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六十九章 初见伊人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六十九章 初见伊人

    钟记铁匠铺坐落在南郑城的西南角,远离热闹繁华的街面,隔着老远就能听到“叮叮……当当”打铁的声音传出来。卡Kа酷Ku尐裞�Whttp://.shanjue

    秦颂一路寻到这家铁匠铺,本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才能对打铁师傅解释清楚,结果当他表明想要打造一只专门用来做烧烤的炭炉时,铁匠铺的大师傅“钟大锤”直接将他领到了一间摆放成品器物的仓库,指着里面大小不一的烤炉,请秦颂随意挑选!

    面对各种样式的烤炉,秦颂没来由的盲目自信,再次受到了打击……

    大宋朝的烧烤炉子不仅有铁制的,还有铜制的,如果秦颂愿意掏材料,钟大锤甚至可以帮他做出镶金镀银内衬黄铜的高档烧烤炉!

    实际上,烧烤这种制作食物的方式,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当古人学会保存火种后,首先掌握的技能便是用火来烤食物。

    后世,在西安延兴门村出土了一只汉代的铁铸“上林方炉”,这个烤炉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长槽形炉身,底部是条形镂孔;下层为浅盘式四足底座,炉身有四条蹄足安放在承盘上,正好接住炉体漏下的炭灰。

    上林方炉已经与后世的烤炉没有两样,在外形和结构设计上,甚至超越了后世那种粗糙的匣型铁槽。

    到了隋唐时期,烧烤的品种已经非常丰富,关于烧烤的各种文字记录很多。有逍遥炙、灵消炙、天脔炙、蛤蜊炙、驼峰炙、牛炙、鸭炙、小蚌肉炙、龙须炙、干炙满天星、光明虾炙……

    宋人继承了隋唐的烧烤风格,食材更加广泛,并被引进节俗之中。入冬之后,宋人要搞“暖炉会”,吃烧烤便是主要形式,《岁时杂记》中记载:“京人十月朔沃酒,及炙脔肉于炉中,围坐饮喝,谓之暖炉。”

    秦颂见识了各种样式的炙炉,知道自己犯了想当然的毛病。宋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程度,若是还以为宋人吃不到地道的烧烤,可能会闹出大笑话。

    秦颂在钟记铁匠铺挑选了一只鎏金的铜炙炉,两只大个头的普通铁烤炉,然后便赶到售卖各种调味香料的铺子,在老板的热情推荐下,采购了一批孜然粉、茱萸粉、花椒面和胡椒面等调味料,又买了几袋细白如雪的井盐。

    这个时代还没有辣椒,但茱萸也有辛辣刺激的味道,跟花椒、胡椒和孜然混合之后,效果也不错。

    从调料铺子里面出来,秦颂又去了卖竹器的铺子,留下一些银钱,让竹器店的老板和徒弟帮忙赶制一批用来攒肉的竹签。

    竹器店的老板见秦颂出手阔绰,知道他要在家里烤肉,便建议他去城南的蒋记油坊买麻油、豆油、菜油和茶油。秦颂没想到大宋朝的食用油竟然有这么多种,貌似烧烤的时候只用豆油涂抹一下就行了?

    “这位公子,要想烧烤味道好,就得用不同的油和不同的炭火!比如,桃木炭用来烤鸭肉味道最好,竹炭用来靠鱼更加鲜美,硬木炭火力旺用来靠带骨头的牛羊肉最好,另外还有草炎、麻根火……”

    听着竹器店老板眉飞色舞的介绍,秦颂心里头有种日了狗的感觉。一个卖竹篮子、竹椅子的小老板,要不要对烧烤这么精通?你这么厉害,干嘛不改行去卖烧烤呢!

    从竹器店里面出来,秦颂把跟在他身边的人分成两路,其中一路直奔蒋记油坊去买油,顺便再去订购一批烧烤专用的无烟木炭和竹炭,另外一路则随他去卖肉和卖菜的集市上面采购食材。

    眼看快到集市时,秦铭派来给秦颂通风报信的家兵总算是找到了秦颂。

    “二公子,大公子派我来告诉你,张夫人和她的妹妹刚才到府上做客,说是要留下来吃烧烤。”

    这名前来报讯的家兵,明面上的身份是秦家的家丁,暗中的身份却是复兴军第一队第三伙的伍长韩三宝。

    说起这个韩三宝,当初在小陇山拉练的时候,就是他和伙长徐贵发现并上报了一号根据地,这才有了后来的天云寨。

    按照秦颂定下的规矩,出了天云寨,所有人称呼他时都不可再用“统领”或者“头儿”这样的字眼,而是用“二公子”这个不会让人怀疑的称呼。

    听了韩三宝的报告,秦颂想了一会,却不知道哪里来的张夫人,竟然还带个妹妹去秦家作客。

    若是只有陈琪一人到陈家,秦颂肯定能猜到张夫人便是张浚的妻子,可是冒出来了一个妹妹,而秦颂并没有见过,他一时之间想不到陈琪的身上。

    韩三宝见秦颂疑惑,便又说道:“张夫人便是宣抚处置使张大人的内子,她今天来秦家的时候,带着槐花糕。”

    “哦,原来是她啊。怎么还多出来个妹妹?”秦颂自言自语。

    韩三宝挤眉弄眼的凑近秦颂耳边,小声说:“张夫人的妹妹长得可美了,就像是从画里面走出来的仙女!”

