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四十二章 果断西撤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四十二章 果断西撤

    岩盐,又称石盐,主要成分跟井盐、池盐和海盐相同,稍做加工,便可以食用。卡Kа酷Ku尐裞網★看★最★新★章★节★百★度★搜★追★书★帮★

    岩盐的产生,主要通过成千上万年的沉淀和风干而形成。在岩盐矿的附近,一般还会有钾盐、光卤石、石膏、硬石膏、芒硝等矿物共生或伴生。

    钾盐是制造钾肥的重要原料,光卤石可以作为熔炼金属的助熔剂,石膏不仅可以入药用还可以食用,硬石膏则是制造硅酸盐水泥的重要原料,芒硝则是制造黑火药必不可少的成分。

    由此可见,一旦发现了岩盐,就等于发现一座宝库。

    令秦颂觉得无语的是,直到这次拉练结束,可以充当根据地的隐蔽山谷找到了三处,其余大小山洞窟十几处,金矿、铜矿、铁矿和煤矿也有发现,甚至连硫磺矿和芒硝矿都有发现,唯独就是没有发现岩盐。

    秦颂心有不甘,留下一百人在山里面继续寻找,他则率领其余士兵悄悄返回了靠近香泉镇的吴岳山中。

    此时已是八月中旬,随着完颜宗弼率领的援军抵达陕西,和尚原一带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据秦颂留在陇安寨周围的眼线报告,这段时间金兵又从北面调集了大批粮草,转运到陇安寨里,而把守陇安寨的金军将领也换了一个人,但是兵力并不太多,仍然只有一千。

    秦颂觉得这个情报里面透着几分蹊跷和诡异。

    按理说,金军上次在陇安寨里面吃了大亏,要么不会再将陇安寨作为囤积粮草的地方,要么就会派出重兵把守,但不会像现在这样,摆出一副任君采撷的“风骚”姿态。卡Kа酷Ku尐裞網

    除非是金兵故意拿陇安寨做饵,引诱复兴军自投罗网!

    秦颂将自己的怀疑告诉了王世雄和吴奎志,王世雄也觉得事情不对头,他主动请缨,要去陇安寨里面一探究竟,但被秦颂否决了。

    虽然王世雄的武功不错,脑子也足够聪明灵活,但秦颂不想让王世雄冒半点风险。

    秦颂指着地图上距离陇安寨不到二十里的吴山镇,对王世雄说:“想要弄清金军葫芦里面到底卖得什么药,不一定要去陇安寨,王兄可带人悄悄潜入吴山镇附近,查探一下那边是否有大队的金兵隐藏。”

    吴山镇在陇安寨的东面不远,王世雄带着四个手下在后半夜摸过来,还未靠近镇子两里,便遇到了金军散布在外的哨探。

    王世雄艺高人胆大,他让手下故意露出行踪,将金军的哨探往西边吸引,自己一人悄悄的摸了进去。

    经过一番仔细查探,王世雄对秦颂的警惕和敏锐佩服不已。

    这小小的吴山镇内,竟然隐藏着两万金军!

    倘若复兴军不知死活,想要重复上回攻破陇安寨的老伎俩,一旦进了城,吴山镇这两万金军顷刻间便能赶来,将陇安寨从外面围个水泄不通,到时候就是瓮中捉鳖!

    王世雄不动声色地从镇子里退出来,在拂晓来临前,带着四个手下钻回山中。

    回到复兴军驻地,王世雄将侦察到的情况报告秦颂,秦颂听完并没有沾沾自喜,他皱着眉头,对着地图一声不吭。卡Kа酷Ku尐裞網

    秦颂心里清楚,金军如此布置,显然是对复兴军产生了强烈警惕,想要通过这种“做饵”的办法,一次性的把复兴军给解决掉。

    如果复兴军的首领不是秦颂,换一个头脑发热的绿林好汉头子,在沾过一次便宜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就会上套。

    秦颂现在琢磨的是到底应该将计就计,还是带着队伍西撤,远离陇安寨这个危险之地。

    如果将计就计,秦颂利用这次返回时让士兵们从山中携带的硫磺和硝石,可以制造出足够把陇安寨金军粮库烧光的火药,到时候只派少量人员携带火药潜入城内,就能将金军用来做饵的这批粮草烧个精光。

    但是,这么做也有两个弊端。

    其一,会过早的把火药暴露出来。虽然没有人知道火药是火枪和大炮发挥威力的基础,但光是火药本身易燃易爆的特性就足以引起有心人的关注,甚至是重视。

    其二,会造成人员牺牲。陇安寨如今就是一个大陷阱,进入的时候自然容易,因为金军故意放开口子,但一旦进去之后,再想逃出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哪怕只派二十人参与行动,就算可以烧掉城内的粮草,这二十人恐怕也没有机会再逃出来。

