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八十六章 置田购产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八十六章 置田购产

    晚饭很丰盛,吃饭的人也从上次的两个变成了四个,或者说两对?

    自从秦颂陪着陈琪和陈钰走了一趟武休关,现在陈琪俨然已经把秦颂当成妹夫来看待,而陈钰更是被秦颂霸道的宣示了“主权”,现在就等着跟秦颂定亲呢!

    兴元府的物产本就丰富,如今已是蔬菜瓜果上市的旺季,堂堂二品大员的夫人亲自下厨,饭桌上的菜肴自然不会寒酸简单。★首★发★追★书★帮★只见大盘小碟,荤素有致,红绿搭配,让秦颂食欲大增,吃得格外香甜。

    张浚和夫人知道秦颂这是不见外的表现,所以也挺高兴,不会觉得他吃相太猛,有辱斯文。如果吃个饭都要讲这么多虚头巴脑的礼仪,让人不自在,那还不如不请呢!

    吃过饭,趁着南郑城门还没落闸,秦颂带着随从回到秦府。

    秦颂曾私下问过何衡原,张浚来到兴元府时,为何不把行辕设在南郑城内,却要设在城北五里外的兴元湖畔。

    何衡原告诉秦颂,张浚不想扰民,加之喜欢兴元湖周围的景色,所以将行辕建在湖畔,既图个清静,又表明他对于守住兴元府的决心。

    如果换个胆小的宣抚处置使,天天睡觉之前都在担心金军会不会突破秦岭防线,肯定不敢把行辕设在城外的湖边。

    秦颂出门不到一月,家人却觉得他离开了很长时间,当他刚刚在中厅坐稳,还没跟大哥秦铭说上几句话,秦月和秦至便从后院赶过来,静静围在他的身边,听他说那些在武休关的趣事。

    家人如此依赖秦颂,让他觉得自豪的同时,又有些歉疚。

    秦月看上去比刚到南郑时又好了一些,原本瘦骨嶙峋的身材,现在总算恢复的跟正常女孩差不多,紧蹙的眉头也舒展不少。

    秦至还是个小孩子,虽然失去了母亲,但有长兄和长嫂的疼爱照顾,小脸吃得圆乎乎的,见了秦颂显得很亲热,总想往秦颂身边凑。

    秦颂笑着对秦月说:“武休关那边现在还有些荒凉,也没有什么胭脂水粉和各种小物件可买,等我过阵子南下成都,一定给你和小至采购一大包回来。”

    秦铭有些不解的问:“你这才归家,怎么又要出远门?”

    秦颂回答说:“张大人要还朝了,我得趁他还在这边时,把有些事情办妥。”

    和家人在一起聊到夜深,各自散了,秦颂回房里洗了一个热水澡,舒舒服服地躺下,脑子里却没有多少睡意。

    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秦家如今虽然在南郑安顿下来,但各项产业和营生尚未铺开,天云寨与兴元府之间的商路也没有建立起来,这些事情要趁张浚还在南郑时,全都落实下来……

    第二天,秦铭陪着秦颂去看了几处铺面和房屋,都是何彊暗中帮忙联系的,只等秦颂拍板,按照约定的价格交易,就可以过到秦家的产业名下。

    秦颂对于开店做生意其实并不擅长,他精通的领域在于军事、管理和发明创新,但为了长远计,生意买卖方面的事情,他也得抓起来。卡Kа酷Ku尐裞網

    不但要抓起来,而且要作为仅次于招揽人才的第二重要的事情来做。

    秦颂看过几处铺面后,觉得地段和价格方面还算公道,便没有犹豫,直接去县衙找何衡原,让他帮忙把该走的交易手续尽快搞定。

    在大宋朝买卖房产,有着相当规范完善的一套程序,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办妥。

    按照规矩,买房需要先立契,再输钱,最后印契。“立契”就是签合同,“输钱”就是缴契税,“印契”就是请有关部门在合同上盖章。

    因此房产交易的前期工作秦铭已经办完,何衡原派人去将几个卖方请到县衙专门负责办理交易过户的地方,然后由秦颂出钱买好四张“定贴”,何彊的师爷帮着秦颂起草好合同,何衡原直接把合同草案交到六曹的户曹,那边的押司马上审查通过,然后将几份“正契”亲自送过来,由何衡原和师爷作为见证人,秦铭与几位出售铺面房产的户主一一签订合同。

