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四十一章 捷报再来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捷报再来

    不管是鼓励也好,还是怂恿也罢,勾龙如渊临走时说的一番话,让秦颂受益匪浅。卡Kа酷Ku尐裞網★首★发★追★书★帮★

    如果不是勾龙如渊有意向秦颂展示自己的能力,说出了赵构和朝臣以特进方式擢升秦颂入朝为官的根源,秦颂暂时还没有想到如此之深。

    秦颂是皇帝和文官们心照不宣树立起来的一个榜样,目的就是为了制衡不怎么听招呼还不怎么能打仗的武将集团!

    甚至,赵构授意岳飞作为秦颂的保举人,未尝就没有一些别的意思在里面。

    如果抛开别的因素都不谈,只论斩杀和俘虏金国高级将领的数量,以及消灭金军主战兵力的总数,恐怕征战多年的岳飞也无法跟秦颂相比。

    至今还被秦颂藏在某处的那面“金国西路兵马大元帅”的令牌,便是最好的证明。

    谁要是敢在秦颂的面前说自己牛逼,秦颂什么话都不用说,只需要拿出那块令牌来晃两下,就能把人给怼的无话可说。

    除非,你能在战场上把金国东路兵马大元帅完颜宗弼给斩了。

    又或者,把金国北路兵马大元帅完颜宗望给弄死。

    让秦颂闪亮登场,完全符合皇帝和文官集团的利益。一个翰林学士的位子,虽然珍贵,但跟秦颂立下的功劳相比,算不得什么。

    为了拉拢秦颂,同时又不让他的位子升的太高,所以朝廷追授了秦颂的父亲秦桢为郡王,有授予秦铭文散官的职位,作为一种补偿。

    打个比方,秦颂现在就是文官集团新召进来的“双花红棍”。

    以后,哪路主将再要是敢叽叽歪歪,对于朝廷的命令指手画脚甚至是阳奉阴违,只要把秦颂派过去当监军,试问谁敢吱声?

    武将不就是欺负文官不懂如何带兵打仗嘛,现在出了秦颂这样的妖孽,就连“行情大涨”的岳飞都要主动结交,何况别人?

    送走勾龙如渊不久,第二位访客连夜登门。

    此人名叫凌景夏,是去年殿试时的榜眼,浙江余杭人,今年三十六岁,目前在昭文馆供职,身份与勾龙如渊倒是有几分相似。

    凌景夏倒不是张浚提拔起来的人,因为他是去年才中的进士,而张浚在四年前便离开临安。

    余杭就在临安的边上,后世成为大杭州下属的一个区。

    凌景夏是地道的本地人,他之所以赶在勾龙如渊后面登门拜会秦颂,除了想来结识一下抗金英雄,更多的还是代表临安本地的士商阶层来向秦颂示好。

    秦颂除了顶着抗金英雄的光环,还跟西南的官商联系紧密,如果能跟秦颂建立某种信任关系,不管是升官,还是发财,貌似都有几分希望。

    一番交谈下来,秦颂觉得凌景夏不简单,无论谈吐和见识,都不在勾龙如渊之下,单论风度气质,还在勾龙如渊之上。

    能在高手如云的进士大考中夺得榜眼位置的士子,又有几个差了?

    凌景夏说话比较含蓄,看上去功利心没有勾龙如渊那么严重,他向秦颂表态,自己所代表的的家族,也是非常支持抗金的,以后只要秦颂有什么需要,可以开口,余杭凌家会支持秦颂。

    听起来,临安本地的豪门氏族已经认定秦颂是坚定的抗金派了。

    这样似乎不错,省得秦颂再花心思包装自己。

    送走凌景夏,秦颂正准备烫脚休息,结果宫里面忽然来人,将秦颂连夜接进大内。

    代表赵构前来传达口谕的还是鲁太监,陪同鲁太监同来的还有一位带御器械。

    为了保证秦颂的出入安全,赵构也算是下了本钱。

    鲁太监没有说赵构临时召见秦颂的原因,秦颂也没有主动的打听。他跟鲁太监的私人关系刚刚建立,还没有好到打听皇帝意图的程度。

    进了大内,秦颂被鲁太监一直引到赵构的书房。

    第二次见赵构,看他脸上的表情似乎有些喜悦,秦颂猜想可能跟前方的战事有关。

    果然,赵构直接将摆在面前的奏折递给了秦颂,口中说道:“吴玠和沈与求联名上奏的捷报,攻打仙人关的那路金军,被消灭了!”

    皇帝示意秦颂看奏折,秦颂也不客气,拿起来快速的浏览一遍,然后笑着道贺:“四万来犯金军陷于天水,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被生擒,此大捷也!”

    赵构颔首,笑着说:“说起来,这场迟来的胜利,跟辅仁先前在金州取得的大捷不无关系啊!”

    报捷的公文上面已经说明,完颜突合速是在接到完颜宗翰阵亡,十万攻打金州的主力被灭之后,急于赶回长安的撤退途中被杨政率领的追兵和复兴军联手吃掉的,而这场胜利的主角应该是籍籍无名却已经发展壮大起来的复兴军!

