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九十三章 没落世家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九十三章 没落世家

    从赵开说要带秦颂一起前往成都帮他选媳妇开始,秦颂就看出来这些大宋的官员们是在酒桌上面玩“套路”,而且玩得很优雅得体,比起后世饭局上面动不动就是各种黄段子,不知高雅了多少。「^追^书^帮^首~发」

    有些事,张浚不能主动提出来,其余人又不好直接提出来,大家便坐在一起喝酒,然后假借酒意,把该说的话都说明白,把该办的事情定下来。

    众人都是依附在张浚这根主干上面,如今张浚眼看就要还朝,这一去就是数千里,以后光是送一封信,来回都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替张浚解决后顾之忧,就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张浚的小姨子一天不嫁人,她就会吊在姐姐陈琪的身后,而陈琪必然是要跟着张浚同往,所以陈钰就成了大麻烦,必须得解决。

    秦颂是张浚的得意弟子,此前帮着张浚出谋划策,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过硬的理由,张浚跟秦颂解除师徒关系,必然会影响张浚的名誉。

    然而,自己小姨子看上自己弟子这样的理由虽然硬得可以,但却有些尴尬,所以化解尴尬的最好办法就是请几个明白人过来一起说话,帮着当事人遮掩,然后把正事给办了。

    整个过程看起来似乎有些矫情,但矫情的好处就是大家都不伤面子,无论进退都预留了尺度,不至于把人逼到墙角,结果好心办了坏事。

    张浚和秦颂解除师徒关系,秦颂和陈钰订婚,虞褀收秦颂为弟子……

    三件事情,件件都跟秦颂相关,在张浚接待虞褀的酒宴上,全部定了下来。

    参加这场宴请的人,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利益受损,相反,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得益。卡Kа酷Ku尐裞網

    张浚少了一个弟子,多了一个连襟,以后不但不用为小姨子的婚事头疼,而且因为连襟这层关系,可以更加放心的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秦颂去处理。

    秦颂定了一个媳妇,多了一个连襟,又认了一位老师,然后买一送一的还多出来一位牛逼到爆炸的师兄,是得益最多的那个。

    赵开、刘子羽、何彊等官员“助攻”给力,不仅买好了张浚,而且也交好了虞褀和秦颂,得益虽然不多,但也巩固了各自在张浚这个圈子内的地位。

    虞褀初至兴元府,便能与赵开、刘子羽和何彊这些重要官员建立联系,而且还收了一个跟张浚是连襟的弟子,怎么看都是头上掉馅饼的好买卖。

    就连存在感最弱的虞允文,也能受益。且不论他能在一众官员面前露脸本身就是一种机缘,光是和秦颂成了师兄弟这一条,他的以后注定就要与众不同。

    一场接风宴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热烈气氛中结束,众人乘兴而归,秦颂被张浚喊进了书房。

    “你抓紧时间处理家里的事情,过几日吴磷率领五千人经过南郑时,你便随他同往成|都吧。”

    “大人不准备回蜀中一趟吗?”

    “这次朝廷催得紧,恐怕拖延不了,我最迟下个月便要动身东行。”

    “有刘锜和曲端两人率领三千老兵护送大人返朝,此去倒也不用担心。我会尽快处理好后续事项,然后赶至临安,与大人汇合。”

    “你不必如此着急,这次随吴磷前往蜀中,还需尽力帮他挑选和操练部族土兵,然后再将土兵顺利带到大散关,交到吴晋卿的手中。当初对南归降兵进行整训和分流是你一手促成,此事你需做的有始有终,不可给人落下虎头蛇尾的口实。”

    张浚让秦颂留下来继续处理后续事宜,正中秦颂的下怀。

    对于张浚而言,有没有秦颂跟着,短时期内对他的仕途影响不会很大,张浚又不是官场菜鸟,就算他一个人单枪匹马杀回朝堂,也能抵挡一阵子。

    何况,张浚这次可是带着刘锜和曲端两人同去,就凭这两人的实力,应付一般的麻烦简直是手到擒来。

    对于秦颂而言,现在正是各项事业初创的阶段,有他亲自盯着跟没他盯着的结果肯定不一样,他的许多想法都来自于前生的启发,除了他自己明白该如何去实现,别人恐怕很难理解,更别说去帮他实现了。

    这次酒宴结束后没几天,张浚以即将返朝而秦颂要留在关陕替家人守孝为由,当众宣布与秦颂解除师徒关系,然后将他正式推荐给利州东路新任转运使虞褀。

    这个解除师徒关系的理由,绝对冠冕堂皇,任何人都无话可说。

    张浚怕耽误了秦颂的学业,而朝廷的命令又不得不遵守,秦颂又不能随他前往临安,所以将秦颂托付给虞褀这样的蜀中名士,充分体现了张浚爱才惜才的心情。

    随后,虞褀在自己的官署内举办酒宴,答谢上官张浚和诸位同僚,然后在开席之前顺便饮了秦颂的敬师茶,将秦颂收入门墙。卡Kа酷Ku尐裞網

    南郑城内一些消息迟缓的人,还来不及为秦颂失去张浚的庇护暗中庆祝,就不得不接受秦颂成了虞褀学生这件事情。

    娘的,你们这些大人物啊,收个弟子还能这么玩?

