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四十三章 作茧自缚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四十三章 作茧自缚

    吕祉的能力尚不得而知,但此人作为文官,却是有几分胆略。卡Kа酷Ku尐裞網「^追^书^帮^首~发」他在完成了朝廷安排的任务后,竟然决定留在和尚原,亲眼见证宋军和金军再次大战的经过。

    从山外得到的各种情报分析,金军已经完成兵力调动,最迟十月初就会发起新一轮攻势。

    八月秋收,九月征粮,十月天气虽然转凉,但尚未落雪,正是征发民夫徭役,进行大规模作战的最好时机。

    面对总兵力达到十五万的金军,吴玠和众将领虽然不惧,但也感到压力重重。

    金军这一次的主帅换成了完颜宗弼,也就是老百姓口中谈之色变的“金兀术”,这厮不仅年富力强,而且十分狡猾凶残,在金国高层有很多支持者,是个坚定不移的灭宋派!

    完颜宗弼将几路金军进行整合,在渭水上面架设了几十道浮桥,同时组织十数万大军跨过渭水,从宝鸡至牛鼻寨一线,数十里长的地方,一个挨着一个的营帐好似被串起来的珍珠,临时用条石垒起来的中军营寨,都快要建成一座城池。

    金兀术已经放出狠话,声称这次必定要拿吴玠项上人头,而吴玠之下的宋军将领,也都明码标价,斩一个赏多少钱,封多大官,分多少土地,仿佛宋军已经被金军击败一样。

    这天上午,吴玠打扮成普通士兵的样子,带着十几名亲卫,其中还有秦颂,悄悄爬上了距离渭河不到十里的一座山顶,向下观察眺望金军排兵布阵的态势。

    此时,天气晴朗,秋高无云,秦颂手中虽然没有拿望远镜,但也隐约可以看见渭水南岸绵延数十里一个接一个的灰白色小圆圈。

    这圆圈,正是金军扎营的帐篷!

    吴玠面色平静,悠然说道:“我与完颜宗弼在富平交过手,知道此人心硬如铁,从不在乎麾下士兵的死亡,哪怕是女真族的士兵在他面前成片成片倒下,他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虽然金军看着气势吓人,然而秦颂却也没有太大的感觉。冷兵器时代的作战,兵力再多,却也要受制于地形条件,完颜宗弼这一手连营成珠,垒石为城,说好听一点叫做用气势压人,说难听一点,就是个败家子!

    和尚原就这么大,就算你在外面囤积百万大军,每次能够投入到一线作战的部队,也难以超过一万人。宋军只要抱定了坚守的决心,在箭矢充足的情况下,金军来多少都是送死而已。

    秦颂笑着对吴玠说:“大帅,这次能跟完颜宗弼再度交手,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当初富平之战,正是此獠率军来援,导致我军失利,如今他为主将,正好成就大帅和西军的威名!”

    “哈哈,你倒是比我还有信心啊!”吴玠捋须大笑,心情甚为愉悦。秦颂虽然是个毛头小伙子,但在吴玠心目中却不是一般人,能让秦颂说出成就威名这样的好,说明秦颂很看好宋军和他吴玠。

    秦颂趁着吴玠高兴,便提醒说道:“大帅,和尚原这边我觉得已经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有大帅亲自坐镇,金军无法越雷池半步,倒是仙人关和黄牛堡那边,需要警惕小心。”

    吴玠皱眉沉思片刻,对秦颂说:“黄牛堡那边我可以派唐卿过去把守,然而仙人关却不属于我管辖的防区,加之我手上的兵力有限,自顾尚且不足,恐怕有心无力啊!”

    仙人关位于大散关以西两百里,是陇右进入汉中沔县的一座重要关隘,如今的守军为兴元府方向派出的士兵,他们已经不属于关陕部队,而是川蜀部队。如果仙人关失守,金军便可以从西边绕到吴玠身后,对和尚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秦颂知道吴玠说的是实话,但他不愿意看到仙人关出现任何问题,便向吴玠建议说:“如今朝廷派来的特使还在营中,倘若大帅可以说动他前往仙人关巡视,为了确保朝廷特使的安全,张大人肯定会向仙人关增兵,甚至是派出得力将领亲自坐镇。”

    吴玠瞪了秦颂一眼,没好气的说:“你小子,这次是要把我和张大人,还有吕大人统统算计在内啊!”

    秦颂的这个建议,可行性很强。

    张浚作为朝廷任命的川陕处置使,有权调动川陕各地的部队,提拔和委任各路将领。

    吕祉是皇帝亲自授命的特使,虽然没有明确监军之责,但如果连他的安全都无法保证,还扯什么战绩和军功?

