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黄金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黄金

    左成生得知大唐石油公司准备在巴库开采石油的时候心中就是有了打算。

    如今西海贸易的主要对象虽然是奥斯曼人而且利润也非常的丰厚但是左成生却是知道未来的竞争肯定会越来越大。

    有利润的地方总是不会缺乏寻求发财机会的人。

    这一次他们西海贸易公司行动可以说已经是非常快速了但还不是有大量的商人蜂拥而来没有大船人家都敢直接坐着小舢板跨越好几天的航程来巴库进行贸易。

    要钱不要命的人这年头多了去。

    而奥斯曼这地方的市场也不是无限的相反这种土著国家的市场非常的有限。

    别看他们人也不少但是有消费能力的却是不多尤其是大唐的主要出口商品除了布匹外其他东西都不便宜。比如说香皂、香水、瓷器、丝绸这些东西可都是名副其实的奢饰品普通的土著们可买不起用不起。

    此外奥斯曼这个地方也不仅仅只有巴库这里能够输入大唐商品相反巴库这里只是一个补充而已更多的还是从巴士拉、埃及等地方输入的大唐商品。

    别看库里距离巴库近但是距离奥斯曼人的核心统治区也是主要的消费市场可是在巴尔干西南部尤其是君士但丁堡一带以及小亚细亚远着呢。

    再加上库里乃至整个海东省可都不是大唐帝国的工业生产区实际上这破地方就没几个人更别提什么工厂之类的基本上目前海东省的所有工业产品乃至大部分农产品生活物资都是从帝国中部地区以及东部地区通过铁路运输过来的。

    而铁路运输可比海运贵多了。

    哪怕是风帆时代的时候海上运输都要比铁路运输的便宜更便宜而等到现在的钢铁蒸汽时代就更便宜了。

    目前大唐跑远洋的货船都是千吨起步目前两三千吨的商船已经是主流了船只吨位越大装载的货物越多其单趟运输的每吨货物的成本也就越便宜。

    此外目前大唐的商船普遍采取机帆动力。

    其蒸汽机的存在能够有效的缩短海上航程更快的抵达目的地以往的风帆船只跑一趟南洋来回都得一年因为季风的存在导致这些船只没办法在想要出海就出海得等季风来了才能南下或者北上。

    然而蒸汽机的出现让大唐的商船一年四季想什么时候出海就什么时候出海。

    这样一来意味着一艘船只在一年内可以在本土和南洋之间多次往返而船只是有折旧成本的一年只能跑一趟和一年可以跑三四趟其中区别大了去。

    这也是为什么蒸汽船只刚出现就受到了商人们追捧的缘故哪怕蒸汽机需要消耗煤炭但是跑得快而且不受季风影响这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了区区煤炭的成本。

    同时他们也没有抛弃风帆现在中小吨位的船只不管是军舰还是民用船只普遍都还保留着风帆这个风帆在顺风的时候还是很有用处的。

    至于风帆所带来的更多水手的人力成本这个问题已经是被初步解决那就是采用机械设备以及液压动力来代替部分人力。

    所以这年头的船只其实航行的时候是非常灵活的顺风的时候一般会直接关闭蒸汽机然后单独使用风帆进行航行这一点在大唐海军的护卫舰、巡洋舰这两级需要进行长途航行的军舰身上特别明显基本上这些三四千吨以下的军舰非作战任务的时候有大概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时间都是单独使用风帆航行。

    在各种远洋商船上就更是如此了。

    唯一的例外就是大吨位船只比如说那些四五千吨以上的海军战舰比如广东号又或者是各大航运公司的旗舰豪华大型客轮他们都是没有风帆只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然后则是内河船只如今的内河船只基本也不使用风帆了因为内河船只的航向是固定的没办法和远洋船只一样可以走之字型。

    再加上逆流所以内河船只更依赖蒸汽机相对而言风帆的作用就迅速下降了所以如今很多的新型内河船只尤其是内河专用的拖轮那都是清一色的蒸汽机动力是没有风帆的。

    大唐的海运以及河运的发展丝毫都不如遇铁路运输甚至是超过了铁路运输的作用。

    而他们最大的竞争手段那就是便宜了。

    大唐海运便宜哪怕是从帝国本土的东部沿海港口一路运输到埃及去货物的到岸价也不会比奥斯曼人直接在巴库采购货物贵多少。

    因为巴库的货物也是需要从帝国的东部省份通过铁路运输到库里然后通过西海运输到巴库。

    目前这两条贸易线路的运输成本都是差不多的。

    当运输成本差不多的时候而更方便运输到君士但丁堡的的埃及路线毫无疑问更具有价格竞争力。

    所以未来的西海贸易如果还是继续到帝国东部采购货物的话那么这生意未来肯定是会越来越难做顶多也就是维持高加索地区的市场而已。

    左成生虽然不是专门搞什么运输的但是并不妨碍他做出这样的判断。

    所以左成生就是想着既然铁路运输成本高以后他就直接在库里甚至到巴库建厂生产啊这样就可以直接把运输成本节省一大半了。

    只是现在的工人以及原料问题不好解决只能以后时机成熟了。

    在这之前他是准备着先开阔巴库本地的市场。

    注意不是奥斯曼人那边的市场而是巴库本身的市场促使他做出这样决定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唐石油公司准备在这里开发油田。

