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一百一十章 夜论理财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百一十章 夜论理财

    作为大宋西南第一名城,成都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卡Kа酷Ku尐裞網

    川陕宣抚处置使司衙门设在成都城内,成都府路转运使司衙门设在成都城内,成都府知府衙门也设在成都城内。

    这就好似后世的大军区司令部驻地、省政府驻地、省军区驻地和省会驻地四合一,全都聚在蓉城一样。

    赵开不仅担任成都府知府,他更重要的职差是替朝廷管理蜀中的财政。张浚当初刚刚到关陕赴任,便举荐赵开为宣抚处置使司随军转运使,朝廷马上就认可了这一任命。

    如今张浚虽然离蜀返朝,但因为赵开政绩突出,为朝廷筹措了大量的税赋和军费,所以仍然委任他继续担任随军转运使,职位仅在新任宣抚使王似和宣抚副使卢法原之下。

    为了表示对新任宣抚副使卢法原的尊重,赵开并没有在宣抚处置使司衙门内办公,而是在成都府知府衙门内办公。

    正使王似如今还在汉中行辕,副使卢法原直接到蜀中报到,如果赵开想给卢法原一点颜色看看,单凭他身兼随军转运使和成都知府两职,川陕宣抚处置使司衙门内的大小官吏都不敢违逆他的意思。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情形的出现,赵开主动搬进知府衙门,这让单枪匹马前来赴任的卢法原总算找到一些作为上官的威严和面子。

    吴磷和秦颂没有走错路,他们在进城之前就已经弄清楚赵开办公的地点,所以只需要拿着一张成都城的平面地图,不用向任何人打听,便能找到知府衙门的位置。卡Kа酷Ku尐裞網

    守门的衙差见到吴磷时,不敢有丝毫怠慢,问清吴磷的身份和来意后,便急忙派人去后堂向赵开禀报。

    不多时,穿着便服的赵开脚步急促的从后堂来到大门口,亲自迎接吴磷和秦颂的到来。

    “哎呀,日盼夜盼,终于将小吴将军和辅仁给盼来了!”

    “末将吴磷拜见赵大人!”

    “学生秦颂拜见赵大人!”

    赵开的年龄比吴玠还要大一些,在蜀中为官多年,可是名副其实的坐地虎。别看他见人都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但吴磷和秦颂可不敢托大,见到赵开之后,按照规矩向这位官场不倒翁认真的行了礼。

    寒暄几句,赵开将吴磷和秦颂迎进后堂,仆人送上茶水点水,三人关起门来,小声的在内里说话。

    门外,吴磷带来的卫兵已经将整个后堂守得严严实实,就连一只苍蝇都别想飞进来。

    实际上,赵开跟秦颂分开也就两个月前的事情,当时赵开一直留在兴元府宣抚处置使行辕内,陪着张浚等待接替者到来。等王似抵达汉中时,赵开先与张浚辞别,又与王似简单会晤一番,便回到了成都。

    秦颂将赵开离开后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言简意赅地讲了一遍,赵开听说王似初来乍到就想对吴磷统率的五千士兵和已经退役的那三千多老兵指手画脚,便皱起了眉头。卡Kа酷Ku尐裞網

    “王似是吕颐浩所荐,从他抵达汉中的动作来看,此人对于西军的兵权颇有想法啊!”

    吴磷苦笑说道:“我和颂哥担心日久生变,所以趁着他前往大散关慰问前线守军的时候,带着留坝镇内的所有人跑路了。也不知道王大人知道此事之后,心里会不会对我存了厌恶。”

    赵开摆手说道:“问题不大。只要你兄长坐稳西军主帅的位置,不管什么人来川陕,都不能把你如何。”

    秦颂凑趣说道:“王大人不会拿唐卿将军如何,可我也把他想要的三千多人给弄跑了,回头他给我小鞋子穿,赵大人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赵开抖了抖长长的胡须,笑眯眯的问秦颂:“你不是一向自诩敢作敢当嘛,这点小事还摆不平?王似这个人的官声还是不错的,除了心眼小了点之外,也没啥别的毛病。我觉得他应该不会跟你这样一位后生斤斤计较!”

    秦颂心里一阵无语,他要是相信王似不会斤斤计较,才是怪事。赵开不是说了嘛,王似的心眼比较小,而秦颂不过是个官场白丁,人家凭啥要给他留情面?

    “嘿嘿,赵大人如果不管此事,我也不怕。反正我现在不在汉中,王大人一时半会也顾不上我。等他来蜀中时,我已经随唐卿将军去了黎州,他还是够不着!”

    赵开见秦颂摆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没好气的提醒秦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就不怕王似拿你弄得那个兴荣商行开刀?”

