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六十三章 望江楼宴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望江楼宴

    秦颂不在汉中久矣,按照秦家以往的低调风格,很少大张旗鼓的为一件事情摆酒庆祝,而且还是在望江楼这种公开的场合。免-费-首-发→【追】【书】【帮】

    这次之所以要如此高调,还把城内的官员和士绅们全都邀请一遍,主要是出于展示实力的需要。

    汉中与临安虽然相隔了数千里之遥,但只要秦颂能在临安打开局面,兴荣商行必然会趁势跟进,将业务拓展到东南去,甚至在那边建立另外一个总部。

    双总部虽然管理起来有些麻烦,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以秦颂的能力,既然当初能在汉中创办兴荣商行,自然也可以在临安再拉起一套班子出来。

    在大宋做官,尤其是做高官,不仅得有能力、有名望,关键还得有宗族和世家的支持,否则光是对付那些无孔不入的商人,就会搞得你精疲力竭,哪里还有功夫干正事。

    南宋初期,赵构阻止岳飞率领的军队北伐,既有金国方面拿赵构的兄长威胁他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南方的官僚海商集团不支持北伐,从经济方面卡住了朝廷的脖子。

    当时的情况,朝廷的税赋收入主要依靠海外贸易,而东南的世家大族和海商把控着大部分的生意,所以从开封南渡的外来户们,包括大宋的皇帝,都得看南方这些人的脸色。

    秦颂头上抗金英雄的光环有个保鲜期,大宋跟金国不可能年年打仗,而打仗的时候也不可能全都让秦颂去指挥,所以秦家要趁着如今秦颂在临安声名鹊起的有利时机,帮着秦颂造势,让皇帝和朝中的大臣看到秦家的实力!

    当天晚上,望江楼包场,除了底楼堂吃的座位留给散客,二楼以上全部被秦府预定。

    前来赴宴的不仅有虞褀、刘子羽、何彊等本地官员,更有川陕宣抚副使卢法原和他的从属官,还有身份最为尊贵的御史中丞沈与求。

    除了三楼雅间内的这些官员,在二楼还来了许多跟兴荣商行有生意往来的本地豪绅,他们虽然没资格跟楼上那些大佬们同席,但能够在这种场合露面,本身就是身份和实力的一种展示。

    秦铭现在也算是有了官身,虽然只是文散官,但架不住他有个生猛的弟弟,冠礼还没办,就成了正五品的翰林学士。

    望江楼是南郑城内档次最高的酒楼,里面的菜品自然没得说,今天为了给秦府争面子,兴荣商行那边还特意提供了一些稀有的山货,比如熊掌、鹿肉和虎骨酒等。

    生活向来简朴的沈与求,看着满桌的山珍河鲜,心里有些不喜。

    秦铭就坐在沈与求的身侧,看到沈中丞的脸色不好,便笑着解释说:“今日这些酒菜,虽然奢靡,但来路可查,没有半分民脂民膏,全都是兴荣商会以市场价格向猎户和渔户们收购而来。诸位大人平素生活节俭惯了,或许觉得有些铺张,但这些菜品本就是为人食用,就算我们不买来吃,也会被别人买去吃。”

    虞褀是个廉明公正的官员,但并不迂腐,他接着秦铭的话说道:“以前曾与辅仁谈及经济民生的话题,辅仁提出一个观点比较有意思,那就是想要民众的财富获得持续增长,就得刺激民众的消费需求,让大家都舍把藏在地窖里面的金银拿出来花销,这样财富才能像水一样的流动,最终惠及底层的民众。”

    刘子羽明白虞褀的意思,他指着桌子中间的熊掌说:“这只熊掌的价格可不低,若是经过众运货行往外发卖,至少得二十贯以上,等于南郑城外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的收入。卡Kа酷Ku尐裞網”

    “不过,熊掌是猎户们相互配合,冒着生命危险在山中猎捕所得,他们在出售熊皮、熊掌和熊肉的时候,肯定不希望遇到一群生活简朴没有购买能力的人,而是希望遇到大方的收货商,舍得多花一些钱从他们手中进行购买。”

    “猎户们得了钱,要在城内花销,比如给家里添置家具物件,再比如给家人添几件新衣,去铁器铺修补猎具,去药材铺采购急救用的金疮药,这样他们挣到手的钱,又会花出去。”

    “若是大家都紧衣缩食,不管穷人或者富人,赚到钱之后就存起来,情形便会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到那时,富人受到的影响不大,但穷人的日子却会更加的难过。”

    “原本,四、五个猎户一起进山捕猎,杀一头黑熊,可以赚取五十到八十贯钱,但因为没有人愿意花钱收购他们的收获,到最后这些东西卖不出去,他们就没钱给家里买盐、买布、买粮食,一家人的生活必然过得越来越拮据。”

    沈与求很想出语反驳,指出他俩这是在混淆是非,但虞褀和刘子羽的官阶都不低,而且刚才这两人说的话也并非歪理,仔细琢磨一下,实际上很贴近生活,道出了经世致用的本质。

    对于心怀天下的君子而言,需要三省吾身,克制自己的欲望,崇尚勤俭节约,不去追求奢靡铺张的生活方式。

    但是,如果大家都厉行节俭,那些华贵的货物卖给谁?那些昂贵的商品又该怎么处理?

