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惧的幼军营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惧的幼军营

    二月下旬的会试之后整个大唐帝国又是重新恢复了平静时期虽然会试之后还有殿试但是因为殿试基本不会有落选的考生基本上就是重新排定名次而已再加上最近几年大唐王朝对殿试的重视也只是一般。

    更多时候殿试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所以在很多人的心中其实春天的科举基本上就已经是结束了。

    众多士子里除了考中会试的考生外其他人也都是开始做自己的打算了。

    有的准备返回家乡准备参加明年本省的会试分考那样竞争要更小一些而有的则是准备报考国子监大学或者金陵大学有的干脆是留在金陵里然后等待明年的会试。

    当然也是免不了对科举彻底失望准备回到家乡当士绅老老实实的祸害乡里。

    所以会试结束的这一段时期里国子监大学和金陵大学以及各地的师范学校也是开始忙碌了起来。

    和后世秋季入学不太一样因为传统科举的存在所以大唐王朝的大学乃至其他的各所中小学校招生季都是在春季。

    各小学以及中学招生工作大多是春节后就是开始了而预科学校以及师范、大学则是在二月下旬也就是会试结束以后。

    不过春天刚好是春耕时期所以各学校会在刚开学不久之后就是放春假。

    因为农忙的存在各地的小学基本都会有农忙假期不过根据气候的不同时间也不统一比如说南方省份尤其是两广地区是可以种植两季稻的而且他们的雨季来临的早春耕时间也早所以春假也是比较早同时到了夏天的时候还会有夏假等到了秋天的时候也和其他地方一样有秋假。

    而其他地方的时候基本都是种植一季稻、小麦的因此在放假也是和岭南不太一样。

    基本上各地的学校的假期都是因地制宜没有统一的说法。

    但是春假和秋假基本上都有只是时间不统一而已。

    为什么要给学生们放假?很简单各地学校的学生都是本地的青少年而这些学生也不是每一个都是出身富豪之家他们大多还是普通百姓顶多就是小地主家庭他们在忙农的时候是需要回家帮忙的。

    平日里他们可以去学校上学读书但是到了农忙季节的时候他们这些青少年如果不回家帮忙的话会让各自家庭的农活受到影响。

    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大唐皇家理工学院以及幼军营他们从来就没有各种假期。

    大唐理工学院就不说了这玩意根本就不是纯粹的学校而更像是一所官方综合研究所里头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官身的说白了里头的学生一个个都是官员了当官了还放假?在大唐王朝可没这么好的事。

    大唐王朝和传统王朝一样官员们除了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会有几天的短暂假期外其他时候都是得上班想要请长假的可能性是很低的除非你不想干了。

    官员们想要回家一趟其实很困难要不然也不会有宦游这个词汇出现了。

    当官十几年一次都没回过老家那是很常见的事。

    一般回老家了大体上就三种情况:丁忧、致仕、罢免。

    对于官员而言除了年老致仕外另外两种可都不是好事。

    而幼军营那边的话因为里头的学生都是孤儿连家都没有也就别说什么农忙了而实际上这些幼军营里的学生进入了幼军营后基本上和农活没什么联系了。

    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学习训练!

    这些从小就进入幼军营的孤儿们他们每一天都是在学习和训练中度过其中学习成绩优越的天才们就会不断的跳级最后一路升入皇家理工学院。

    但是这些天才们总是少数而大多数的人最后都是从军或者从政。

    他们在幼军营的时候就已经是根据个人的素质以及爱好等进行分班培养了理科班的往往最后进入皇家理工学院军事班的会进入御学堂文学班的会直接从政。

    这些从小啥也不干就只知道学习和训练的幼军营学生说实话他们连农活都不会干了你还给他们放什么农忙假期啊!

    但是这种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却是李轩心目中这个时代最为顶尖的人才!

    其他外面渠道培养出来的人才哪怕是国子监、御学堂什么出来的学生这些人依旧是带有了太多这个时代的痕迹想要改都改不过来。

    但是幼军营里的学生们他们是孤儿而且基本上都是十岁以前就被招收进来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彻底成型而且幼军营的教育是封闭性的所有的教育制度说实话李轩都是照搬后世的和外头的学校截然不同。

    所以幼军营里出来的学生在学识方面是要远远超过外面的普通人的。

    哪怕他们的水平放在后世大多也就是小学生的水平但是一个小学生水平的现代人和土著能一样吗?

    不一样!

    区别大了去!

