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一百零九章 军至锦官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百零九章 军至锦官

    眉州青神县陈家的产业众多,不仅涉足传统的粮食、蚕桑行业,还经营着当铺、酿酒、营造等项目,在蜀中也算排得上号的富户。★首★发★追★书★帮★

    陈家族人众多,为了照顾到各房的利益,诸多产业被分到各房名下经营,而作为长房的陈荣恩一家,因为要保持长房的地位,所以名下产业要比另外四房任何一家都多出来一些。

    陈荣恩便是陈琪和陈钰姐妹的亲生父亲,他还养了一个儿子名叫陈决,奈何这个儿子不怎么争气,整日流连于赌坊、酒肆和青楼间,对于读书求学和经营家业却没什么兴趣。

    幸好,长女陈琪嫁给了汉州绵竹县的张家才俊,没用几年便成了身份显赫的外命妇。

    托了张浚的福,陈荣恩在生意场上的对手虽然觊觎陈家丰厚的家财,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设计侵吞,只能暗地里采取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挤压陈家的份额和利润。

    前些日子,张浚率队离开汉中向东南进发的消息传回蜀中,心思机敏的人便意识到了某些机会到来。

    张浚就像一柄高悬在关陕的利剑,只要他一天不离开,哪怕是接任者王似和卢法原已经到了汉中和成都,蜀中的生意人都不敢对陈家下手,因为张浚只要一个暗示或者授意,就有手下会替陈家来出头。

    现在好了,张浚要还朝,而且带着兵马远入湖湘之地,三年五载内不会再回蜀中,是时候让陈家吐出一些市场份额出来了!

    眉州属于成都府路治下,而青神县又属于眉州治下,所以从青神前往成都府的路途并不遥远,乘船逆流而上,不到三日便能抵达。卡Kа酷Ku尐裞網

    中秋刚过,便有几个读书子弟前来陈家相约,说是要带着陈决和他们一起前往成都府求学。陈荣恩见这几个读书子弟不似纨绔,便为儿子准备了一笔盘缠,安排两个家丁跟随,让陈决跟几人同往,去成都府那边长点学问和见识。

    已经归家的二女陈钰得知此事后,便埋怨父亲说:“阿爹这次又要被人骗!你那儿子,除了提笼架鸟,吃喝玩乐,几时把心思用在读书求学上了?成都城内繁华似锦,你又给他准备了那么多的盘缠,这不等于是把耗子送进米缸里吗?”

    陈荣恩明知二女的抱怨很有可能成真,但嘴上却说:“你也不是个省心的!你哥虽然浪荡了些,但迟早总有醒悟回头的一天,咱们家大业大,不怕他浪费一些钱财,经得起折腾!可你呢?这都二十岁了,还不肯嫁人,是要留在家里当老姑娘,让我和你娘养你一辈子吗?”

    陈钰本来一片好心,结果被亲老子怼得无话可说,她很想大喊一声自己的心上人很快就要来蜀中提亲,可碍于姑娘家的矜持以及想要在提亲当天狠狠扬眉吐气一把的小心思,陈钰最终没有透露半个字,气呼呼的回了自己所住的后花园。

    “那个坏家伙,怎么还不来啊!”陈钰站在一株香气四溢的丹桂前面,用手使劲摇曳着丹桂的枝干,就好像是在质问一个人一样。

    “哼,再等你几天,如果还不来,到时候就让你吃闭门羹!”陈钰撅着嘴,拿脚踢着丹桂树根,将心里的怨气和不满全都发了出来。

    当陈钰心心念念着秦颂时,他刚把陈琪送到绵竹张家,然后在向成都府赶路。

    陈琪是张家媳妇,她和张浚的孩子也留在张家抚养,回到蜀中后自然是要先回张家,而不是娘家。

    绵竹在成都府北面一百五十里外,青神在成都府南面一百八十里外,从汉中入蜀,先到的也是绵竹,然后是成都,所以秦颂肯定是最后才会到青神县。

    如果不能说动赵开帮忙前往青神提亲,只让秦颂一人上门,传出去就会成为一个笑话。

    哪有定亲的主角亲自跑到女方家里给自己提亲的事情?

    秦颂跟陈钰一天不定亲,他跟陈琪的姐弟关系也就只限于两人的口头之间,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

    正因如此,在经过张家的时候,陈琪并没有挽留秦颂在张家作客,连张家的门都没有入,以免被人误解,传出一些不好的风言风语。

    陈琪已经跟秦颂约好,她在张家待上几日后,便会带着儿子回娘家省亲,到时候正好赶上赵开登门提亲,她也能帮着秦颂说话,一锤定音把亲事给订下来,省得夜长梦多。

    有陈琪在父母面前替秦颂背书,效果肯定好,但陈琪怎么就如此确信秦颂可以搞定赵开,让堂堂三品大员帮忙去给他提亲呢?

    主要还是张浚对秦颂的期望很高,连带着影响到了陈琪,让她没来由的对秦颂充满了信心。试想一下,秦颂连张浚都能搞定,没理由搞不定赵开啊!