    本来,正契需要交钱才能拿到,而且还得给正管的那些小吏们送点茶水费才行。

    不过,有何衡原这位县令公子亲自督办,加之秦家的名声在南郑城内也日渐响亮,县衙里这些吏员自然不敢问秦家兄弟要好处费,而且索性连购买正契的材料费都给省了。

    契约已成,接下来自然是当面将钱款付讫,完成交易。几位卖方都同意秦家用黄金和白银支付,并且讲好了黄金、白银与铜钱的兑率。这些卖家不想要蜀中常用的“交子”,又嫌铜钱笨重,所以黄金白银这种非流通货币便可以作为等价交换物,取代铜钱和交子。卡Kа酷Ku尐裞網

    实际上,因为战乱频发,民间大额的商货交易都愿意用黄金、白银这样的贵重金属来作为代价货币,只因为黄金和白银更容易藏匿和运输。

    完成交易,秦铭出面请帮忙的师爷和押司等人去望江楼上喝酒,众人欣然应邀,很给面子。

    秦颂办事,走的是高层路线,虽然简洁高效,但不可能事事都去麻烦何彊父子。秦铭是秦家的家主,由他出面跟县衙里这些曹吏打交道,然后建立人际关系,以后生意上遇到什么麻烦,就可以直接找他们帮忙解决。

    不是谁都能像秦颂这样,一上来就抱住省部级高官和大区司令员的两条大腿。跟秦铭去望江楼上喝酒的这些曹吏,搁在后世也是县级行政部门的局长、科长,普通草民想花钱请他们吃顿饭,那可是要看人家的心情,更要看负责牵线搭桥的这人面子够不够。

    秦颂没有去望江楼,他和何衡原两人乘坐马车出了城,直奔马坝方向而来。

    上次,秦颂托马平的父亲帮忙收购田地,如今已经过去近一月的时间,他要过来了解一下进展情况。

    马车里,何衡原时不时转头盯着秦颂看,搞得秦颂以为自己的脸上沾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秦颂有些不耐烦了,他转头拿眼瞪着何衡原说:“你已经转了十几次头了,心里有什么话,就直接问出来!”

    何衡原说:“真是奇怪了,前阵子在武休关的时候,我总觉得你身上带着一股子威压,让人不敢靠近。如今,我与你同乘一车,为何却没有此前那种感觉了?”

    秦颂淡然一笑,对何衡原解释说:“在武休关,我是宣抚处置使派出的正办官差,你们这些生员都得听我的管束,所以你会觉得我身上有威压。在马车里,我跟你是朋友,不存在谁管谁的问题,你自然不会有这种感觉。”

    何衡原一拍脑门,说道:“是了!难怪我每次见到姑父时,只觉得他是个和蔼客气的老头,可那些官员见到姑父时,总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

    “你姑父可是虞允文的父亲?”

    “对呀!我父亲没有调到兴元府之前,曾在潼川路为吏,那时候我没事就去表兄家里玩,所以经常能见到姑父。”

    “那我可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用不了多久,你姑父就会调到利州东路,以后你又能经常见到他了。”

    “咦,你怎么知道?”

    “嘿嘿,因为是我向张大人提议把你姑父从潼川路调过来啊!”

    何衡原吓了一跳,刻意压低声音说:“我姑父可是一路判官,你一句话就能把他给调过来?那你能不能帮我父亲官升一级?”

    秦颂没好气的说:“你想多了!南郑县令可是肥缺,你父亲官升一级也做不了兴元知府,还不如安安稳稳守在南郑,将官声名望养足之后,一步到位。”

    何衡原于是闭口,不再多言。

    秦颂这次有意带着何衡原出来,就是要把他暗中帮着虞褀调动升迁的事情通过何衡原透给何彊,再通过何彊透给虞褀。

    官场上没有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秦颂在武休关累成狗,帮着张浚拉出一支队伍来,张浚为了酬谢他,才将利州东路转运使这么重要的位置许给了他。

    如果秦颂不把话说明白,虞褀肯定不会想到秦颂会是他升官的幕后推手。

    这可是一份很重的人情,相信虞褀得知内情之后,肯定乐意收下秦颂这样的弟子吧。

    到了马坝,不用秦颂介绍,马平的父亲便认出了何衡原。这位县太爷的小儿子,在南郑城里面也算个人物,马父去拜会何彊时,曾经见过不止一次。

    “贤侄来的正好!上次你托我办的事情,已经弄得差不多了,只等你去实地看过,跟各家卖主谈好价钱,就可以去县衙办理田产交易的手续。”

    “这次实在是麻烦世伯了,回头等事情办妥,请你去家里吃酒!”

    “好,正好带着家里几个小的去认个门。”

    秦颂跟马平的父亲寒暄一番,便随他前往河边,视察即将属于秦家的田产。

    虽然明知道土地兼并是造成社会动荡的根子,但秦颂身在这样的时代,想要养活家人,却不得不做一个地主。

    有恒产者,方能有恒心。</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