    秦颂被赵开说中了心事,顿时露出了愁容,哀声说道:“唉,看来我只能卖身求荣了。卡Kа酷Ku尐裞網正好,我最近琢磨了几条敛财的点子,如果献给王大人,估计能让他的心情变得好一些,他就会放我一马吧?”

    赵开闻听此言,顿时气得把胡须都吹了起来。“臭小子,你要是敢卖身求荣,不等张德远清除门户,老夫先把你收拾了!”

    吴磷知道这是秦颂跟赵开在斗嘴呢,便笑着插话说:“赵大人一定不要留手,最好趁着这个家伙现在没有什么机会,赶紧把他刺配充军,我军中正好缺一个记室!”

    秦颂见赵开和吴磷合起伙来怼自己,便揉着肚子大叫道:“哎呀,肚子饿了,等本公子吃饱喝足了,再跟你们两只狐狸斗法!”

    赵开和吴磷于是大笑,不再谈论公事,三人来到后院的花亭中,自有一番酌饮。

    吴磷在城门关闭之前,带着卫兵返回驻地,秦颂则留在赵开府中,与赵开秉烛夜谈。

    秦颂的身份不敏感,作为军政要员之间的纽带,两边传话最是合适。否则,若是吴磷跟赵开来往过于紧密,不但御史会弹劾他们,就连王似和卢法原也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形出现。

    蜀中气候温暖,如今虽然已是深秋,但夜里并不寒冷,坐在花亭内叙话,倒也惬意自在。

    赵开问秦颂:“你当初为何反复建议德远率军前往湖湘一带平复民乱?难道你认为那些乱民真能做成什么大事?”

    秦颂回答说:“师尊是因为受到御史弹劾才被朝廷免去了川陕宣抚处置使的职差,如今朝堂上吕颐浩一班人与秦桧的另外一班人斗得不可开交,若是直接返回临安,以师尊在朝堂上的人脉根基,怕是要两头受欺,惹一身的臊。”

    “师尊当初是因为苗刘之乱而得当今皇帝的信任,他的功绩在军而不在政,若是冒然进入政事堂,在不能独断的情况下,若是因为一些掣肘和替人背黑锅,反倒会对官声名望造成损害。湖湘一带的民变因为朝廷的错误清剿策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师尊若是能以少量兵力便将民乱平复,过个两三年,携此功劳入朝拜相,直接成为首辅,那时便是另外一番景象!”

    虽然已经与张浚当众解除了师徒关系,但秦颂在赵开这些跟张浚关系紧密的官员面前,还是以张浚的学生自处。大家都知道张浚跟秦颂之间的事情,所以不会觉得秦颂这样称呼张浚有什么不妥。

    秦颂跟张浚哪怕是做了连襟,成了平辈,但在官场上还得按照老师学生这一套走,不然就等于是把张浚的身份给拉低了一辈。

    赵开听完秦颂的分析,颔首说:“你的眼光和格局确实远超同龄之人,德远有你帮着出谋划策,应该不会吃亏。刚才你说自己有几条敛财的点子,这会该当拿出来了吧?”

    秦颂摇头说:“现在还不到说的时候。这几条点子不过是我臆想出来的,还需要我对成都府周边的情况认真考察一番,才能确定是否可以施行。”

    赵开点点头,对于秦颂这种谨慎持重的态度表示赞赏。敛财的点子,只要有点经营头脑的人,谁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未必就能推行得开,因为这里面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出大乱子。

    “蜀中的情况,表面上看起来繁花似锦,实则是烈火烹油啊!我从三年前接手蜀中的财政,相继改善了茶马、井盐、蜀锦和酿酒等法,虽然勉强完成了支援前线作战的军费开支,但也到了无法继续增加新财源的困境。辅仁若是能够拿出利国利民的善策,我赵某人甘愿拜你为师!”

    看到年近知天命的赵开如此郑重其事,秦颂也一脸严肃的说道:“财富乃立国之本,民众繁衍生息之基,敛财之法无非开源与节流,也就是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我虽然不是什么理财大家,但凑巧知道一些如何开源和节流的手段,若是大人不嫌晚辈班门弄斧,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至于拜师之说,以后莫要再提,晚辈实在不敢当!”

    这晚之后,秦颂便在赵开府中住下。

    赵开特意给他安排了几个熟悉成都府和蜀中各种营生的本地人作为伴当,随秦颂的意思到市井之间、瓦肆里弄和郊外乡村去进行实地考察。

    自然的,这些人必定是赵开的心腹,而且出门在外还不会暴露身份。他们得了赵开的指示,身上带足了金银,只管跟在秦颂身边掏钱付账,至于别的,则不能有任何干涉。

    秦颂担心自己在成都城内停留的时间太长,让陈钰等得心急,便派了随从韩三宝带着他的亲笔信先去眉州青神县给陈钰送信,顺便也打听一下陈家在当地的情况,以便为接下来准备聘礼之类的做好功课。</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