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五十五章 秦桧离京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五十五章 秦桧离京

    先收一位制墨高手,再来一位画道宗师,秦颂觉得自己最近肯定跟幸运女神有一腿。卡Kа酷Ku尐裞網「^追^书^帮^首~发」

    只是,那位幸运女神不会名叫李清照吧?

    别看秦颂在綦崇礼和张择端面前装的很淡定,等这两位前脚才离开,秦颂后脚就把半残的《清明上河图》抱起来放进了书房的大木柜里面。

    “二毛,以后帮我盯紧了这个柜子,不许别人乱翻啊!”

    二毛不明所以,点头说:“你这书房,除了我跟小炎可以进来打扫,别人都不能进的啊。”

    “总之,就是要帮我看好了书柜,里面是很重要的东西,以后搬家,书柜就由你来负责!”

    半残的《清明上河图》虽然让人惋惜,可有种美叫做“缺憾美”,如今只剩下一半的《清明上河图》,不正好象征着大宋的残破河山吗?

    男人,就该力挽狂澜,创造历史。

    秦颂要用这半残的《清明上河图》来激励自己,然后,有朝一日,让张择端创作一副更加恢宏壮丽的画卷。

    却说张择端怀里揣着秦颂让手下支给他的一千贯钱引,脑子里面有些晕乎的回到了家中,然后要求家人去街上给他买新衣,去书铺里面给他买作画用的颜料和特制的画笔。

    张择端的妻子以为丈夫中邪了,前几天还在赌咒发誓说要封笔归隐,出门一趟怎么转了性子?

    张择端从怀里掏出成沓的钱引,使劲的拍在桌上,大声的说:“看到没有?这里是整整一千贯!真以为老夫会从此潦倒落魄?哈哈……大宋最年轻的翰林学士,秦辅仁的名字,听说过没有?他要办画社,诚心聘请老夫担任首席画师!”

    家人看着有些癫狂的张择端,也不知是该为他高兴,还是为他感到难过。卡Kа酷Ku尐裞網

    不论如何,有了这一千贯,家里的日子总算可以好过起来。

    张择端家里愁云散尽,但是也有人家因为秦颂的缘故,如今变得死气沉沉,整个家中的人,连说话都不敢大声。

    这一家,便是从北方“逃”到临安的秦桧一家。

    想当初,秦桧拜相时,那是何等的风光。

    转眼间,吕颐浩杀回朝堂,一上来就放大招,先是安排老牌御史黄龟年弹劾秦桧专主和议,破坏恢复,结党专权,并把秦桧比作王莽和董卓。

    接着,吕颐浩向心腹谋主席益求策,如何扳倒秦桧,席益建议把秦桧及其党羽看作朋党,首先除掉党魁胡安国。

    朝廷诏命朱胜非为同都督,给事中胡安国上书反对,朝廷改命朱胜非为醴泉观使兼侍读,胡安国遂请求辞职,秦桧再三挽留,但胡安国还是辞官归乡。

    紧接着,秦桧拜相后提拔起来的张焘、胡世将、吴表臣等官员,皆被罢出尚书省。

    八月间,皇帝召綦崈礼入宫奏对,拿出秦桧所陈二策给綦崇礼看,然后抱怨说:“秦桧主张‘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是北人,将归哪儿?秦桧又说‘为相数月,可耸动天下’,可已经过了一年,朕却也没看到。”

    綦崈礼于是把皇帝的意思写入训辞,然后布告三省、各部和各州府。

    随后,皇帝降诏,罢去秦桧相位,任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并张榜朝廷,以示不再复用。

    等到秦颂来临安时,距离秦桧被罢相已经过去了一年。

    这一年,秦桧的日子虽然不好过,但他懂得隐忍,然后背后暗中使力,让赵构意识到吕颐浩的霸道蛮横,最终导致吕颐浩二次拜相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就步秦桧的后尘,被赶出了朝廷中枢。

    如今,吕颐浩远在江西,而秦桧却没有等到机会,反而等来了皇帝在大朝会上说的那番惊心动魄的话语。

    “从今往后,若再有人敢言‘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者,视为国贼,尽诛之!不论南人北人,只要支持抗金,都是大宋的子民!”

    皇帝的这番话,等于彻底的否认了秦桧所谓“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主张,而且将秦桧不点名的批成“国贼”!

    这比罢了秦桧的相位还让他难受和惊恐!

    秦桧虽然不在朝堂,但吕颐浩当初也无法将他才朝中安插的人全部清除,所以自然清除赵构的变化因何而起。

    归根结底,就是秦颂来了临安,被赵构秘密召见了三次之后,皇帝的胆子似乎大了许多,底气也硬不少。

    对于这样的情况,秦桧只能看着,却是毫无办法。卡Kа酷Ku尐裞網

    要怪,只能怪完颜宗弼和完颜宗翰两个都是草包!

