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山沟皇帝>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暴戾的毕志安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暴戾的毕志安

    应易康虽然不知道毕志安是自己的同学不过却也是知道这个人是个贵族子弟而军中的贵族子弟不说能力怎么样但是普遍都比较惜命尤其是那些世子们他们大多只是来军队镀镀金都想着保住小命回家继承爵位呢。

    而和毕志安这样亲自披甲带着部队猛攻城头敌人的贵族子弟将领还是比较少见的。

    所以也就稍微了问了一句然后竟然是发现这个敢打敢拼的手下竟然还是自己的武学堂步科同期同学。

    这世界还真的小!

    不过虽然发现了毕志安是自己的同学不过应易康也是没有给予额外的关注他的同学多了武学堂里的步科同期都有两百多人这还没有算上炮科骑科辎重科等其他科的同学呢。

    然后还有御学堂里的同学也有不少。

    如果是个同学他都得多看一眼那多累啊。

    再者他素来自视甚高这些同期同学里能够被他放在眼里的也就是除了他自己以外的那几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了比如前些时候从国内寄信来说自己即将奔赴西北的御学堂同学江清风。

    在他心里算得上自己同学的也就那么十来个人而已其他的都是路人甲乙丙丁他的人生和他们注定是没有什么交集的。

    因为他们之间的人生差别将会非常大如今不过几年而已他就已经是少校了而他当年在武学堂的同期同学绝大部分都还是尉官呢甚至只有少数才是上尉大部分还是和毕志安一样是中尉呢。

    再过几年他应易康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中校了而毕志安这样的人能够混一个上尉就不错了。

    又过几年他应易康都是上校向陆军准将发起冲刺了而他毕志安这样的人大部分都是差不多退役转业了至少少数人才能够迈过校官的门槛成为少校。

    十多年后他应易康也许就是陆军准将成为军方里的新生代将官里的一员了而他的同期同学绝大部分都已经是退役剩下的少数人也只能是在少校、中校里挣扎哪怕是继续熬下去但是一个上校也就到头了。

    像是毕志安这样没有进入御学堂的军官这辈子是别指望成为将官了哪怕只是准将纵观帝国最近五年的新晋将官他们都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清一色的御学堂毕业。

    不分海陆!

    因为哪怕是海军军官也是要上御学堂的。

    早年御学堂就已经是一分为三分别设立了三个分校分别是陆军分校海军分校近卫分校分别培养各军种的高级将领不过这三个分校都是统称御学堂而且都是李轩亲自担任教学虽然说李轩一年也去不了几次上课但是为了保证这些高级将领都是天子门生李轩依旧是坚持去授课。

    同时这三家御学堂分校都是不设什么校长的连副校长什么的也没有因为李轩亲自挂名担任御学堂校长。

    因此各分校是设置了教务处主任来负责各分校的实际管理事务。

    大唐这些年建立的军校体系是非常完善的再各省设立了少年军校学制乃是六年从各小学的在校生里招生各地的少年军校培养学生是不分海陆的因为这些学生年级都非常小。

    少年军校往上则是设立了皇家青年军校而皇家青年军校的规模是非常大的分设陆军分校、海军分校其中海军分校比较特殊一些因为海上教学的需求是设在宁波而陆军分校则是设在金陵城。

    再往上才是陆军武学堂、海军海学堂。

    不过武学堂和海学堂是同时面向皇家青年军校以及各大预科学校同时招生并不局限于面向皇家青年军校招生。

    读完武学堂或者海学堂之后进入部队服役然后自行报考武学堂。

    武学堂毕业后授予少校军衔而这种人才有机会成为将官也只是有机会而不是说每个御学堂毕业生都能够成为将官。

    这一层层的选拔机制让应易康这种军官脱颖而出并且获得了远大的前途。

    而毕志安呢在武学堂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是落后了他想要追上应易康的步伐很难很难。

    唯一的机会就是成为校官之前立下大功劳被军方大佬亲自举荐天子特批免试就读御学堂至于靠自己报考就他那智商是考不进去的。

    两人之间的巨大差距毕志安自己知道应易康更加清楚所以就算是知道一个毕志安是自己的早年同学但是应易康也是没有太大的表示只是闲谈的时候随口说了几句而已不过也就只局限于此了。

    但是接下来的一系列战事却是让应易康改变了初衷!