    不提陈家姐妹两边的事情,却说秦颂跟随吴磷率领的大队伍终于来到了锦官城的附近,早有本地的小官吏接到消息,赶到驿站附近迎接,将吴磷和他率领的大队伍引到了一座闲置不用的军营里面。

    大宋立国之初,除了保留规模庞大的禁军,还有厢兵、乡兵、蕃兵、土兵和弓手等地方性部队。

    由于蜀中远离朝廷中枢,又与吐蕃和大理等国和部落毗邻,所以始终保持着数量不等的各式杂兵,用来进行城池防卫和平息羁縻各部落的叛乱。

    吴磷所部进驻的这处兵营,便是前些年成都周边厢军和乡兵们前来应招参加巡阅时的临时驻地,距离成都府的外城郭仅有十里之遥。

    按照计划,吴磷还要继续率领部队向南而行,直到抵达紧邻着大理国和吐蕃部的黎州盘陀寨和安静寨一带。

    然而,黎州那边山势险峻陡峭,各族杂居,形势十分复杂,想要在那里打开一片新天地,不仅要有厉害的将领,还需要各种政策扶持和物资的准备,所以必须要军政联合,文武兼备。

    赵开不仅担任了成都知府,而且兼任蜀中理财之事,吴磷这次率军南下,自然需要得到他的全力支持。

    将部队临时驻于成都附近,既能体现吴磷对于赵开的尊重,也方便文武之间进行协商沟通。

    秦颂跟随吴磷刚入军营,便开始四处转悠,认真留意眼中见到的一切。他以前在秦岭沿线的宋军营盘内也有这个习惯,总要把兵营里面所有的角角落落全都观察好几遍才会撒手。

    作为一名高级参谋,随时随地的观察,从各种蛛丝马迹里面寻找情报线索,这是基本功。秦颂前世没有转入科研院所之前,在野战部队担任过侦察连长,所以对于搜集信息和情报格外敏感,到了现在也改不掉这种习惯。

    吴磷把五千人按照左右前中后的传统习惯分作五营进行安置,又召集各级头目宣布了营地内部的安全警戒以及管理规矩,然后便派人来寻秦颂,约他一起入城前去拜见赵开。

    寻找秦颂的卫兵在军械库一处满是灰尘的角落里面找了秦颂,然后把他带到吴磷的帐内。

    吴磷看见秦颂灰头土脸的样子,不由笑问:“颂哥,你这是钻了耗子洞?”

    秦颂没好气的回答:“你是个命好的主,不用操心琐碎杂事,我是你的随军长史,总不能跟你一样不关心五千士卒的吃穿住用!”

    没错,秦颂这次随吴磷南下,还领受了职差的!

    自汉代以来,独自领兵在外的主将,身边总会带着至少一名长史和司马,而长史就跟大管家一样,不仅权力极大,而且要替主将操心粮草后勤诸多杂事。

    吴磷率领的这五千人,当初就是秦颂在武休关亲自挑选出来的,而将这五千人整体移到南中的主意也是他提的,所以主帅吴玠便把随军司马的职差丟给了他,让他负责从大西南地区招募五千能够在山地作战的土兵返回大散关。

    吴磷催促秦颂赶紧冲洗一下,把自己打理干净整齐,然后随他入城去见赵开。

    秦颂携带的行礼中有家人为他准备的两身新衣,本来是要在登陈家门时才穿,但考虑到赵开的面子,秦颂还是取出其中一套浅色的长衫换上,骑着温顺驯良的黑马,陪着一身戎装的吴磷,向成都城的西门方向走去。

    驻守西门的本地兵丁,远远的就看见一位威严将军带着一队腰挎长刀,肩负大弓和箭囊的卫兵走来,只看这等气势,就知不好惹。

    守门兵丁的头目脸上堆着笑,迎到吴磷马头之前,规矩的行了军礼,然后问道:“敢问将军尊姓大名,今日入城有何公干?”

    吴磷虽然威严,但却不是傲慢无礼之人,他在马上向这守城头目回了标准的军礼,然后朗声答曰:“本将吴磷,奉川陕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吴帅之命,率军从武休关前往成都府路驻守,今日入城拜会新任成都知府赵大人!这是本将的印信,你且仔细端详勘验!”

    戍卒头目听到吴磷的名字,全身一震,急忙双手接过吴磷的印信,察看一番后,再拱手交还给吴磷。

    “印信勘验无误,有请吴将军入城!”

    吴磷带着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城内城外被临时拦住的百姓好奇围观的目光中,施施然的走进了城门洞。

    “潘头,骑枣红马的那位将军,真的是小吴将军?”

    “当然是真的了!不然怎么可能带着士兵从秦岭一路通行无阻来到咱们成都府的地界上!”

    “听说北面的兄弟十分了得,杀了许多犯边的金贼呢!”

    “那是啊!刚才小吴将军骑着战马从我身边经过的时候,我被他那吓人的眼神扫了一下,就觉得心里毛乱的很,这就是煞气啊!”</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