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一十七章 秦家气度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一十七章 秦家气度

    解除危机还没有多久的南郑城,忽然变得热闹起来。

    都说看热闹不嫌事大,从蜀中赶到汉中特意来看热闹的人们,已经把南郑城内的大小客栈全都塞满了。

    听说,如今从南郑城外南门码头上直达金州的客船,生意格外火爆,提前好几天预定都不一定能找到座位呢!

    据消息人士透露,自从金州大捷传回南郑后,通达运社便开辟了从南郑通往金州的旅游观光线路,途中在饶凤关停留,可以让愿意花大价钱看热闹的客人近距离的观赏用金人头颅垒砌成的白骨木塔,观赏被炸塌的祖溪关,还可以观赏金州城内被烧成焦炭一样的女真人尸体……

    蜀中的有钱人格外的多,别的稀奇都已经司空见惯,唯独“人头白骨塔”、“雷劈祖溪关”、“火焚金州城”这种格外劲爆刺激的场面没见过,所以特意赶过来看新鲜的人特别多。

    兴元府和金州官方对于通达运社这种敛财的手段似乎并无意见,甚至还特意派出差人和衙役维护秩序,保证参观游客的安全。

    通达运社搞的这一出,是秦颂离开金州时,特意对李永奇交待的。

    赚钱还是小事,秦颂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强西南民众对于抵抗金军入侵的决心和信心。

    好不容易获得一场大快人心的胜利,如果不充分的做一番文章,怎么对得起那些被金军杀害的金州军民,怎么对得起死在抗金作战中的士兵?

    如果不是担心参观完颜宗翰的尸体,参观被关押的女真贵族俘虏会激起宋金之间更大的战争,秦颂甚至不介意搞一个展出,专门向前来参观的民众宣扬金州大战的硕硕战果!

    实际上,搞这么一个参观,还有隐藏的目的,那就是继续给秦颂造势,把秦颂的名声和口碑往高处顶。卡Kа酷Ku尐裞網

    秦颂不需要什么王霸之气,但他需要名声和威望。

    某种层面上而言,当名声和威望足够时,就是一层保护罩,就是一种无人可以相比的力量。

    南郑城内,原本府门之前车马稀少的秦家,最近不断有客人前来登门。

    这些客人,有的是官场大佬,有的是商贾巨富,有的是游学书生,还有平民百姓。

    主动到秦家登门拜访的官场大佬是刚刚从蜀中赶来的川陕宣抚使王似。

    王大人跟张浚虽然不是一个派系,但他毕竟是大宋朝的官员,当秦颂在金州立下惊动天下的大功劳时,他作为新到任的宣抚使,不仅脸上有光彩,而且还有一份功劳。

    当初在成都,王似跟秦颂达成了君子协定,对于秦颂的一些动作不干涉,这才让秦颂在成都一把就“捞”够了百万贯军费,然后去黎州顺利的招募到一万土兵。

    不管怎么说,秦颂是在王似治下打了胜仗,不说王似知人善用,至少也能说他慧眼识人吧?

    王似来秦家拜访,一是向秦家人表示慰问,因为秦家这些年死在金军手中的人可是超过了三分之二!二是向秦家人表示致敬,感谢他们培养出了秦颂这样一位为国赴难的英雄,感谢他们自掏家底支持秦颂抗金作战。卡Kа酷Ku尐裞網

    王似的到来,并没有带多少贵重的礼物或者钱财,更多是一种态度。

    但是,只要有这个态度,也就足够了。

    秦铭虽然不曾出仕,但因为家学渊源,加之有一个生猛到爆的亲弟弟支持,所以在接待王似时表现的热情周到,又不失气度和礼仪,宾主双方的谈话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结束。

    王似登门之后,汉中本地的豪门大户携带贵重礼物,争相来秦府拜访,秦铭也都笑脸相应,一一接待,并未冷落哪一家。

    礼多人不怪,何况秦家的志向根本不在汉中,所以能与本地豪门大户和睦相处的情况下,秦铭绝对不会节外生枝,凭借现在掌握的力量故意欺压威逼哪一家,以此树立秦家的威势。

    秦家的威势不需要通过这种低级的方式获取,只要秦颂继续创造类似金州大捷这样的奇迹,成为大宋顶级豪门只是早晚间的事情。

    本地的豪门大户拜访过后,从蜀中赶过来的一些豪绅又络绎不绝的提着礼物来秦家拜访,秦铭依然笑脸相迎,诚心诚意的接待,再将客人礼送出门。

    在这些豪绅富户拜访的间隙,秦铭还收到了一些寒门学子送上的拜帖,他们希望成为秦府的门客,成为秦颂的幕僚。

    对于这样的情况,秦铭倒是有些意外,因为自己兄弟现在尚未有正式的朝廷任命,他本人还在给张浚做幕僚,又怎么收别人做门客随从?

