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四十一章 狡兔三窟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四十一章 狡兔三窟

    盛夏,清晨的山谷,百鸟鸣叫,泉水叮咚。卡Kа酷Ku尐裞網「^追^书^帮^首~发」

    复兴军第一队第三伙的教练伙长常庆余,拉着一张马脸,大声地呦呵着自己所管辖的这伙新兵蛋子起身,开始新一天的拉练。

    “一群孬种,这才翻了几座山头啊?谁要是觉得吃不消,就跟我明说,我马上向队长报告,送你个囊球出山去吃香的,喝辣的!”

    常庆余这货,其实最是心疼手下新兵,但嘴上从来不会承认。大家摸清了他的脾性,没人顶嘴,在他的催促下,迅速从临时搭建的树棚子里面钻出来,整理随行携带的装备,拾掇早饭。

    一群精壮汉子围在一起吃些饭食,将火堆灰烬用土埋好,上面再一起酣畅的对着撒一泡尿,然后便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内容。

    对于这些新兵蛋子而言,拉练虽然辛苦,但很充实,而且经常会有一些意外的惊喜。

    前几天,在常庆余的指挥下,第三伙十一个兄弟便合力干掉了一条比水桶还粗的丛林大蟒,不仅几天的伙食有了着落,而且还向秦统领和王副统领献上了一副蛇胆,一张完好无损的蛇皮。

    秦统领对第三伙献上的蛇胆和蛇皮很满意,特意来向大家表示感谢,鼓励兄弟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拉练成绩。

    按照计划的行进路线,第三伙今天要翻过接天岭,在接天岭西边的卧牛背上宿营。

    接天岭,光听这个名字就让人觉得头晕。卡Kа酷Ku尐裞網但是真正到了山脚下时,才发现这座山岭有多么陡峭和可怕。

    “额滴个娘咧,几十丈高的悬崖,咱们真要从这里爬上去?”

    “爬!前天第一伙的那帮鸟蛋翻过了野鸡岭,咱们第三伙要跟第一伙抢第一,如果连这接天岭都啃不动,传出去还不被人笑话!”

    “对,伍长说的在理。这面崖壁虽然看着吓人,但咱们都带着绳索,只要先让一个手脚麻利的爬上去,把绳子放下来,咱们就都能过去!”

    坐在悬崖下面歇脚的时候,队员们对着崖壁七嘴八舌的议论。

    教练伙长常庆余没有阻止大家的议论,而是将伙长徐贵和伍长韩三宝喊到一边,三人小声商量着行动步骤。

    常庆余是秦统领的侍卫亲兵,这次拉练临时被分到第三伙来带一带大家,顺便给伙长和伍长传授一些带兵和训练的经验。

    徐贵和韩三宝都是农民出身,虽然有一把子猛力,但在如何带兵方面确实是白纸一张,两人对于常庆余的指点都能虚心接受,然后认真的执行。

    常庆余指着崖壁上几棵盘根错节的老松树说:“待会行动的时候,我第一个上,徐贵负责检查每一根绳索是否结实,不结实的坚决不能用,韩三宝负责检查大家的安全结是否打的牢固准确,咱们这次挑战接天岭不仅要速度,更要确保不出任何险情,将所有的弟兄全须全尾的带上去!”

    部署完毕,常庆余在十双眼睛的仰头注视中,像只猿猴一般,攀上了陡峭的山壁。

    在常庆余的腰里,拴着一圈小指粗细的绳索,等他上了崖顶,就会将这绳索的一头绑上一块石头放下来,崖底的兄弟接住以后,再将核桃粗的井绳系在细绳上面,然后再让常庆余拽上去,固定在崖顶老树的根上,而这根粗井绳,就是大家攀爬接天岭的安全保障。

    因为行动之前做了周密部署,所有人都理解了常教练的意图,所以在实际行动的时候,并没有出现重大险情。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攀援,十名队员依次站在了崖顶。

    看着满脸通红,磨破了双手的十个新兵,常庆余故意问大伙:

    “怎么样,感觉爽不爽?”

    众人喘着气,举目远眺,异口同声的回答:“爽!”

    常庆余招呼大家找平坦的地方坐下,然后跟大伙吹嘘着他参军以来的经历。

    伙长徐贵看着眼底平坦的一片山坳,若有所思,他问常庆余:“常教练,你说下面这片山坳子能不能当成复兴军的一处据点啊?”

    只顾着吹牛的常庆余,被徐贵这个问题提醒,趴上凸出的一块岩石,仔细观察下方山坳里面的地形,然后自言自语的说:“嘿,还真有可能唉!这片山坳的四面都是悬崖绝壁,难得里面地势平坦,而且还有水源,如果咱们这次没有过来拉练,根本就发现不了这个地方!”