    到时候肯定是会有大量大唐石油公司的员工在这里工作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可比什么奥斯曼人强多了。

    要说消费市场目前的大唐帝国本土的消费市场才是大头不管是农产品还是工业产品帝国本土的市场才是大头。

    至于海外市场虽然也有但只针对部分特殊的出口型货物很多东西它不能出口或者说那些土著不要或者买不起等等。

    大唐石油公司的员工再加上为石油公司配套的其他人群左成生估计着未来几年里这巴库里的人口有可能会达到万人以上。

    而这上万人的吃喝拉睡可是意味着庞大的消费市场。

    想到这里他已经是顾不上那些奥斯曼人了。

    反正这些奥斯曼人也跑不了并且消费能力有限这连续运输几批货物之后估计这高加索一带的市场就会饱满了。

    所以左成生是想着先抓住大唐石油公司的消费市场。

    为此他是专门找到了大唐石油公司的巴库分公司尝试着寻找合作的机会。

    这种合作自然不可能是什么石油上的合作而是其他方面的合作比如说后勤物资供应这些。

    而大唐石油公司巴库分公司人也是愁着呢。

    他们公司的人已经是开始陆续进驻巴库了但是现在的巴库可是一穷二白要啥没啥连人都没几个。

    他们大唐石油公司后续还会有好几百乃至上千人会过来呢这么多人的吃喝拉睡可不好解决。

    左成生找上门来说是可以提供后勤服务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当即就是签订了一批物资的供应合同。

    拿着签好的合同左成生露出了笑容。

    这一笔单子说实话赚的不多满打满算其毛利也就百分之二十左右远远无法和奥斯曼人进行贸易的好几倍利润相比。

    但是这却是胜在稳定而且通过这个单子他已经是撬开了大唐石油公司巴库分公司的口子只要这一单做好了后续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单子。

    此外他们公司也能在这里立足稳固下来进而开辟个人消费市场。

    到了巴库的左成生才是第一次知道遍地黄金是什么感觉。

    现在的巴库可以说干什么都能赚钱。

    除了他们这些贸易外还可以搞很多东西呢。

    依托大唐石油公司在这里的石油开发以及和奥斯曼人之间的贸易至少也可以提供好几千甚至上万个工作岗位。

    工作岗位就意味着市场生意赚钱。

    左成生在巴库开拓市场的时候后方的库里西海公司的大股东陈总经理坐镇库里忙着接受从全国各地过来的货物并安排调度装船等。

    而徐船长也是怀着东山再起的心思一天到晚都是待在盛源号上忙着维护、装货、运输、卸货等等。

    另外两个股东更是直接坐上了火车前往铁路沿线的各大城市寻找货运。

    当西海贸易公司迅速壮大并短时间内成为了西海上出名的贸易公司时其他人也是不甘落后。

    这巴库那边和奥斯曼人的贸易一时半会是被西海贸易公司给抢了先硬挤进去利润也没那么高了但是这南边不还有一个萨菲王朝嘛!

    要知道萨菲王朝的都城加兹温可是距离里海不远呢另外萨菲王朝的另外几个重要城市比如大不里士等也是位于萨菲王朝的内陆地区距离波斯湾远着呢。

    同时萨菲王朝和奥斯曼人最近关系不咋地双方还在为了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地区矛盾重重所以也别指望奥斯曼人和波斯人做什么生意了。

    这也意味着在西海开辟一条库里到萨菲王朝的贸易线路是有利可图的。

    想到着一点的人也是懒得和西海贸易公司竞争了直接搞船然后跑到萨菲王朝贸易去了。

    一时间因为和奥斯曼人、波斯人之间的贸易再加上大唐石油公司在巴库开发石油让昔日平静的西海瞬间热闹了起来。

    而这也是让帝国在整个西海地区唯一的一家造船厂库里造船厂是悲喜交加!

    喜的是船只的订单多的不得了。

    悲的是他们现在的生产能力远远不足以完成这么多的船只订单!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