    饭桌上的议论只是一个小插曲,宴会的主题不是讨论如何促进汉中商业发展,增加民众收入,而是关于西北地区有哪些商货可以经过长途运输,打入东南沿海的市场。

    沈与求、卢法原是从临安那边过来的,两人对于苏杭一带的情况比较熟悉,所以就成了发言的主角。

    以两人的身份地位,也比较合适。

    卢法原,字立之,湖州德清人,徽宗时赐同上舍出身。在靖康之乱前,他便担任了吏部尚书,然后在任内撰写了一套以官秩、次第、履历进行考核铨选官员的专业书籍。

    以此看来,卢法原并非浪得虚名,而是一位学者型的官员。

    朝廷不欲让张浚在西南经营时间太久,因此派出王似和卢法原来蜀中接替张浚,并且削减了两人的权柄。

    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中,卢法原跟西线宋军主帅吴玠关系非常恶劣,吴玠向朝廷上书,弹劾卢法原无法保障军队的粮草,不铨录立功将士,赵构为了安抚吴玠,专门下诏诘问卢法原,结果把卢法原气的忧恨而死。

    实际上,当时因为钱粮紧张的问题,吴玠曾经一口气杀过数个负责钱粮转运的官员,后来甚至还想杀掉卢法原!因为幕僚的劝阻,最终才没有真正的动手。

    而这些情况,在张浚主政川陕的时候,却从未发生过。

    由此可见,张浚虽然年轻,但在西线将领的心目中,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秦颂出现的这个时空,局部的历史已经改变,卢法原到了西南之后,因为上面有个王似做主,加之秦岭一线换上了虞褀、刘子羽这些张浚留下的人,所以基本上没有机会跟吴玠直接面对,反而少了许多的麻烦。

    前段时间,金州大捷的消息传到蜀中,王似马上从成都赶到汉中慰问军民,接着卢法原亲自押送一批赵开替西军将士筹集的物资也赶到汉中。

    王似目前不在汉中,他去了被杨政收复的成州和阶州,亲自负责两州的秩序恢复和民众安置之事。

    抛开政见不同和阵营因素,吕颐浩在执政的时候重用的文官并不差劲,像朱胜非、黄龟年、王似和卢法原这些文官,虽然跟张浚不是一路人,但也勇于任事,个人操守也不差。

    张浚执政之后,虽然提拔重用了一批很不错的官员,但他却没看上岳飞,还看走眼了秦桧、勾龙如渊等人。

    所以说,人无完人,站在国家和族群的高度,只要不是吃里扒外,卖国求荣,一些错误和过失是可以被原谅的。

    在酒席上,卢法原提出,可以充分借鉴秦颂上次从定军山使用临时赶制的竹筏向饶凤关运兵的做法,在枯水期准备各种商货,等到夏秋季节汉江水涨时,组成庞大的竹筏运输队伍,走汉水然后入长江,将货物直接运至镇江,再从镇江走运河直达杭州。

    制作竹筏所用的竹子,到了杭州虽然卖不上大价钱,因为江浙一带并不缺乏竹子,但秦岭的竹子品种跟江浙不同,既可以用于造船的某些部件,还可以用来搭建房屋,所以肯定不愁销路。

    如果采取卢法原建议的这种运输方式,不仅大大的降低了运输成本,而且提高了运输总量,还节省了运输时间。

    竹筏虽然是一次性使用的运输工具,但并不会造成浪费,甚至本身就是货物的一种,还能卖出钱来。

    沈与求则指出,杭州商业极为发达,各种商货都能在市面上见到,想要去东南赚钱,就得销售一些那边稀罕少见的货物。

    比如,一些产自秦岭山脉的珍贵药材。像血参、熊胆、麝香、鹿茸、天麻、党参、黄蓍、生地、贝母、茯苓这些药材,运到临安之后,价格可以上涨五到十倍!

    还比如,汉中本地的一些跟饮食相关的特产。像黑米、蜂蜜、腊肉、红豆腐、茶叶和红米这些,虽然利润可能没有珍贵药材那么高,但只要能运过去,利润也是相当的可观。

    东南出各种名茶,像西湖龙井和武夷山的岩茶都是极品,但别的地方出产的茶叶运到杭州,同样不愁销路。

    别忘了,大宋的海上贸易,对外销售的拳头产品就是丝绸、瓷器和茶叶!

    产自秦岭和巴山之间的绿茶,虽然名气不足,但只要装上海船,同样能换回几倍重量的黄金白银回来。

    说不定,那些金发碧眼的生番们,就喜欢喝口味更重的绿茶呢?

    除了这些,还有一样产品,属于兴荣商行的秘密,那就是从蜀中和汉中收购囤积的大量阿片,这玩意不仅可以入药,还有许多用途,绝对是国际贸易中的超级大杀器。

    秦颂自然不会干出用阿片残害宋人的事情,但在保证供应金国和西夏的前提下,如果还有剩余,还可以往高丽、倭国、南越等地发卖嘛……</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