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时代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时代

    环太湖地区的干线公路计划从开始的联合提出再到各自规划修建虽然过程反复了些但是最后各地方为了自己的发展最后还是给敲定了下来。

    上头的帝国交通部也是乐见其成!

    让富裕的地方自己修公路这京畿的资金支持穷地方修公路这是帝国交通部乃至帝国上层的共识现在环太湖公路刚好符合这样的政策思路。

    随着环太湖公路被敲定下来帝国交通部也是出台了京畿牵头并给予资金扶持的多条公路线路方案。

    但是京畿搞的公路线就明显没这么好了甚至也不是什么硬化路面只是普通的砂石路而已。

    但即便是砂石路面后续也能够给一些不通火车、没有河流的穷地方解决初步交通问题这意义依旧重大。

    公路建设属于交通建设的一部分而交通建设又是第二次工业大发展里的重点计划。

    根据第二次工业发展规划为了进一步推进工商业发展发展各地方经济提升民众生活水平交通建设乃是重中之重。

    公路网计划其实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更大头的实际依旧是铁路建设。

    帝国交通部门将会继续稳步推进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地区)建设干线铁路在东部地区(中原地区)继续修建各支线铁路。

    重点扶持偏僻交通不便的确的铁路建设!

    在新建铁路的过程里也是持续推动铁路火车技术的升级发展对火车速度进一步提升以加大铁路运输的周转运输量力争把铁路网的客运列车平均速度提升到每小时六十公里在特定地区发展建设更高速度的客运专列比如江南大铁路这条铁路网很早就已经是实现了客运列车时速六十公里了现在他们计划着把客运专列提速到每小时八十公里以上。

    只不过这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倒不是说火车跑不了这么高的速度实际上哪怕是现在的蒸汽机火车全力开的话时速都能够达到上百公里每小时了但是安全性无法保障。

    要想保证列车在高速行驶时的安全问题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除了发展公路以及铁路外河运以及海运的发展和建设依旧是重点交通部门将会持续投入资金对各河段的航道进行疏通扩展通航能力并加速各沿海港口的码头基础建设。

    帝国是准备对交通网络包括铁路、公路、船运进行全面的扩张和升级以满足第二次工业大发展对交通运输上的庞大需求。

    不过这些普通民众们是感受不太深的虽然他们能够从中享受到极大的好处但是给人们带来更大直观感受的并不是这些基础建设而是一些生活用品。

    一些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工业品的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更让他们深切的感受到了帝国所掀起的第二次工业大发展的变化。

    比如说自行车这玩意老早就有了但是价格一直都比较昂贵加上性能依旧有缺陷再加上人们的一些固有观念所以大唐帝国里的自行车其实在早期的几十年发展历史里一直都是属于小打小闹的阶段。

    当然了其中也有着自行车的主要核心专利持有者李氏自行车公司一直都是吃独食从没开放过自行车的核心专利的缘故。

    李氏自行车靠着自行车的核心专利靠着卖高价自行车吃的满嘴油不过对自行车的全面推动和发展来看并没有起到什么正面的积极作用。

    这种情况在宣平五十年后李氏自行车所拥有的多条核心自行车专利过期后一大堆中小厂商开始生产销售自行车并且为了竞争市场把自行车的价格持续拉低帝国的自行车行业才是迎来了全面的爆发!

    嗯值得一提的是汉阳李氏家族的李氏自行车公司在这个自行车残酷竞争的浪潮里破产了……

    习惯了卖高价自行车的李氏自行车公司在他们的核心专利过期仅仅是三年之后就已经是被市场彻底淘汰后来也尝试降低成本走量不过依旧没能挺过来最后成功破产留下一地鸡毛!

    等到了宣平六十三年的时候自行车的价格已经是降低到了普通工人家庭也能够接受的程度同时自行车经过持续多年的发展演变后设计结构方面已经是非常适合乘骑了如此也是直接导致了自行车在帝国的迅速普及。

    宣平六十三年大唐帝国的众多自行车厂家加起来各类自行车的年产量超过了两百万辆而在十年前的时候李氏自行车公司还独家持有众多自行车核心专利的时候年产量不过一万多辆而已产量甚至远远不如汽车产量……

    但是现在帝国的很多普通家庭都拥有自行车!

    在众多城市地区人们骑着自行车上班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不过自行车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让帝国的一些传统行业出现了大规模的崩溃。

    马车行业尤甚!

    早几十年的时候尤其是宣平四十多年的时候大唐帝国的马车行业发展到了巅峰时期哪怕是当时的汽车已经出现并且引起了富豪们的积极订购但是那个时候帝国的短途陆地客运、货运主力依旧是马车。

    当年汽车行业的发展丝毫没有影响到马车的发展以至于在宣平四十多年的时候马车行业依旧保持高速发展并达到了一个让后人看了估计都得惊诧的地步。

    那个时候的帝国几乎每个地方都是拥有大量的马车以及马匹!

    很多大城市都是拥有着数以万计的马匹由于马车众多马匹众多在很多城市里甚至都是演变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交通事故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不少人当时甚至担心过上几十年恐怕马粪都要把整个城市给淹没。

    但是他们的担心并没有成为现实因为马车行业在四十年代的辉煌之后很快就是迎来了消退期!

    尤其是宣平五十年之后汽车价格的持续下降以及实用性大幅度提高大量富豪们的私人马车变成了汽车城市里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也是从公共马车变成了公共汽车。

    同时自行车的普及也是进一步导致了马车数量的迅速减少。

    而等到了今天马车行业早已经是成为了夕阳产业很多马车公司都是主动或者是被动转型了要不然的话等待他们的就是破产倒闭。

    如果说这种过程只是渐进过程人们感觉还不是太深的话那么宣平六十四年精凯电器公司推出来并获得迅速普及的电风扇就是让人们彻底的意识到:

    新时代已经来了!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