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六十五章 争夺襄州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六十五章 争夺襄州

    邓州,南阳,伪齐南征大军的西线十万人马,目前便停驻于此。卡Kа酷Ku尐裞網「^追^书^帮^首~发」

    西线这路伪齐军队的统帅是伪齐第一猛将李成,督军是伪齐皇帝刘豫的侄儿刘猊。

    除了西线的十万伪齐军队,中线和东线亦各有十万人马出动,向南攻打宋朝。

    中线方向从唐州攻宋的十万大军,由刘豫的儿子刘麟率领,麾下有部将董先和刘夔等人。

    东线方向从颍州攻宋的十万大军,由叛宋的孔彦舟率领,督军是刘豫的弟弟刘益。

    刘豫不过是女真人为了消化新占领的宋朝国土而推到前台的傀儡皇帝,他实际控制的地盘主要在山东、河南和陕西一带,北面以黄河为界,南面以秦岭和淮河为界。

    按理说,刘豫控制的地盘并不大,为何屡屡向南攻打宋朝,而且每次都能出动超过十万以上的军队呢?

    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刘豫的金国主子需要他不停的派出军队向南袭扰宋朝,这样既可以给宋朝造成损失和压力,同时还能消耗伪齐境内的汉人。

    第二,伪齐刘豫控制的地带,夹在宋朝和金国之间,各路山贼盗匪和散兵游勇肆虐横行,只要刘豫给点钱,派人进行招揽,就能凑到许多不事生产的青壮劳力。

    西路攻宋的伪齐军统帅李成,便是强盗头子出身。

    李成,字伯友,雄州归信人。卡Kа酷Ku尐裞網弓手出身,能挽弓三百斤,以勇悍闻名,累次迁升至淮南招捉使。金兵攻占河北后,他在淄川聚集一帮亡命徒,然后辗转南下,在江淮之间成为盗匪,钞掠江南,为害日甚。

    后来,宋廷派出军队围攻李成,李成兵败后投降伪齐刘豫,成为刘豫麾下的重要武将。

    李成在投降金国的诸将中最为勇猛强悍,而且号令严格,属下都不敢违逆他的意思。每逢战阵,李成身先诸将。士卒未食,他不先食,手下生病,他亲自探视慰问。

    从李成过往的经历来看,他是一个很有智谋和心计的头领,懂得收买人心,鼓舞士气,而且很有胆略,不是那种见财眼开的庸碌鼠辈。

    宋廷没有招揽到李成,反倒让刘豫给招揽过去,也不知道是因为李成觉得在宋朝当武将太憋屈,还是因为刘豫给李成开的待遇明显比宋朝要好。

    反正,不管对错,他现在独自率领一路大军,要对均州、房州和襄州发起攻击。

    八月的时候,也就是完颜宗翰率大军攻入金州彻底败亡的消息传出以后,受宋廷招安,活跃在襄阳附近的李横发表北伐檄文,率军先是攻破颍顺军,伪齐守将兰和投降。接着,在长葛打败刘豫派来的兵马。九月初,李横率兵到颍昌府,伪齐安抚使赵弼固守城池,李横率军猛攻,赵弼逃走,颍昌于是得以光复。

    刘豫听说李横攻占颍昌,势头凶猛,便急忙派人向金国求援。完颜宗弼亲自率大军南下增援,刘豫亦派李成率领五万人在京城西北的牟驼冈截击李横。

    李横率领的军队,本是一群盗贼,虽然勇敢,但无军纪,打顺风仗还凑合,一旦获胜便本性毕露,争抢女人和财帛,因此不受所经之地的民众支持。卡Kа酷Ku尐裞網

    完颜宗弼的大军还未渡河,李横便被李成打回原形,不仅丢失了刚刚占领的颍昌府,而且一溃千里,连邓州和唐州都不敢守,一口气退回到了襄阳。

    李成得知李横溃逃,也不着急追击,而是不紧不慢的带着大军向南,先把唐州和邓州收入囊中,然后等着金国本部兵马到来之后,才会发动攻打襄州的军事行动。

    说起来也是搞笑,一个李成,一个李横,都是强盗头子出身,一个投靠了刘豫,一个投靠了宋朝,如果不是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这两人不是亲兄弟,还真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南阳一带自汉代以来,冶铁业便十分繁荣发达,如今这里虽然被战乱祸害的不轻,但乱世之中人们对于武器的需求更加旺盛,反倒让这里在百业凋零的时候保留了兵器打造行业的畸形发展。

    李成将大军驻于南阳,目的就是给麾下东拼西凑而来的部队补充武器,以免到了襄阳之后,面对兵器精良的宋朝正规部队时,未战先溃。

    当然了,这只是表面的理由,用来敷衍刘豫的侄子刘倪。

    更深层次的理由,是李成不想给金国人当炮灰,就算顶在前面送死,也要等着完颜宗弼率领的金国本部兵马进入邓州之后,他才会率领部队继续向南前进。

    这年头,手下有兵才能称王称霸,伪齐的军队虽然不如金国的军队骁勇善战,但这几年的恶仗和硬仗打下来,总归是剩下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兵和将领。

