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四十五章 指点江山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指点江山

    换一个人,如果敢跟堂堂兵部尚书为了一个任命讨价还价,吕祉肯定当时就能炸毛。免-费-首-发→【追】【书】【帮】

    御前军器所提举官的职级虽然不高,听起来也没有翰林院学士清贵,可好歹也是一个掌管五千工匠的肥缺啊!

    竟然一副勉为其难的表情,还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把别人给挤掉了?

    丫的,你这么能,咋不上天!

    不过,秦颂却有足够的底气跟吕祉扯皮,还不用担心吕祉发脾气。

    谁让他俩当初是一个战壕里面出来的呢……

    吕祉刚刚从宫里出来,就来找秦颂,正好表明了皇帝赵构对于明轮战船的极度渴望,而秦颂恰好在当阳的时候就弄到了明轮战船的营造图纸,这事皇帝不找他,还能找谁?

    那么,赵构为何对于建造明轮战船如此急迫呢?

    因为赵构极度缺乏安全感!

    当初,赵构刚登基不久,金国五路大军扑杀过来,喊出了“搜山检海抓赵构”的口号。若非赵构当时乘船沿着钱塘江逃至东海舟山群岛一带,最终躲过一劫,大宋真的就要歇菜。

    当时,金军听说赵构乘船渡海,竟然搜集了数百艘舟船下海追击,若不是遭遇了宋军水师将领张公裕率领的大船拼死拦截,赵构都打算向福州逃亡了。

    如果,当时有几艘来去如飞的大型明轮战船护航,何至于如此狼狈落魄?

    何况,前几天秦颂又给赵构灌了许多关于防守反击的思想,而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依托长江进行水上作战,赵构估计也是全都听进去了。卡Kа酷Ku尐裞網

    让秦颂负责监造明轮战船,不仅可以满足皇帝的安全需要,而且还能为今后对金作战提供阻力,这样的好事吕祉自然不会反对,他心里还惦记着秦颂捣鼓出来的突火枪呢,这次正好找到了由头。

    吕祉知道秦颂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只要接手了明轮战船的督造,他肯定不会只是造出一个船壳子,肯定还要给战船配备各种武器,还要培养出一支造船的工匠队伍,到时候就算他不说,估计秦颂都会把突火枪装配到战船上面。

    吕祉跟秦颂初步商量了营造战船的计划,然后在秦颂家里吃了两碗臊子面,这才打着饱嗝回家去。

    等吕祉走后,秦颂派人前去给勾龙如渊和凌景夏捎话,约他俩晚上到秦颂家中作客。

    秦颂就是这么屌,兵部尚书有事得亲自登门找他,而他有事之后,却让手下通知别人来他家里面商谈。

    按理说,勾龙如渊和凌景夏来拜访过他,他该带着礼物回访人家才是。

    其实,不怪秦颂如此做,只因为他要尽量减少出行的次数,也要避免被潜藏在暗处的某些人掌握他的行动规律。

    秦颂可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确保他自身的绝对安全,是做任何事的前提!

    当天晚上,勾龙如渊和凌景夏如约而来,两个人看上去还挺高兴,他们隐约猜到升官的机会可能马上就要来了。

    秦颂见到两人之后,也没有跟他们来虚的,直接说道:“官家有意让我去兵部兼个职务,还想让我督造新式明轮战船,我需要两个助手,一个跟我去兵部,一个跟我去御前军器所,你俩商量一下,看谁去哪里?”

    凌景夏想了想,回答说:“我去御前军器所吧,勾龙兄去兵部比我合适。”

    秦颂颔首,同意了凌景夏的提议。

    去兵部机会要比去御前军器所多一些,因为大宋一直在跟金国交战,兵部和枢密院都是十分重要的部门,在里面随便找个差事,干一段时间,就有外放的机会。

    凌景夏比勾龙如渊年轻,又是本地人,让他协助秦颂监造大船,在物资采购和工匠选用方面,肯定可以起到作用。

    秦颂就是要用这种粗暴直接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谁来投靠我,我就有办法帮谁升官!

    留给秦颂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没有心思去玩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那套官场把戏,先把自己的小班底建立起来,然后给皇帝办几件大事,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才是正办。

    又过了一天,秦颂已经把私人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的时候,一道足以令山河变色的军情从襄阳方向传了过来。

    伪齐刘豫派出三十万大军攻宋,在伪齐的大军后面,还有完颜宗弼率领的十万金国大军!

    赵构接到这个消息时,又开始变得不淡定了。正当他惊慌失措的时候,鲁太监小声的提醒他:“官家,何不再召秦翰林入内奏对?”

    秦颂?

    对呀,怎么把秦颂给忘了!

