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七十一章 磊落撩姐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七十一章 磊落撩姐

    秦颂作为主人,敬酒的时候说话自然要客气谦逊一些。

    不过,作为客人的陈氏姐妹也很讲礼数,不仅说话时语气温和,而且没有挑三拣四的毛病,确实是用平等的心态来跟秦家人交往。

    张夫人饮过一杯后,秦颂又向陈钰敬酒。

    “今日初见陈家二姐时,惊为天人,由此可见蜀中出佳丽,绝对是块物华天宝的好地方。若是觉得我的诗词可堪入目,以后有了新作,便定期派人送上一份手稿,请你帮忙斟酌推敲。”

    秦颂这番劝酒的话说出口,席间众人的眼睛顿时全都亮了。

    果然是一个光明磊落的男子!

    一开口,便坦承自己被陈钰的美貌所吸引,“惊为天人”四个字用的更是妙,说明秦颂并非好色之徒,只因为忽然看见了仙子下凡,才失神发愣!接着,又很自然的夸奖蜀中地方好,多出佳丽,其实也是顺带着将姐姐陈琪也夸奖了。

    秦颂可以夸奖陈钰的美貌,因为陈钰尚未出嫁,但若是乱夸陈琪,无论用任何词语,都显得有些轻佻,毕竟陈琪现在是她的师母,何况陈琪的年龄比秦颂大不了多少,避嫌也是有必要的。

    如果秦颂只是夸陈钰几句,倒也不会让大家浮想联翩,关键是他后面竟然主动提出可以定期向陈钰送上诗稿,这不是交“笔友”的节奏嘛!

    面对秦颂毫不掩饰的赞美,陈钰的心里甜滋滋的,但也羞得不行。

    这个家伙,还真是胆大的很啊!

    竟然当着这么多人,就承认看到她第一眼的时候失神了!

    不过,他的提议确实不错唉?若是定期收到他的诗稿,日子会不会就没这么无聊了?

    陈钰看到秦颂已经喝干了杯中酒,便红着脸起身,端着酒杯说道:“二郎却是谦虚了,你之前做的那首《破阵子》和《夜宿孤庙》,我都曾经拜读过,遣词造句很是豪迈,令人读后慷慨激昂,热血澎湃。若是以后能与你交流诗文之道,固所愿也!”

    陈钰的话已说完,眼看便要端杯饮酒,结果陈琪故意插话进来。

    “咦,二妹,你是不是忘了来时路上曾经说过的话了?怎地不问问辅仁,他在武侯祠内所做的那首《过定军山》,第一句借用杜工部的名句,是否需要推敲?”

    秦颂见陈琪有意“搞事情”,心里就觉得头大,因为作诗真不是他擅长的领域,万一陈钰要跟他讨论格律、平仄、对仗之类的话题,那就麻烦了。

    “大姐,容我先把这杯敬酒喝了,待会我回敬的时候,自然是要问的!”

    陈钰解释了一句,然后喝干杯中酒,坐回原位。

    接下来,秦铭和杜氏,秦月和秦至姐弟俩,分成两拨,也依次向陈琪、陈钰姐妹敬酒。

    秦颂虽然不是秦家的现任家主,但他是秦家和张浚之间的纽带,所以秦颂是第一个有资格敬酒的人。如果他不先站起来敬酒,秦家其余人向陈氏姐妹敬酒时,就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卡Kа酷Ku尐裞網

    秦颂第一人敬酒,等于是在定调子,有了他在前面的说辞,后面的人便容易发挥。

    主人这边已经敬酒一轮,该是客人回敬了。

    陈琪起身面向秦铭说道:“秦家虽然遭了大难,但今日我见到你们一家人兄友弟恭,姐弟和睦,实在令人羡慕。秦判官后继有人,用不了多久,秦家便能再度兴旺起来!”

    这话说的很提气,对着家主秦铭说也很合适,而选择回敬的第一个人是秦铭,也没有毛病。

    秦铭起身,感谢陈琪的祝福,然后满饮一杯。

    接下来,陈琪向杜氏、秦月分别敬酒,还说了不少安慰鼓励的话,然后才是秦颂和秦至小哥俩。

    从这回敬的次序来看,便看得出来陈琪的家教甚好,对于社交场合的把握很到位。

    陈琪越是将秦颂的兄长、嫂子和姐姐放在他的前面,也就越能体现出她对于秦颂的重视,而将秦颂和秦至兄弟两个合在一起回敬,更是非常巧妙的安排。

    秦至是妾生子,而且年龄最小,以陈琪的身份,根本不可能单独向他一个毛孩子敬酒,将他和秦颂合在一块回敬,不仅显得自然,而且还能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心。

    要不怎么说人情练达即文章呢?仅仅是敬酒的次序和组合,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家教和礼数是否周全,还能看出来一个人的心思智慧。

