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一百零一章 惠民药房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百零一章 惠民药房

    殷同文是兴元府坐地户殷家的嫡系子弟,而殷家则是南郑有名的地主,家资丰厚,钱粮盈仓。「^追^书^帮^首~发」

    此前,撺掇何衡原跟初到南郑的秦颂起刺的几个年轻人里面,就有这厮。

    秦颂不是个喜欢忍气吞声的人,更不是一个愿意以德报怨的傻缺,他本来打算派一队复兴军战士扮成强盗,把算计他的这些家伙全都绑到山里面,然后狠狠地勒索一笔,让这几家坐地户知道什么叫做肉痛。

    后来,秦颂忙着去武休关筛查和整训南归的宋兵,就把这事放到了一边。毕竟这都是些小事情,只要南郑本地的势力不来招惹他,秦颂暂时也没有功夫去跟他们起什么冲突。

    众运货行的开业典礼虽然简单低调,但它背后汇聚的家族却没一个简单的。

    不是猛龙,不过江。秦、李、种、吴四家敢在兴元府成立大型商会,靠得可不光是几位官场大佬的题字,这四家隐藏在暗处的力量,绝对超过所有人的想象,只要他们想搞事情,就算是张浚都不敢轻视。

    从古至今,手中握着刀子的家族都不好惹,尤其是那种合理合法拥有武力的家族。

    显然,殷家的嗅觉比较敏锐,意识到了危险逼近的气息,所以派出殷同文前来试探,有心释放一些善意,希望缓和彼此间的关系。

    秦颂对此看得很清楚,所以亮明了态度。

    秦颂的态度是不拒绝合作,但没有兴趣深交,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做各的生意就好。

    殷同文让随从放下了价值五百贯的银锭作为订金,又跟秦颂客套几句,便离开了众运货行。

    等到店里没有外人时,何衡原有些不愤的问:“你就这么放过殷家了?当初可是他怂恿我来试探你的!”

    秦颂淡然一笑,说道:“不过是些上不了大台面的家伙而已,你的眼界不要局限在兴元府这么个小地方!只要他们这些坐地户不在暗中捣乱,我并不介意有好处的时候,让他们跟着喝上一口汤。我的敌人不是这些坐地户,而是秦岭北面的女真人和党项人,所以我可以原谅这些坐地户。”

    从殷同文进来开始,虞允文一直在默默观察秦颂,他从秦颂身上看到了一种本不该在秦颂这个年纪的人身上出现的稳重和老成。

    在虞允文看来,秦颂就是天生的领导者,他不急不躁的性格,让人很难生出反感。

    赵掌柜让店里的伙计把熊皮给何衡原卷好,又把两只熊掌用木匣封起来,然后送到铺子外面何家的马车里面。

    虞允文没何衡原这么财大气粗,他买了两块麂子皮,还有两包山核桃,一陶罐土蜂蜜。

    三人从铺子里面出来,然后乘车各自离去。

    他们三个的身份有些敏感,长时间停留在货行里面,反倒影响货行正常营业做生意。

    就在秦颂三人离开不久,收到殷同文消息的其余几家便纷纷派出族内子弟来到众运货行采购,这些有钱人出手阔绰,随便拿出几百贯,眼睛都不眨一下。

    如今城内卖力气做苦力的男丁,辛苦一天也不过是挣五十个左右的铜钱,一贯钱就是一千枚,需要壮劳力辛苦二十天。卡Kа酷Ku尐裞網五百贯钱就是五十万枚,需要一个成年劳力干一万天!

    秦颂当初请马平的父亲帮忙购置田地的时候,一出手就是一箱黄金,看起来豪奢至极,但那不过是他在虚张声势而已。

    复兴军五百人冒着生命危险夺下陇安寨,抢了金军的仓库,才有这么一笔横财,而这些金银珠宝则是女真人抢夺陇安寨周边时所得。

    所以说,巨额的财富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取,众运货行也不可能天天只卖虎皮熊掌这些高档值钱的山货,想要长久的赚钱,还得靠山核桃、土蜂蜜这些看似价值不高,但出货量大的普通山货。

    虞允文回到家里时,意外地看到了在他的房间里面竟然也挂着一张鞣制好的熊皮。

    这张熊皮似乎比何衡原从众运货行里面买走的那张还要大一些,毛色也更鲜亮。

    虞允文环顾屋内,在书桌上看到一幅未封口的信笺,他拿起来看过后,不由得露出苦笑。

    “彬甫兄,听闻老师冬日易犯老寒腿,特送上熊皮一张,可铺于被褥之下,据说对于缓解病痛有效。老师为人刚正,当面送礼恐不喜,所以只好劳烦师兄代劳!”