    秦颂没好气的瞪了韩三宝一眼,挥手让他回家去。“告诉我大兄,因为家里添了贵客,我需要多花一些时间采购食材,让他在家里面稍等,不要着急。”

    韩三宝笑嘻嘻的转身离开,快步向着秦家所在的方向回去。

    秦颂心里琢磨着张浚夫人来秦家的用意,然后带人到了集市,将所有能看见的肉食、蔬菜和豆制品挨个的采购一遍!

    咱是关中来的土豪,出手必须大方阔绰!

    秦家虽然只有十一人,但加上秦颂带来的四十名“家丁”,还有吴家留在府中打理房舍的仆人,也有六十余口,就算秦颂把整个集市上的鸡、鸭、鱼、肉和各种应季蔬菜全都买个遍,也不会出现浪费。

    在集市上大肆采购一番,秦颂雇了两辆牛车,将大大小小装肉装菜的筐子放在牛车上,一队人开始往回走。

    按理说,这种采买的事情,直接吩咐管家,然后由管家安排专门负责采购的人到集市置办即可。秦颂作为有身份的公子哥,不适合带着一队精壮汉子逛市场,因为这样看上去有些丢份。

    不过,秦颂可不在乎丢不丢份,他下一步还要在南郑城内开酒楼,现在正好趁着采购的时候了解一下市场行情,至少要弄明白集市上面都有哪些蔬菜和肉类出售,不然怎么确定酒楼的菜肴?

    回到府中,秦颂马上被秦铭喊到书房里面说话。

    秦铭说:“颂哥,你师母今天来的有些突然啊!”

    秦颂点头说:“嗯,我也觉得奇怪呢。按理说,她如果要来秦家,应该会派人提前来打个招呼,不会冒然就直接登门。”

    秦铭问秦颂:“你师母有个尚未婚配的亲妹妹,这事你知道吗?”

    秦颂马上摇头说:“这事我真不知道。上次我去行辕拜会师尊,只见了夫人,并未见到别人。”

    秦铭看着弟弟,欲言又止,他不能肯定自己的猜想是否准确。“不管那么多了,既然贵客临门,咱们自然要认真招待,原本你的计划是在傍晚烧烤,现在只能提前到下午了。”

    秦颂同意兄长的意见,他说:“都已准备齐全,现在只需安排后厨把各色食材清洗切好,就可以开始了。”

    “这些事情我去操办,你现在就去后院,跟张夫人和她妹妹先见个面,打声招呼吧!”

    秦颂于是回到自己房间,换上一身白色的儒生长衫,再将头发挽起,用头巾包好,对着铜镜整理了一下衣冠,这才向后院的花亭走过去。

    秦颂走到后院的假山旁边时,隐约听到有女子说笑的声音,等他转到正对亭子的石径,便看见亭子内坐着四个姿态各异的女子。

    正面对着秦颂的是大嫂杜氏,在杜氏的左手边上坐着的是身穿淡紫色长裙的陈琪,在杜氏的右手边坐着的是身穿浅蓝色长裙的陌生女子,至于背对秦颂的女子,只看这消瘦骨感的背影,应该是姐姐秦月。

    秦颂迈着方步向亭子靠近,杜氏已经看见他,便笑着对陈琪说:“颂哥回来了。”

    陈琪和陈钰一起转头,看向了已经走进亭子的秦颂。

    当秦颂看到陈钰正脸的一刹那,感觉心脏跳动的速度似乎加快了。

    这女子,果然如同从仕女图中走出来的仙子!

    白如凝脂的肤色,细长如柳的眉毛,盈似秋水的双眸,挺直精致的琼鼻,红润饱满的双唇,鹅蛋型的脸庞……

    这女子,给秦颂的感觉就像是一副精致而有内涵的画,又像是一首轻盈娴静的诗,让秦颂有种想要仔细探究和欣赏的冲动。

    杜氏见秦颂有些愣神,便笑着问道:“颂哥,事情可都办好了?”

    秦颂被嫂子提醒,马上恢复清明,躬身向陈琪行礼,笑着说道:“夫人来我家作客,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幸好今天家里准备烧烤,不然都没什么可以用来招待您!”

    陈琪似笑非笑地看着秦颂,说:“听你这话语,似乎是嫌弃我不请自来咯?”

    秦颂急忙摆手说:“真是冤枉啊!若让师尊听到这话,回头肯定要收拾我!”

    陈琪抬手指了一下陈钰,对秦颂说:“这是我妹妹陈钰,她素来喜欢做些诗文自娱自乐,听说你在定军山的武侯祠做了一首气势非凡的言志诗,今天非要让我带着来你家,当面向你讨教一番!”

    秦颂于是转身正对陈钰,向陈钰行礼,口中说道:“辅仁见过陈家二姐!”

    陈钰急忙起身,向秦颂回礼,垂首说道:“永珍见过秦家二哥!”

    陈钰已过了许嫁的年龄,所以她有自己的字,便是永珍。钰者,珍宝也,以永珍为字,取的便是与钰意义相同。</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