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零一章 奔赴当阳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零一章 奔赴当阳

    秦颂从金州走的很干脆,根本不给别人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膜拜和奉承他的机会。本↘书↘首↘发↘追↘书↘帮↘http://

    秦颂带着部队离开之前,刘子羽便跟在虞允文临时率领的五千土兵身后离开了金州。

    刘子羽是兴元府的知府,不是金州知州,重建金州城的任务,是王彦的分内之事,他继续留在这里反倒让人为难。

    五千人的队伍不算小,秦颂担心虞允文一个人掌控不稳,还把何衡原也派给他,让何衡原继续担任军法官,从旁协助。

    这五千人里面没有一个伤病号,是秦颂为了兑现当初的承诺,亲自挑选出来送给吴玠的一份大人情。

    原本的营头和队长,都是由复兴军的人担任,这次全部被秦颂撤了出来,他们经过一年的锻炼,已经从士兵精英变成了中层军官,这些人的价值,比之五千土兵更重要。

    土兵当中阵亡者的骨灰,由李永奇负责带回汉中,然后埋葬在定军山下的墓园内。因为残疾而无法继续在军中服役的土兵,跟着李永奇走,他们以后负责看守和打扫墓园,就在定军山旁边的西县安家落户。

    田晟接到了郭浩的命令,暂时不撤回饶凤关。秦颂走后,金州的兵力非常空虚,有田晟的人马在,王彦才能放心带着人前往上津修筑新的关隘城塞,防止金军的下一次入侵。

    被焚毁的金州城保持现状,城内成千上万被烧成焦炭的金兵尸体也无人收敛,王彦听从了秦颂的建议,打算在月川河与汉江交汇的位置重新修筑一座城池。

    如果在被焚毁的原址上重筑金州城,花费肯定会超过在开阔的空地上面新建城池,而且因为死了很多人在里面,百姓和商贾也未必愿意进城居住。

    四万多人被大火活活的烧死,虽然都是可恶的金狗,但毕竟是一处聚集了太多怨念的地方,若是以后住在这里,只要想起来,心里面多少总是有些膈应和难受。

    留着这座废城,既可以让朝廷来的人亲眼见证金州大战不是虚报数字,也可以返回家园的金州百姓参观一番,以此凝聚和振奋人心。

    王彦在金州的威望甚高,只要他振臂一呼,原本四处逃散的百姓多数都会返回。

    秦颂原计划分给王彦两千土兵,但他在离开前忽然接到了张浚派人送来的密信,得知湖湘一带的民乱规模越来越大,所以也就没有对王彦提这件事情。

    兵是将之胆,将是兵之魂。

    带着四千土兵前往当阳,对于张浚而言,绝对是一场及时雨。

    土兵最擅长的鸳鸯阵法,在防守金州的时候其实没有派上用场,在阻截乌林答泰欲率领的骑兵时,也不过是牛刀小试。

    湖湘一带水网密布,不适合大军列阵作战,反倒是小队伍分头行动更加灵活。

    土兵面对金军的步兵时,或许存在体型和力量的劣势,但面对叛乱的南方农民,这样的劣势便不存在了。

    张浚派来给秦颂送信的人,名叫刘忠,是刘锜的族人,也是一个老行伍。

    刘忠在武休关时第一次见到秦颂,当时他跟在刘锜的身后,当时对于秦颂的年龄和身份都有些没看上,当然也不会表现出来。

    这次,刘忠走进了变成废墟的金州城,亲眼见识了大场面,心里对于秦颂变得极为佩服,隐隐的甚至有些害怕。

    姓秦的书生太凶残了,虽然见到人时总是一副微笑模样,但下起手来可是一点不会含糊。

    土兵的行军速度很快,因为这支部队从建立开始,就在不停的赶路行军。

    有刘忠指路,秦颂只需要沿着张浚当初带领部队前往当阳的路线走就成,往南走是大宋控制的疆土,没有什么势力能够阻挡一支四千人的部队。

    被秦颂从五千土兵那边撤回来的营头和队长们,现在又组成了秦颂的贴身卫队。从现在开始,秦颂要随时随地的应付金国有可能派来进行暗杀的刺客。

    只要是稍微有点头脑的金国上层人物,在收到金州大败的消息之后,都会将秦颂列为金国的头号敌人。

    因为,秦颂使用全新的战法,对金国的军队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如果让他把这些新战法和手段进行完善,然后在整个大宋的军队中进行推广,后果不敢想象!