    常庆余越想越觉得兴奋,随即改变了拉练计划,带着第三伙的兄弟顺着内侧的崖壁下到山坳里,对整个山坳进行了一番侦察,当天夜里便在山坳中露营。卡Kа酷Ku尐裞網第二天,常庆余只带两个队员爬出山坳,一路跟其他的伙打听,找到了统领秦颂。

    秦颂听完常庆余的报告,非常重视,马上和王世雄一起跟着常庆余来到了这处隐藏在群峰环抱中的坳子。

    据秦颂的初步估算,这片地势平坦的山坳有上千亩的面积,活水水源三处,若是开垦平整一番,至少能得八百亩田地!

    秦颂抬起头,看着头顶无遮无拦的太阳,正将火辣辣的光芒倾洒下来,照耀在山坳的树林、灌木和杂草上面。

    这简直就是老天爷赐予复兴军最好的老巢啊!

    四面都是百米以上悬崖,基本坡度超过七十,内里竟然不止一处活水水源,只要在几处可以落脚攀爬的崖顶修筑碉楼和望哨,安排十几人驻守,任你千军万马来到此地,也是毫无办法!

    在这个没有航拍和卫星侦察的时代,想要发现这个隐蔽的山中小盆地的前提条件是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接天岭。而在没有空投制导精确制导炸弹的时代,只需极少的人手,便可守在岭上,凭借盆地里面的粮食和淡水供应,守个十年百年都不是问题。

    王世雄见秦颂眼神火热,便小声提醒他:“此地虽然隐蔽,易守难攻,但是运输极为不便,年轻精壮的男丁在不生病的情况下才能凭借力气爬上山崖,若是用来作为老巢,恐怕有些不利啊!”

    “没关系,可以借助滑轮组和机械臂来吊运物资和人员!只要在这两处平整的崖壁上面铺两条铁轨,再在崖顶修建几座大型的绞盘,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组合,可以轻松把千斤以上的重物从外面吊上来!”

    “滑轮组是什么物件?”

    “呃,一句两句话说不清楚,回头造出来,你一看就明白!”

    在实地考察了此地之后,秦颂在地图上面用笔画了一个圆圈,上面标注为(1),意为一号根据地备选方案。

    狡兔三窟。

    此地虽然上佳,但可以容纳的人员毕竟有限,以秦颂的估算,最多不能超过五千。为了长远发展计,秦颂还要另外挑选两到三处根据地,作为复兴军未来的巢穴。

    在离开之前,秦颂特意和第一队第三伙的所有队员坐下来聊天,对大家认真刻苦的拉练进行慰问和鼓励。秦颂虽然是复兴军的一号头目,但他同时还兼任第一队队长,第三伙频频立功,他自然也要有所表示。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好消息频传。

    拉练进行到十二天时,第三队第七伙在行军途中发现了泥炭,也就是煤,然后在附近仔细探查,结果竟然被他们找到了一条露天泥炭带!

    能够发现泥炭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而露天泥炭带则意味着开采更加安全和容易,这对于秦颂即将实施的计划而言,绝对是最大的好消息了。

    有了煤,最起码可以用来做煤球取暖,到了冬天大雪封山的时候,不仅不会有人冻伤、冻死,而且可以吃热食,洗热水澡,这对于复兴军在山中的生存便是极大的保障。

    以秦颂的手段,自然不会只将煤炭作为取暖材料,炼铁和炼钢也需要煤,而且是大量的煤。有了铁和钢,就能制作各种兵器、铠甲和农具,复兴军便可以兵农并进,依托广袤的山区地形,发展壮大起来。

    拉练进行到十五天时,第二队第一伙在山中发现了硫磺矿。

    拉练进行到十八天时,第四队第六伙在一处山洞内发现大量的硝石。

    拉练进行到二十一天时,第一队第一伙找到了金矿!就在同一天,不甘落后的第一队第二伙在距离金矿只隔一座山头的另外一处地方发现了铜铁伴生的一片富矿。

    对于接踵而来的各种好消息,秦颂一副淡然处之的模样,不似王世雄那般咋咋呼呼。

    这一片物产丰富的山区,在后世被人们称为六盘山,秦颂前生曾经作为军代表,特意跟着一个地质考察组深入到六盘山内进行实地考察,因此知道这里储藏着至少五大类十多种矿产资源,其中主要是铜、金、铅、锌、芒硝和油气!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好东西,那就是岩盐。

    岩盐不仅品质高,口感好,而且易于开采,只要敲下来磨碎了,运出山外就能马上换回大量的银钱!

    只是,令秦颂感觉意外的是,拉练眼看快要结束了,几十个分头行动的小队伍至今竟然没有发现出产岩盐矿的地方,难不成是他记错了吗?</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