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九百六十八章 龙兴之地大变样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九百六十八章 龙兴之地大变样

    他们督标固然可以利用战壕、堡垒进行顽抗但是当伪唐贼军们也是挖着战壕然后从战壕杀过来的时候他们也是没有多少可以拦截的办法!

    炮弹?没卵用打过去绝大部分只会在地面上留下一道痕迹而已!

    子弹同样用处不大!

    最有效的就是手榴弹了!

    可惜的是手榴弹这种东西明军一向来装备的都不算多因为这玩意需要耗费太多的火药!

    明军可不像大唐陆军那样可以从海外源源不断的得到大量的硫磺、硝石等物资只要有钱火药几乎能够做到不限量供应。

    但是明军这边却是有钱也买不到!

    硝石都还算好的关键的硫磺是很难大批量获得!

    所以明军手里的火药还是比较珍贵的用来充当火枪、火炮的发射药都不够那有多余的用来大规模制造手榴弹啊。

    同样道理的还有重型短管榴弹炮!

    重型短管榴弹炮其实没啥技术含量张岳手底下的工匠们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连九斤青铜炮都能够搞出来呢更别说重型短管榴弹炮这种傻大个了而炮弹也没啥技术含量无法就是空心铁壳里面装火药基本就一个大号的手榴弹而已!

    但是督标那边也就是尝试性造了几门如今放在汉阳那边!

    然后就是停下了!

    为什么?

    用不起!

    四十八斤的榴弹炮光听这名字就知道这玩意需要消耗大量的火药发射药多炮弹的装药也多这种火炮打一发出去就直接等于扔出去了一大块银子。

    所以明军不是造不出来这些大家伙而是因为用不起!

    然而大唐陆军没有这种顾忌他们的军费比明军多多了虽然不敢说敞开了用但是保证一线战斗部队的弹药消耗还是可以做到的。

    更何况大唐王朝采用的工业化生产也是让他们的各种军械成本要比明军那边低得多!

    比如说火炮现在大唐王朝那边的一门铁铸火炮都非常的便宜!

    五斤野战炮出厂价不过两百多两而已两斤散弹炮更便宜只需要六十两三斤的散弹炮大约是八十两!

    青铜火炮的价格要贵一些但是目前的主力九斤青铜野战炮其成本价也就五百多两而已!

    明军的各类火炮成本基本上要在这个基础上上涨百分之五十甚至一倍!

    实际上火炮本身的价格并不算昂贵因为单纯比装备的价格很多装备的价格都不算便宜比如说大唐陆军里的突击营士兵们所装备钢材锻造的全身板甲一整套下来需要四十两银子!

    军用马匹的话以蒙古马为例子。

    次一等的挽马、托马、普通军官的乘骑马价格大约是要十五两银子。

    而炮兵所用的挽马对马匹要求更高基本价格都需要在二十两银子。

    骑兵所用的乘用马要求最高价格也最昂贵基本要二十五两银子以上。

    至于第一枪骑兵团的那些中亚马无法具体衡量价值因为大唐陆军为了武装第一枪骑兵团在引进中亚马上累计花费的银子超过五万两平均算下来每匹马需要一百两银子以上但实际上这些中亚马就算是高大强壮一些但实际价值肯定不值的但是没办法谁让大唐王朝没有这些高大的马匹只能是千里迢迢从西域地区引进价格需要很正常。

    突击营士兵所装备的精钢腰刀一柄需要二两银子普通士兵们佩戴的质量稍差一些的普通腰刀也需要一两银子。

    一柄骑兵所用的骑刀更贵一些刀身刀刃乃至刀柄都是精钢打造这样的骑刀一柄需要三两多银子!

    而这也就是大唐王朝这边工业化生产的成本如果是放在明王朝那边先不提他们能不能装备这么多纯钢材打造的兵器就算是能那价格也不是几两银子至少翻好几倍!

    而燧发枪一杆如今稳定在五两银子左右!

    上述装备别看很多只有几两几十两银子的看似很少但实际都不便宜。

    但是这些装备的价格虽然都不便宜了但是相对于各种消耗来说还是便宜了!

    比如说火炮要让一门九斤野战炮在战场上作战需要为它配属至少十二匹马匹还有需要十几个炮兵也需要消耗的大量的弹药。

    火炮的维持成本以及作战花费比它本身的成本要更高!

