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一十八章 郭浩讲典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一十八章 郭浩讲典

    秦颂与虞允文在金州分别时,并没有特意提到如何处置俘获的大量战马,虞允文向他父亲虞褀建议把三千匹战马卖到蜀中去,完全是他的主张。「^追^书^帮^首~发」

    不得不说,这个主张很大胆,也很理智。

    大宋缺乏战马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开国之后,就没有控制过任何一处优良的马场,所以大宋的骑兵总是搞不过北边的辽国骑兵、西夏骑兵。

    金国人的骑兵自然是要比辽国骑兵和西夏骑兵更凶猛善战,否则他们也不会灭了辽国,现在又逼着西夏低头做小。

    但是,如此牛叉的金国骑兵却败在了一群训练不足半年的土兵的手里,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既然己方在骑兵方面一直就不擅长,又何必总是想着用骑兵对抗金国的骑兵?

    只要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只要精心布设阵型,不可一世的金国骑兵一样会吃败仗!

    秦颂对于黑火药、猛火油和突火枪这些非常规武器的巧妙运用,已经启发了虞允文,让他隐隐的看到了一种与过往完全不同的战争形式,虽然他现在还说不出来具体的理论,但他已经嗅到了变革的味道,而且毫不犹豫的建议自己的父亲把战马给卖掉!

    三千匹战马,确实可以组建一支规模颇为可观的骑兵部队,但跟金国几十万匹战马的总量相比,有什么优势?

    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招募和训练步兵,钻研以步兵克制骑兵的战术,先把现在的防线彻底守稳守牢,再考虑反攻的事情。

    君不见,以骑兵作战出名的刘锜都被张浚带到荆湖南路去打水仗了吗?

    君不见,以骑战出身的李永奇和李世辅父子都改换门庭,一个当了运社的头领,一个投奔了擅长山林作战的复兴军?

    虞褀最终被自己的儿子说服,他将拍卖战马的事情委托给了兴荣商会。

    在这个没有豪车的时代,有钱的富贵人家装逼斗富就是看家里养的马和乘坐的马车,而虞褀毫无疑问给蜀中的富豪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啧啧,这可是正宗的辽东北地战马啊!

    在大宋境内,马匹向来是官府严格管控的战略资源,因为自作自受的马政,到了靖康大乱之前,宋朝拥有的战马数量已经少的可怜,等丢失了山西、陕西等产马的地域之后,现在就只能从吐蕃和大理国购买个头矮小的滇马凑合了。

    实际上,将三千匹战马一次性处理掉,虞褀是要承担不小的风险,但因为这些战马属于战利品,所以不相关的人也不好随便的插手,包括朝廷都不行。

    大宋可没有一切缴获归公这种说法,特别是在现在这种顾头不顾尾的情况下,各地的部队能做到坚守抗敌都是难得,如果逼着他们将好不容易缴获的战利品充公,等于是逼着部队叛变投敌。

    不过,虞褀也不傻,他把卖马的事情委托给兴荣商行,既降低了自己的风险,同时还让别人无话可说。

    战马是秦颂俘虏的,现在让兴荣商会运到蜀中拍卖,谁还能拦着兴荣商会不成?

    兴荣商会背后的大股东就是秦家,然后还有李家、种家和吴家,谁敢拦着兴荣商行发财,谁就等于是在跟这四家对着干,这事想一想都觉得头皮发麻,难不成你以为能把完颜宗翰和十万金军弄死的狠人,就不敢动你吗?

    虞褀给兴荣商会开出的报酬是两成利润,具体卖马的过程他不干涉,也不过问,因为他根本不用担心兴荣商会把马卖给大宋的敌人。

    秦铭虽然看穿了虞褀的心思或者用意,但并没有拒绝送上门来的这笔大买卖,因会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正好可以在蜀中打响兴荣商会的名头!

    就算用脚趾头想一想,一个敢于公开拍卖战马的商会,背景和后台该有多硬?

    恰好,秦铭正打算前往蜀中替复兴军采购一批重要的物资,他和李永奇商量了一下,把商会这边的事情托付给副会长种柏,然后和李永奇一起前往蜀中。

    李永奇是运社的负责人,手下全是上过战场的退伍老兵,运输三千匹战马对他们而言,实在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汉中这边越来越热闹,饶凤关附近也没清闲。

    御史中丞沈与求在王彦派出的卫队护送下已经抵达饶凤关,当他看到堆在距离子午谷入口很近的那座用人头骨垒成的白塔时,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郭知州,你们如此处置金兵尸骸,难道就不怕金军知道之后,激起他们的怒火,然后进行更残酷的报复吗?”

    郭浩没有像王彦那样硬怼沈与求,一脸认真的说:“沈大人提醒的对,要不我这就命令士兵将白骨塔拆掉?”

