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六十八章 臭味相投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六十八章 臭味相投

    渦水是淮河北侧中下游位置处的一条较大支流,起源于开封境内,流经亳州、寿州,在荆山镇一带汇入淮河。「^追^书^帮^首~发」

    距离荆山镇最近的城池,便是蒙城。

    出兵之初,有属下建议孔彦舟将粮草军需囤积于颍州的汝阴县城,结果被孔彦舟拒绝。

    不是汝阴这个地方不好,而是因为汝阴距离汝阳太近,孔彦舟不想跟走中路的李成靠的太近。

    寿州虽然没有颍州富庶,人口也少于颍州,但往东不远便是宿州,一旦战场上有所失利,孔彦舟可以带着兵马北上,前往徐州和下邳避祸,这可比直接返回开封要容易许多。

    孔彦舟虽然贪财好色,但却不是没有脑子的笨蛋,他知道刘豫父子其实并不如何待见自己,如果当初不是他带着几万人前来投奔,估计刘豫父子根本不会拿正眼瞧他。

    当初,在荆湖北路和南路的时候,孔彦舟纵容手下士兵抢掠,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惨案,因为担心宋廷会在事后清算他,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从江南叛逃,带着主力部队逃到了江北,然后过上了有酒有肉有女人的快活日子。

    如果不是刘豫催促,已经过了一年多天不管、地不收好日子的孔彦舟差点忘记在这个乱世之中,身为军头还是要打仗的。

    这一年多,他在归德府一口气娶了八房小妾,全是年龄小于十六岁的黄花闺女,也没花多少钱,反倒是趁机收了不少的彩礼。

    刘豫让孔彦舟带兵攻打宋廷实际控制的淮南东路,孔彦舟心里面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老大的话他不得不听,如果他这次拒绝了,刘豫肯定有办法对付他。

    孔彦舟可以不怕大宋的军队,也可以不怕伪齐的军队,但他是真心害怕金国人的军队。

    这个杀人犯出身的军头,亲眼见识过金军作战时凶猛的样子,所以知道真正的厉害,不会拿性命来挑战女真皇族的尊严。

    这次南征,完颜宗弼亲自带着金国大军在后面压阵,以他残暴的手段,谁敢违抗刘豫的命令,恐怕他真能带着大军过来将其诛灭。

    毕竟,给人当二五仔,就得有二五仔的觉悟,关键时刻就得冲在前面流血,否则谁还养你?

    这天傍晚,孔彦舟的属下从南面的峡石山返回来向他汇报军情。

    “大帅,卑职已经打探清楚,驻守下蔡峡山口军营的宋军统领名叫张宗颜,字希贤,是陕西延安人。其父名叫张吉,原为泾原路将领,在解宣威城之围中战死,张宗颜以父荫补官,先为三班借职,后累升为泾原路副将。”

    “张俊是天水人,对同乡向来照顾,他在担任御营军统制时,将张宗颜选为副将,然后一直带在身边,颇为信任。建炎二年,张宗颜曾跟随张俊平定秀州军校徐明的叛乱,后来又奉命坚守明州,曾击败过金军的进攻。”

    听完属下的汇报,孔彦舟皱起了眉头,自语说道:“如此看来,这个张宗颜倒是有几分本领,我们若想突袭峡山口,一举攻陷下蔡,恐怕不易啊!”

    幕僚当中,有一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马上劝阻说:“大帅,古往今来,峡山口一直是据险屯兵之处。《水经注》有云,淮水北经山峡中,谓之硖石,对岸山上结二城,以防津要。三国的时候,诸葛诞据寿春,王昶军硖石,使得东吴大军无法北上。在淝水之战中,硖石山曾是东晋军队抵御前秦军队重要据点。”

    “南北朝时,淮河为南北交战的界河,峡山口在军事上的作用更为突出。梁、魏两国大战于此地,梁将尹明世屯据东峡石,大将祖悦袭击魏国西峡石守军。南朝陈太建五年,遣大将吴明彻等率兵伐北齐,部队直抵西硖石,东峡石北齐守军不战自败。卡Kа酷Ku尐裞網”

    “如今,宋军在东、西峡石一口气修建了四座藏兵的军堡,其中一座在东硖石之顶,另一座在西硖石之顶;剩下两座一在禹王山腰,山下逼淝水,另一座在长山北麓,山腰和山脚下的两城与山顶上的两座城池互为掩护,相距不及五里,实在是易守难攻啊!”

    听完幕僚的解释和劝阻,孔彦舟忽然大声的笑了起来。“哈哈……想不到我麾下竟然也有先生这样博闻强记之人,来呀,给栾先生送上白银百两,以为赏赐!”

    孔彦舟虽然没读过书,但对于读书人还算尊重,知道有些时候、有些事情,需要读过书的大头巾才能处理。

    原本,孔彦舟打算奇袭下蔡,然后顺势夺下寿春,这样就能给刘豫和完颜宗弼一个体面的交待,不至于被人当成毫无作为的饭桶,但是听完手下人的汇报后,他才发现自己选择了一块硬骨头,如果不调整进攻的方向,只怕会踢到铁板上面。

    见孔彦舟犹豫不决,栾先生建议说道:“大帅,以属下愚见,濠州距离此地不过二百余里,若是走渦水顺流而下,五日便可抵达,何不先取濠州?我听说张俊因为纵兵劫掠,在濠州不得人心,只要大帅承诺空破濠州时不妄杀,夺取濠州只在旦夕之间!”