    在奏折之中,秦颂看到了王世雄、李世辅和种洌等人的大名,吴玠并没有将他们取得的战功据为己有。卡Kа酷Ku尐裞網

    御史中丞沈与求的名字跟吴玠同时出现,则说明朝廷派往西北的特使肯定是抵达现场核实过战功。

    秦颂心念电转,口中却是自谦说道:“臣不敢居功,此次天水大捷,全靠西军各路将士善于捕捉战机,精诚合作,同仇敌忾,才有如此大胜。”

    赵构看似随意的问了一句:“辅仁,朕听说当初你在吴岳山时,曾经创立了一支民练,可是这份奏报中提到的复兴军?”

    秦颂已经料到赵构会有此一问,毫不犹豫的回答:“陛下明鉴,确有此事!当时,臣报仇心切,恰逢陇安寨一带百姓遭受金军蹂躏,便振臂高呼,聚集起了一些民壮,自称复兴军,协助西路的守军抗击金军和伪齐贼寇!”

    赵构见秦颂如此干脆的承认了此事,心里顿觉舒服许多,他和蔼的问道:“辅仁,如今复兴军归谁统领,可招揽否?”

    秦颂马上回答:“复兴军如今的统领便是王世雄,他是咸阳人,当初与我在香泉镇相识,志同道合,誓死抗金。以我之见,只要陛下赐予王世雄官职,授予复兴军旗帜,他们必能为大宋所用!”

    赵构很聪明的没有直接问秦颂脱离复兴军的经过,秦颂也很聪明的没有大包大揽,承认自己现在对复兴军依然有着遥控的能力。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作为皇帝,只需要确认复兴军拥护宋廷的统治,愿意跟金军死磕到底就足够了。

    如今的大宋,自立为王的有之,造反作乱的有之,据寨自守的有之,像复兴军这样在敌占区亮明旗号跟金军正面硬杠的,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当初活跃在五马山一带的“八字军”,已经被宋廷收编。如今在伊阳凤牛山寨固守的翟兴父子,他们对抗的只是伪齐刘豫。

    只有复兴军,从攻打陇安寨开始,便一直默默支持着西路的宋军,如今更是将完颜突合速活捉。

    若说赵构对于复兴军没什么想法,那是自欺欺人。

    赵构沉吟许久,询问秦颂:“以辅仁之见,该当授予王世雄怎样的官职?”

    秦颂回答说:“复兴军目前占据的多为山区,有他们在侧翼牵制金军和伪齐,对于西线防守极为有力,以臣短见,可授王世雄秦凤路镇抚使之职,令其全权负责军民之事,自行决定与金军和伪齐的作战。”

    “会不会权力给的太大?”赵构有些犹豫。

    镇抚使之官职,是从南宋开始设置。三年前,参知政事范宗尹提议授予地方武装集团首领李成、桑仲、郭仲威、许庆、解潜等为镇抚使。按照当时朝廷的授权,在诸镇抚使所占据的地盘上面,除了茶盐由朝廷置官提举外,其余均归镇抚使便宜行事。

    不过,这些被朝廷授予处置使的地方武装集团首领,有的很不像话,反复无常,甚至直接投降了伪齐,结果把宰相范宗尹给坑了。

    秦颂虽然明白赵构的担心,但却坚持己见,婉言提醒说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三年来,朝廷先后委任李成、桑仲、郭仲威、解潜等地方民练首领为镇抚使,其中既有李成、郭仲威这样反复无常的败类,也有桑仲这样为官捐躯的义士,更有解潜这样独镇一方的良将。”

    “复兴军自组建以来,从未传出劫掠桑梓、为害乡里的恶闻,反倒是屡屡协助西路守军对抗金贼,或暗中运输粮食,或提前通报消息,或袭扰金军后方,堪称民练之中的忠义之师!”

    “臣虽然入朝为官不过数日,迄今尚未正式出入朝堂,但愿意用项上人头担保,王世雄、李世辅和种冽等民练首领绝不会做出背叛大宋的逆行!”

    为了给复兴军和王世雄他们争取地位和官职,秦颂此时也是豁出去了。如果赵构连这种顺水人情都不会做,秦颂以后也懒得真心帮他出谋划策。

    “辅仁言重了!金国人如今最想取你项上人头,朕却偏不让他们如意,不仅要保护你的安全,还要给你加官进爵,让你成为朕的子房和孔明!”

    “王世雄等民练统领矢志不渝,誓死抗金,如今立下大功,朕又岂能吝啬高官厚爵?朕要授予王世雄为秦凤璐镇抚使,,授李世辅为秦州安抚使,授种洌为巩州安抚使,辅仁以为如何?”

    秦颂拱手谢曰:“陛下圣明,当尽快遣使持圣旨前往西北,晓谕各州府县,以示勉励之意!”

    赵构没有迟疑,愉快的接受了秦颂这个提议。

    打铁需趁热,复兴军立了大功,此时如果不尽快派人前往西北招揽安抚,岂不是让有功将士寒心?</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