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两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师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两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师

    (重要提示本章大多为编制内容不喜欢看的可以跳过。)大唐王朝的每一次军事改革都会引起大规模的人事变动而这些人员变动将会直接影响将军们的权力大小。

    如一年前大唐王朝还只是五军并立的时代里方东全是一家独大哪怕是在常备军和近卫军并立的时代里方东全的权势也是要压过其他将领的。

    但是这种情况在近卫军里的火枪兵崛起后得到了改变李轩把常备军和近卫军合二为一整编为了新军。

    通过新招募士兵把大唐新军打造成为一支和以往的常备军、近卫军都不同的职业军队并且李轩是亲自担任新军统帅直辖下属各队。

    后期作战里尽管李轩经常会让王单旭统帅两个火枪队或者是让方东全统帅三个长矛队但是他们的本职却一直都是停留在队官这个职务上。

    如果不是李轩临时放权的话他们是没有权力统帅全部火枪队或者长矛队的更别说统帅全军了。

    这一系列的变革虽然说在明面上的理由都是为了增加战斗力方便指挥等但实际上还有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理由那就是他们的皇帝李轩想要通过频繁的编制改动和军事变革逐步把军事大权收拢到了手中。

    到了今天能够指挥整个大唐新军的人只有李轩方东全和王单旭他们的影响力都局限在各自直属的队里而黄学仁和蔡二虎以及陈屠夫白云奇他们的影响力就是更低了。

    而这一次的扩军改动编制李轩自然是不会放弃进一步分化手下将领增强自己权威的机会。

    经过和曾子文数天的讨论并且也是象征性的征求了方东全王单旭陈屠夫他们的意见后李轩正式颁发了大唐王朝的第四次军事改革计划。

    该计划的核心是进一步完善部队编制增强部队的战斗力方便指挥为此设立步兵营编制。

    按照计划每个营将会下设两个火枪队以及两个长矛队值得注意的是火枪队和长矛队的规模都大大扩大每个火枪队的火枪兵从三十六人直接增加到九十六人。

    每队长矛兵也是从三十六人增加到九十六人规模。

    这些火枪兵和长矛兵在进行野战正面决战的时候两队长矛兵居中列出厚达六排每排三十二人的密集长矛阵在长矛阵的两翼则是各自配属一个火枪队这些火枪兵们同样列出六排每翼的单排火枪兵人数是十六人。

    由此形成一个队形紧密可远攻可近战可防御可冲锋的步兵方阵。

    这样的营在加上各级军官以及传令兵、军乐等人员总兵力将会达到四百人而且清一色的战斗人员长矛兵和火枪兵的比例是一比一。

    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营级编制是非常纯粹的战斗编制是为了正面决战而生因此并不包含骑兵、辎重、炮兵等兵种。

    换句说这种步兵营在脱离了上一级的后勤、侦查等支援后是缺乏单独作战能力的。

    曾子文曾经提到过这种缺陷并建议给每个营配置骑兵部队和辎重部队以及还在规划中的炮兵部队但是却被李轩毫不犹豫的否决了其中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一个兵力高达四百多人的步兵营能够脱离大部队独立作战那么李轩就要天天担心着方东全他们会不会反叛了。

    不过李轩也是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他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是需要临时派遣出营级部队单独作战那么就临时加强骑兵、炮兵和辎重等辅助部队。

    但是在平时这些辅助部队就不配属给战斗营了。

    由于营级编制的设立队级规模的扩大直接导致了下属详细编制的变动所以又是重新制定了详细队级编制每队下设六排队长、副队长各一正副队长卫兵各一传令兵两人旗手一人军乐手一人

    每队总人数为一百零四人。

    队以下各排每排十六人包含正副排长各一员。

    火枪队的话士兵清一色配属火绳枪正副排长额外配发腰刀一柄传令兵卫兵旗手也佩刀。

    长矛队则是要更复杂一些因为按照编制长远计划是要给所有的长矛兵都配发盔甲的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来长矛兵近战肉搏的能力不过盔甲这玩意比火枪还难弄短时间内是别指望弄到这些盔甲了。

    因此他们只能是退而求次只给最前排的长矛兵配属盔甲以及各排排长以上的军官配发盔甲。

    而更多的普通长矛兵则是只能等以后了。

    此外这些长矛手们除了装备长达四米五的长矛外还会配发一柄腰刀以在长矛折断或者敌人近身后持刀作战。

    上述的这种扩大后的步兵队不管是火枪兵还是长矛兵都将会成为大唐新军的核心步兵营的一部分。

    而四百人规模的步兵营李轩是打算设立三个除了这三个营外李轩还在枢密院下直辖骑兵队一队、辎重营一营、弓箭手一队、刀盾兵一队以及还在纸面规划中的炮兵一队

    之所以直辖这些辅助部队这是为了限制步兵营的独立战斗能力以达到更好控制这些步兵营的办法只要李轩不给战斗营配发粮食和弹药他们根本无法作战。

    建设三个步兵营这就是大唐王朝第四次军事改变的最核心内容了。

    只不过计划听上去是很好听的但实际上要建设三个战斗营的难度非常大为何?