    “哦?”孔彦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这个张俊在濠州的名声,竟然比我还臭?哈哈……真是笑煞人也!如此贪婪之人,为何可以成为大宋排名第二的军将?”

    连孔彦舟这样不堪的人,都觉得张俊在宋朝的军队里面窃据高位有些不可思议,也不知道赵构和文官们脑子里面装了些什么?

    大宋真的缺少能征善战的武将吗?

    非也!

    赵构重用张俊,只是觉得张俊值得信任,忠诚可靠,至于别的,都是次要的。

    正当孔彦舟和他的属下们在算计着位于淮河下游的大宋城池濠州时,大宋御前右军都统制,三镇节度使,江淮招讨使,张家军的统帅张俊大人在干什么呢?

    他正在位于庐州合肥城内的张家豪宅内,跟一名老兵讨论有关海上贸易的发财大计!

    在后世,张俊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他率领和指挥宋军打了多少硬仗和胜仗,而是他的贪婪,以及他协助秦桧诬陷岳飞。

    在岳王庙前的四跪铁塑当中,除了秦桧夫妇二人,还有一个万俟楔,另外一个便是张俊了。

    作为南宋中兴四将,张俊的名声最臭,刘光世虽然打仗比他还差,但至少名声比他好些。

    韩世忠、岳飞两人对得起中兴四将的评价,张俊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真要论功绩和本事,吴玠、吴磷兄弟两个,随便一个都能甩张俊好几条街。

    张俊、刘光世比岳飞大十七岁岁,韩世忠比岳飞大十四岁。当岳飞还是偏裨小将的时候,他们都已经是战区统帅。

    当初,岳飞还在张俊的麾下干过,那时候因为岳飞跟张俊差得很远,所以当岳飞立下战功后,张俊也没有隐瞒,全都如实的上报。

    只是,前段时间朝廷对岳飞有了新的任命,皇帝赵构更是亲手给岳飞授予了一面“精忠岳飞”的旌旗,这份信任和殊荣,让远在合肥的张俊很羡慕,也非常的嫉妒。

    就像投降派秦桧会天然的把抗金英雄秦颂当成仇敌,贪婪成性、纵兵劫掠的张俊也会把军纪严明、清正廉洁的岳飞视为眼中钉和肉中刺。

    无他,岳飞表现的越是正派和光明,就会反衬出他们有多么的卑鄙龌龊!

    张俊所过之处,每次都会默许或者授意心腹帮他兼并土地,占有巨额田产。

    张家号称占田遍天下,而家积巨万。

    张俊家共有良田一百多万亩,每年光是收租米就有七十万石以上!

    这个数字,相当于南宋最富庶的绍兴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两倍以上……

    通过巧取豪夺,张俊从北到南,占有了大批园苑、宅第,每年仅是收房租一项,就有七万三千多贯钱。

    张家占有的田地面积达到一百多万亩,这还不包括他家占有的大批房舍宅邸,按照后世的计量单位,这一百多万亩就是六百六十七平方公里,比一个新加坡的面积还要大!

    张俊在世时,家里的银子堆积如山,为了防止被偷,他命人将那些银子铸成一千两一个的大银球,名叫“没奈何”,意思是小偷搬不动它们,全都拿它们没办法。

    这天午后,张俊到后花园中散步,看见一位老兵懒洋洋的躺在墙角晒太阳,便用脚踢了踢他,将他唤醒。

    “你这鸟厮,我安排你在后花园中警戒,本来是一份清闲的美差,为何慵倦到这种程度?”

    睡眼惺忪的老兵,一看是主子张俊在踢他,急忙一个骨碌爬起生,然后规规矩矩的站在张俊的面前,老实回答:“实在是没事可做,正好日头大,便躺着睡觉。”

    张俊虽然贪财,但他对待下属倒是不怎么苛责,还有几分识人之明。他觉得这个老兵是趁着自己没来之前,故意装睡,目的是想引起自己的注意。

    “除了晒太阳,你还会做什么啊?”张俊询问老兵。

    老兵搔了搔后脑手,然后不客气的回答:“我什么事都会一点,就像回易之类的事,也略微通晓。”

    回易,类似于后世的国际通商贸易,大宋此时的情况,回易主要来自于海上。

    张俊眼睛微微一眯,笑着说:“我给一万贯铜钱,你去海外跑一趟如何?”

    老兵摇头说:“出海很危险,只有一万贯做本钱,不够忙活的。”

    张俊闻听此言,也不生气,又说:“那我给你五万贯怎么样?”

    老兵再次摇头,回答说:“还是不够。”

    “那你需要多少?”张俊不差钱,因此大方的问道。

    老兵狮子大开口,回答说:“没有一百万贯,至少也要五十万贯!”

    “嘿嘿,还真是胆大的很啊!”张俊转身,将双手背在后面,大摇大摆的离开了后花园。

    回到书房后,张俊将自己的儿子张子盖喊来,对他说道:“负责后花园警戒的那个老兵,有点意思,你立即调查一下他的家世背景,看他们家里是否有人从事海上贸易!”

    张子盖回答了一声“是,”然后欲言又止。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父亲,伪齐这次出动了三十万大军,来势汹汹,不得不防啊!”

    “行了,我已经派人去寿春叮嘱过张宗颜,以他的本事,只要不是被刘豫策反,守城肯定没有问题的。只要寿春不出问题,别的地方,爱咋地咋地,朝廷现在不是多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岳家军嘛!”</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