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报刊行天下震动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报刊行天下震动

    一份面向全天下发行的报纸对于这个时代的交通、通讯技术、印刷技术而言最难的有两点一个运输、一个印刷。

    运输不用说了根本就不可能把印刷好的报纸直接派往全国那样的话李轩得建立一个由数十万组成的物流企业研发出飞机火车汽车建设好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才行。

    但是也不能出现当地办报当地印刷的方式因为这样的话礼部的官员们以及李轩自己就无法掌控朝报的内容了作为一种面向公众的宣传手段上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必须经过严苛审核的不然的话朝报就不是大唐王朝的宣传工具而是有可能变成针对大唐王朝自身的一柄利刃。

    所以从一开始李轩就是决定了这是一份五天才发行一次的周报每一份朝报发行之前必须严格的深刻他李轩看过内容之后批准了才能够发行。

    所以运输是采取了折衷的方式由礼部直接出样刊然后再把样刊通过军方的驿站体系转送到各地印刷厂当地印刷后再进行发行。

    为了建立运输以及印刷、派发的渠道礼部早已经是上下努力多时并多次下发公文到各地方请求配合了各地方衙门也是知道这朝报乃是李轩亲自吩咐下来的也是不敢怠慢。

    驿站的运输最简单因为驿站是归属于军方的采用的是军事管理驿站的管理人员实际乃是现役军人因此承担朝报的运输任务只需要一道军令即可。

    嗯军方自然也是不会忘记向礼部收钱!

    军方承办的驿站可是花销巨大虽然最核心的目的是为了传送战报不过也是承接官方的各种公文呈递、官员往来的食宿等而除了军方自身的信件、紧急物资快运是免费的外哪怕是内阁使用驿站那可都是要收钱的官员往来食宿更是收费的。

    此外也是承接民间的普通信件邮寄信件、小件物品的加急运输而这些都是收费的而且收费并不便宜甚至称得上昂贵。

    因为如果是普通邮件运输还好驿站方面按部就班的运输并不会额外增加多少成本而这种方式也是普通公文、信件、小件物品的运输方式。

    而紧急信件、战报、加急特殊小件物品的话通常都是采用马上飞递的模式有三百里加急、五百里加急这两种模式三百里加急好一些就是沿途的驿站人员和马匹劳累一些但是如果是五百里加急那可是会跑死马匹的。

    当然了如果不是重达事项是不会动用五百里加急的因为这样的传递成本过于高昂大唐成立以来动用过五百里加急的次数并不多而每一次都是事关重大的战报。

    这些大唐朝报的样刊则是采取灵活传递的模式如果说沿途原本就有加急公文、战报之类的任务那么就顺手带上反正样刊就是几张纸而已并不会影响到驿站的正常运转如果没有的话则是和普通公文一起运输而时效上自然是会缓慢许多。

    不过如今的大唐王朝相当重视公文的时效性很多重要公文往往都是采用三百里加急的模式而军方建立的驿站体系是间隔十公里就有一个驿站每到一个驿站就是换人换马只要注意一些是不会跑死人的。

    不过五百里加急还是非常少用那基本是紧急军报才能够得到的待遇!

    而民间的信件如果也有采用三百里加急也是可以但是价格就不是一般的昂贵不过即便是昂贵无比但是依旧会有人选择使用理由也很简单时间就是金钱啊事态紧急的话花费一些金钱也不算什么。

    当然了驿站的收入大头还是往来官员乃至普通商人们所带来的食宿收入普通信件、公文的邮寄也是收入颇丰。

    大唐军方可不会当冤大头每年白白掏出这么多银子来办驿站!

    而收费制度下的大唐驿站体系虽然现在还需要军方补贴不少银子但是大部分的运营费用还是来自于收费而未来更是有可能全部靠营业收入来维持了。

    大唐朝报的运输相当容易解决而印刷则是还要更麻烦一些自己办印刷厂那不现实而是采取和民间的印刷作坊合作的模式。

    为此礼部已经是在统治区里挑选了十多家有能力进行大规模印刷的印刷作坊进行合作。

    因此大唐朝报的发行模式是这样的:

    首先文章通过礼部深刻上交李轩审阅李轩批准后礼部朝报司就会进行排版并印刷样刊然后是把样刊通过军方驿站转发到各省下属的各区域所输的印刷作坊进行后续大规模的印刷而印刷也是不可能每个州府都印刷而是选择固定的若干州府尤其是交通便利的州府进行大规模的印刷。

    印刷完成后继续通过官方的公文派遣渠道派送所属区域里的州府各县最后进行派发!

