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六十三章 师尊奇怪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六十三章 师尊奇怪

    秦颂一行在眼看要进城的时候,被刘子羽的手下截住了。卡Kа酷Ku尐裞網

    听说是师尊紧急召见,秦颂没有多想,分出十人带着杨刘氏前往城内秦家落脚的地方,他则随刘子羽的手下前往兴元湖面见张浚。

    来到张浚住的行辕内,秦颂本以为张浚会将他直接喊到书房谈话,结果张浚不在行辕,而且更离谱的是行辕内的丫鬟竟然将秦颂引到了一处花厅内坐下,然后送来茶水点心,让他在这里歇脚等候。

    尽管心里有些讶异,但秦颂一路奔波,也确实有些疲累,到了师尊这里,不必过于拘礼客气,于是大大方方地吃着糕点,饮着清茶,一副从容淡定的样子。

    距离花厅不远的一间房屋里面,正有两双眼睛透过窗棱注视着秦颂的一举一动。

    躲在这间房屋内窥视秦二公子的正是张浚的夫人陈琪和她的亲妹妹陈钰。

    秦颂此时坐在圆凳上,看着面前不远处花圃中盛开的几株花木,正在思考见到张浚后如何向他提出建议,平静从容的眼神中透着几分深邃,给人一种俊朗稳重的感觉。

    窗棱后面的陈钰明知秦颂看不见她,但心里还是扑通乱跳,不知不觉的竟然霞飞双颊。

    陈琪眼见妹子春心萌动,便知道这是看中了,便拽着她回到了闺房之中。

    姐姐瞪着妹妹说:“死妮子,走不动路了?”

    妹妹撇嘴否认说:“姐,哪有你说的这般不堪!”

    姐姐提醒妹子说:“他可是你姐夫的弟子。”

    妹妹噘嘴说:“那又如何?又不是儿子!大不了取消师徒关系呗。”

    姐姐伸手戳妹妹的脑门:“你讨打是不是?师徒关系哪能随便取消!”

    妹妹一脸讨好说:“姐,你在这里坐着,我去花厅里会一会这位秦公子,看他是不是真像传闻的那么厉害!”

    姐姐摇头拒绝说:“不行,你姐夫还有重要的事情与他说,你就别去添乱了。”

    秦颂在花厅内等候时,张浚慢慢悠悠的将钓竿收起,提着竹篓里装的几条筷子长短的梭鱼,从湖边回到了行辕。

    “弟子秦颂拜见师尊!”

    张浚的书房内,秦颂躬身揖手,向张浚行了大礼。

    “嗯,半年不见,似乎又长高不少。”张浚端坐着,受了秦颂之礼,然后示意他坐下说话。

    秦颂在张浚的右手旁坐下,笑着说:“这几个月躲在山中天天嚼马肉,虽然口味不怎样,却也补足了油水,所以长了个子。”

    “哦,你从哪里搞到这么多的马肉?”张浚有些好奇。

    秦颂如实回答:“还是当初在香泉镇一把火烧死女真三百骑的时候,我让手下人将所有马剥皮,将肉用盐腌了,其中一些分于周围百姓,剩下的还有数万斤,充作军粮,一直吃到了年后。”

    张浚又问:“民练的事情,可曾交托出去?”

    秦颂一脸平静的回答:“已经交于别人,弟子与复兴军现在并无关系。”

    张浚颔首说:“嗯,这就好,今后安心跟随为师,你的仕途自有我来替你安排!”

    “多谢师尊栽培。”

    “今日你来的正巧,我在兴元湖里钓到几条筷子长的梭鱼,已经让你师母拿到后厨去拾掇,你便留下来陪我饮上几杯,再回城内去见家人。”

    “呃……好!”

    尽管秦颂心里奇怪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但他还是忍住没有多问。

    派人在南郑城的西门外把我截住,说是有重要事情召见,真到了这里,怎么没聊几句就直奔吃吃喝喝了呢?

    接下来,张浚仔细询问了秦颂出山之后的经过,当他得知秦颂在路过武侯祠的时候做了一首新诗,马上来了精神,让秦颂把新诗《过定军山》写下来。

    师傅吩咐,秦颂当然不能拒绝,只好拿起张浚平时所用的毛笔,用楷书在纸上端端正正的将诗重写一遍。

    张浚反复看了两遍,然后若有深意地看着秦颂说:“你倒是好大的口气啊!竟然连七出祁山的诸葛孔明都看不上!”

    秦颂也不怕惹得张浚发火,认真说道:“作为统帅,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孔明虽然劳苦,但却算不得功高!屡败屡战固然精神可嘉,但耗费的无数钱粮军资都会落在百姓身上,而由此拖垮了整个蜀国,到最后还不是万事皆休?”

    不是秦颂想刻意贬损诸葛亮,而是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实在谈不上突出。作为一名主帅,如果总是打败仗,能算得上突出吗?

