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章 不做宋奸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章 不做宋奸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晨宿列张……”

    朗朗的读书声,从香泉镇东头那座破庙中传出,仿佛世间最美妙的声音,落在镇子里每个人的心头,让大家在这艰辛而又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一种难言的温暖。卡Kа酷Ku尐裞網免-费-首-发→【追】【书】【帮】

    靠近破庙近些的一处院落中,杨大娘安详地坐在那里,借着屋外明亮的光线,一边纳着鞋底,一边数落老伴:“我说什么来着?打从我见到颂哥儿第一面起,就知道这个后生肯定是大户人家的公子!现在你们几个老东西还怀疑他是金狗派来的探子吗?你几时见过这么知书达理的探子?”

    老杨头急忙制止老伴的话语,沉着嗓子呵斥道:“你个没见识的婆娘,懂个屁!如今金人想要攻打渭水南岸的大散关,从那里兵进四川,彻底消灭咱大宋的国祚,这种天大的事,我让大伙多留个心眼,有什么错?”

    被老伴这么一通训斥,杨大娘也觉得涉及大宋国祚的事情马虎不得,于是不再絮叨,低头专心纳鞋底。

    杨老汉觉得这么说话似乎有些重了,又解释说:“前几日,李家的老二虾娃去陇安寨里办事,听城里一位从长安逃过来的说书先生提到秦家的灭门惨祸,与颂哥儿说的差不离,我觉得颂哥儿的身份应该没问题,今后便让大家多多接济于他。这娃娃带种,突遭灭门横祸,竟然咬牙挺了过来,如今像个没事人一样寄身破庙,教导娃儿们念书,将来迟早能干大事!”

    杨大娘听老伴话里的意思是可以解除对秦颂的“怀疑”,顿时笑眯眯的说:“我就知道颂哥儿是个好伢子!这冷揪揪的天,娃还穿着草鞋,教人看得心酸。卡Kа酷Ku尐裞網我给娃纳双布鞋,让长贵婆姨给他做件夹袄,可不敢把这位小先生给冻着了……”

    破庙里,正在教着十来个孩子们朗读《千字文》的秦颂,听不到杨老汉和杨大娘方才那一番事关自己出身来历的对话,此时他正在积极调动这具身体原来主人的记忆片段,将一篇古时孩童发蒙所学的《千字文》背得时断时续,异常辛苦。

    重生之前的秦颂,虽然精通数理化,但在国学和传统汉语的领域,却无法跟宋代书香门第的公子相比。这也很正常,就算后世的大学教授,若非专门从事汉语和国学研究,谁又能将《千字文》毫无错误地通篇背诵下来呢?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现在的秦颂,虽然在国学和古汉语方面的造诣追不上原来那个秦颂,但他头脑中隐藏着的那些先进知识,却是无法估量的“金矿”,一旦释放出来,足以在这纷乱的时空中掀起滔天巨浪。

    秦颂如今已经确定自己处身于靖康之变后的第四个年头,落脚的位置正是金人和宋人在西线反复争夺的关陇地区。虽然秦颂是一个理工科高材生,但他同样也是个历史军事迷,对于一些历史大事件熟悉掌握的程度,并不比文史类的学生差多少。

    秦颂知道因为靖康之变,导致北宋政权灭亡,而向南迁移的南宋政权,从一开始就暴露出偏安媾和的本质,在苟延残喘中一再错失向北收复失地的机会,将宋人百姓最终拖入到无尽的苦难深渊,直到数百年后一个姓朱的长脸和尚带着大家起来造反,才算暂时地结束了那段让汉人不堪回首的历史。

    正是在四年之前,金人两次围攻开封,打败了宋朝军队,不仅从开封城内掳走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还顺道掳走了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带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十万人北返,比之后世入寇华夏的倭贼而言,不遑多让。

    一堂课教下来,秦颂在心底默默感谢原来那个少年的聪颖好学,若非如此,他这自封的“沦陷区支教先生”,还真要在娃娃们的面前丢人不可。

    破庙里面不可能有黑板这种“先进”的教学工具,更不会有白垩做的粉笔以供秦颂书写,孩子们也没有桌椅板凳和笔墨纸砚。如今,香泉镇上的大人们能够勉强让孩子们不饿肚子不受冻,已是十分辛苦不易,又哪来的闲钱给娃娃们购买笔墨纸砚这种与吃穿不沾边的“奢侈”之物?