    秦颂若是直接送钱给虞允文,肯定会被虞允文看轻,但他送的这张熊皮,虞允文却是根本舍不得拒绝。

    虞允文至情至孝,他可以放弃参加科举,就为了侍奉父亲,而睡熊皮褥子对于治疗老寒腿确实有效果,所以他肯定不会把熊皮给秦颂退回去。

    众运货行开业当天,卖出去的山货折算成铜钱总共是三千两百多贯,算是迎来了一个开门红。

    不过,这里面有两千贯是何衡原和南郑本地豪族为了拉近关系特意来捧场的额外收入。

    抛开这两千贯,还有一千三百多贯,依然不是一笔小数目!

    众运山货行跟别家同类商铺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进货成本几乎为零,而且货源还很充足。

    除去购买铺子和雇佣掌柜、伙计的开支,只要货行每天往外销东西,不管多少,都有赚头。

    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也就秦颂搞得起来。换了别家,他得首先有一支以山地作战为主的正规部队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养这么一支部队,就算有座金山,估计也经不起折腾!光是每年人吃马嚼的花费,就不是任何家族承受得起,何况还要购置装备、衣装,安置家属。

    所以,一个山货铺子就算天天能赚上千贯,那也不够花销,秦颂还得继续为复兴军寻找别的来钱门路。

    就在众运货行开张不久,兴荣商行旗下的第二家铺子也在鞭炮声中揭匾开业了。

    这次开业的是药铺,名为“惠民药房”,里面销售的为产自秦岭和陇山一带的各种药材,诸如当归、茯苓、柴胡、三七、天麻、灵芝、五加皮、蛇莓等等,约莫有五百多种。

    秦岭和陇山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温差特点,山里面生长着数千种各类药材,秦岭的主峰太白山更是有“药山”的美誉。唐代名医,有药王之称的孙思邈,曾经在秦岭之中钻研各种药材配伍长达数十年之久。唐代的另外一名神医王焘也是依托秦岭这座天然药库,成就了神医之名。

    复兴军在山中拉练的时候,除了锻炼耐力,适应山区环境,还承担了寻矿和采药等多种任务。现任的代统领王世雄本人就是一个很厉害的辨识药材的高手,他得了薛道光真传,在医药之道上远比秦颂厉害。

    让战士们采集各种药材,不仅可以为复兴军提前存储大量可用的药材,还可以让战士学会辨认药草,这对于提高整个部队和个人的生存能力都有着极大帮助。

    天云寨的仓库里面,别的物资可能紧缺,唯独各种药材不缺。以后发生大规模战事,受伤的人数定然不少,有了这些储备药材,可以挽救不少人的生命。

    复兴军的战士成天在山里面转悠,不管大队伍还是小队伍,在经过一片山坡,一片丛林时,随处就能发现各种野生的药草,他们顺手采摘下来,然后集中上缴,时间一久,就算记性再差的士兵,也能记住好几种止血和防疟疾的药材。

    惠民药房不仅卖药,而且还提供中医坐堂问诊和开药方的服务。

    坐堂的这位中医,年纪四十多岁,是王世雄特意给秦颂派来的,据说当初是咸阳一带有名的医生,跟王家沾亲带故,因为不堪每天目睹在女真人残酷统治下的乡亲们受苦受难,所以自愿带着家人迁入天云寨,为复兴军服务。

    秦颂不会去打听这位王中医跟唐代药王孙思邈是否有着什么血缘关系,就像没有人来打听他跟唐代开国功臣秦琼是不是有血缘关系。

    秦颂在乎的是这位王中医的手艺和年龄。有他带着徒弟来南郑坐堂,至少今后秦、李、种几家人生病时得到治愈的可能便提高了许多,而虞褀这位身体不太好的正直官员,也可以从中受惠。

    在这个得了感冒都会大量死人的年代,一位经验丰富而且年富力强的医生,简直就是花钱也难以请到的救命符。

    惠民药房出售的药材,价格甚是公道,有许多平民百姓购买不起的珍贵药材,在这里的售价都降了五、六成之多。

    千金有价药无价的道理,秦颂比谁都明白,但他没有打算让惠民药房赚这种昧良心的钱财。

    这些药材的得来,无非是花费了复兴军战士们一些时间和力气,成本依然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生了重病的普通人而言,一味重要的昂贵药材,很可能就是救命药方中的主药。

    在有得赚的情况下,将不合理的暴利砍掉,让普通人家得到实惠,这才不愧于“惠民”两个字!

    众运货行里面一张上等熊皮能卖数百贯钱,有能力购买它的人,绝对不会是身处底层的草根平民,所以秦颂觉得这钱赚得心安理得。毕竟,不是谁都有本事进到深山老林里面,去猎杀一头攻击力惊人的黑熊。

    惠民药房里面一支止血救命的血参,只卖两、三贯钱,就算是家境贫寒之人,咬咬牙也能凑得出来,而秦颂觉得这钱也挣的问心无愧。

    这种比较珍贵的药材,当然不能白送,否则让其他开药铺的同行怎么活?

    更何况,若是白送药材,人人都想来沾便宜,这药铺子还如何盈利?</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