    为了检验一下土兵行军速度的极限,从离开金州后,秦颂便催促部队以全速行军,除了夜间正常扎营休息,中途不做任何的停留。

    从金州到当阳有八百多里,其中更是有八成为山路,但秦颂只用了十天便赶到了玉泉山。

    平均一天行走八十里山路,这是非常恐怖的行军速度。

    当初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以当地的少数民族作为兵源,组建了一支劲旅,名曰无当飞军,为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颂率领的这支土兵部队没有响亮的名号,但行军速度比无当飞军还要快了不少。

    玉泉山距离当阳城很近,秦颂让部队藏在山中休息,然后让刘忠进城去向张浚复命。

    一路上,秦颂已经从刘忠口中问清了当阳附近的情况,他把部队藏在玉泉山里面,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等杨幺带着大部队从江陵赶来围攻当阳时,给杨幺来一下狠的。

    张浚到当阳半年时间,已经收拢了附近的人心,虽然一直不曾派兵出战,却给杨幺的造反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杨幺想要继续西进,夺下占据了长江黄金水道之利的峡州,就必须先把当阳这支宋军解决掉。

    这也正是张浚紧急派出刘忠前往金州通知秦颂的原因。

    秦颂在率军抵达饶凤关时,曾派人前往当阳给张浚送了一封信。后来,秦颂在率军进入金州后,又派人给张浚送了一份信。

    第一封信的内容主要是向张浚汇报金州的形势,以及秦颂的破敌的打算。

    第二封信则是向张浚汇报秦郊店和祖溪关两场大捷的经过,然后让张浚放宽心,不用为金州的形势担心。

    秦颂相信,如果不是他率军抵达了金州,以张浚的脾气性格,绝对会暂时将湖湘民乱搁在一边,然后带着仅有的一点部队从当阳赶回金州战场支援王彦。

    相比于内部的民乱,金军的入侵才是最大的危险。如果不能把敌人打回秦岭以北,到时候失去了西线屏障,就算平复了民乱,又如何面对占据了地形优势的金军?

    当阳城内,张浚正在跟曲端和刘锜商议守城的策略。

    “大人,刚刚收到江陵方向传来的线报,乱贼头目杨幺已经与黄佐、夏诚、周伦等人率领的乱军在沙市一带汇合,人数超过八万,对外号称十五万。杨幺这次喊出来的口号是夺取夷陵,攻占峡州。”

    刘锜负责情报收集,他将最近收到的消息向张浚和曲端做了详细的汇报。

    张浚现在也养成了随时看地图的习惯,他用秦颂当初在吴玠营内制作的两脚规测量了一下沙市到夷陵的距离,接着又测量沙市到当阳的距离。

    “会不会有这样的可能,杨幺故意放出攻打夷陵的风声,然后将部队分成两路,其中一路虚张声势沿江前往夷陵,另一路则在玉泉山附近埋伏着,若是我们出城救援夷陵,杨幺正好打我们一个伏击。若是我们不出兵,他们便可以顺利夺下防守薄弱的夷陵。”

    张浚提出了一个假设,曲端和刘锜站在他的身旁,盯着地图上的长江和距离长江不远的玉泉山。

    张浚现在的水平,明显比当初高了许多,已经学会了换位思考,他提出的问题让曲端和刘锜都不能随便回答。

    刘锜感慨说:“咱们的兵力还是太少了,固守当阳可以支撑,但如果分兵出击,容易两头失误。”

    这半年的时间,曲端负责在当阳周围招募了三千民壮,并且训练的初见成效,但因为没有上过战场,没有见过血,所以曲端也不敢打包票凭这三千人就能守住当阳,然后让刘锜率领从武休关带出来的三千老兵与杨幺率领的乱军进行野战。

    “不敢怎么说,当阳不能丢,实在不行,咱们就固守吧!”张浚虽然心有不甘,但却毫不犹豫的做出了最稳妥的决定。

    正在这时,顺利进城的刘忠赶到了门外。

    “属下刘忠,完成任务,现来复命!”

    房内三人听闻刘忠返回,立即让他进来,将他围住。

    “金州的战事进展如何?”张浚脱口问道。

    因为这一路走的飞快,金州完胜的消息尚未传到当阳,所以张浚等人只知道秦颂带着土兵抵达金州增援,并不知道最终的结果。

    刘忠一脸喜色,大声的回答:“金州守军完胜!贼酋完颜宗翰和四万多金军主力全部被烧死在了金州城内,城外负责运输粮草的辎重仆从部队也被全部抓获!秦长史率领四千步兵已经抵达玉泉山,属下这里有他的亲笔书信!”

    刘忠说完,急忙从怀里掏出秦颂写给张浚的书信,双手呈上。

    张浚一把从刘忠手上抢过书信,颤抖着撕开信封,然后急切的看起来。

    曲端站在张浚身旁,口中小声的念叨着:“完颜宗翰都被烧死了吗?他是怎么做到的?”

    刘锜也是一脸震惊,他将刘忠喊到一边,小声问道:“你可曾亲自去战后的城内走一遭?”

    刘忠重重的点头,斩钉截铁的回答:“刚才所说,绝对没有一字虚假!秦辅仁事先在金州城内埋了十万斤黑火药和一万桶猛火油,然后假装弃城逃走,将完颜宗翰和金军全部引入城内,再让潜伏在暗道内的手下点燃火药,将整座金州城烧成了废墟!”</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