    秦颂思虑再三,觉得暂时避开金军的锋芒才是上策。

    心意已决,秦颂立即召集香泉镇的几名委员和复兴军队长以上成员,召开第一次联合会议。

    秦颂首先发言说道:“种种迹象表明,复兴军上次的行动已经引起金贼的高度警惕,他们针对复兴军和香泉镇必定会有各种手段。我估计,金贼现在已经掌握了我们的动向,正等着我们去钻陇安寨这个圈套。如果我们不上当,他们一定会派出大军前来围攻,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很难守得住。”

    “上次我们不是在金军进入镇子的必经道路上烧死他们那么多人马,这次为什么不能设伏呢?”杨明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吴奎志出语解释说:“上次的金军只有三百骑兵,而且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这次金军若是出动,少则三五千,多则上万,复兴军想要重复上次的胜利,毫无可能。”

    香泉镇的地形,虽然也在山中,但跟接天岭一号根据地那种四面绝壁环抱的地形有很大区别,金军可以派出步兵从好几处地势舒缓的山坡上翻越过来,所以难以防守。

    秦颂接着说道:“我意已决!趁着金军还未发动之际,复兴军帮助镇上民众以最快的速度将秋粮收获,然后全体军民向西转移,今年冬天就在一号根据地内过冬!”

    秦颂作为香泉镇的主事人和复兴军的统领,他的决心就是大家行动的方向,参加会议的人员立即分配任务,然后行动起来。

    正当镇上的军民忙着秋收和准备转移的时候,吴玠派出的信使走山中小路来到了香泉镇。

    吴玠请秦颂无论如何都要赶往和尚原,说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需要跟秦颂当面商议。

    队伍马上就要向西撤退,秦颂此刻若是赶赴东面的和尚原面见吴玠,只怕一段时间都要跟复兴军分开。

    虽然令人为难,但是秦颂还是决定应邀去见吴玠。且不论宋金之间即将爆发的第二次和尚原之战规模远超上次,就说秦颂本人,也想亲身经历这场扭转宋金西线态势的大战。

    秦颂趁着还有时间,立即伏案疾书,将队伍西撤后的发展规划尽付笔端。

    “王兄,这次西撤,就要劳你费心了!”

    秦颂将写好的规划递给王世雄,一脸的歉疚。

    王世雄已经知道秦颂即将前往和尚原的事情,他对于带着队伍西撤并不觉得为难,唯独担心秦颂的安全。“颂哥,你给兄弟们找的那个窝肯定安全,但你自己千万小心啊!”

    “没事的,我有自知之明,不会亲冒矢石,顶多躲在吴大帅的中军帐内帮着出谋划策。”

    “好啊,有你帮着参谋,这次宋军肯定能把金贼杀个落花流水!”

    王世雄拿着规划书离开后,秦颂又将赵新良喊来,然后将滑轮组、绞盘和吊臂的设计图纸交给他。

    “赵老哥,这几样物件你要带着大家抓紧时间制作出实物来,然后反复实验,务必保证坚固和结实,在西撤的途中,这几样东西要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颂哥放心,就算不吃不睡,我们也把这几样物件给赶出来!”

    将需要交待和叮嘱的事情全都做完,秦颂最后来到孩子们身边,告诉大家不能忘记温习功课,等下次见面时,他要考大家。孩子们露出不舍的眼神,但都懂事的点头。

    当天夜里,吴奎志带着三十名士兵护送秦颂上路,吴玠派来的信使随行。

    三日后,秦颂一行顺利抵达和尚原宋军大营。

    与此同时,王世雄率领的复兴军,协助香泉镇上的百姓开始了西撤。

    就在他们离开两天后,一万金军忽然从吴山镇内出发,直奔香泉镇而来。

    等到气势汹汹的金军赶到时,发现这里连个人影都不见。那些临时搭建的木屋,被镇上的百姓全部拆除,临走时丢进了山林中,这让金军连个撒气放火的地方都没有。

    金军已经彻底封锁了渭水北岸,秦颂无法知道吴山镇金军突袭香泉镇的动向,他在吴玠的大营内,见到了朝廷派来的使者。

    吕祉是十天前抵达和尚原的,他这一路上不仅走得快,而且顺路了解到不少情况。吕祉对秦颂很感兴趣,见到秦颂后,不仅仔细询问了秦颂的家世背景,还让秦颂把他如何设计火烧金军,活捉完颜咯厉的经过详细说一遍。

    秦颂一开始想不起来吕祉此人,但听他话语中浓浓的南方口音,忽然想起了后来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绍兴七年八月八日,南宋军队中原隶属刘光世所部的统制官郦琼、王世忠、靳赛等将领发动叛乱,杀死了监军官吕祉等人,带领全军四万余人,裹胁十余万汉人投降金人的傀儡伪齐刘豫,史称“淮西兵变”。

    这场兵变,让原本疑心病就很严重的赵构对武将更加不信任,也为日后授意秦桧将岳飞下狱治罪埋下了伏笔。</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