    比如李成率领的这十万人,实际总人数是七万不到,其中直接隶属于他的有三万人,听从督军刘倪指挥的有两万左右,剩下的不到两万人则负责后勤运输和四处抢掠。

    李成能在刘豫面前挺直腰杆的依仗,便是麾下只听从他指挥的三万老兵。

    这天中午,督军刘倪阴着脸来见李成,对李成说道:“刚刚接到皇叔(刘豫)的密信,要求西路大军不要在邓州逡巡不前,在上元节前占领襄州全境!”

    李成皱了皱眉头,没有跟刘倪直接起冲突,而是解释说道:“李横的手下全是盗匪,他们在牟驼冈吃了败仗,如今逃回襄州,肯定会大肆的抢掠乡里,补充损失。我们此时进入襄州,只会将李横吓跑,却得不到襄州百姓的拥戴,何不多拖延一些时日,等到他们抢够了,养肥了,跑不动的时候,再杀进襄州。到那时,襄州百姓会夹道欢迎我们,而李横从襄州抢来的物资,也会落入我们的手中!”

    李成的想法很阴毒,坏人要让李横去做,好人则是李成来做,最终的实惠还要李成来得。

    刘倪听懂了李成的意思,但他又不敢违逆刘豫,便提议说道:“可派出部分兵马先行一步,前往穰县驻扎,这样也好向开封交待。”

    李成采纳了刘倪的建议,亲自带领三万本部兵马离开了南阳。

    穰县距离襄阳一百五十里,中间只隔着一个邓城,可以给守襄阳的李横造成很大的压力。

    伪齐的西路军稳步向南推进的时候,负责防守襄州的李横在干什么呢?

    他正在跟金州的王彦和荆州的解潜扯皮,问这两路友邻部队的首领索要兵马和粮草物资!

    王彦现在的官职是保康军承宣使,兼宣抚司参议,金州知州,防区是金州、房州和均州,但实际上只控制了金州和房州,对于山高林密的均州采取了放养的态度。

    李横的官职是襄阳镇抚使,基本上就是军政大事和人事任命都随他说了算,属于宋廷认可的地方军阀。

    解潜的官职是荆南镇抚使,实际控制的地盘位于襄州南部、荆门一带和郢州西部,宋廷对他的任命是荆南镇抚使。

    去年二月,商州知州董先向伪齐献上了商、虢二州,叛附刘豫。

    随后,襄阳镇抚使桑仲上书宋廷,请治董先之罪。

    朝廷随即任命桑仲兼任节制应援京城军马,审时度势,收复被刘豫攻占的州郡。接着又任命河南翟兴,荆南解潜,金、房二州的王彦,德安陈规,蕲、黄二州的孔彦舟,庐、寿二州的王亨互为应援,毋失事机。

    去年三月,桑仲被他的部将霍明杀死,李横取代了桑仲成为襄阳镇抚使。

    没过多久,孔彦舟率军投奔伪齐。

    在朝廷明确行文认可的地方势力当中,既有王彦、桑仲、翟兴这样忠心之人,也有董先和孔彦舟这样有奶就是娘的反复之辈。

    李横听说王彦在金州打了大胜仗,得了金军不少战马和兵器,所以便派手下前去向王彦索要。

    解潜在荆南比较老实,没有扩大自己的兵马,而是把精力用在了安抚百姓和组织屯田方面,李横便派人前去向他索要粮草。

    摊上这么一个无赖邻居,王彦和解潜虽然恼怒,但却不能真的坐视不理。

    只因襄州的地理位置实在太过重要,若是李横丢了襄州,伪齐的大军向西便可攻入房州,向南便能进入荆南,王彦和解潜就得正面跟伪齐的大军抗衡。

    王彦现在正忙着安置百姓,重修金州城,根本没有功夫跟李横扯犊子,于是便把兄弟王承派往襄阳,随王承同行的还有五千人马。

    王承率领的这五千人当中,有一部分是经过金州大战的老兵,剩下的则是王彦从达州一带招揽的山民土著。

    临走之前,王彦对王承的交待是尽力而为,不把胜负交在李横的手中,事若不可为,则立即撤回房州的房陵城,固守待援。

    解潜在见到李横派来的人之后,同意向襄阳运送万石粮食,但前提是李横必须组织部队死守襄阳。

    若是李横不战而逃,解潜便停止粮草供应。

    等李横的人走后,解潜马上派人前往当阳,向如今的荆湖南北两路宣抚处置使张浚汇报此事。

    李横如果丢了襄州,伪齐大军的前锋将会直逼当阳……</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