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六十九章 截然相反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截然相反

    如果说驻守庐州的张俊与进兵寿州的孔彦舟两个人属于臭味相投的一丘之貉,那么驻守在泗洲的韩世忠与驻守扬州的刘光世便是完全不同的一对冤家。卡Kа酷Ku尐裞網

    张俊率军走到哪里,就纵兵抢掠到哪里,不然张家上百万亩的良田从何而来?

    孔彦舟跟张俊差不离,也是走到哪里抢到哪里,只不过张俊当初救过皇帝赵构的命,所以成了三镇节度使,而孔彦舟因为犯了众怒而成为叛徒贼寇。

    韩世忠和刘光世的年纪相仿,都是陕西籍的武将,且两个人的名字中都带了一个“世”字,但在做人做事方面却是完全不同!

    与“根红苗正”的官二代刘光世相比,韩世忠是“刁民”出身,江湖人送绰号“泼皮韩五”;至于关陇出身的张俊,身份更加的不堪,他是起于诸盗的“土匪”!

    中兴四将当中,唯一出身比较清白的岳飞,家中也不过是个“自耕农”,后来还因为兵荒马乱,降格成为生活条件艰苦的“贫农”。

    刘光世是大将刘延庆的儿子,当年在刘延庆麾下锦衣亮甲,怒马鲜花,别提有多么的威风。

    然而,出身真的不能代表什么,这从韩世忠和刘光世后来的作为上就能得到明证。

    作为职业军人,坐镇一方的统帅,韩世忠敢于打硬仗,从不怕死,而刘光世麾下部队人数最多,但却怕死的要命,几乎每一仗都是被逼着打的,如果不是麾下有王德这样的猛将,如果不是被督战的文官拿圣旨顶着,刘光世在战场上不知道要逃跑溃败多少次!

    韩世忠仗义疏财,知人善任,每次打了胜仗之后,都会把朝廷赏赐给他的财物分给手下人。卡Kа酷Ku尐裞網

    刘光世贪鄙爱田,良莠不分,他不仅采用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吞并同僚的部队,而且还大肆的接受作乱的土匪流寇,更过分的是还经常侵吞朝廷划拨下来的军费!

    岳家军没有崛起之前,宋廷东南方向的主力部队由刘光世、韩世忠和张俊三员大将分别率领指挥,每次朝廷下拨军费时,刘光世所属的部队要分掉六成以上!

    因为彼此看不顺眼,在年中的时候,韩世忠的部队差点跟刘光世的部队干了起来……

    当时,秦颂还没有抵达临安,大约是在他率领土兵于西南山区之中拉练的时候,朝廷命令刘光世的部队和韩世忠的部队进行对调。

    结果,刘光世不想从扬州一带挪窝,而韩世忠则接受朝廷的命令,带着部队抵达了位于抗金最前沿的盱眙。

    以韩世忠的爆脾气,自然不希望身后有个猪队友继续祸害当地百姓,侵占民田,引得后方不稳,所以便屡次催促刘光世从淮南东路的地盘上面滚蛋,而刘光世觉得自己出身好,资历高,就是不鸟韩世忠。

    然后,韩世忠派出了手下很能打的部将呼延通来找刘光世的麻烦,然后刘光世也派出了手下最能打的部将王德阻拦呼延通。

    眼看着双方就要在大仪镇附近开打,赵构急忙派了大臣前来和稀泥,然后加封刘光世为江东、淮西宣抚使,在池州设置宣抚司,并赏赐刘光世十万贯钱,这才把事情给压制下来。

    但是,刘光世还是磨磨唧唧的没有动身,主要原因是他还没有把扬州附近的田产处理掉。

    如今,伪齐三十万大军压境,后面还跟着完颜宗弼率领的十万金军,朝廷倒是不好催逼他带着军队从长江以北移驻到长江以南去。

    刘光世虽然怕死,但麾下有近六万人马,万一韩世忠在前面顶不住,有刘光世的部队在后面接力防守,多少也能为皇帝和行在南撤争取到充足的时间。

    因为大敌当前,韩世忠暂时没空跟刘时光叨叨,他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修筑防御工事和派人打探敌军情报方面。

    这天,资政殿学士、淮南东路转运使张守带着随从抵达了泗洲,提前收到消息的韩世忠在城门口迎接,表现的中规中矩,既没有刻意的摆架子,也没有故意冷落张守。

    张守与韩世忠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方便说重要的事情,只是象征性的寒暄和交流了一番,两人的问答都不涉及朝廷机密和军事机密。

    等到将左右随从和无关人等全部屏退之后,张守从怀中拿出皇帝赵构的手谕,递到韩世忠的面前。“官家对韩统制率领的韩家军信任有加,此次委派本官前来淮南东路,名为督师,实则是为了防止有人在临战之时扯你的后腿!”

    韩世忠仔细看完赵构的手谕,询问张守:“本将近日听闻官家钦点了一位年纪轻轻的翰林学士,似乎对他颇为信任,受到此人的影响有些明显?”

