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

    作为河套战略最为重要的一环河套防线的建设也是第九军上下乃至陆军最为关注的重点。

    河套防线乃是从大同府治下的右卫县出发途径前明玉林卫旧址、镇虏卫旧址、赤儿山、云内、君子津最后抵达东胜城。

    整体走向并不是笔直的一条直线整体虽然向西不过是先向西北然后略微偏向西南然后再略微偏向西北前半段大体沿着浑河中部则是直插黄河抵达黄河后再沿着黄河前往东胜城。

    沿着这么一条线大唐陆军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先后修筑了十四座大小不一的城池其中最为重要的城池自然是最西端的东胜城。

    其次则是玉林城、镇虏城这两座比较重要的城池了。

    这三座城池基本都是重兵驻防东胜城不用说了规模比较庞大而玉林城和镇虏城也是比较重要虽然说时间有限重建的城池规模不大但是驻军却是不少基本都是保持了三千人以上的驻军。

    这几个城池地处险要乃是河套防线的重要据点大唐陆军自然也是严防死守鞑靼人如果有把握打下来他们之前就打了但是人家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强行攻打这种重兵驻防的城池非常困难所以他们截断补给线的时候往往都是选择向那些地理位置也比较重要但是却没有重兵把守的城池。

    很不巧南林堡就是属于这样的城池。

    南林堡刚好位于玉林城的西边镇虏城的东边两城之间而且地形虽然不说多么险要但修城的时候也是特地选择了一片峡谷地带。

    只要能够攻克这里就足以切断玉林和镇虏城之间的联系切断两城的联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彻底的切断这一整条补给线。

    要切断补给线并不是非得要攻克玉林城、镇虏城这样的重要城池才可以的这一百多公里长的河套防线随便切断某一个点就能够把这条防线给拦腰而断。

    大唐陆军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也是开辟其他的补给线尤其是最为重要的黄河补给线用来给深入草原的部队进行补给。

    不过黄河冬天会冰冻注定就无法太过依赖河运所以他们又是打算从其他地方开辟补给线但是有些地方山路南行很难通过陆运进行大规模的补给尤其是目前大唐陆军大规模使用的四轮马车对道路条件的要求比较大。

    因此从右卫县再到玉林城然后到镇虏城再到东胜城的这一条道路平坦的陆运补给线依旧是不可获取的补给线。

    要不然双方也不会围绕着这一条补给线进行好几个月的反复争夺了。

    大城打不了鞑靼人就选择打小城按照道理来说十四座城池里除了东胜城、玉林城、镇虏城是属于大城之外其他的十一座城池都差不多大多都是选择在具备一定防御能力的要冲之地建筑规模也都差不多。

    但是偏偏南林堡就非常的倒霉每一次鞑靼人想要大规模截断补给线的时候都是会打这座城池他们自然是不知道第一次打这里那纯粹是因为巧合至于第二次乃至连续四次都选择这里那是因为来攻打的次数多了对附近地形非常熟悉甚至对南林成的内部结构和设施都是相当的了解打起来风险、把握大。

    如果是换了其他地方这人生地不熟的谁知道会不会打着打着就中埋伏了。

    军事行动嘛在利益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自然是优先考虑把握大的风险小的。

    南林堡作为大多时候都是鞑靼的优先进攻目标每一次来攻打的鞑靼人都很上心来的兵力少则五六千多则上万至于少于五六千兵力的话鞑靼人也知道打不下所以从来就没有派这么少兵力来过。

    面对每一次都是鞑靼人的重兵进攻南林堡能够守住才见鬼了。

    这被攻克了后反攻然后又被攻克又反攻这都来来回回三次了这样的反复争夺战斗导致双方死伤惨重无比是很正常的事。

    上头对此地也是越来越重视持续向此地增兵到目前为止南林堡的驻军倒是有了一千五百人在晒外十四城里算得上是常驻兵力仅次于东胜城、玉林城、镇虏城三城的城池了。

    而且他们还有九门火炮助阵手榴弹什么的更是一大堆防守力量比以往的三次防守作战的时候都要强悍。

    按照潘德岳自己的估计凭借着手底下的这一千五百人的兵力再加上九门火炮和大量的手榴弹防守作战的时候至少可以抵抗万人鞑靼人的进攻半十天半个月的打的好一些甚至能够挡住一万五千人的进攻呢。

    十天半个月足有友军来救援了!

    手握一千五百大军还有九门火炮、众多手榴弹助阵潘德岳觉得自己能够避免前任们的倒霉命运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鞑靼人还真的和南林堡较上劲了而且来的兵力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多!