    但这些问题无法难倒聪明的“颂哥儿”。

    秦颂用破庙的两扇门板做写字用的“黑板”,用晚上烤火时特意烧焦了的枯枝做炭笔,让孩子们席地坐在草墩上,每人面前铺上一层细细的草木灰,这样就可以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

    秦颂在门板上写下“宋”、“金”、“气节”等汉字,然后孩子们便拿起手中的树枝,歪歪扭扭地在平整的草木灰上也写出“宋”、“金”、“气节”等汉字。

    秦颂将孩子们的名字一个一个地写在门板上面,然后孩子们对照门板上属于自己的那个名字,有样学样地在草木灰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在教大家读书认字之余,秦颂还对孩子们讲述野蛮凶残的金国人是如何侵略宋国,欺辱和残害宋人,告诉孩子们要在心里牢记自己是大宋子民,一旦将来机会成熟,便将作恶多端的金狗赶回北方,将恶贯满盈的“宋奸”头子刘豫五马分尸,挫骨扬灰。

    按理说,秦颂不该这么早的将仇恨种子播撒进这些淳朴孩童的心田。

    金兵虽然让他家破人亡,但这些痛苦是由原来那个少年承受了。他穿越而来后,压根就没有见过这一世的父母兄弟,又哪里来的如此浓郁的恨意和杀心?

    只因秦颂这具身体原来的主人,对于金兵实在是有着血海一般的深仇,就算已经含恨逝去,但却将那种刻骨铭心的怨愤遗留给了秦颂。

    在这个时空中,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汉族百姓都为宋人,所以秦颂从一开始便教育镇上的孩子们不做“宋奸”!

    杨大娘的孙子二毛规规矩矩地举起小手,在得到秦颂的许可后,站起身来,问了一个大家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二毛问:“请问先生,什么是‘宋奸’?”

    秦颂于是满脸严肃地说:“宋奸,便是忘了自己的血脉祖宗,甘心为金国人做狗,帮着金人欺压咱们宋人的那帮畜生!伪齐‘皇帝’刘豫,就是最大的‘宋奸’头子!我们身边的‘宋奸’,就是隔三岔五从陇安寨里前来镇上搜刮你们父母血汗钱的那群混蛋!”

    二毛于是紧紧拧着眉毛,瞪着一双眼睛,大声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将金国人和所有宋奸全部杀光,让他们再也不能欺负我的爷爷、奶奶和爹娘!”

    秦颂颔首,对二毛“同学”的坚决表态给予了表扬鼓励。

    秦颂又对孩子们说:“大家要把对金人和‘宋奸’的仇恨深藏在心里,平时在外面,万万不可大声的说出来,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反抗的力量!现在若是流露出对金人和宋奸的仇恨,会给你们和亲人带来杀身大祸!”

    猎户李长贵的小女儿也举起了手,然后站起来问秦颂:“请问先生,平日里大人们都说自己是大齐国百姓,先生为何却说‘宋奸’头子刘豫是个伪皇帝?”

    秦颂于是耐心地解释:“你们的父母在外人面前之所以自称大齐百姓,那是因为周围有许多‘宋奸’盯着,谁要是不这么说,会被金兵抓去坐牢甚至杀头!刘豫头上虽然戴着皇冠,但他其实是金国人养出来的一条恶狗,金国主子让他咬谁他就会咬谁,我们宋人心里根本不承认他是皇帝。”

    如是这般,每天在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结束后,秦颂都会给十几个孩子进行一次“爱国思想教育”。

    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灌输,孩子们全都在心里默默记住了自己作为宋人的身份,小小的脑海中渐渐有了“不做宋奸”的意识。

    目前看来,让十几个孩童树立起反抗金人的意识,对于秦颂的报仇雪恨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秦颂觉得只有这么做了,心里才会舒服一些。

    不然,被压抑在脑海深处的那些复仇念头,会在睡梦中浮现出来,折磨得他夜不能寐,痛苦不堪。

    在秦颂看来,宋朝的社会制度明显优于金国,宋人的生活水平也好过金人。金人侵略宋朝,属于野蛮落后文明对先进文明的侵略,而这种奇怪的事情偏偏能在华夏大地上一次又一次上演,而且绝大多数时候,竟然都是以野蛮落后的一方大获全胜而告终。

    某天夜里,二毛被杨老汉从被窝里赤条条地拎了出来,然后被迫问这段时间小先生都教了什么知识。

    因为天冷,二毛急于钻回被窝困觉,便将秦颂白日里所教导的东西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出来。

    杨老汉听了,面无表情地吓唬二毛:“今后你要看紧镇上的孩子们,切莫将小先生教导大伙‘不做宋奸’的事情说出来,不然小先生会被你们害死,以后再也没人给你们烤吃的,讲故事!”

    二毛虽然只是个十一岁的孩子,但他从爷爷严厉的话语中听出了不同寻常,于是使劲点头,保证按照爷爷的要求去做。

    日子在短暂的平静下流逝,转眼到了冬季。</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