    如果不是他们不停的给秦颂送人头,成就了秦颂的赫赫战功,皇帝怎会如此的宠信秦颂?

    只是,现在不是埋怨和发牢骚的时候,危险已经越来越近,这临安城,是不能继续呆下去了,不然说不定哪天祸事就要临头!

    秦桧在家一日三惊,当他听说皇帝授予李纲资政殿大学士荣衔,并委任李纲前往长江以北督师时,急忙向皇帝上了一封认错的奏章,表示自己之前鼠目寸光,辜负了皇帝的期望,因此恳请朝廷惩罚,无论贬斥,还是流放,都毫无怨言。

    应该说,秦桧还是很有才华和能力的一位官员,在他没有完全暴露出金国“带路党”本质之前,他在朝堂上小心谨慎,提拔任用的一些官员也并非全是他的心腹和党羽,其中有一些人甚至非常的有能力和才华。

    比如,被吕颐浩赶出尚书省的张焘、胡世将、吴表臣等文官,无论是个人操守,还是工作能力,都是可圈可点,其中胡世将更是不可多得的全面型人才。

    还有,被吕颐浩怼出朝堂的胡安国,虽然不是主战派官员,但也不是议和派官员,更不是秦桧的人。

    胡安国提倡修身为学,主张经世致用,重教化,讲名节,轻利禄,憎邪恶,是一位非常有名望的大学者,他虽然反对朱胜非复起,但只是被秦桧利用了,而不是跟秦桧同乘一条船。

    所以,当赵构看到秦桧的认错奏折之后,心里的气也就消了许多。不管如何,秦桧在北方的时候,一直照顾赵佶,就冲这份人情,也不能把秦桧整的太惨。

    于是,皇帝下旨,让秦桧担任温州知州,马上离开临安,前去赴任。

    秦桧在临走之前,安排心腹带着他的密信暗中前往北方。

    在这封密信之中,秦桧替金国人仔细分析了大宋朝堂目前的情况,认为皇帝和极力主张对抗金国的大臣们已经形成默契,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若是金国不能用一到两场重大的胜利粉碎赵构和大臣们的幻想,那么以后的形势将会对金国变得更加不利。

    秦桧还特别列出了秦颂进入朝堂后的种种反常举动,他认为赵构委派秦颂监造大型明轮战船是非常危险的尝试,如果金国方面不能阻止此事,将来恐怕会在水战中全面落败。

    另外,秦桧还承认自己目前的根基不稳,无力用官场手段对付和打压处处谨慎小心的秦颂,所以只能退避温州,免得引起秦颂注意。

    秦桧建议,对付秦颂,如果不能用刺杀的手段实现,那就得深谋远虑,通过捧杀的手段,让秦颂在短时间内走到高位,而且还必须是掌握军权的那种重要位置,这样他就会被皇帝和大臣所忌惮,如此便有了解决的机会。

    最后,秦桧还隐约的提醒,秦颂很可能利用兵部职方司和御前军器所的职差做掩护,秘密的制造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至于是不是突火枪,因为秦颂的警惕性很高,所以难以查明。

    不得不说,秦桧还真是一位官场高手,对于人性的洞悉,对于危险的感知,都到了常人难以达到的程度。

    秦颂对赵构说过,有才无德的官员是为劣等,放在秦桧这种人身上,真是恰如其分。

    历史上的大奸臣,没有一个是笨蛋,因为但凡蠢笨之人,还不等他走上高位,就已经被反对派弄死了。

    秦桧能排在千古奸臣榜第一,要是没有过人的眼光和本事,又岂能让人信服?

    得知秦桧前往温州赴任,秦颂很平静,没有做任何反常的事情。

    从他见到赵构之后,从未在赵构的面前评价过秦桧,更没有针对秦桧和其党羽做过任何事情。

    就像秦桧写给金国的密信写的那样,秦颂是个非常谨慎小心的人,他对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有着足够清醒的认识。

    对付秦桧这样的超级反派大佬,以秦颂目前的身份和权力,还差着至少两到三个量级。

    赵构的信任,来自不易,但失去却非常容易。秦颂现在的任务是在临安进行布局,替张浚顺利进入政事堂做好铺垫,等一切水到渠成,到时候他就可以借力打力,让张浚来对付秦桧。

    原本的历史中,秦桧是利用了张浚对他的信任才有机会再次复起,然后又在背后撺掇张浚限制岳飞的权力,结果张浚替秦桧背了许多黑锅,最终黯然下台。

    秦颂曾经琢磨过,张浚之所以让秦桧钻了空子,恐怕和他被吕颐浩整过有关。张浚也被吕颐浩整的不轻,所以从感情上而言,他会觉得秦桧跟他有近似的述求,加之秦桧又擅长察言观色,所以想要骗取张浚的信任并不难。

    如今,张浚有了秦颂这个超级军师帮着出谋划策,秦桧再想进入政事堂,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