    以广东为例子一共有五个印刷点广西那边则是有着六个印刷点此外在贵州有四个、湖广有一个、江西有一个总数有十六个。

    这不是说不想要增加更多的印刷点而是朝报的印刷任务很繁重需要采用活字印刷的技术而活字印刷在当代而言其实对印刷作坊的实力要求比较高不是每个地方的民间印刷作坊都有这些活字的。

    所以能够承担朝报印刷任务的都是当地的大规模印刷作坊寻常的小作坊是无法承担朝报的繁重印刷工作的。

    除了印刷以及运输外还有用户!

    而大唐朝报的第一批订阅用户同时也是唯一的一群订阅拥护自然是大唐官府的各级衙门以及官员们但凡是大唐官员基本都是大唐朝报的用户不要问为啥他们会选择订阅因为这是政治任务不订阅也得订阅!

    而来自民间的订阅暂时为零!

    第一期的大唐朝报面向公众则是采取免费派发的模式在各衙门的门口以及城门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张贴前期会派遣官方的低级官员进行宣读同时会进行少量的免费赠送!

    现在的大唐朝报是个新鲜事务民众们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不能指望民众立即就拿出钱来订阅了。

    但是这重要吗?

    不重要!

    虽然说成本也很重要经费也是一个麻烦事但是对于大唐王朝来说朝报乃是一个政治宣传的工具最重要的是效果至于成本那是次要的。

    再说了现在大唐朝报已经是确定刊登商业广告了并且在第一期里就刊发了肇庆兵工厂的招工广告。

    这一则广告是用来试水的看反响如何如果反响好的礼部的朝报司就决定开始刊登更多的广告了收取的商业广告费用足以抵消很大一部分发行成本了。

    随着第一期大唐朝报的样刊被确定下来随后这些样刊就是进入了驿站体系直接和其他加急公文一起以三百里加急的方式向周围扩散!

    不过肇庆却是一个例外在那些样刊向周围地区传递的时候肇庆这边却已经是开始大规模印刷了!

    而仅仅是在肇庆地区大唐朝报的印刷数量就是超过了三千份这三千份!

    之所以这么多那是因为肇庆作为大唐首都衙门多官员多他们都是订阅用户啊其次肇庆作为大唐的核心大本营向民众发放的朝报肯定也是要更多的不能说小家子气只派发几份。

    经过周全准备后肇庆城里就成为了第一期大唐朝报的大规模发行的地区!

    这一天的早上肇庆城内的驿站人员就是开始把捆绑好的一包包的大唐朝报送往各个衙门然后这些官员们就是成为了除了大唐朝报的相关人员以外的第一批公开阅读用户。

    商部衙门矿务司地质科里主事贾晓峰刚走进衙门呢就是看见自己的一群下属们似乎在讨论什么当即上前道:“都看什么呢?”

    里头的几个人也都是矿务司地质科的官员也都是他贾晓峰的下属品级都是比他贾晓峰低所以当即就是有人恭敬回答道:“回大人我们在看朝报呢!”

    “朝报?已经正式发行了在那里啊也给我一份!”

    大唐朝报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哪怕他们只是中层官员但是也是听闻过朝报的相关事务毕竟办朝报的时候闹得有些大内阁会议都是开过好几次了而且参与会议的都是各部尚书、侍郎这些大人物。

    “回大人您的朝报已经烫好放在您的桌子上了!”

    贾晓峰微微点头然后就是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然后第一眼就是看见了桌子上的那份朝报。

    放在桌子上的朝报面积并不算大但是却可以看见有些厚明显是折叠了好几层其第一页的封面左侧是竖着的四个大楷书‘大唐朝报’随后还有细小的日期等字眼。

    不过他对这些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内容所以他很快就是继续往下看!

    而此时的焦晓峰还不知道大唐朝报的发行已经是引起了整个天下的震动!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