    本来他觉得毕志安这个同学就是一个普通同学而已打完这一仗大家各找各妈以后估计是没有什么交集的了。

    但是没有想到毕志安这个人打仗那是真敢拼命而且也不是有勇无谋的那种相反他指挥部队作战的时候还是属于比较精明往往是打击了敌人自身的损失也很小。

    手底下有这种能人他自然是不会防着不用很快就是让他帮忙带着另外一个步兵队作战让毕志安麾下的兵力达到了两百多人。

    让毕志安同时带两个步兵队作战这也是毕志安的无奈之举。

    他虽然只是个步兵营的营长但实际上他麾下的部队足足有将近三千人呢并且是各兵种齐全的混成部队直接归属师部指挥。

    扶桑战事的特殊需求是让第十五军各部队拆开来然后变成各支兵力在两千三人左右的混成部队单独作战。

    通常来说这种混成部队一般都是团长亲自兼任再不济也是个中校副团长兼任的。

    至于为什么应易康这个少校营长能够亲自担任这个混成部队的指挥官那自然是因为他的特殊背`景。

    毕志安虽然只是个少校营长但是谁都知道他是上头的大佬亲自安排下来镀金不出意外不用几年时间就会一飞冲天。

    毕竟能够在就读御学堂期间就参与印度洋决战计划的人才谁都无法忽视一群陆军大佬都是盯着这个军方的后起之秀呢只要他继续表现出来卓越的军事天分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就连第十五军军部那边都是亲自给第五十六师的师长传来了口信说什么年轻人要多磨砺玉不琢不成器。

    换句话说应易康在军方大佬的心中就是一块美玉!

    要不然的话第十五军里一大票的中高级将领为什么他区区一个少校就能够带兵将近三千人?

    之前为了增援他所在的部队军部那边甚至都没有把整个大阪守备团增援给他因为大半守备团的团长是中校这整个调过去的话谁听谁的?不合规矩。

    所以军部直接把大阪守备团一分为二调了六百多人增援应易康所部。

    但是麾下的部队这么多而且还是营部直辖众多的步兵队炮兵队骑兵队辎重队应易康就算是有三头六臂限于这个时代的通讯水平也是无法同时有效指挥这么多的队啊。

    所以他只能是临时把几个队几个队整合起来临时变成一个小规模的营级编制来指挥。

    如下才能做到指挥通畅要不然他同时指挥十几个队那怎么可能。

    这种情况下毕志安所表现出来的有勇有谋的就是受到了他的赏识这才是给毕志安一个机会。

    不是看到两人是同学的份上而是看在毕志安的才华上。

    当毕志安听到应易康让自己同时带领两个队作战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多次亲自冒险带队厮杀终于是换来了这个机会。

    这个机会不是依靠同学关系得到的而是靠着自己拿命换来的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这个同学在应易康这样的天子骄子心中就是个路人甲。

    多次冒险亲自带队厮杀终于是得到了这个机会毕志安显得非常激动。

    他在军中傲了多年去年年底几乎把父亲的人情关系用完了这才得到了一个上扶桑前线捞军功的机会如今靠着自己多次与敌人相博这才混来了一次晋升的机会。

    是的这是晋升的机会!

    他的军衔虽然还是中尉但是这都同时带领两个步兵队作战了只要表现尚可那么一个上尉军衔就是跑步了。

    今年自己也才二十多岁而已只要加把劲再熬个三五年也就是在自己三十岁出头的时候未必就不能成为陆军少校。

    深知机会难得的毕志安很珍稀这一次的机会稍候几次的作战里更是多次身先士卒带领部队冲在第一线厮杀。

    而且表现的相当残暴破城的时候为了表现的更好防止任何意外出现他都会带着部队进行残酷的肃清往往是杀了个血流成河。

    这种情况虽然让应易康有些皱眉但是应易康却也不会说他什么。

    虽然暴戾了些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这让毕志安杀了一遍后往往他所在的部队攻下来的扶桑城市都是特别的老实……

    为啥?

    因为这些城池根本就没剩下几个人了……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