    何况,秦颂的年龄还不满二十岁,连弱冠都不到,又怎么好意思招募一些比他年纪还大的学子充当幕僚?

    该有的忌讳,秦铭比谁都懂,他不会接受这些寒门学子的投靠,但也不会对他们置之不理。卡Kа酷Ku尐裞網

    秦铭以兴荣商会会长的身份在望江楼上摆了酒席,给这些慕名而来的学子接风,然后请来虞褀和刘子羽,并将这些寒门学子推荐给了两位官员。

    这就是秦家的气度和格局,不刻意显摆,也不刻意低调,与人为善,以德服人。

    至于自发到秦府门前送上一只鸡,一条鱼,一筐鸡蛋的平民们,大多数都是从关中逃亡过来的乡党,他们因为逃难时带不走太多家当,所以到了这边都是从头开始。

    他们向秦家送上这些看似普通的礼物,主要是向秦家人表示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

    死在金州的十万金军,其中必然有不少就是当初祸害关中的罪犯,他们杀害了许多无辜的平民百姓,结果被秦颂全部解决在了金州,这等于秦颂帮着这些关中乡亲们保了大仇。

    秦家对于这些送东西上门的关中同乡,也很客气,所有的东西都收下了,也没有假惺惺的按照礼物的价格算成钱再塞回去。

    不过,秦家把这些人的名字和住址都记了下来。

    兴荣商会正在高速发展之中,旗下各个店铺作坊都在扩充人手,既然这些乡亲们怀有感恩之心,秦家又岂会坐视他们不管?

    秦铭心中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弟弟心里装着怎样一头猛虎,终有一天,他会带着秦家人重返长安,到那时这些逃难过来的乡亲,也就可以跟着秦家人一起回关中了。

    利州东路转运使司衙门内,虞褀正与儿子虞允文交谈。

    “这次随辅仁出去一趟,可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收获甚丰,体悟良多。辅仁曾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次随他一路向东,亲眼见过了许多事情,亲身经历了一些事情,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说起来,真是有些惭愧。自从为父收了他这位便宜弟子,学问不曾传授他多少,倒是受了他不少的好处。这次金州大捷,虽然我在南郑留守,不曾杀一个金兵,但王大人却认为我的功劳只在辅仁一人之下,甚至要超过王彦和郭浩两人。”

    “王大人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一路上我跟辅仁言谈时,从他的话语中可以听得出来,他对后勤供给格外的重视,还认为这次能够大败金军的最大优势就是水运之便。在我看来,如果没有父亲到任之后大力整顿贪墨,尽力储备积蓄各类军需物资,哪里有十万斤黑火药和一万桶猛火油供辅仁调用?”

    “哈哈……咱们父子两个说话,你就不要恭维我了。辅仁这家伙,在金州搞出如此大的手笔,确实让人觉得提气,只是我看着空荡荡的军需仓库,这脑仁就觉得疼啊!前几天,吴帅派人送信过来,希望我给他调拨几万斤火药和五千桶猛火油过去,我都不知道如何答复他。”

    听完父亲的抱怨,虞允文觉得自己有必要替他解忧,他想了片刻,忽然眼前一亮。

    “父亲,有一笔买卖可以做。只要手里有钱,就可以将仓库装满。”

    “哦,不知是什么买卖?普通寻常的可是不济事。”

    “这次金州大捷,辅仁不是前后两次俘虏了大量的女真战马吗?他去当阳的时候只带了少量的驮马,说是洞庭湖一带不适合骑兵作战,这些女真战马可都是上等的北地马!”

    “嗯,辅仁确实派李永奇给我带回来了三千匹没有任何伤病的战马,剩下的他分给王彦和郭浩了。不过,现在各路将领都盯着这三千匹战马流口水呢,我要是白送,他们肯定乐意,问他们要钱,估计谁都要骂娘。”

    “谁都不给!直接送到成都去,然后全部拍卖!蜀中有钱人多的是,就算一匹战马要价五百贯,估计都有人舍得掏钱购买。这三千匹战马至少可以卖一百万贯,有了这些钱,可以做许多事情。”

    “这样做,可是会得罪不少人啊。”虞褀有些犹豫。

    “父亲,大宋已经失去了可供骑兵发挥作用的疆土,现在只能勉强做到依托秦岭地形进行防守,养一支骑兵部队除了耗费钱粮,还有什么意义?”

    “吴帅需要黑火药和猛火油,有了钱就能给他采购!郭浩需要铜料制造突火枪,有了钱就能从商人手中购买,再提供给他!这些战马卖出去之后,有人自己花钱精心饲养,等到真正需要骑兵的时候,再花钱赎买回来,谁敢不卖?”</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