    如果是搁在和尚原大战之前,秦颂打死也不敢在张浚面前说这种话,因为当初富平之战可是张浚坐镇指挥的,他如果笑话诸葛亮不会打仗,不就是当着和尚骂贼秃嘛!

    不过,现在就没问题。两次和尚原大战的胜利,外加仙人关之战的胜利,已经让张浚彻底摆脱了当初富平之战失败后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不会认为秦颂写这首诗是在讽刺他。

    张浚叹息说:“说起来,若无和尚原的大胜,为师也是国之罪臣啊!”

    秦颂急忙说:“富平之战虽败,却也激起了关陇军民誓死抗金的勇气和决心,否则哪里能有和尚原的以少胜多?一次、两次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失败的原因,可怕的是从此没有了战而胜之的信心。”

    张浚点头说:“为师之所以将你急急的招至身边,正是看中你在军事谋划方面的才能,希望你能不时的提醒于我,让我以后再也不犯富平之战那种失误啊!”

    秦颂见说话的时机成熟,便向张浚建议说道:“师尊,只我一人随你前去东南,只怕势单力薄,难成大事。这些时日我反复琢磨,觉得师尊此去东南,不仅要多带能战之将,还得带上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

    “你倒是说的容易,眼看西线好不容易稳住,我怎好从吴玠麾下调走他的可用之人?更别说从他本就不多的士兵当中带走一批!”

    “师尊,我向您推荐两人,并非吴帅属下,但却不输于吴帅兄弟两个的本领。”

    “哦,说来听听。”

    “我推荐的第一人,便是当初在富平之战差点活捉完颜宗弼的刘锜!”

    “刘锜?”张浚听到这个名字时,脑海中马上映出一张英武硬朗的脸庞。当初他初到陕西时,一见到刘锜,心中便觉得有些喜欢,只因刘锜的军人气概浓烈,颇有当初面涅将军狄青的风采!“不错,当初刘锜因为属下慕容洮叛逃之事,吃了挂落,被我贬至绵竹担任知州,如今风头已过,可以复启。”

    秦颂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师尊将刘信叔(刘锜字信叔)贬至绵竹,却是为了保护他。”

    “哼,你以为我是良莠不分之人?刘锜出身将门,少时便随父出征,骁勇善战,乃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若非慕容洮这个贼子叛逃对他的影响过于恶劣,当初我就会安排他与吴晋卿同守关陇。”

    秦颂见自己推荐的第一个人得到张浚肯定,便又建议说道:“我向师尊推荐的第二人,说起来跟师尊您也是老熟人了。”

    张浚看着秦颂,稍加琢磨,便想到此人是谁。

    “曲正甫这厮,心高气傲,最是难驯!将他从西南带走,是我当初答应吴晋卿的事情,但让他在我帐前听用,对你可是不妙啊。”

    想当初,曲端连张浚都不服气,现在张浚摆明了是要将秦颂当成心腹培养,以秦颂的年纪,当他代表张浚发号施令的时候,曲端能听吗?

    秦颂一脸自信的说道:“曲正甫所傲者,无非精通兵事而已,若是我表现的比他还强,他又有何资格傲气?何况,有师尊你压着,他敢有二心?”

    听了秦颂不着痕迹的马屁,张浚心里暗自得意,曲端这厮被他故意放在成都闲养,已经好几次写信过来,乞求张浚让他重回前线,但是张浚一直没有同意。现在的关陇之地,因为吴氏兄弟立下的赫赫战功,哪里还有他曲端什么事情啊!

    “那就姑且让曲端复启,倘若他不堪大用,到时候直接丢到东南,让他再无翻身机会。我现在就想知道,你给我从哪里弄来一支敢打硬仗的部队?”

    “师尊,实不相瞒,这次从和尚原南下时,我曾向吴帅提议,将他从金军手中换回的一万五千多被俘宋军士兵送至兴元府来进行整训,并对其中混入的金国奸细进行甄别清除。吴帅只要我在整训结束后送他三千老兵,剩余的则由我处置。”

    张浚闻听此言,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好小子,连吴玠那么精明的人,也被你给算计了!这一万五千人当中,真正的金国奸细能有几人?”

    显然,张浚听懂了秦颂的意思。

    “既然师尊对此事允可,还请派人尽快将刘、曲二将调至南郑,吴帅很快就会分批将人送到武休关,有这两位将军坐镇,可以避免混乱。

    “好,这是你第一次向我建言献策,我便言听计从了!”张浚心情大好,对秦颂是越看越欢喜,如果他能帮着解决了小姨子的终身大事,那就更好了!

    师徒之情,再加上连襟关系,以后秦颂就是他张浚这架战车上最锋利的一把兵器,不管文的武的,谁要是敢出招,接着就是!</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