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惊无险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惊无险

    赵开浸淫官场多年,对于人心之洞悉,早已炉火纯青。★看★最★新★章★节★百★度★搜★追★书★帮★

    张浚为了成全秦颂跟陈钰的婚事,连秦颂这样妖孽的弟子都拱手让给虞褀了,赵开作为张浚官场上的坚定盟友,又岂能看不出来为秦颂保媒可能收获的政治利益?

    就算他不来陈家为秦颂保媒,陈琪已经回了娘家,也必定会通过别的方法促成妹妹跟秦颂的婚事。

    赵开亲自来了,那就必须把这件事办的圆满漂亮!

    那么,怎样才算圆满漂亮呢?

    那就是皆大欢喜,人人满意呗。

    赵开一上来不说保媒的事情,却拿陈决在成都犯下的错事做文章,其实就是声东击西,先给陈荣恩制造一种紧张急迫的假象,让他觉得除了大女儿,剩下的儿子和二女儿都不省心,这样等赵开提出保媒时,陈荣恩就不会端着架子乱摆谱。

    不管谁摊上秦颂这么个女婿,那都是一件令人眼红的事情,趁着陈荣恩还被蒙在鼓里,赵开就算忽悠了陈荣恩,回头也不担心老陈来找他麻烦。

    反正赵开想卖人情的是张浚和秦颂,至于别人的态度,他都可以忽略不计。

    “我所保媒之人,姓秦名颂,乃是原陕府路判官秦桢的二子。金军攻打陕州时,秦桢追随李彦仙以身殉城,忠烈之名传遍关陕。秦颂年仅十八岁,便为西路主帅吴玠出谋划策,屡屡大败金兵于和尚原与仙人关。”

    陈琪故意惊呼,问道:“这个秦颂可是那一把火烧死三百女真骑兵的抗金少年英雄?”

    “夫人明鉴,正是此子!前些时日,秦颂作为小吴将军的随军长史,正巧路过成都,如今在城外扎营休整。卡Kа酷Ku尐裞網我因为敬佩此子,特意请他入府问对,结果一见之下,始信盛名之下无虚士!秦颂此子不仅长得英武俊朗,而且智谋过人,才思敏捷,将来必成大器……”

    陈荣恩听完赵开对秦颂的介绍后,果然大喜过望,急忙问道:“如此青年俊杰,若能与小女成就姻缘,自然是极好的。只是不知那秦家二公子如今人在何处?可否请他来陈家作客,让我和拙荆当面与他说几句话?”

    陈琪也故意附和父亲的意思,说道:“赵大人的眼光肯定不会差,不过婚姻大事也讲缘分,若是可以,我也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个秦颂,替我那心高气傲的妹妹把把关!”

    “对,就是这个意思。”陈荣恩连忙说道。

    赵开沉吟片刻,点头说:“那我便派人传话给秦颂,让他近日来青神一趟。”

    赵开在陈家吃过酒宴,便与陈知县一起离开。他们约好了要去龙游县境内的乐山大佛那边会友,所以在陈家不能久留。

    龙游县在青神县的隔壁下游,过去很是方便。赵开头上除了成都知府的乌纱帽,另有一顶川陕宣抚处置使司转运使的大帽子,所以他只要是在蜀中活动,无论走到哪里,当地的官员都得热情恭候。

    赵开自然不是单单为了出来游玩一趟,他是想趁机巡视岷江两岸的经济民生,与当地官员沟通,为接下来推行一些新政令做准备。

    秦颂费了半个月功夫为赵开起草的那份方案,可不是卖个福利彩券、种点鸦果那么简单。有些提议,非几日几月之功,需要数年甚至是十年以上的持续经营,方能显出成效来。

    作为蜀中的实际执政者之一,赵开还是具有前瞻思维和眼光的,否则他一个年近五十岁的老官员也不会把宝押在秦颂这样的小年轻身上。

    宋朝本就是华夏封建王朝中最具商业气息的时代,宋朝的士大夫们也是一群喜欢讲道理而又透着几分人情味的统治阶层,否则他们如何发动民众仅靠半壁江山便能耗死强大的金国,抵抗更加强大的蒙古四十余年?

    要知道,无论已经被宋人耗的亡了国的大辽,还是正在对耗着的大金,抑或是将来可能要面对的蒙元,这三个从北方崛起的游牧民族国家,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啊!

    不提赵开去乐山大佛的脚背上与友人临江饮酒,却说秦颂在接到赵开的消息后,早就盼着与陈钰相见的他,立即带着两百人的卫队上路,走陆路向青神县赶来。

    明明有水路,秦颂为何不坐船?