    张守颔首回答:“确有此事!这位新晋翰林学士的大名,想必韩统制有所耳闻,便是在金州协助王彦以少胜多,大获全胜的长安书生秦辅仁。说起来,跟良臣还是同乡呢!”

    韩世忠摆手说道:“别跟我提同乡,我总是被同乡坑。我问及此人,只是想弄明白他是否真的懂军事,今后能否在官家身边起到好的作用。张学士是做实事的人,应该知道前线的形势瞬息变化,若是让一个只会耍嘴皮子且深得官家信赖的年轻人呆在大内,对于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而言,可就是大不幸。”

    张守理解韩世忠的担忧,但他对于秦颂的观感不错,因为他这次能够来淮南东路担任转运使,应该是秦颂向赵构在大朝会之前就建议过的,否则以赵构的尿性,又怎么可能把他和李光放到前线来督战。

    张守和李光,在朝堂上可是明白无误的主战派,李光的杀伐之心,甚至比武将还要强烈。

    “韩统制这次可以放心,秦翰林虽然年纪轻,但绝对是个懂兵的人,本人有幸在大朝会上亲眼所见,亲耳倾听过他分析当前的军事形势,当时便有一种掌上观纹,醍醐灌顶的感觉。”

    张守说话之间,从茶几旁边竖立着的一个高约三尺的圆形牛皮圆筒中抽出了一张卷着的地图,然后铺在韩世忠的面前,当着韩世忠这位名将的面,说起了御敌之策!

    韩世忠当时的心里做何感想,别人无从知晓,但肯定有种哔了狗的感觉。

    一个从来没有掌过军的文官,竟然对着地图给自己讲如何排兵布阵?

    你难道是皇帝派来搞笑的吗?

    只是,韩世忠内心的不屑或者轻视维持的时间很短,因为行家面前做不了假,张守的看法或者想法,跟韩世忠基本相同!

    “按照朝廷定下来的防守反击策略,此次抗击伪齐和金国的进攻,需要从东到西的几路大军协同作战。其中,韩统制的部队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濠州,因为濠州正好夹在张统制负责的防区与韩统制负责的防区之间,而以张俊的为人和性格,他必然是死保霍丘和寿春不失,对于濠州则虚于应付……”

    “李学士(李光)应该很快就会抵达庐州,以他的脾气,定然会跟张俊产生一些冲突,但张俊未必会听他的意思。防守濠州的重任,目前只能落在韩家军身上,至少要坚持到李大学士(李纲)抵达前线之后,情况才会好转。”

    听说李纲要到前线督战,韩世忠心里也是一紧,他可以看不起张俊和刘光世等人,但对于李纲这位铁血宰辅还是非常敬畏的。

    人的名,树的影。当初为了防守开封,李纲可是敢逼着徽宗赵佶逊位的猛人啊!

    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的文官,到了前线之后,谁要是阳奉阴违,被他寻个罪责,就敢砍你的脑壳!

    “张学士,战场御敌是我等军汉的职责,守卫濠州我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麾下的兵力有限,如果在濠州沿线投入过多,整个楚州的防线长达四百里,又该如何防守?万一伪齐贼军从楚州段防线攻入进来,运河粮道便会被其截断,到时候只怕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啊!”

    张守听了韩世忠的顾虑,也是皱紧了眉头,他将目光投向刘光世军屯驻的扬州。“刘家军的人数有六万之多,其中多少总有一些可用之兵吧?”

    “不瞒张学士,刘光世麾下能打仗的部队真不多,也就王德率领的那路部队能打硬仗,其余的全都是敌军未至便逃得无影踪的软蛋怂包!”

    “我记得前几年时,你不是还向朝廷上书,请求以擅杀之罪斩王德的吗?此时为何又替他说起了好话?”

    李光如此反问韩世忠,倒不是喜欢八卦,而是牵扯到韩世忠跟王德之间的旧怨。

    当初,苗傅、刘正彦发动叛乱被击败后,逃入闽中,王德受命跟随韩世忠追击。王德坚持要自取功名,而韩世忠坚持要王德受自己指挥,派亲将陈彦章在信州拦截王德。陈彦章拔刀砍王德,王德杀死陈彦章,率兵追击叛军,斩苗瑀,擒马柔吉。

    韩世忠向朝廷告状说王德擅杀,王德于是被捕下狱。侍御史赵鼎认为应当处死王德,而赵构认为王德是难得的猛将,特意赦免了他,然后编管郴州。

    也是从那时起,韩世忠和刘光世因为王德的事情彻底的翻脸。

    当时,韩世忠为了给自己的手下陈彦章报仇,坚持要杀王德。刘光世是王德的主将,自然要护着王德,不让王德被韩世忠所杀。

    官司打到赵构跟前,最后是刘光世赢了。

    如今,张守从韩世忠口中听到了他想把王德所部兵马调过来协同作战的意思,所以自然要问清楚韩世忠的真实想法。

    这种时候,可不是公报私仇的时候,如果不能保证王德的安全,张守绝对不会去做恶人,把王德从刘光世那边调到韩世忠的军中来。</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