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卫军奔赴前线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卫军奔赴前线

    扬州在当代可是属于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之所以能够如此繁华和它的地位置是分不开的靠着一条京杭大运河就能够为扬州汇集天下众多钱财。

    更不要说两淮盐业在明朝时代相当发达而扬州就是两淮盐业的集散地光光是此地汇集起来的资本至少也有数千万两银子。

    而这只是扬州在商业上的辉煌而在军事上扬州同样是具备重要的战略作用为何还是因为京杭大运河。

    扬州扼守京杭大运河进出长江的入口谁占据了扬州谁就能够扼守京杭大运河的入口嗯或者说是出口。

    对于现在的唐军和明军的战争而言扬州的作用更是重要唐军要北上就必须通过京杭大运河而要通过京杭大运河必须攻占扬州。

    对于明军而言要守住江北乃至守住山东、北直隶就必须要守住扬州!

    基于扬州如此重要不管是唐军还是明军都是在此地投入重兵其重视程度都是最高等级的。

    明军在扬州一带汇集的主力就将超过十三万总兵力达到十五万以上!

    而唐军为了扬州准备的第三军总兵力达到五万五千人派出海军的舰炮外光光是陆军第三军的五斤以上的火炮总数就超过两百门!

    而现在第三军在通州顺利登陆之后就是主力尽出朝着扬州而去!

    第三军来势汹汹扬州城内的明军自然也是早有察觉而且开始了收缩兵力主动放弃通州的明军虽然表面上受到了责罚但是转眼就是给了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说白了就是上头的大人们也是认同通州那边的守军主动撤退以保存有生力量的。

    而后就连泰州那边的守军主力也是主动撤退了只留下了两千多人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后而后这两千多人也是直接一股脑撤退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伪唐贼军明军很理智的选择了收缩兵力打算坚守扬州城同时在后方的高邮重新部署防线。

    面对明军这种不是节节抵抗而是主动收缩兵力准备在扬州当缩头乌龟的做法郝柏年却是没有急躁。

    郝柏年自然是有着底气的这一次他光光是带来的火炮就有两百多门其中重型榴弹炮足足有三个营这扬州城虽然也算是大城但是城防却是不如金陵城这种大城的而且也没有安庆那样易守难攻。

    所以他依旧是稳扎稳打缓慢向前推进没有做出任何的分兵等冒险策略。

    九月十五日第三军的兵锋抵达扬州城外不过郝柏年却是没有对扬州采取围攻而是置之不理而是直接带着部队杀向了扬州炮台。

    扬州炮台这是一座明军为了阻拦大唐海军阳江而上进入长江中游同时也是为了阻拦伪唐贼军的进犯京杭大运河而设立的一系列炮台群大小炮台足足有五个炮配属的火炮不少并且驻防了不少兵力防守。

    但是当初明军构筑的长江防线实际上是以明军水师为主力的而炮台说实话只是配合作战而已。

    如今的火炮射程有限想要单纯依靠火炮来封锁宽大好几公里的长江下游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扬州炮台上同时在之前的江阴炮台也是同样如此。

    而珠江口的虎门炮台同样也存在着这种情况!

    如今的炮台更多的还是配合作战或者是守备重要港口在河面宽阔的河段作用其实有限。

    人家的军舰干不过你的炮台还不知道躲着走吗?

    如今明军扬州水师已经是彻底覆灭而海军那边已经是汇集了众多主力舰队逐步沿江而上这一次他们已经是不怎么担心船只太大导致风险大了准备直接动用主力舰进入长江中段然后利用强大的舰炮火力配合陆军摧毁、夺取扬州炮台群。

    九月十六日第三军陆续发起对长江沿岸的扬州炮台群的进攻作战海军方面也是出动了主力舰进行炮击配合作战守卫炮台的明军虽然不少但是那里是大唐海陆军的对手其中最大的一处部署了三十多门火炮的炮台连一天都没撑住就宣告失守。

    期间扬州城内的明军还试图主动出击但是郝柏年却是带着第三军的主力迅速折返汇集各部队骑兵营、骑兵队的第三骑兵支队更是趁机袭击了一支出城明军导致出城的明军刚出城没有多久就是损失兵力数千人最后仓皇逃回扬州城。

    城内明军不敢出来了第三军也就从容一一清理这些炮台。

    九月二十日第三军宣告占领了明军的最后一座炮台不仅仅是肃清了通往长江中游的长江航道更是打开了进入京杭大运河的入口。

    紧接着海军方面直接成立了京杭运河舰队从各舰队里抽调了吨位小吃水浅的内河炮艇三十多艘编入其中然后直接杀向了京杭大运河直奔扬州府城江都而去!

