多的就是军营的木制房屋了。

    他不用多久就是看到了自己的土地其中按照耕地算的五公顷土地之所以被作为耕地那是因为有着一条明显是新挖出来的水渠有着这条水渠可以提供水源才能耕种粮食。

    而耕地后边则是难以取水的旱地了。

    但是在他这个童年以及少年时期都是在家种地的农家子弟看来那一百公顷的旱地里有三分之一的地形都是比较平坦土壤也和周边的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能够引入水源的话那么瞬间就能变成耕地。

    当然了和上好的良田自然是没有关系的但是至少能够产量。

    五公顷有水源的耕地一百公顷的旱地这就是何锡华跨越数千公里来到库里城的原因。

    这么大片的土地只要耕种的好产出定然少不了再怎么也比在工厂里打工强不是。

    接下来的几天他就是和分在他隔壁的几户移民认识并且相约相互帮忙修筑房屋。

    虽然说他们可以继续居住在军营里但是距离自己的土地有些远走一趟也得一个多小时呢还不如直接在自己个土地上修个小房屋。

    正当他和新邻居商量着等材料抵达后相互帮忙修筑房屋的时候又有一个政府官员带着一群军人过来而且这些军人还是带了好几马车的马车上堆满了众多物资。

    被官员叫过去后才知道这些都是分配给他们的物资。

    这些物资有一部分是免费的比如说粮种、锄头等生产工具修建房屋的木材、铁钉等材料。

    但是有些则是属于官府免费借用的物资比如说耕牛。

    这些都是移民前就确定下来的物资了要是没有这些援助他们才不会跑到这个鬼地方来呢。

    不过接受了物资后那些军人却是没走领头的一个军官一挥手那三十多个士兵就是行动了起来他们挖地的挖地打木桩的打木桩钉木板的钉木板。

    而且可以看的出来他们已经是干的非常熟练了彷佛做过很多次一样。

    何锡华还没有搞清楚发生什么事了呢。

    不过随同来的官员倒是说了这是西征军给予新移民的福利之一:军方将会免费为新移民修筑房屋。

    完事他还说了句实际上他们门前的这条小水渠也是军方之前帮忙挖出来的。

    看到这他都不知道该说啥了让军爷们帮忙建房屋挖水渠说实话他之前还从来没想过呢。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