    今年会试结束之后各地的幼军营也是迎来了新的一轮毕业潮以及入学朝。

    众多招募的孤儿们在经过了去年的前期或长或短的简单培训后今年将会正式入读各地幼军营的一年级而众多六年级学生则是今年正式毕业他们有的将会进入皇家理工学院有的会进入御学堂有的会从政。

    说起来他们和普通人比有个好处那就是不用经过武学堂的入学考试就能够从军要知道御学堂的每一个学生基本都是现役军官。

    而从政的话也不用参加科举直接就能够从政当然了他们的品级一般都比较低大部分都是八品以下。

    但是即便如此这些人帝国的科学、军事、政治里依旧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是带来了极大的一影响力。

    尤其是科学这一项上幼军营出身的学生基本上占据了皇家理工学院数百名师生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没办法因为这个世界上目前只有幼军营这边有着完善的相当于后世一到六年级的教育而其他地方虽然名义上有什么小学、中学、预科甚至大学了但是说实话即便是国子监和金陵大学的理科水平其实也还比不上幼军营的六年制教育。

    甚至在军事上也是如此人家幼军营军事班的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军事从小到大都是学习怎么打仗这到了御学堂后又经过三年的完整学习这从小到大人家就专门学习怎么打仗和其他半路出家都快二十岁了才跑去报考武学堂最后进入军界的军官们完全不同!

    怎么不一样呢?

    普通军官他除了军人的身份外他以前估计还是个读书人然后对于其他的生活技能啊什么的多少都知道一些甚至有可能很精通。

    但是幼军营出身的军官!

    他们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

    幼军营的特殊教育制度造就了特殊的幼军营学生群体然后对几乎整个大唐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也是李轩一直以来所希望看到的。

    如果没有幼军营的学生就没有皇家理工学院那么就没有各种各样的发明李轩记忆里的众多东西就不可能在这个时代复制出来军队也是得不到榴弹炮燧发枪蒸汽机什么的更是没影的事。

    不过幼军营学生早些年主要是集中在科学研究领域其他人尤其是朝堂上的其他官员们对他们没什么感觉但是最近两年幼军营的学生们开始进入军政两届后却是逐步引起了其他官员们的注意。

    政界里都还好文官实在太多而且幼军营里的学生加起来也就那么几百个大多还是低级官员影响不算大。

    但是在军界幼军营学生的影响力却是越来越大了!

    这从近卫军的情况就可以看的出来目前幼军营的学生在御学堂毕业后大多数都是会进入近卫军服役少部分才是进入陆军服役而海军那边则是只有少数幼军营的学生。

    这样也就导致了近卫军里的军官幼军营出身的越来越多然后暂居了大部分的职务。

    从近卫军的参谋长、副参谋长之类的高级职务再各团团长、副团长、参谋、营长、队长这些中高级职务幼军营的学生已经是占据了半数还多!

    这可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

    近卫军这边是这样同时近卫军的规模小职位有限所以现在也是开始有部分的幼军营出身的军官进入陆军和海军服役而这引起了不少军官们的忌惮。

    这倒不是说怕他们结合起来造成什么叛乱风险之类的而是因为这些人威胁到了他们的位置。

    这些幼军营出身的军官从小到大学的就是打仗除了打仗他们别的也不会虽然说军事是需要天分的但是学了这么多年出来哪怕是按部就班的指挥打仗那干起来都不会太差。

    更关键的是这些人还年轻大唐陆军和海军的军官年龄本来就够年轻的了很多都是二十多三十多超过四十的并不多。

    但是这些幼军营的学生们现在大的也就二十出头小的甚至只有十五六岁而已!

    然而更重要的是……

    这些幼军营出身的军官们几乎清一色的校官!

    没错但凡是幼军营出身的军官进入现役后通通都是少校起步!

    为啥因为他们都是先进入御学堂然后从御学堂毕业后进入现役而御学堂的学生毕业后都会被授予少校军衔。

    设想一下一群特殊群体出身而且还很年轻人数还不算少的校官当他们成长起来后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针对这个情况雷万中将首先上折子谈及幼军营军官问题而后就连一向来都不敢参与其他事务害怕功高震主引来杀身之祸的郝柏年都是专门写了一封折子给李轩同样是说道了幼军营军官这个问题。

    两位军方大佬冒着政治风险上折子虽然都是密折没有公开但是这也是说明事情的严重性。

    一时间就连李轩自己都是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幼军营政策了!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