    这些内河炮艇对于海军那边来说兴许只是辅助战舰为了主力舰挡枪沉没都不心痛的那种但是它们上面却是货真价实的搭载了火炮。

    以目前大唐海军装备最多的乙等内河炮舰为例子其排水量大约在八十吨到一百吨左右配属两门五斤加农炮、三门三斤散弹炮。

    此外五十吨的丙等内河炮舰也普遍装备了一门五斤加农炮。

    三十多艘内河炮舰其火力足以比得上陆军一个炮兵团对于陆军而言将会是一个强力的火炮补充。

    这些内河炮舰虽然连正式的舰名都没有只有简单的数字番号比如甲一号炮舰、乙二号炮舰、丙三号炮舰!

    虽然陆军和海军联手已经是肃清了扬州炮台海军方面也是派出了京杭运河舰队去支援陆军第三军作战但是郝柏年却是没有着急着进攻江都。

    如今江都城内的明军保守估计都有十万人没头没脑的进行强攻恐怕会承受极大的伤亡如今的战略主动权在大唐陆军这边所以郝柏年并不着急。

    先是构筑炮兵阵地然后进行没日没夜的炮击尤其是重型榴弹炮其炮弹更是不要钱一样往扬州城头打如今第三军的弹药补给相当的充沛。

    打通长江航道后那些运输补给船都可以直接抵达江都城外然后当场卸载弹药!

    其补给之通畅是大唐陆军这么多年作战都是少有的。

    当然了第三军打的痛快后头为他们支持后勤补给的后勤部门也是累的快断了气。

    为了供应第三军恐怖的弹药消耗流量后勤部门准备了数百艘大小运输舰往来各条航线上。

    虽然说现在用的弹药大多都是之前囤积在吴淞港、江阴港的弹药但是弹药的后续补充却是需要从遥远的两广地区运输过来。

    从珠江航道、再到沿海航线、再到长江航线这些弹药需要经过遥远的运输才是能够抵达第三军的手里。

    不过虽然海运也是相当遥远但是总比用人力一路翻山越岭走陆路运输要简单的多。

    所以虽然困难但是后勤部门也勉强还能够支撑第三军这种浪费弹药的作战方式。

    第三军对江都进行炮击但是迟迟不发动步兵总攻的时候金陵城内的李轩虽然已经是事前就知道了郝柏年的策略但是不免还是有些心急。

    为了撬开扬州这个乌龟壳他把原先准备加强给第二军的五千近卫军给暂时扣了下来然后派往了扬州准备增援第三军。

    这五千近卫军包括三个近卫军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辎重营以及一个骑兵队该部队由近卫军三名参谋长之一军令司司长白林义近卫少将亲自率领。

    近卫军的指挥体系和陆军不太一样没有设立团级编制上只设立到了营这个级别分别是六个步兵营、三个炮兵营、三个辎重营、一个骑兵营。

    如此自然也就没有了团级以上的指挥官日常近卫军的作战、训练都是由近卫军军令司的参谋长以及两位副参谋长所负责。

    但是理论上来说这三人也是没有直接调动任何一支近卫军部队的权力只有得到李轩的临时授权后他们才有调动这些近卫军的权力。

    白林义近卫少将自然也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此人身份有些特殊他是白太后娘家里的人虽然关系有点远了只能算是旁系子弟但是不管怎么说也是姓白。

    而此人的能力也还算不错之前是在陆军服役的后来李轩干脆把他调来了近卫军然后他在近卫军干了好多年加上此人也是聪明虽然是白家外戚出身但是和白云奇天天不忘为族人捞取福利有事没事就联合白太后不一样。

    此人自从进入近卫军后基本上就是断绝了和白家的联系对白太后的召见都是干直接拒绝。

    他这么干自然是故意做给李轩看的!

    近卫军是什么性质的部队大家都知道你在近卫军里担任要职要是还敢和其他人哪怕是太后有所牵连那基本都是找死的行为。

    外戚出身的白林义在进入近卫军之后硬是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除了李轩的话谁也别指望能够说动他哪怕一句。

    白林义近卫少将带着五千近卫军抵达江都后虽然明明知道近卫军过来是为了历练增加作战经验是不太可能真正的上阵拼死力战的但是郝柏年还是很高兴。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五千兵力的增援呢有了这五千近卫军后他也就能够腾出五千第三军的兵力用于其他战线了。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