    因为李轩没那么多装备啊!

    长矛和腰刀是最简单的不仅仅打造简单更关键的是他们从明军手里缴获了相当多的冷兵器腰刀长矛什么的足够大唐新军武装上千人了。

    盔甲的话虽然不多但是如今勉勉强强也能够凑出四十多具全身铁甲以及近百具从明军的棉甲改装而来的棉铁甲也能够装备所有的刀盾兵以及部分长矛兵了。

    弓箭那些缴获的也不少可惜大唐新军找不到那么多的合格弓箭手导致很多弓箭只能仍在那里。

    冷兵器的话很好解决但是真正麻烦的不是这些冷兵器而是火枪!

    目前他的大唐新军里大约有百来支火枪除了火枪手装备的那些外他的侍卫队里也是装备了火枪此外辎重队那边还有一些替换备用的火枪总数大约是一百二十支左右。

    但是如今一个步兵营需要的火枪达到了两百支换句话说现在他手头上的火枪都不够装备一个营的更别说三个营了。

    上一次白云奇回到黄竹山的时候黄竹山那边的火枪产量维持在每个月大约三十支的规模而就这已经是工部兵器作坊里上百人没日没夜工作的结果了。

    白云奇给他们送回去了几十个工匠后估计火枪的产量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幅度提升但是再提升估计也就是每个月五六十支的水平。

    按照这样的产量要造出来足够三个营使用的火枪需要一年!

    而这个时间是李轩绝对无法忍受的!

    黄竹山里限于人口数量以及地理环境和资源匮乏根本无法大规模量产火枪而这个问题在大山外却是不存在。

    大山外的正泰县足有人口将近十万其中的青壮何其多工匠肯定也不少!

    当初决定扩军控制正泰乡野的时候李轩就已经是派人回黄竹山让柳八苟带部分骨干工匠出山在大山外建立多个兵器作坊力争最短时间内打造出几百支火枪来。

    不过火枪虽然还没有不代表不可以招兵练兵了反正火枪兵都需要训练三个月以上才能用而三个月后这火枪的产量也就上来了现在嘛先几个火枪兵合用一支火枪训练。

    李轩在忙着编制改动筹建新军的时候方东全和黄学仁、王单旭他们也是把目光投向了三个营官的职务。

    尤其是在新编制确定下来后第二天就正式成立并且一成立就拥有大半战斗力的大唐新军第一步兵营其营官职务是谁都盯着呢。

    但是让他们觉得意外的是李轩却是迟迟都不颁发营官的任命只是任命了各队的队官以及副队官。

    而这些新任命的队官们几乎清一色是从近卫军出身并接受过李轩亲自教导的少年军官。

    拟定三个营一共编有十二个火枪、长矛队近卫军出身的少年军官就是占据了足足九个队官十一个副队官。

    就连辎重营下设的三个队其三个队官也是近卫军出身的。

    可以说在队一级的军官职位甭管正副几乎都被近卫军出身的军官扒拉完了。

    这个举措可是李轩在大唐新军里实行军官职业化军官素质化的重要一步把那些老土匪彻底踢下去把新培养的职业军官提上来。

    这是他当初亲自教导那些少年近卫军军官的时候就已经是打算这么干了如今扩军了刚好趁机实施下去。

    但是队官之上的营官李轩却是迟迟不认命甚至副营官都不任命搞的大唐新军里的一群将军们是相当忐忑不安。

    很多人都猜得到李轩这么干肯定是有深意但是李轩具体是怎么想的他们却是不知道啊。

    好几天过去后第一步兵营都成立好多天都已经开战正式训练了其营官依旧没任命这让众人更加心急即便是一直都颇有自信认为三营之中必有自己一席之地的王单旭现在也是有些着急了。

    为什么着急?

    他们很多人都担心李轩会不会直接从那些少年近卫军军官里直接提拔李轩都让那些半大小子当队官了谁敢说李轩不会让那些半大小子当营官?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