    赵构立即派鲁太监出宫,将秦颂接近大内,然后这一谈又是一个晚上。

    当天晚上,文武百官接到通知,明日上午在崇政殿召开大朝会,所有人必须准时到场,不得以各种名义无辜缺席。卡Kа酷Ku尐裞網

    翌日上午,百官在崇政殿内云集,皇帝一身冕服,在宦官的陪伴下坐上龙椅。

    殿内官员寂静无声,但眼睛却左顾右盼,似乎都在寻找一个人。

    那位新进翰林,当红炸子鸡怎么没来?

    正当大家暗自腹诽的时候,高坐在上的皇帝开口了。

    “富枢密,把襄阳方向来的紧急军情跟众卿说一说吧!”

    执掌枢密院的大佬名叫富直柔,是名相富弼的孙子,他在朝堂的地位,仅比朱胜非略低,却是比赵鼎要高一些。

    富直柔手持笏板上前一步,大声说道:“昨日接到襄阳方向密报,伪齐刘豫纠结三十万大军,兵分两路来犯。紧随其后,还有完颜宗弼率领的十万金军。伪齐和金国大军齐出,声称是要替金州大战死去的完颜宗翰和十万将士报仇!”

    富直柔的话敢说话,就听得大殿中忽然发出“嗡”的声响。

    群臣再也顾不得仪态,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刘豫狗贼实在可恨!竟敢冒天下之大韪,大兵压境,犯我大宋!”

    “不是又在天水取得大捷了吗,怎么还有如此多的金军?”

    “朝廷赶紧委派得力的统兵将领,防守各个交通要道啊!”

    “今天这么重要的场合,秦辅仁怎么不到场?”

    看着殿内乱哄哄的一片,赵构有些头疼,他拿起手边的“震山河”,狠狠的砸在御案之上。

    震山河,便是皇帝使用的惊堂木,亦称“龙胆”,意思是皇帝一拍,四海皆闻,以显示至高无上的权利。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赵构冷着脸说道:“今日大朝会,商讨御敌之策,众卿若有高见,可畅所欲言。若无退敌之策,不得喧哗聒噪!”

    兵部尚书吕祉上前一步,大声的说道:“臣请陛下宣秦翰林入殿,解析军情!”

    “准奏!”

    “宣秦翰林入殿!”

    不多时,一位身形提拔,星眉剑目,穿着绯色官袍的年轻人迈着大步,昂首挺胸的走了进来。在他身后,还跟着几名怀抱长卷和木架的禁军士兵。

    “臣秦颂,奉旨前来,解析军情!”秦颂站到阶下,先向皇帝躬身行礼,然后侧身走到一旁,在百官的注视下,指挥几名禁军士兵支起木架,再将长卷挂于木架之上,缓缓垂直地面。

    却见木架上面挂的长卷竟然是一副巨大的地形图,上面将大宋的山川河流标绘的清清楚楚,每一处重要关隘和城池上面,还特意的进行了加注。

    “朕曾听吕尚书多次提及,秦翰林当初在大散关协助吴帅作战时,经常站于众将之前,手持铜棒,对照地图分析讲解军情,众将听得如痴如醉,纷纷叫好。今日,朕和众卿便洗耳恭听,请秦翰林不吝赐教!”

    皇帝都说了,请秦颂不吝赐教,百官自然不敢跳出来插话。

    没听说吗,秦颂在西军的时候,连吴玠和他麾下那些将领都要听秦颂分析讲解军情呢!

    秦颂从木架的槽中取出一支筷子粗细、长约四尺的尖头铜棍,然后指着地图上面标有“开封”两字的位置,大声说道:“这里便是伪齐刘豫的都城开封!从开封往南,至今仍被伪齐占据的分别是蔡州、颍州、寿州、宿州和泗洲……”

    “伪齐号称三十万大军,实则土鸡瓦狗而已,不足为惧!我大宋从西往东,如今大军云集,猛将如云,任出一位,都能顶得住伪齐来犯。真正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紧随其后的金国十万兵马!”

    “完颜宗弼是金国皇室高层极力主张灭宋的代表人物,此獠曾在陕西为害数年,一度率军攻打大散关,结果中箭落马,差点丧命。”

    “对付伪齐和金国大军,以我在西北与金军交锋的经验,需要扎硬寨,打呆仗!”

    “何为‘扎硬寨,打呆仗’?就是要充分利用险峻的地形和坚固的城池,跟伪齐和金国的军队一城一池、一关一寨的消耗下去,直到他们碰得头破血流,自然就会撤退!”

    “金军在陕西损失严重,自第一次大散关守卫战以来,金军的主力被消耗掉了十八到二十万人,这次完颜宗弼率领十万大军前来,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日渐病重,女真皇室为了皇位必然会有一番激烈争斗,只要我们顶住了伪齐的进攻,完颜宗弼必然不敢孤军深入我大宋境内!”

    朝堂之上,只见秦颂气势如虹,手持铜棍,指点江山,一番分析下来,竟然无人敢于站出来挑刺和置疑。</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