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临行留诗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临行留诗

    随后的几天,赖俊明等人主动向官府认罪,并且公开承认了之前做下的一些阻扰福彩发售的坏事,成都府的舆情于是发生了彻底翻转,社会治安也迅速恢复。

    曾经堵在知府衙门外面闹事的府学学生和书院学生,全都被登记了姓名,留下一个不良记录,以后若是再敢被人鼓动起来捣乱,赵开就可以毫不留情的开除这些人的学籍。

    以阎承望、赖俊明为首的“坏分子”,为了赎罪,将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变卖大部分家产,然后认购价值超过两百五十万贯的巨额福彩,同时还要赔偿曾经被他们欺压伤害过的良善百姓的损失。

    秦颂根本不担心自己离开成都以后,这些人会赖账。因为官府会看他们的表现来决定是否准许他们加入到蜀中彩券发售商的范围中来。

    官府最终还是做出了一些妥协,但在共同得益的前提下,似乎这样的妥协也是值得的。

    犀浦镇,关押着一百多人的地牢里面,不时传出惨叫求饶之声。

    这一百多人,便是藏在赖家庄园内的那伙敢向官军亮“牙口”的强人,他们没有受到被秦颂亲自审讯的待遇,而是直接被送到这里来,接受了几天终生难忘的“棺材禁闭”!

    对于这些人,没有审讯的必要。他们不过是赖俊明花钱从西南山区里面买来的打手,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就是“武装奴隶”。赖俊明都伏法了,他们的结局要么是被砍脑壳,要么是被发配边远艰苦之地,从事一些重体力的劳动。

    比如,在官办的矿山之中挖矿。再比如,在深不见底的盐井下面干活。

    秦颂不准备杀掉这些目无法纪的家伙,否则也就不会将他们弄到犀浦镇来接受这种可怕的棺材禁闭,直接“咔嚓”掉多省事。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不把这些缺少管束的少民土著收拾老实,让他们知道“怕”字是什么意思,秦颂就不能带他们去黎州。

    事实证明,棺材禁闭的效果非常好,已经弄疯了几个,剩下的大部分也快要撑不住了。

    “军爷,求你发个善心放我出去啊!”

    “军爷,小的以后再也不敢作恶了,求你给口饭吃啊,我快饿死了!”

    “军爷,只要放我出去,小的以后愿意做牛做马啊!”

    秦颂今天特意带着赵逵来犀浦镇增长见识,当赵逵站在地窖上方,听到下面传来的哀嚎声时,头皮都有些发麻。

    这些人是遭受了怎样的折磨啊?怎么叫喊的如此凄惨瘆人呢?

    秦颂一脸平淡的告诉赵逵:“自秦汉以来,中央朝廷对于西南诸多州府,都是采取羁縻的政策,虽然节省了派驻官员和军队的花费,但长期以来也造成这些地方的土著民众不服王化,管理他们的土司更如同土皇帝,对这些少民土著动辄打杀,逼得其中一些人宁可卖身给汉人做奴隶,也不愿意继续留在山寨中过日子。”

    “犀浦镇上的这些地窖里面关着的没有一个是无辜之人,他们当初收了赖俊明的买命钱,竟敢跑到青神县去袭击我的队伍,若非我当时应对得当,如今呆在地下的就不是他们了。”

    赵逵问秦颂:“不知长史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让这些人惊恐害怕如斯。”

    秦颂笑着说:“你要是有胆量,可以下到地窖里面,亲自看一看。”

    赵逵心里有些毛乱,但既然秦颂都把话说出来了,他要是不下去看一眼,岂不是要被秦颂笑话没胆量?咱可是老秦人,什么时候怕过!

    两名士兵点燃火把,拿来长梯,先下了地窖,然后将顺梯而下的赵逵接住。

    一口立着的黑色棺材霍然出现在赵逵的眼前,里面隐约还有哭喊之声传出。

    两名士兵一起用力,用绳索和木杆将棺材放平,一人拿起铁钎,插入棺材板的缝隙之中,使劲一撬,将棺材盖拨到一边。另一个士兵用一手捂住口鼻,打着火把来到棺材旁边。

    赵逵已经闻到了棺材内传出的恶臭,但还是强忍着走到棺材旁边,探头向下看了看。

    棺材里面的人,此刻用双手捂着眼睛,口中不停的重复:“军爷饶命,小的知罪……”

    赵逵问士兵:“此人被关在这里多长时间?”

    士兵回答:“刚好三天整。”

    “不过三天功夫,没有动用任何身体刑罚,竟能把人折磨成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秦司马还真是可怕啊!”

    赵逵在心里感慨一番,赶紧顺着长梯返回到地面上。

    “秦司马,我想随你去黎州,不知军中可有我能效力的地方?”