    秦颂跟张浚成为连襟的最大障碍已经去掉,不过订婚这件事却不是张浚可以包办的,陈钰在虞家父子抵达南郑时,便被张浚派人送回了蜀中青神老家。

    虽然知道岳父岳母反对的可能性不大,但从礼法来论,秦家与陈家结亲必须先派人媒人前往陈家说媒,然后按照“三书六礼”的礼仪往下走。

    “三书”指的是聘书、礼书和迎书。

    “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秦颂还在孝中,所以最多能将“三书六礼”进行到递上聘书,与陈钰订婚的程度。

    陈钰若继续留在南郑,远离父母,这纳采、问名等仪式就没法搞,所以她得先回去,等着秦家派人前往蜀中。

    就在秦颂等着为张浚送行的日子里,从关中辗转迁徙而来的李家和种家人终于抵达了南郑。

    这两家人尚未到来之前,秦颂便收到了王世雄的密信,他没想到王世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李家人从金国那边弄了回来,更没有想到王世雄竟然把京兆府有名的种家也拉了过来。

    这两户人家,一个是昔日的关中豪门,一个是陕北有名的军武世家,将他们的子弟招入复兴军,不仅可以让复兴军名声大震,也为以后在关中和陕北发展壮大开了一个好头。

    现在,让秦颂担心的是王世雄有没有能力维持他的统领地位。

    李世辅和种洌两人未必就会觊觎他的位置,但这两人自带统率属性,哪怕是刻意保持低调,估计用不了多久也能在复兴军中树立各自的威信。

    秦颂烦恼归烦恼,但李家人和种家人既然已经上了复兴军这条船,他作为隐在幕后的大佬,自然不能没有表示。

    这天中午,虞允文正在转运使官署的后院里面纳凉,秦颂不请自来,直奔他所住的房舍。

    “师兄,别在这打瞌睡了!收拾一下,随我出城,我带你去见识两家人。”

    秦颂大着嗓门,一点不拿自己当外人。

    虞允文现在有点怕秦颂这个便宜师弟,因为他发现秦颂对他实在是太热情了,让他有些惶恐。若非知道秦颂很快就要与陈家女子定亲,虞允文甚至会怀疑秦颂是不是有“龙阳之好”。

    自从秦颂正式拜了虞允文的父亲为师,短短几天的时间内,秦颂不是带人送来各种吃穿用度,就是给官署后院安排各种使唤仆人和家丁,仿佛这转运使官署的管家是他一样。

    虞家父子就两人来南郑,原本还担心到了这里人生地不熟,生活会有诸多不便,结果根本不用这爷俩操心,秦颂帮他们全部解决。

    前天何衡原来拜见姑父和表哥的时候,还有些郁闷的抱怨秦颂喧宾夺主,竟然抢着把本该他做的事情全都包圆了。

    虞允文见推辞不了,只好问秦颂:“不知这两家人是何来头?”

    秦颂回答说:“京兆府种家和延安府李家!都是跟党项人打过几辈子仗的将门世家!”

    “咦,这种家和李家竟然能冲破金人封锁南迁?那是要迎接一番!”

    秦颂带着虞允文从官署后院出来,又在西门附近遇到了提前等候在这里的何衡原,三人结伴出城,去城外十里处的驿亭等候。

    若非刘子羽的家人远在福建,秦颂说不得也会将刘子羽的某个儿子带上,然后组一个“衙内欢迎团”出城。

    种家虽然是关中豪门,但那是在种世衡到种师道这几代,如今种师道已经作古,种家军也已消散,而关中也被金人占据,所以从很现实的角度而言,他们现在连虎落平阳都算不上。

    李家的情形比种家也好不了多少。他们的影响力在陕北的宋军之中,而陕北宋军经过富平之战已经所剩无几,所以举家签到兴元府后,等于是一切从头开始。

    为了让种家和李家感受到真心实意的欢迎,同时又不让他们觉得压力太重,秦颂这次没有惊动张浚和虞褀这些大佬,只是带着虞允文和何衡原出城迎接。

    虽然场面看上去单薄了一些,但以这三个年轻人的身份,至少在兴元府地界上没有谁可以轻视他们。</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