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一百零三章 法不外传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百零三章 法不外传

    当“绑腿”作为名词出现,而非动词出现时,它的作用和价值远比曲端向张浚介绍的还要多一些。卡Kа酷Ku尐裞網「^追^书^帮^首~发」

    绑腿在士兵负伤骨折缺少固定物的时候,可以用来包扎固定。

    绑腿在转运无法行动的重伤员时,可以用来制作应急的担架!

    绑腿可以用来捆绑抓到的敌军俘虏,保管他解脱不了。

    绑腿往油里面一浸,可以缠在木棍上面制成火把,用来帮助队伍夜间行军照亮,还可以充当纵火的媒介!

    实际上,只要愿意开动脑筋,绑腿能够发挥的作用,超乎人们的想象。

    秦颂两世为人,他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绑腿这种超级实用的“行军神器”是在什么时代被聪明人发明的,但他知道肯定不是前世那支红色队伍的首创。

    不过,自从秦颂发现这个时空当中各个族群的军队都没有打绑腿的习惯后,便意识到绑腿可以发挥的巨大价值。

    秦颂没有跟吴玠、吴磷和杨政提过绑腿,因为西线宋军目前是以防守为主,长途急行军的情况很少。

    秦颂也没有跟王世雄提过绑腿,因为他担心复兴军的士兵落入金军手中,将这极易暴露并且仿制的好东西给学去了。

    如果不是为了帮张浚,秦颂肯定不会现在就把绑腿给暴露出来。

    为了掩人耳目,张浚率领的这三千平叛宋军是把绑腿藏在外裤下面,并非直接打在裤脚外面。卡Kа酷Ku尐裞網

    宋军将士穿裤子并非什么稀奇的事情,因为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裤子就已经在军队中开始流行,经过一千多年的进化,现在宋军将士所穿军裤跟后世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

    有区别的地方,可能就在于前面开裆所用的拉链和裤腰上用来穿挂皮带的环形系带。

    将绑腿藏在裤管里面,至少外人很难发现绑腿的存在,加之张浚这次又是去大宋腹地洞庭湖一带平叛,远离宋金两国的边界,因此一段时间内不用担心金军掌握这个军事机密。

    至于规定部队在行军时只喝煮沸加盐甚至是加糖的凉水,自然是为了防止沿途接触到的生水中隐藏的各种病菌。加盐是为了给士兵补充因为急行军大量出汗流失的盐分,加糖则是为了补充一些热量。

    大宋时代的自然环境肯定要比后世被工业化蹂躏过的环境好许多,到处都能呼吸到清新香甜的空气,但这不代表地表水中就没有各种细菌。

    在没有抗生素和各种化学药品的时代,直接饮用生水的危险远比后世更大。

    血吸虫、疟疾、鼠疫……还有多种可以大规模传播的病菌,并非是在工业化以后才冒出来的,而通过饮用煮沸晾冷的熟水,便可以将这些危险降低到百分之一以下!

    为了便于行军,秦颂可是悄悄为张浚这支部队配备了铜水壶!

    大宋流通的法定货币是铜钱,铸造铜水壶所需的工艺并不复杂,跟制作汤婆子差别不大,但一个铜水壶光是成本就需要一贯多钱,再加上制作费用,差不多需要两贯,摊到三千人的头上,就是六千多贯。卡Kа酷Ku尐裞網

    这些钱,可都是秦颂私人掏的腰包啊!

    那么,秦颂为什么不去向张浚或者吴玠报销这笔开支?

    因为法不外传,秦颂不想暴露这个秘密。

    大宋是一个各项法规制度非常完备的国家,如果秦颂向张浚或者吴玠报销,他们肯定是要走正规渠道向负责后勤军需的官方机构申请这笔经费,而官方机构不可能因为张浚或者吴玠一句话便将这笔钱给批下来,他们不但要派人来检验铜水壶的功能,还要把制作铜水壶的原因记录下来,然后呈报上去。

    如此一来,不喝路边生水可以防病的秘密自然就要泄露了。

    在秦颂看来,凡是能够提升宋军战力的发明创新,哪怕再微不足道,哪怕对于战力的提升只有一点点,都值得“小题大做”,严格保密!