    吴玠虽然无法管辖仙人关的部队,但他若是将吕祉说动,其实也就是在提醒张浚,张浚就算对朝廷的特使再不感冒,也不可能让吕祉遇到一点点危险。

    理清了这些大佬之间的利害关系,也就看出来秦颂的这条建议,确实是将张浚、吕祉和吴玠全都装进来了。

    虽然明知道秦颂在算计自己,但吴玠为了整个西线抗金的大局,还是第一时间拜会了吕祉,将仙人关的重要性向吕祉解释清楚,并恳请吕祉前去巡视。

    吕祉也知道自己待在吴玠的大营内其实并不怎么讨人喜欢,毕竟有他在,吴玠的指挥多少会有一些顾忌,既然仙人关可能面临金军偷袭,他自然要亲自过去巡视一番,确保不能顾此失彼。

    以吕祉的身份,他已经亲自巡视过和尚原这边,把皇帝和朝廷的慰问关心带到,无论结局如何,都算尽到了责任。若是能在仙人关亲自指挥作战,将金军可能的偷袭击溃,那就是他的一份大功劳。

    吕祉同意了吴玠的请求,但他指名道姓要求吴玠将秦颂这位参军派给他!

    为了方便秦颂在营内做事,吴玠前不久正式委任秦颂为自己的幕僚参军,而秦颂也没有拒绝。

    对于吕祉的要求,吴玠心里虽然有些不乐意,但转念一想,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建议是秦颂提出来的,现在让秦颂陪着吕祉前往仙人关,这不正好吗?有秦颂帮着吕祉出谋划策,想必仙人关更加安全无虞。

    秦颂作茧自缚,带着几分遗憾,陪朝廷的特使离开了和尚原。

    本来,他是想亲眼见识一下两军短兵相接,以命相搏的震撼场面,结果才赶到和尚原不久,又要去仙人关。

    护送吕祉和秦颂的正是小吴将军,也就是吴磷。西军中有些将士习惯将吴玠称为大吴将军,将吴磷称为小吴将军。

    吴磷这次率领一千步兵赶赴黄牛堡,增加黄牛堡一带的防御力量,虽然看起来兵力不多,跟金军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大军没有可比性,但黄牛堡一带的地形比和尚原还要狭窄险峻,根本无法部署太多兵力。

    吕祉这位身材矮小的中年大叔,对于秦颂这个忽然冒头的年轻人感观甚佳,否则也不会亲口向吴玠索要秦颂陪同。他作为兵部侍郎,虽然没有在前线指挥过大军作战,但也读了不少兵书,甚至包括《武经总要》,对于秦颂主动献上新式地图的做法很是赞赏。

    一路上,吕祉拿着新式地图,让秦颂给他讲解新式地图与老式地图之间的区别以及妙用之处。

    秦颂自然知道“朝里有人好做官”这个道理,“伺候”好吕祉这位朝廷官员,对于他今后的事业有许多好处。为了让吕祉真正重视自己,秦颂一路上使出了浑身解数,向吕祉展示自己远超年龄的见识和才能。

    却说吕祉和秦颂离开和尚原赶赴仙人关的同时,吴玠已经派出快马飞奔南郑,将情况向张浚进行说明。

    张浚接到吴玠的密信,倒也没有不悦,他能够理解吴玠将吕祉支到仙人关的心情。大战在即,有朝廷特使杵在身后,就算吕祉不乱开口发表意见,吴玠也会觉得各种不自在。

    张浚现在都不敢乱插手前线作战的具体事务,只是抓着人事调动任免和后勤供给这两项大权,只要吴玠能打胜仗,该给的支持那是一点不打折扣。

    既然吴玠觉得仙人关重要,担心金军声东击西,张浚自然不会轻视吴玠的判断,他立即给守备兴元府的将领郭浩下令,命其点齐三千步卒,即刻赶赴仙人关,担负仙人关一线的指挥。

    说起郭浩此人,其实跟吴氏兄弟是一个地方的,都是陇干人氏。

    当初张浚初到陕西赴任时,西路宋军的将领排序,曲端位列第一,郭浩位列第二,吴玠位列第三。只是一场富平之战过后,吴玠因为敢打硬仗,被张浚提拔起来,而曲端则被踩到下面,郭浩则被张浚调到了兴元府,避免跟吴玠一个槽口争食。

    作为吴玠备胎的郭浩,心里肯定不会痛快,毕竟当初吴玠还排在他后面来着。但是,张浚杀赵哲等将领的时候,可是一点都不手软,整治曲端的手段更是让人看了心里发毛,所以只要张浚在川陕一天,他都不敢有任何不满的意思表现出来。

    郭浩在兴元府呆的骨头生锈,忽然接到了让他担负一个方面军指挥的任命,虽然没有吴玠的位置重要,但也算有了机会。

    郭浩领命,立即整备队伍,带着三千精心挑选的弓弩手,以最快的速度向仙人关增援。</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