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四十四章 吕祉返朝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吕祉返朝

    不论现在嫁给高世荣的这位是不是真的柔福帝姬,在明知道这是千古谜案的情况下,貌似秦颂都不该一脚踩进这潭浑水中来,甚至主动向赵构提出营救韦氏返回的提议?

    如果公主是假的,提前十年把韦氏救回来,这不等于间接的害死了假公主?

    秦颂的心底,没有皇族和平民的区分,只有宋人和金人的区别。卡Kа酷Ku尐裞網「^追^书^帮^首~发」

    这位假公主并没有妨害到别人,作为弱女子,只是想在这混乱的时代里面活下去而已,何错之有?

    若是因为秦颂的介入,而让这位假公主提前十年死掉,他的良心肯定会感到不安。

    秦颂永远也忘不了当初在汧水岸边迎接姐姐秦月时的那一幕,秦月当时瘦的只身皮包骨头,就连着一口气。如果晚上几天,估计也就成了坛子里的一团骨灰。

    身为军人,保护妇女和孩童是秦颂刻进骨子里、融进血管里的一种信念和坚持,他才不会为了照顾皇家颜面而去迫害一位假公主!

    上面只是假设公主是冒牌货的情况,问题处理起来还没有那么棘手,大不了在将韦氏营救回来之前,人为的制造一起假死,将这位假公主悄然弄出临安,从此消声匿迹即可。

    真正严重的问题是,公主不是假的,而韦氏非要置公主于死地,这个扣子又该如何解呢?

    秦颂无法对别人明说这件事情,因为目前只有他开始怀疑柔福帝姬的身份真假。

    但是,秦颂却希望柔福帝姬是真的,越真越好!

    因为秦颂想给赵构好好的上一课,让他这辈子都不敢忘记向金国复仇的责任!

    秦颂是要把赵构生母和妹妹在金国遭受的那些非人的折磨和蹂躏摆在赵构的面前,然后每一时、每一刻的提醒着赵构,因为前面两任皇帝的昏庸无道,害得你生母和妹妹被一个金国男人当玩偶!

    如果这样赵构都能忍,心甘情愿的给金国当儿皇帝,秦颂也就没什么愧疚和遗憾了。卡Kа酷Ku尐裞網

    这样的狗皇帝,秦颂还有什么兴趣辅佐?

    还不如老子自己干!

    如果赵构知道秦颂的真实想法,估计会被他气得吐血三升,但秦颂这么做,何尝又不是为了赵构能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皇帝呢?

    看看秦家的人是如何做的吧!

    秦铭和妻子杜氏被秦颂从北方救回来后,两人更加恩爱,秦铭为了杜氏不生自卑,果断拒绝了弟弟秦颂从成都送来的年轻貌美的黄花女子。

    秦颂的姐姐秦月被折磨的不成人形,来到汉中之后,也没有整天寻死抹泪,如今已经从心理阴影中走了出来。

    如今,有谁敢笑话秦家的女眷曾被金人掳掠到北方?

    那些金国人强加在秦家人身上的屈辱,秦颂通过最为暴烈的手段,已经十倍、百倍的奉还回去。

    而且,这仅仅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别忘了秦颂当初在定军山武侯祠前写的那首言志诗,更别忘了秦颂在青神陈家庄内对陈钰的那个承诺。

    北击胡虏十万里!

    只要我不死,若干年后,北方将不会再有胡虏!

    秦家的男女可以直面巨大的屈辱,可以知耻而奋起报仇雪恨,凭什么皇室就得维持那早被金人扯下了遮羞布的可笑尊严?

    真要尊严,当初早干嘛去了?

    身为大宋皇室宗亲,既然享受了万千黎民百姓的膏脂,那就得承受破国灭门的屈辱和折磨,不然如何警示后来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秦颂要营救韦氏和赵构的亲人,目的就是要造一条鞭子,趁着赵构现在骨头还没有完全软化,狠狠的抽打和鞭策他,让他不至于在卖国媾和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听起来似乎胆大包天,甚至是有些疯狂,但又如何?

    秦颂可是七杀朝斗的绝世凶人啊!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卡Kа酷Ku尐裞網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为了心中的理念和野望,就算把皇帝操弄在手掌之中,又有何妨!

    当天夜里,秦颂再次陪赵构聊到了后半夜,然后回到学士院的住处小憩到天亮。

    秦颂还在假期之中,所以等到天亮,宫禁打开后,他就离开了。

    皇帝短短数日之内,两次召秦颂入大内奏对,而且还是那种不让起居舍人在一旁负责记录的私密谈话,这让许多朝臣觉得既羡慕又不愤。

    娘的,凭啥呀?

    只是,第二天朝议的时候,兵部侍郎梁汝嘉把仙人关大捷的消息爆了出来,并当众指出复兴军是秦颂当初十七岁时“玩票”,在吴岳山一带创建的民练组织。

    顿时,朝堂群臣呆若木鸡。

    又一场歼敌数万的大捷,竟然跟秦颂还有这样的关系?