    积小胜可以获得大胜,在宋金对峙态势基本形成的情况下,只要往天平一边的宋军头上放上一点点制胜的砝码,后果便有可能是一场胜利。

    秦颂之所以选择铜这种较为昂贵的材料制作行军水壶,也是经过反复比较后做出的决定。

    锡壶太软,容易变形,而且长期使用锡壶对人体有害。

    铁壶硬度够,但容易锈蚀,特别是盛放加了盐的凉开水后,腐蚀的速度就更快了。

    铝壶轻便而且耐腐蚀,可惜大宋这个时代还没有办法大规模的生产纯铝,所以不用考虑。卡Kа酷Ku尐裞網

    陶壶和瓷壶易碎,竹筒密封性和耐火性差,都不是好的选择。

    金壶最好,但是只有皇帝和有钱的大官才用得起。

    银壶也不错,还自带试毒功能,但制造成本太高,无法大规模列装部队。

    比来比去,也就铜壶是现有条件下最合适的选择。

    铜的导热性和耐腐性都比较强,只要想一下涮锅时所用的那种圆锥形铜锅能用很久,就知道铜壶的耐用程度。

    为了保持低调,秦颂为三千人订做的铜壶外面刷了一层厚厚的黑漆,掩盖了原本黄灿灿的样子,也降低了被人偷盗变卖的危险。

    士兵们对于铜壶还是很喜欢的,因为这玩意看起来黑不溜秋,但可是用钱做成的,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除了绑腿和行军水壶,秦颂的脑子里面还有不少使用现有条件便能提高军队后勤保障水平的奇思妙想,但他不会一股脑的掏出来。

    贪多嚼不烂,有些好东西在秦颂没有绝对实力之前,还是不要胡乱的显摆为好,因为谁也不知道大宋的朝廷和军队里面藏了多少金国人派来的奸细,或者说准备叛变和正在叛变的分子!

    就在今年的六月,蕲黄镇抚使孔彦舟便卖身投靠了伪齐刘豫,成为继丁李成、张用、曹成等乱军之后,又一个叛变的贼子。

    孔彦舟为相州林虑(河南林县)人,字巨济,出身无赖,杀人为盗,在靖康元年应募从军,短短数年间竟然升至京东西路兵马钤辖。金军攻入山东时,他率部南逃,所经之地,烧杀抢掠,可就算如此,不久之后竟然再次升任沿江招讨使。

    两年前,孔彦舟率部镇压在洞庭湖一带爆发的民乱,杀掉了义军首领钟相,然后在荆湖南路大肆烧杀抢掠。因为他的倒行逆施,极大的刺激了当地的民众,人们纷纷投奔钟相的继任者杨幺,结果民乱的规模急剧扩大和恶化。

    去年以来,大宋派出了韩世忠和岳飞等名将,先后平定了李成、张用、曹成等乱军,孔彦舟出身不正,内心开始惶恐。伪齐刘豫在河南找到孔彦舟的母亲、妻子和子女,不但没有杀害她们,反而给了她们不少财物。随后,刘豫秘密派出孔彦舟的舅舅卢成持密信潜入宋境招降孔彦舟。

    孔彦舟率部叛变时,他的幕僚王玠劝阻他,结果被杀,而他的部将陈彦明、郭谅不肯从贼,在混乱中带着千余人投奔了江州知州刘诏先。

    孔彦舟是人渣中的人渣,史书中记载他的一个妾生了一个容貌美丽的女儿,等这个女儿长大后,孔彦舟用各种办法虐待他的这个妾,逼着这个妾对外人说女儿并非自己所生,然后把这个女儿又纳为妾!

    妾生女虽然身份低贱,可毕竟也是女儿,竟然被孔彦舟这个畜生当成玩物,其恶行简直令人发指。

    试想这种连亲女儿都不放过的畜生,他在祸害跟他毫无关系的普通人时,还有什么顾虑?

    大宋朝就是如此的奇葩,既有杨再兴这样因为起义被招揽到军队为国战死的名将,也有孔彦舟这种丧尽人伦的畜生卖身投敌,祸国殃民。

    在秦颂的小本子上,既罗列着一些他必救的文臣武将,同样也记录着一些他必杀的人,而像孔彦舟这样的人渣,只要将来有机会,秦颂绝对不会轻饶了他。

    不过说起来,也是令人无语,若非孔彦舟率众叛变狠狠的刺激到了朝廷和皇帝,这次张浚请命率军前往湖湘平叛还未必能够得到许可呢。某种程度上,孔彦舟给张浚提供了可以滞留洞庭湖一带的机会……

    秦颂在听说了孔彦舟叛变的经过后,心里对于大宋朝堂上某些为了私利而置国家和百姓不顾的大臣真是恨的牙痒痒。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来对付张浚这样一心做事的官员,却没有时间去调查孔彦舟,反倒是想利用孔彦舟与钟相残杀,然后坐收渔利。

    麻麦皮,怎么能把趋虎吞狼的手段用在对内镇压民众上呢?难道不应该是剿抚并用,以抚为上,然后只除首恶,其余的就地遣散或者整体迁移安置吗?

    让孔彦舟这样靠着烧杀抢掠起家的人渣去平叛,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最让秦颂愤怒的是,复兴军这样一支忠心为国为民的地方团练组织,却得不到朝廷的认可,至今没有任何名义上的任命。

    朝廷似乎对于复兴军给西路宋军提供的各种帮助视而不见,难道他们内心深处是希望金军消灭这支民练组织,避免再次出现孔彦舟这样尾大不掉的乱军?

    尽管秦颂心中有这样那样的不满和愤怒,但他知道整个大环境便是如此,想要扭转这样的不利局面,却非一人一时一事之功,而是要靠几代人上百年从内到外的改造,才能把这个民族从悬崖边缘给拉回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