    “好啊,就缺像你这样肯于身体力行的读书人!你来我身边做个书记官,若是还有别的同窗想到军中体验,我也非常的欢迎!”

    赵逵从犀浦镇回到成都城内,先跟家里人打好招呼,然后抱着秦颂送他的那件熊皮大氅去了当铺,换了两百贯的钱引出来,去府学里面转了一圈,约了十几个关系要好的朋友出来,一起进了附近的一座大酒楼。

    有同窗知道赵逵的家境,见他把大伙带到了大酒楼里面吃喝,便善意提醒他:“这家酒楼可不便宜,随便吃一顿,没有一、二十贯下不来!”

    赵逵从怀里掏出一叠钱引,在同窗们的面前晃了晃,然后得意的说道:“以前总是跟在各位学长的身后蹭吃蹭喝,心中多有惭愧。我马上要跟着秦长史随官军去黎州了,趁着还有时间,今日便请大家吃一顿,你们千万不要替我节省啊!”

    “什么,你不读书了?为何要跟那些贼配军跑到黎州去?”有学长不解问道。

    赵逵正色说道:“长安秦辅仁,名传各州,我觉得跟着他去黎州历练,比呆在书院里面读死书更有意义!如今金军对我大宋虎视眈眈,亡我之心昭然若揭,去军中可以学到真正救国的本事,等我锻炼一段时间后,还回来和诸位一起读书!”

    有同窗看到赵逵手里的钱引动了心思,他问赵逵:“这些钱引,是秦辅仁送你的?”

    赵逵摇头说:“他才没有这么俗气,以钱财诱我。前几天,他赠送了我一件熊皮大氅,我今天拿去当铺换了两百贯,不然哪里请得起大家吃这顿饭。”

    “赵兄,若是我随你一起去黎州,秦辅仁会不会接待?”

    “哈哈,肯定会接待的!秦辅仁跟我说,如果有人愿意同往,他不仅负责路费盘缠,到了黎州还安排食宿,而且等从那边离开返回成都时,还有一笔助学款赠送!”

    赵逵这些同窗,家境好的不多,不少人的家中只是勉强能够供子弟在成都求学,听了赵逵的这番话,纷纷动了跟随赵逵一起去黎州的念头。

    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有人管路费和吃住,回头还有一笔助学钱赠送,这种免费公费游学的好机会,岂能错过?

    赵逵在帮着秦颂拉人的时候,陈琪和陈钰姐妹一起现身知府衙门的后院。

    姐妹俩这次过来,既是为了替秦颂送行,更重要的是要把张铄托付给秦颂。

    张铄隔了一个多月再次见到二毛和小炎,显得很高兴,马上就凑到两人身边,看他俩在院子里面对练拳脚。

    二毛和小炎的拳脚功夫虽然还显稚嫩,但一招一式都是得自薛真人的传授,只要坚持练下去,将来绝对会有一番大成就。

    秦颂陪着陈琪和陈钰在房间内叙话,陈琪透过窗户看到儿子正悄悄的模仿两个书童的招式,便笑着说道:“我把铄儿交给你,也不知道是不是头脑发热?万一被你带成个顽劣的皮猴子,回头见到他父亲时,看你如何交差!”

    秦颂却对此毫无压力,一脸自信的说:“这次去黎州,我不仅会带上张铄,还会带着宇文师瑗的长子宇文绍彭,随我同去的还有蜀中学子赵逵等人,若非从汉中到这里距离有些遥远,我甚至会带上我那弟弟秦至。让一群家世和出身各不相同的孩子远离父母家人,凑在一块生活和学习,只要引导得法,绝对比一群老先生天天耳提面命的效果要好!”

    作为即将开办的“黎州夏令营”的“领队”,秦颂可是知道孩子们对于这样的活动有多么的喜欢。

    陈钰很想跟秦颂一起去黎州,但是她知道军纪森严,严禁军官携带女眷随行,何况她现在的身份还不是秦颂的女眷,所以只能憋在心里。

    “颂哥,你到蜀中这么久,做了许多事情,为何不曾有一首诗作面世?上次你就答应我要作诗的,你准备拖延到什么时候?”

    面对未婚妻期待的目光,秦颂有些挠头。好好的正在说学龄儿童的教育问题,怎么就歪楼了呢?

    陈琪也帮腔说:“永珍说的没错,你想带着一群书生和孩子去黎州,光靠你随军司马的身份,可无法让他们觉得信服啊!长安秦辅仁的名字传遍蜀中,你现在既然来了,是该留下一、两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否则别人还当你是徒有虚名。”

    秦颂直奔书房,从暗格中掏出了这几年一直在增加各种内容的笔记本,从上面选了半天,然后抄了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传世名篇。</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