    沈与求看着正在白骨塔前面观看的民众和一些士子,心里腻歪的不行。

    丫的,现在拆塔,不是摆明了告诉世人我沈与求害怕金国?

    “暂时就这样吧!等金国派来谈判的使者到了之后,再处理不迟。”

    郭浩心想,姓沈的还不算糊涂,知道可以利用这座白骨塔在谈判的时候做文章,跟金国讨价还价。

    如果金国人还没有到来之前,自己就先将白骨塔拆掉,那才是真正的怂包和傻缺。

    没看见前来参观的民众在看到白骨塔后有多振奋激动吗?现在不趁着金州大捷的余温没有散去之前,大力的激励鼓舞民众抗金的决心,还想等到什么时候?

    沈与求虽然心里不舒服,但还是走进子午谷实地勘验了战场,并将他的见闻记录在了奏折之中。

    郭浩全程陪同,向沈与求详细讲述了当初如何与秦颂联手炸毁祖溪关,炸塌子午谷出口,将三万金军堵在长度不到八里的山谷之中,然后利用毒烟和猛火油等武器,大量杀伤金兵,最终活捉完颜拔离速。

    从子午谷中出来,沈与求又隔着牢门见到了沦为阶下囚的完颜拔离速。

    与完颜毂英的声嘶力竭和乌林答泰欲的颓废心死不同,完颜拔离速的气色看上去似乎还不错,也没见消瘦,一双眼睛贼亮,看到沈与求时骨碌直转,也不知道心里面憋着什么坏。

    “沈中丞,这厮能听懂汉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可以直接跟他说。”郭浩对于完颜拔离速没有半分好感,因此直接用这厮来代替他的名字。

    “完颜宗翰在金州被烧城焦炭了,你知道吗?”沈与求隔着铁门栅栏,一脸平静的问。

    “什么?不可能,哈哈哈,大帅怎么可能中你们的奸计!宋官,你不要诓骗我,就算我率领的三万部队覆灭,大帅也会带着剩余的兵马退回关中。”

    沈与求转头看着郭浩,眼神露出的是询问的意思。

    郭浩摇头说道:“我怕这厮知道真相后在牢里自杀,所以一直不曾对他提起金州大战的结果。”

    “真相?自杀?哈哈哈……姓郭的,你想跟新来的宋官合起来骗我吗?放心吧,我才不会寻短见!让我猜猜看,大金国的使者是不是已经来了,你们是想在送我出去之前从我这里套一些机密?”

    看着谜之自信的完颜拔离速,沈与求摇了摇了头,对郭浩说:“给他吃好喝好,千万别让他死了。”

    从地牢里面出来,沈与求跟郭浩一起前往洋州治城洋县。

    在路上,沈与求问郭浩:“郭知州,不知你对秦颂发明的突火枪怎么看?还有,对他焚毁金州城灭敌又怎么看?”

    郭浩的心中一紧,面色如常的回答:“突火枪奇思妙想,能将火药燃烧时的威力集中喷射,若是大规模装备各军,在守城作战时可以发挥出很大作用。至于秦辅仁诱敌入城然后用火计灭敌的做法,估计应该是受了《武经总要》的启发吧。”

    郭浩对秦颂的做法不予置评,回答的有些模棱两可。

    “恕本官学浅才疏,还请郭知州把《武经总要》上的内容讲来听听。”

    郭浩见沈与求抓着这事不放,便清了清嗓子,然后大声说道:“曾公亮所著《武经总要》中记载,开宝八年,大宋军队进攻金陵南唐后主李煜,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用猛火油纵火攻宋军,由于风向改变,火焰反燃而导致本方军队大败。当时的南唐军所用猛火油柜,便引入了火药作为引燃物,一旦点燃,根本难以扑灭。”

    “秦辅仁为了全歼入城的四万多金军,一次性动用了十万斤火药和一万桶猛火油,将整座金州城变成了火海地狱,虽然损毁了城池,但却避免了己方的伤亡,也为各军用计谋对抗金军开了一个好头!”

    “难道郭知州不觉得这样做付出的代价太大吗?”沈与求追问道。

    “哈哈,怎么会呢?如果守不住金州,城内的所有物资都会落入金军手中,到时候完颜宗翰获得了补给,就可以凭借金州城为据点,向东可以攻打襄阳,向西可以攻打汉中,那时候只怕朝廷连一支救援的队伍也派不过来吧?”

    沈与求见郭浩摆明了就不是不肯说不利于秦颂的话,也没有办法,因为郭浩的任免权力在宰辅和皇帝的手中,他只能提出一些建议。

    沈与求有些想不明白,这个秦颂怎么如此的会做人,这一路上见到的所有将领,就没有一个说他的坏话。</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