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四十二章 皇帝泪目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四十二章 皇帝泪目

    秦颂实际上没有想到把王世雄和李世辅、种洌等人组合起来之后,竟然可以发挥出如此惊人的威力。卡Kа酷Ku尐裞網「^追^书^帮^首~发」

    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可不是鱼腩之辈,如果把完颜宗翰、宗望、宗弼等女真皇室高层定位为元帅级别,完颜突合速就是仅次于他们几人的大将,而且在大将之中的排名也不会出前三。

    秦颂在仙人关射杀了完颜撒离喝,在金州烧死了完颜宗翰,又在秦郊店活捉了完颜毂英,在金州城西活捉了乌林答泰欲,郭浩在子午谷内活捉了完颜拔离速,李世辅在天水活捉了完颜突合速……

    仔细算下来,直接或者间接死在他手里的,被他活捉的金国大将以上的人物竟然超过了六人,至于万夫长以下的女真头目,都懒得计算了。

    郭浩能在子午谷活捉完颜拔离速,其实也是秦颂谋划在前,只不过他当时急着去金州增援王彦,所以把这份已经到手的功劳让给了郭浩而已。

    说一句秦颂是女真皇族克星,毫不夸张。

    金国上下现在疯了一样的想要弄死秦颂,跟他动不动就把女真皇族往死里弄有很大的关系。

    以秦颂这种势头,就算完颜氏族内英杰辈出,也经不起他这样活捉和灭杀啊!

    短短三年时间,就有如此多的金国高层将领折损在秦颂的手上,而秦颂又年轻的不像话,如果放任他继续成长下去,完颜氏以后听到他的名字都会吓得手脚发软。

    赵构征求过秦颂的意见之后,却不着急放秦颂离开,而是露出了纠结扭捏的神情。

    没错,秦颂居然在皇帝的脸上看到了扭捏和犹豫。卡Kа酷Ku尐裞網

    “陛下,可是有什么难于启齿的问题?臣虽然侍奉时短,但一片忠心日月可鉴,陛下若是有什么想做却不便做的事情,可以委托给臣下,必不让您失望!”

    秦颂怕赵构有什么心理负担,于是主动表态说道。

    赵构主动伸手拉着秦颂的胳膊,将他拉到座椅旁边。“辅仁的忠心,朕是相信的。今夜时长,坐下来陪朕慢慢聊。”

    秦颂也不客套,结结实实的坐在赵构的旁边,不等赵构招呼,就拿起茶几上面的茶碗,喝了一大口。

    赵构比秦颂也就大了六、七岁,他挺高兴看到秦颂这种大大咧咧的举动,因为这说明秦颂对他并不设防,间接的也就说明秦颂心底磊落,没有藏私。

    作为登基已经六年的皇帝,赵构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青涩“中二”的康王,他很清楚,臣下表明上的恭敬、战战兢兢并不能说明什么,有些人惯于掩饰,看起来谨遵礼法,见到皇帝时恨不得五体投地的表忠诚,但背地里干得却是蝇营狗苟的事情。

    秦颂并不桀骜狂悖,但也没有表现的战战兢兢,见到赵构时话都说不利索,他是恭敬之中带着几分洒脱和赤诚,这养的举止恰恰最能赢得赵构的信任。

    赵构沉吟许久,开口问秦颂:“听说,辅仁当初在西军协助吴帅时,曾作为谈判主使跟金军交涉有关换俘的事宜?”

    秦颂闻听此言,心中一动,隐约猜到了赵构为何会扭捏纠结!

    “回禀陛下,却有此事。当时,和尚原大战结束之后,抓获了不少女真头领,其中有数名万夫长,十几个千夫长,至于百夫长以下的不计其数。当时臣向吴帅建议,用这些金军俘虏换回当初富平之战被金军抓走的西军将士……”

    秦颂将他当初在吴玠帐前主持换俘以及在大散关帮助吴玠整训分流南归降兵的过程仔细向赵构做了汇报。

    赵构频频点头,对于秦颂的一些独出心裁的做法很是赞赏。

    等秦颂说完之后,赵构又慢悠悠的问道:“金州大捷加上这次的天水大捷,落在我方手中的女真大将人数不少,宗翰老贼的尸首也在金州保存,以辅仁之见,若是我们与金国交涉,凭这些可以从金国换回怎样的好处?”

    秦颂马上摇头,语气坚决的说道:“陛下,恕臣直言,相比于各种好处,臣以为用将士们浴血奋战而抓获的这些俘虏,包括完颜宗翰的尸首,向金国索要自靖康之乱后被金狗掳掠到北方的无辜民众,才是身为君王该做的事情啊!”

    赵构的眼中出现一抹亮色,转瞬即逝,他试探着问秦颂:“不知这些无辜民众当中是否也包括开封被破时被掳走的皇室苗裔?”

    秦颂心中暗笑一声,赵构真正想问的话,果然跟自己推测的一样!

    “当然包括啊!两次大捷,抓获的金国皇族甚多,按照对等原则,金国若想换回被我方俘虏的完颜氏将领,就得将我大宋皇室宗亲放回!”

    秦颂露出大义凛然的姿态,一副替老赵家人赴汤蹈火的神情。

    赵构的心头莫名的紧张起来,又问秦颂:“那你估计,用完颜宗翰的尸首,完颜突合速、完颜拔离速、乌林答泰欲这些人,还有其他一些女真千夫长以上的头领,能不能换回我的父皇、母亲和兄长?”