    麻蛋这一次来的鞑靼骑兵足足有三万大几目测都差不多四万骑啊浩浩荡荡几乎遮断了天地。

    这兵力比前面三次来的鞑靼人加起来还要多!

    这要是能够守住潘德岳觉得那肯定是活见鬼了!

    他的前任就够倒霉的了没想到自己更倒霉!

    这一瞬间潘德岳有些后悔早知道自己就推迟掉这个职务了哪怕是宁愿不晋升。

    但是脑袋有些发热一听说要晋升为少校还担任一城的指挥官实权比那些寻常的步兵营少校营长更大手里头的兵也更多至于说里头的那些风险早就被他抛之脑后了。

    他也不想想南林成驻军一千五百还有九门火炮这等兵力属于标准的加强营半数放在一些特定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团其指挥官通常都是中校甚至是上校。

    他一个刚晋升的少校为毛能够当上南林堡这一千五百人守军的指挥官?

    因为没人跟他竞争……

    从军嘛这为天子效忠为帝国而殉那是应当的但是南林堡那鬼地方实在是太邪门了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地方但是偏偏鞑靼人每一次都是选择重兵来攻在这里执行任务的将士不管是普通士兵还是军官乃至最高指挥官大多都没好下场甚至连受伤的机会都不多很多都是城破后被鞑靼人所杀害。

    所以很多知道内情的一些校级军官都是不太愿意去南林堡任职的他们宁愿在荒郊野岭护送物资和鞑靼人骑兵硬碰硬也不愿意去南林堡被围困然后等死。

    但是刚从尉官爬起来的潘德岳不知道啊等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他已经是答应了下来任命书都已经是拿在手中了。

    这个时候即便是知道了事情的内情也没办法了军法如山这都接任了南林堡的指挥官敢不去?立马上军事法庭。

    因为军政分离的缘故如今军方内部也是自行处理举人违法乱纪的事所以也是设立了军事法庭这些年上了军事法庭的军人基本上都没什么好下场被判处抄家灭族的都有好几个。

    潘德岳自然是不想去军事法庭走一遍的所以他费尽心思总算说服上头增援更多的兵力凑足了一千五百人还有加强来的火炮。

    但是然并卵!

    潘德岳的这一千多兵力面对俺答汗亲自指挥将近四万大军的进攻一天都没撑住就溃败了!

    没办法虽然有堡垒防御也有火炮助阵而且潘德岳还精心布置了种种防御战术但是人家俺答汗根本不和潘德岳玩什么战术啊大手一挥四万人直接骑马冲到城下然后就开始爬墙登城了这土城城墙就没几米高人家随便人托人一蹦一跳的就能够跳上城墙。

    这还打个屁!

    四万多人潮水一样冲上来守城的千余将士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挡不住啊!

    城头失守的时候潘德岳都是想要效仿第二任和第三人南林堡的指挥官当场挥刀自杀了。

    前面的两个前任都是这么死的!

    全军覆没之下身为最高指挥官哪有脸面逃跑苟活啊就算逃出去了最后也是免不了要上军事法庭!

    理由?

    部下都战死了你一个最高指挥官却是逃了回来不枪毙你死战殉国的那些将士怎么能服气?还活着的大唐将士怎么服气?

    但是却是被属下给劝说了下来!

    这倒不是说潘德岳怕死不敢自杀而是这一次他们败的实在有点快说是一天呢但是人家鞑靼人准备攻城的时间就有大半天真正攻城时间半个时辰都不到。

    因此守城将士其实死伤的不多大部分都是从城墙撤了回来到北侧。

    如果潘德岳才是打消了自杀的念头然后带着部下撤回内城的仓库准备来一个死守!

    这还是他接手南林堡后修建的采用了大量的水泥坚固无比寻常的九斤火炮都轰不塌。

    原来的军械库修的太靠近外头早已经是在战火了被毁的不像样子所以重修了这个军械库用于储备弹药和粮食顺便还挖了一口小井算得上是南林堡里最为坚固的一个堡垒了。

    可惜的是这仓库不大原本设计顶多只能容纳百人作战如今这剩下的七百多人躲在里面兵力都无法展开。

    但是这样一来因为地方小防守起来也更容易而且受到地形限制这些鞑靼人想要展开太多兵力进攻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从入口派人进来而入口小一次性派几十人进来都得堵住入口了。

    鞑靼人强攻几次不成后反而死伤了好几百人后干脆留下千人驻防入口外口就不管了反正仓库是有进无出那剩下的几百人也翻不了风浪。

    如今的俺答汗哪能在这个破仓库里消耗兵力啊

    他还等着大唐主力抵达呢!

    他要在这里和南唐蛮子决一死战!

    成这偌大的土默川和河套还是他们鞑靼人的!

    败万事皆休!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