    所以这么一算的话你就会知道为啥火器部队的花销比冷兵器部队高这么多了!

    不是武器贵而是用起来贵!

    要维持一个炮兵团一年下来没几万两银子根本就做不到而作战的时候一个炮兵团随随便便就能够打出去价值几万两银子的炮弹!

    这可是几万两银子不是几两银子由此可见火器部队的花销有多大!

    这年头大唐王朝国企部下属的诸多工厂里工人们累死累活一个月也就拿一两银子左右而农民一年累死累活干农活省吃俭用到头来也积攒不了一两银子。

    此时的贫民们想要积攒钱购买一亩几两银子的土地想要全家人省吃俭用付出多年的努力而且中途还不能有任何的意外出现!

    要不然你以为为什么大唐王朝治下的农民们尤其是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们为什么会对大唐王朝如此拥护因为大唐王朝颁发了‘租代购令’允许他们购买官田并以当年田租作为分期付款。

    为什么众多贫寒之家的子弟踊跃参军每当地方上的征兵站开始一年的征兵工作时无数贫寒子弟都会踊跃报名!

    为什么?待遇好是一方面还有很重要一方面就是参军可以分田!

    如今大唐王朝已经是累计为八万多名将士发放了军功田这些将士都是满足了条件的包括服役多年表现突出。

    而且人人都知道参军分田这个政策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因为每年都有人参军这官田终归是要分完的。

    要想分田只能是在早期从龙!

    而事实上大唐王朝的确是这么做的对于分田的将士们都是以从龙的名义进行分田的而不是说以一种特定的制度。

    每年对符合条件的将士们进行分田都是李轩下特旨以犒赏从龙功臣的名义进行特赐!

    而等国内统一之后这种恩赐还会继续吗?可能性不大!

    但是了他们并不知道李轩是打算继续把这个政策玩下去的不过以后军工分田所分的土地就不是国内的土地了因为那时候肯定早就分完了他是打算在国外获取土地充当军功田。

    东南亚有着众多沃土!

    北方和中亚有着无数的土地哪怕是荒芜一些但是面积大数量管够在本土可能就只给了几亩但是西伯利亚和鬼地方李轩敢直接给几百亩乃至几千亩!

    然后还有澳洲、美洲、非洲、印度这世界上的无主土地多了!

    至少李轩觉得在占领全球之前应该不愁没有土地分发给将士们!

    不过李轩不说也还没有开始这么干外人不知道啊现在不少人都是想着眼瞅着大唐就要彻底统一华夏了想要争取从龙之功获得军功田只剩下最后这么一波机会了

    所以宣平六年秋季招兵的时候几乎整个大唐治下的地区报名参军的青壮比例远远超过了往年也是超过了宣平六年的春季招兵。

    大唐龙兴之地兴泉府正泰县这个只有十万人口不到的偏僻县从军之人的数量超过八千人其中超过半数都是在近卫军里服役。

    这个比例是相当恐怖的因为这代表着几乎每个家庭里的青壮都是在军中服役!

    最近几年来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几乎所有年轻人的第一选择就是参军!

    当然了参军也有不同的方式地主士绅之家的子弟一般都是报考武学堂或者海军学堂他们的目标自然是当军官。

    而普通子弟则是直接报名参军!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兴泉府的另外几个县!

    因为除了从军的各种原有优待外作为龙兴之地的兴泉府当地子弟在从军的时候有着额外的优待这种优待并不是说其他方面而是指一旦参军并且个人愿意的话他们就可以进入近卫军服役!

    而近卫军的待遇比陆军以及海军要好的多!

    当然了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如今大唐的高级军方将领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兴泉府出身!

    目前军方的所有中将级别的将领陆军的郝柏年、李春景、方希同、陈科桥、雷万、海军的包义奋等个人这些军中赫赫有名的将领清一色的兴泉府出身没有一个例外!

    而这也就让兴泉府的子弟参军拥有旁人所没有的优势!

    啥优势?

    因为他们和这些高级将领们都是沾亲带故的哪怕不是近亲但是肯定也能扯上远亲即便不是远亲但是找找关系姻亲啊同乡啊甚至同村之类的关系总能够找到的。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