    秦颂眉头紧皱,假装思索,然后霍然站了起来,用略带严厉的语气质问赵构:“陛下,你难道糊涂了吗?为人子女和兄弟,将不幸罹难的父母、兄弟、姊妹拯救出来,责无旁贷。但是,你如今是大宋的皇帝,都说天家无私事,若是将徽、钦二帝迎接回来,敢问陛下今后如何自处?敢问陛下置大宋亿兆黎民和数千里河山于何地?”

    “臣今天豁出去也要说几句大不敬的话!遍观史书,哪朝哪代在京师被破,皇帝宗室被掳,各种礼器、文物、图籍、宫人、内侍、倡优、工匠被洗劫一空后,还继续存在的?”

    “臣年少无知,但却认为今日之大宋,非靖康之乱前的大宋,而是由陛下您力挽狂澜重新建立的大宋!为了今日之大宋安危,臣愿背负离间陛下与父兄关系的罪名,坚决反对迎回二帝!”

    秦颂一口气说完这些话,然后将头上戴着的官帽取下来,摆到赵构面前,做出甘愿接受惩罚的样子。

    赵构面色复杂的看着秦颂,虽然心里激动不已,但嘴上还是不悦的说道:“辅仁啊,刚才那些话,朕就当没有听到,以后休要再说第二遍!难道在你心目中,朕就是一个只为权力而不顾亲人的薄情之人吗?”

    秦颂摇头说:“陛下当然不是薄情之人,不然又怎么可能为柔福帝姬出嫁时花费那么多的钱财!臣刚才的话还没有说完,除了迎回二帝没得商量,臣愿竭尽全力,将陛下的生母韦贤妃从北国营救回来!”

    这一次,轮到赵构不淡定了,他一下子从座椅上站起来,眼神热切的看着秦颂,急忙说道:“辅仁若是能够将我生母从北国救回来,我保秦氏满门荣华富贵!”

    赵构显然是激动了,连“朕”都不说,用的是“我”这种不分上下尊卑的自称。

    实际上,赵构今天喊秦颂过来真正的目的是要试探秦颂对于迎回二帝的态度,同时也是测试秦颂对于他的忠诚程度。

    至于一开始征求秦颂关于对复兴军诸头领赏赐的事情,那就是一个掩护,或者说是铺垫。

    秦颂的态度简直出乎了赵构的预料,他完全没想到秦颂竟敢用那种语气跟他说话,而秦颂说出来的话更是离经叛道,偏偏有全部敲在赵构的心坎之上。

    可以说,自从赵构登基以来,还从来没谁说过如此让他觉得熨帖舒服的话!

    今天的大宋,可不就是亡国之后重建嘛!而赵构,不是只顾着逃命的怂包皇帝,而是力挽狂澜把大宋从灭国边缘拉回来的中兴皇帝!

    大宋是在赵佶和赵桓手里被玩坏的,如果仅仅因为他们曾经当过皇帝,就要回来跟赵构抢皇帝的宝座,这算几个意思?

    秦颂用指责赵构的语气,十分坚决的表明了自己支持赵构统治大宋的态度,这已经令赵构非常满意了,结果秦颂还来一个神转折,主动表态愿意替皇帝出手,帮赵构把他母亲从金国那边给换回来。

    这等于是秦颂以满分完成了必答题后,又用满分完成了隐藏的附加题!

    这一刻,赵构觉得自己果然没有选错人,满朝文武之中,能够完全明白自己心意的人,就是秦颂。

    面对皇帝诚意十足的承诺,秦颂没有受宠若惊,而是摇头说:“我不需要陛下做出什么承诺,因为当初我便经历过与陛下相似的生离死别,秦家三十七口,如今活着的只剩下十人,除了我之外,其余的都是通过换俘的方式从金国营救回来的。”

    “陛下两次召见于我,从来没有问及被我从完颜宗翰身上拿到的那块金国西路兵马大元帅令牌的事情,足见陛下对我的信任和恩宠,能为陛下做一些解忧尽孝的事情,臣不甚荣幸!”

    秦颂觉得自己刚才这一番表演,应该达到影帝级别的水准了,因为他看到赵构竟然流泪了。

    赵构抽泣着说:“能得辅仁效忠,朕此生无憾矣!”

    秦颂现在脑子可是清醒的很,他不觉得仅凭几句话就能跟赵构今后肝胆相照,如果不能体现出自己远超常人的本领和价值,皇帝偶尔的一次真情流露也维持不了太久。

    “陛下,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众口,臣以为营救韦贤妃的任务,暗中交给复兴军的王世雄去办更好,到时候就算有人非议,也跟陛下没有关系,自有王世雄担着。”

    得,秦颂连如何帮赵构掩饰的主意都想好了。

    “嗯,便依辅仁的意思办理。不知辅仁还有什么要求,今天一并提出来,我尽量的满足你。”

    “也没啥别的要求,我想请陛下传一道口谕,请柔福帝姬来宫内小住几日,允许臣向柔福帝姬询问一些当年被掳到北方的事情,以便跟金人谈判的时候,争取最好的结果!”

    “辅仁心思缜密,确实有此必要,我这便派人前去传旨。”</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