    难道攻打西线的金军都是纸糊泥捏的吗?

    为什么中线和东线年年吃败仗,到了西线那边就成了年年打胜仗?

    秦辅仁,你丫的咋不上天呢!

    高坐龙椅之上的赵构,心情甚佳,想起昨夜秦颂态度坚决的阻止迎回二帝,他的心里就特别踏实。

    能把秦颂这样的妖孽收为己用,真是苍天眷顾啊!

    赵构趁热打铁,提出要把复兴军编入大宋的军队行列,同时重赏作战有功的王世雄、李世辅和种洌等民练头目。

    经过一番并不如何激烈的争论,最终朝议通过了关于实授王世雄为秦凤路镇抚使的任命,李世辅和种洌等人也有委任。

    如此一来,王世雄所领导的复兴军就有了官方身份,以后再安置百姓,委任本地官员也就合理合法。

    勾龙如渊第一时间跑来向秦颂汇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秦颂摆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显得高深莫测。

    又过一天,秦颂忽然收到消息,兵部尚书吕祉回来了。

    吕祉和沈与求是同时从临安出发的,他们作为朝廷派出的特使,主要负责核实金州大战的情况,同时顺便处理战后重建的一些事宜。

    后来,吕祉追着秦颂的足迹赶赴当阳,而沈与求则去了汉中,两人于是分开。

    身为兵部尚书,到了当阳之后,自然不是成天坐在张浚的官衙里面和张浚吹牛,他在深入了解完杨幺乱军的情况以及张浚对于后续平叛的设想后,便直接返回临安了。

    身为特使,回到临安后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向皇帝交差。

    赵构仔细听取了吕祉的汇报,还专门询问了张浚率军抵达当阳后的作,然后又从吕祉的口中得知秦颂在率领土兵抵达阳不久,便协助张浚大破十万乱军,并且抓获了几个重要匪首,还弄到了制造明轮车船的技术。

    “这个秦辅仁,难道觉得大破十万乱军算不得什么功劳,所以两次见朕都不提及?”赵构有些郁闷的问吕祉。

    吕祉苦笑,回答说:“也许,就是如此。秦小子……呃,秦翰林从不居功,当初在大散关见他时,臣便觉得此子可为国士,如今终入陛下毂中,实乃幸事。臣有一个请求,恳请陛下批准秦翰林到兵部兼任一份差事,让其早日熟悉兵部运作程序,这样他就能在军国大事方面替陛下分忧。”

    虽然秦颂不知吕祉亲自带回临安的,但吕祉这一趟办差也算得力,而且他从当阳带回来的有关平定杨幺乱匪的策略也很有价值,所以赵构对于吕祉很满意,因此对于吕祉的“小算盘”也就准许了。

    “嗯,那就让秦辅仁去兵部兼个员外郎的职差,以后协助你做事。”

    吕祉从皇宫里出来,连家都顾不得回,马上找到秦颂居住的地方。

    “吕大人,你才从宫里出来,也不回家看看,就直奔我这来,不怕引人非议?”

    秦颂好整以暇,看着风尘仆仆的吕祉,笑着说道。

    吕祉摆摆手,埋怨说道:“好你个秦颂,害得本官在外辛苦奔波数月,一直跟在你身后吃灰!你在当阳的时候,若是能多留一段时日,咱们不就可以一起回临安嘛!”

    “不是我不想留,而是不敢旧留啊!你可知道我项上这颗人头如今价值几何?伪齐刘豫开价十万两黄金啊!直娘贼,貌似我也没有招惹过这厮啊?”

    “嘿嘿,刘豫就是女真人养的一条恶狗,这十万两黄金的悬赏,是他替女真主子出的!”

    “既然大人明白这个道理,为何还要怨怪我呢?我不早走一步,把那些刺客杀手引开,吕大人返回的途中可就危险了。”

    “行了,不跟你扯这些,我来找你,是有重要的事情跟你商量!”

    “大人请喝茶,事情也不急这一时半刻。”

    “那啥,如果让你负责监造明轮战船,你有几分把握?”

    “那要看给我多大权力,给我调拨多少经费和工匠!”

    “我可以向官家保举你为御前军器所的提举!”

    “提举是多大的官?比翰林学士还牛逼?”

    “别闹!跟你说正经的呢。御前军器所设提举一人,下面有提点二人,下设提辖官、干办官、监造官、受给官、监门官等,管辖东西作坊工匠五千人。”

    “我去,五千工匠!官家舍得把这么多人归我调配?”

    “当然不可能全给你用,但只要你成了提举,替官家造出坚固迅速、威力强大的明轮战船,那就是大功一件!”

    “提举就算了吧,我现在够让人眼红了,再把现任的御前军器所提举挤掉,会遭人恨的。两个提点之外,再加一个,专门负责督造战船,我可以兼任一段时间,等有合适的接任人选,我就撒手。”

    “你这脑子咋长的?尽是些弯弯绕!”</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