    一是秦颂想亲眼见识一下成都平原人口最为密集的经济带到底是何现状。

    二是秦颂比较谨慎,担心有人在水里动手脚,对他的安全不利。

    青神县除了有陈家,不是还有“三明”嘛!秦颂把人家的儿子弄到了山高水远的汉中,还“讹”了人家两万多贯,万一这几家暗中收买强人,伺机报复,水里面可是比陆地上容易下手许多。

    身为职业军人,秦颂的安全意识向来很强,他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猜测人心险恶,然后再用最谨慎可靠的方式加以应对。

    就算青神“三明”被他收拾服帖了,谁又敢保证有没有完颜宗弼或者完颜宗翰收买的杀手潜入蜀中,刺杀秦颂?

    别的女真人或许不知道秦颂有多么“可恨”,但完颜宗弼和完颜宗翰在秦颂手上接连吃瘪,他们早就把秦颂当成了必除的心腹大患,又岂能坐视秦颂一直逍遥快活?

    迄今为止,秦颂从未遭遇刺杀,并不能说明以后不会遭遇。卡Kа酷Ku尐裞網因为敌人隐藏在暗处,真要察觉到的时候,可能就是危险万分之时。

    这便是秦颂为何要坚持跟吴磷一起入蜀的重要原因,也是他出门必带护卫的原因。

    吴磷同样也很重视秦颂的安全,他派给秦颂的卫兵,除了五十名是他的贴身护卫,另外一百五十名也是经过考验的可靠士兵。

    秦颂厉害的是他的脑袋,不是他的身手,所以最需要防备的还是暴力刺杀,至于下毒之类的隐蔽手段,被秦颂识破的可能性很大,反而容易暴露。

    因为走的是陆路,速度自然比不上乘船顺流而下,但两百余里的路程也不算太远,一天行进五十里左右,四到五日内也能抵达。

    此时已是初冬时节,若在秦岭以北,早晚需穿夹袄御寒,但在蜀中却是天气晴朗,依然暖和。

    这也正是蜀中养人,被称作天府之国的一个原因。

    秦颂一行人走的是官道,同行的还有二十辆带棚的马车,车内装着足够两百人路上吃喝的口粮和净水,足够驮马吃的草料,还有一辆车内装着送给未来岳丈和岳母的见面礼。

    秦颂在行路时做普通兵士打扮,没有穿那身骚包的书生长衫,更没有骑那匹黑色的驯马。

    凡是能让人跟秦颂的身份进行挂钩联想的事物,统统不会出现在这个队伍里面。

    一路行来,平安无事。

    眼看就要进入青神县境,在经过一片丘陵地带时,终于出事了……

    时间是夜里子时。

    秦颂和同行的护卫们在距离官道很近的一面山坡上扎营,然后半夜里被一群来历不明的强人围住了。

    野外露营,秦颂自然格外警惕。

    晚上扎营时,他都命令士兵们将十辆马车首尾衔接,紧靠丘陵绕成半圆,形成一道防御圈。马车里面的木箱也被搬下来整齐地堆放在地势高的一面,形成临时的掩体。

    因为夜色很黑,看不清来人的数量,秦颂没有马上下令发起攻击,只是命令士兵们手持强弓和重弩躲在马车和木箱的后面,沉默以对。

    “兄弟们,不要怕,只要冲进去,杀退官兵,他们车内装的金银财宝就尽归于我们!”

    “对,怕个锤子!脑壳掉了碗大个疤,没钱的穷日子老子早就过够了!”

    “动手,咱们把火把丢进去,烧死这帮狗官军!”

    包围圈越来越小,有人点燃了火把,试探着靠近。

    “咻——咻!”

    一支鸣镝箭从马车中破空疾飞而来,准确的射中了手持火把的强人。

    尖锐的箭声,既是严重警告,同时还是夺命的魔音。

    “不要点火把,一起冲啊!”

    终于有个明白的家伙意识到了问题哪里不对,黑夜里面点着火把靠近装备了大量弓弩的官军,这特么的不是找死吗!

    “大家不用慌!外面不过来了一群乌合之众,一点章法都没有,咱们有充足的箭矢,足够将这群渣渣全部射死!”

    喊话的声音不是秦颂,而是秦颂身边的贴身随从韩三宝。这些话是秦颂附耳教给韩三宝的,当韩三宝喊话的时候,他已经躲进了无人发现的地下坑道里面。

    虽然只是两句话,但鼓舞士气的效果十分明显。

    士兵们趴在马车下方,熟练的将箭矢激射出来,就算黑暗中看不清来人的面目,但仅凭脚步声也能射中许多。

    强大如女真人的正规战兵,都要在大宋西军如雨一半的箭矢下给跪了,外面这群没有经历过战阵厮杀的强人又如何抵挡得住两百人借助马车和木箱掩护的环形攒射?

    在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中,打算抢掠秦颂这支车队的强人们没有扛住一轮箭雨,便扭头逃散了。

    一场莫名其妙的袭击就此结束。

    秦颂没有放松警惕,他命令士兵们分出一半继续手持弓弩守在车厢后面,另外一半原地卧倒休息,过一个时辰后起来替换值守的这一半。

    直到红日初升,夜里那伙强人也没有再次出现,看样子昨夜不过是有惊无险。</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