    陈琪回敬完毕,就轮到陈钰发挥。

    她回敬酒的次序和组合跟姐姐又有不同。

    陈钰先向秦铭和杜氏共同敬酒,祝福他们夫妻恩爱,接着又向秦月和秦至姐弟俩共同敬酒,最后一杯才面向秦颂。

    从陈钰这番回敬的动作来看,她跟姐姐的心思一样细致,准确地把握住了今天这场聚会宴请的线索。

    陈钰虽然跟陈琪是亲姐妹,但身份有很大不同,姐姐说的那些话,她不能随便模仿,因为她只能代表自己一个人,而陈钰则是代表着张浚。

    所以,陈钰回敬的时候,没有必要将秦铭和杜氏分开来敬,因为刚才秦铭和杜氏是夫妻俩一起敬的她。

    同样的道理,刚才秦月和秦至姐弟俩也是一起敬的陈钰,现在原封不动的回敬过去,肯定没有问题。

    至于为何将秦颂放在最后,自然跟两人的身份相似,年龄相近有关。何况,刚才她还对姐姐说回敬的时候,要跟秦颂讨论那首《过定军山》呢!

    主人敬酒,客人回敬,最后一杯的时候,时间就比较宽裕,不用考虑是否影响到后面的流程,正好可以跟秦颂多说几句。

    陈琪举杯对秦颂说:“二郎,我对你那首《过定军山》的第一句有些看法。杜工部的原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你原封不动的引用了‘出师未捷’四个字,姑且不论这样引用是否合宜,单就后面跟着的万事空三个字,我觉得有些重了。诸葛孔明在川陕关陇一带犹如神明,你这么讽刺他,会给自己引来许多麻烦。”

    秦颂洗耳恭听,点头说:“我同意你的说法,现在想来,确实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不过,你觉得如何修改才能符合下面几句的意境?”

    秦颂想将这个球踢给陈钰,看她是不是能帮自己把第一句改过来,结果陈钰却摇头说道:“恕我才疏学浅,我只能看出来第一句的不妥之处,并没有想到更合适的字句。”

    秦颂也不以为意,诗词不过是小道而已,就算一句两句话用得不够恰当准确,对他而言,也无所谓。就他这句“出师未捷万事空”,跟大奸贼秦桧极力主张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八个字相比,简直就是金玉跟狗屎的区别!

    秦桧在未入阁拜相以前,曾吹牛逼说:“我有两条妙策,可安天下。”等他做了宰相,两条“妙策”果然被他提出来了,是什么呢?

    八个大字:“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在秦桧看来应该承认金人吞并的大宋领土为金国的合法土地,承认刘豫的伪齐国;宋国放弃中原、江淮之地,不要再谈“反攻复国”;从北方逃难来的百姓,一律送他们回原籍,使他们成为金国人或伪齐国人;凡非江南人而为金国掳去的臣民,一律不须送还宋朝,任由他们为金人或伪齐人均无不可。

    秦桧的理由是:反正北方已非我有,这是已成事实,何不承认事实来换取和平呢?

    在秦颂看来,如果不能出动军队打胜仗,一切都无从谈起,谈判桌上根本换不来想要的和平,这跟秦桧的主张完全是两回事情。

    一个是在强调军事斗争的极端重要性,而另外一个则是把脑袋埋进沙土里面当鸵鸟认怂!

    秦颂现在不方便将他的政治主张说出来,所以他便叉开话题,对陈钰说道:“我也知道《过定军山》这首诗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但大丈夫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如果连世人的非议和不满都承受不了,还能成得了什么大事?”

    陈琪就喜欢秦颂这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她觉得自己的丈夫张浚官做的憋屈,有时候明明有心为国家和百姓多做一些,却因为朝堂和地方官员的利益纠葛和各种掣肘,导致他的政令实施不下去。

    秦颂是张浚极为看重的人,他现在还不到二十岁,正是热血昂扬的年纪,有他这种敢想敢干的年轻人辅助张浚,陈琪觉得是一件好事情。

    大宋现在沉闷的犹如一潭死水,若非金国人用刀枪威逼着,朝堂上下,地方内外,芸芸官员还在沉迷做梦呢。

    秦颂犹如待开锋的宝剑,等他磨砺成功时,会不会像他在言志诗中描述的那样,长缨横扫中原,天下为之震颤?

    陈琪夸赞秦颂:“都说人不轻狂妄少年,辅仁胸怀匡扶天下的大志向,只要矢志不渝,总有功成名就的一天。”

    “大姐,我记得姐夫的祖上乃是留侯张子房,若论运筹帷幄之能,古往今来能与留侯媲美的也只有姜太公!听说武休关北建有留侯祠,秦家二郎又是刚才武休关那边经过,不如让他陪我们去留侯祠游览吧!”

    陈钰忽然不谈诗词志向,把话题带到了外出游览上面。</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